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首期國際評論英文創作培訓班致力於提升學員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為推動中外文明互鑑交流做貢獻。通過培訓使學員初步掌握就當今國際輿論場相關議題,用英文撰寫一篇選題時效性強,論述角度新穎,能夠產生良好社會效應的高質量評論文章。培訓班結業評論作品擇優推薦到相關英文媒體上發表。
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首期國際評論英文創作培訓班由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主辦。培訓班採取海內外知名教授授課與主題互動相結合的形式,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授課內容與日程
7月27日 上午 8:30—12:00
培訓班開學儀式
第一講 賈文山:《論中國全球勝任力》
第二講 何偉文:《中國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如何與歐美主流輿論話語體系深度對話:實踐案例分析》
課外作業:學員閱讀和評析中國和外國媒體發表的原版英文評論文章
7月28日 上午 8:30—12:00
第三講 龔炯:《中國的對外(國際/全球)傳播如何才能做到趕上、齊跑和超越?》
第四講 李克:《修辭批評的內涵與外延與西方論辯修辭思考》
課外作業:學員作出評論文章初步選題
7月29日 上午 8:30—12:00
第五講 丁剛:《網絡新聞評論寫作》
第六講 高靜宇:《中國學者應該如何與國際思想理論界進行學術對話?——以為例》
課外作業:學員完成評論文章第一稿
7月31日 上午 8:30—12:00
第七講 朱萍:《對外傳播中英文評論的採編實務》
第八講 張超:《提升中國聲音海外社交平臺影響力的傳播策略》
課外作業:學員完成評論文章修改稿
8月2日 上午 9:00—10:30
培訓班結業儀式
公布學員英文評論作業優秀論文評選結果
培訓班結業證書授予儀式
另外,培訓班有專門的課外英文評論創作輔導,並邀請姜源博士生等進行英文評論輔導。
招生簡章
一、招收對象
從事對外傳播相關工作的媒體人士、各行各業公職人員、不同學科背景的高校教師、碩、博士生和高年級本科生。招生人數100人以內。學員選定採取自願報名,單位推薦,擇優錄取的方式。
二、時間安排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7月20日
授課時間:2020年7月27日至8月2日
授課地點:騰訊會議。報名成功後將通知學員有關網絡平臺信息。
三、學習認證
學習完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者頒髮結業證書。
四、培訓費用
學費400元。學員錄取後將會告知具體的交費方式。
五、報名與錄取
下載報名表(見附件),按照要求如實完整填寫,將填寫好的PDF電子版於2020年7月20日前發送至培訓班專用郵箱hozf456@163.com,郵件主題統一命名為「姓名+2020首期國際評論英文創作培訓班報名」。高等院校/媒體單位集體報名敬請提前電話聯絡。培訓班工作人員將在2020年7月22日前回復個人郵箱告知報名結果及授課平臺信息,請學員密切關注。
六、學員管理
在培訓班授課期間,學員應提前30分鐘使用真實姓名加入在線會議室,培訓班學員在非交流發言階段保持靜音,授課禁止截屏錄音。學員應認真聽課,按時上交作業。
七、聯繫方式
聯繫郵箱:hozf456@163.com
聯繫電話:18669384862
聯繫人:全球勝任力研究院行政助理 馬菲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號文學樓118室
郵編:264209
主講嘉賓
賈文山:美國麻省大學傳播學博士,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理論、跨文化/國際/全球傳播、公共外交研究等。賈文山教授發表中英文論文/章節/評論100餘篇,出版中英文國內外發行編/著/譯共十多部,其中多部/篇獲得傑出作品榮譽。目前應邀擔任Taylor & Francis/Routledge出版發行的 「中華文明視角下的新聞與傳播」(Chinese Perspectives on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英文學術叢書和由Peter Lang出版發行的 「跨學科視角下的一帶一路」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主編。近年來,賈教授應邀就中國外交和中美關係等議題撰寫和發表多篇中英文評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授課題目:《論中國全球勝任力》
何偉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國國際財經》總編輯,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副主席,China Focus終審定稿人。1997年—2003年先後任中國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1993年—1996年任國際商報副總編輯。此前曾任中國國際經濟信息中心秘書長及駐歐洲(德國科隆)代表,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處長,第五屆聯合國貿發大會秘書處僱員。1967年對外經貿大學外貿經濟學學士,1995 年獲得哈佛商學院高級經理培訓證書。著有《商會》《飛越太平洋——美國西海洋市場概覽》《贏在美國》及200餘篇文章。
授課題目:《中國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如何與歐美主流輿論話語體系深度對話:實踐案例分析》
龔炯:1995 年畢業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總校,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任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系教授、博導,研究領域包括產業組織、金融、反壟斷、規制、競爭政策和國際貿易等。在經濟學和電子工程領域均有國際一流期刊論文發表。曾是英國 Emerald 出版社發行的中國國際貿易權威英文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JCEFTS) 的執行主編。也是多家亞洲英文報紙的評論版特約專欄作家,包括為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Global Times、央視新媒體 CGTN 等固定撰寫政經文章,同時也是央視多套節目的經常嘉賓。
授課題目:《中國的對外(國際/全球)傳播如何才能做到趕上、齊跑和超越?》
丁剛:人民日報社《環球時報·英文版》高級編輯,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成為首先進入現場的中國記者之一,採寫的報導獲中國國際新聞一等獎。2006年撰寫的《我們怎樣表達愛國熱情》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網絡評論一等獎。近年撰寫了大量中英文時政評論,數次榮獲中國新聞獎。著有《二戰,在尋訪中》《脫美國化——尋找中國現代化的定位》《中國方向》等書。
授課題目:《網絡新聞評論寫作》
朱萍:中國日報評論部言論室主任,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曾獲得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中國新聞獎網絡評論二等獎、中國新聞獎網絡評論三等獎;入選2019年全國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授課題目:《對外傳播中英文評論的採編實務》
高靜宇:中國社會科學院英文季刊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學術編輯,創刊人之一。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獲博士學位。專業興趣為政治學和政治哲學。
授課題目:《中國學者應該如何與國際思想理論界進行學術對話?——以為例》
李克:山東大學翻譯學院副院長,教授,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兼職研究員,長期從事西方修辭學與外語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學術積澱,先後在《外語界》《外國語》《現代外語》《中國外語》《外語教學》《當代修辭學》等語言類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入選山東大學(威海)首批「青年學者未來計劃」。
授課題目:《修辭批評的內涵與外延與西方論辯修辭思考》
張超: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助理,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和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研究方向為數據新聞、新媒體、電視新聞和公共外交。以第一作者發表CSSCI論文20篇,CSSCI擴展版論文10篇。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入選「山東大學(威海)青年學者未來計劃」。著有《釋放數據的力量:數據新聞生產與倫理研究》《出鏡報導》。
授課題目:《提升中國聲音海外社交平臺影響力的傳播策略》
報名請點擊官網連結:https://whcb.wh.sdu.edu.cn/info/1070/5765.htm
本期責任編輯:張馨
原標題:《山東大學(威海)全球勝任力研究院首期國際評論英文創作培訓班招生啟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