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經濟最好的城市,一般人認為是福州,其實是廈門,福建旅遊資源最多的城市一般被認為是廈門,實際上是隔壁的泉州市。
泉州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我國比較早期的重點通商口岸,宋代與世界許多國家有經貿交流,市區至今還保留著清純寺、中山路騎樓建築群等各種具有外來特色的建築,泉州曾經是閩南地區乃至整個福建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廈門在清末民初崛起後退居首位,成為地區的次子,廈門是貿易和旅遊型城市,泉州民間經濟繁榮,後勁更大。
無論是市內還是郊區,泉州的旅遊資源都遠遠多於廈門,但比起旅遊業爆發的廈門,去泉州旅遊的遊客相對較少,與泉州人相對較低的性格有關,另一個原因是廈門的旅遊地比較西洋風,文藝調性,泉州的旅遊勝地更偏向歷史沉澱,以中國風情為主,這種風格的旅遊勝地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感受到韻味,只有對人文有一定興趣的朋友才能繼續尋找。
遊客比較少,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玩得更寫實,不用擔心人擠人,排隊,當然,泉州也不是每天都「遊客少」,在一些大型節日和特別紀念日期間,大開元寺、南少林、府文廟等很受歡迎,泉州古建築基本保留了宋朝以來的風貌,比較典型的代表是開元寺和文廟,前者來自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潮州開元寺,排列著廈門南普陀寺等有名的古剎, 後者是南方最大的文廟建築群之一,閩南建築特色明顯,與其他地方的文廟大不相同。
開元寺內有兩座石塔,是泉州旅行的重點打卡景觀,泉州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是很多景點不收票,收也只是象徵性的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