齊魯網6月29日訊近日,交通運輸部在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2018年6月30日後,高速公路通行費紙質發票將不能再用於抵扣增值稅進項稅款,用戶如需抵扣稅款,需開具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
6月29日,記者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繼今年1月1日我省ETC魯通卡及用戶卡出行公眾可以網上開具高速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發票後,今年7月1日0時起,山東經營性一、二級收費公路的電子發票開具也將正式上線,屆時刷ETC魯通卡及用戶卡出行公眾可登錄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開具增值稅發票。
據了解,山東經營性一、二級收費公路S302威海至煙臺段、G104國道泰安-曲阜一級公路、濟陽黃河大橋收費站、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濱州市黃河公鐵大橋收費站,臨沂玉平沂河大橋收費站等將在7月1日起實現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開具工作,其他收費公路也將在近期陸續完成開通工作。
據悉,山東省高速公路從2001年起開始全面實現聯網收費,並實現建設一條、聯網一條。截至2017年底,山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裡程已達5813公裡,運營單位達到20家,具備較為成熟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為進一步提高山東省高速公路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節能減排,為高速公路用戶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通行與支付方式,在交通運輸部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堅強領導下,2009年山東開始了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的建設,2010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按照交通運輸部加快推進全國ETC聯網的統一部署,2013年底山東加入了「京津冀晉魯」五省市ETC聯網,2014年12月26日正式加入了由北京等十四省市組成的全國ETC聯網,2015年9月份實現了全國ETC聯網。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建有411個收費站和4586條收費車道,共在391個收費站建設ETC專用車道893條(出入口),ETC主線收費站覆蓋率達到100%,匝道收費站覆蓋率達到95%,基本覆蓋了全省縣市區;建成自營服務網點336個,銀行合作網點5571個,各類服務終端49個。
為了擴大ETC魯通卡的用戶範圍和影響,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與山東省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華夏銀行和郵政公司等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設立銀行代理客戶服務網點5571個。合作發行了「牡丹交通卡」、「物流交通卡」、「魯通龍卡」、「金穗魯通卡」等聯名卡片。建立了山東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客服網站(sdjtetc.com),實現了網上在線查詢、充值等服務;研究開發了魯通卡自助寫卡設備並實現了用戶自助式寫卡;山東高速集團和齊魯集團推出了魯通卡手機APP系統,更加方便用戶對魯通卡的使用;建立了山東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諮詢投訴呼叫中心(96669),為公眾提供及時優質的諮詢、投訴和查詢服務。客服網點建設穩步推進,用戶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全省新增ETC卡用戶為104.07萬。截止到2018年5月底,ETC卡用戶總量為460.2萬,發行OBU 338.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