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蜜梨之鄉有個「科技小院」

2020-12-26 中國西藏網

  國慶節期間,「中國農技協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一浙江省首個「餘杭蜜梨科技小院」背靠果園,傍水而建,已有來自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4名博士生、6名碩士生、1名博士後進駐,為農戶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餘杭蜜梨科技小院』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教授團隊創立的由研究生直接駐紮在農村生產一線,指導農戶增產增收,推進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杭州市餘杭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王錚介紹道,「餘杭蜜梨科技小院」會圍繞當地梨園土壤調查及肥力提升、梨樹專用肥料及灌溉施肥技術研發、梨果營養生物強化等技術內容開展工作。

  對接產業需求 北上南下招引小院落戶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西北角的鸕鳥鎮,以發展蜜梨產業、旅遊業為主,被譽為浙江蜜梨之鄉,當地現有蜜梨種植面積8500餘畝,年產量1.5萬餘噸,年產值1.7億餘元,鸕鳥蜜梨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9年初,餘杭區科協聯合鸕鳥鎮政府啟動了以杭州餘杭三水果業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的「餘杭蜜梨科技小院」培育計劃。同年7月,攜企業負責人北上拜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營養系張福鎖教授。

  「公司園區核心種植面積有500畝,以『基地(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鸕鳥蜜梨種植面積2000餘畝,畝產值萬元以上。」三水果業董事長陳梅生說,但近年來在蜜梨種植管理、梨園土壤調查及肥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使得畝產值停滯不前,迫切需要引入技術和人才來改變現狀。

  據介紹,得益於院士的牽線,餘杭區科協會同鸕鳥鎮政府,與浙大環境與資源學院吳良歡教授團隊多次溝通協商,於2020年3月促使校地企三方籤訂了合作合同書《鸕鳥蜜梨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並將「餘杭蜜梨科技小院」的建設作為首要內容進行實施。

  「對接院士專家,精準服務企業。近年來,我們在深化探索產學研融合的組織制度和機制建設。」餘杭區院士專家服務中心負責人說,為了讓科技更好地服務餘杭「全域創新」建設,餘杭區科協還建立了一批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站),鼓勵企業與院士專家籤訂權責利明確的合作協議,引導院士專家及其團隊有序開展科研攻關、難題對接等工作。

  產學研零距離 推動農文旅三產融合

  「『餘杭蜜梨科技小院』與浙大博士團隊的合作暫定為期3年,要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與農民、農地、產業、科研成果零距離。」陳梅生介紹道,這樣既能在生產第一線培養農業人才,讓他們在農地裡做科研,研究成果也能及時轉化。

  今年5月,來自浙大環境與資源學院的2名博士生、1名碩士生提前進駐了「餘杭蜜梨科技小院」,在深入的調研基礎上,制定了「富硒梨」可行性開發計劃、翠冠梨機械化技術應用研究等十多個科研計劃,目前已經實施了蜜梨種植優化試驗、全鎮土壤和農戶調研等科研工作。

  陳梅生補充道,在果園原有梨—羊—草生態循環種植模式中,採用「餘杭蜜梨科技小院」博士團隊研發的「氣流膜好氧堆肥發酵」工藝後,有效縮短了有機廢棄物腐熟過程,發酵期從原來的3個月縮短到20天,大大提高了發酵效率。

  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表示,學生長期駐紮在生產一線,可以通過全過程跟蹤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並且通過實踐,積累經驗,從而使基礎研究工作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餘杭蜜梨科技小院』合作開展的項目將圍繞『農文旅』三產融合的角度新增蜜梨衍生品加工產業鏈,『富鋅梨』營養健康、旅遊伴手禮的開發,生態果園提質增效,農業機器人的可行性推廣等,最終帶動鸕鳥全鎮及餘杭全區蜜梨產業的發展,促進果農增收致富,同時輻射杭州及周邊區縣相關產能的提高。」陳梅生說。

  王錚表示,下一步,餘杭科協也將進一步完善「餘杭蜜梨科技小院」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餘杭蜜梨科技小院」產業服務、人才培養能力,助力餘杭鄉村振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農業人才長駐生產一線 浙江蜜梨之鄉搭起「科技小院」
    近日,「中國農技協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正式授牌。這一浙江省首個「科技小院」背靠果園,傍水而建,已有來自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4名博士生、6名碩士生、1名博士後進駐,為農戶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 浙江第一家科技小院建立
    8月30至31日,鄉村振興暨科技小院聯盟(浙江)培訓會在杭州餘杭召開。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在會上正式授牌成立,成為全省首家科技小院。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依託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由吳良歡老師團隊負責,開展蜜梨產業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示範,藉助梨-羊-草種養結合,養分綜合管理及水肥一體化等手段開展生態循環模式探索與實踐
  • 「蜜梨大市」的三百天加速跑——浙江桐廬鐘山鄉大市村從「後進...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 (浙江在線通訊員 何小華 趙誠鈺)桐廬縣鐘山鄉大市村是鐘山蜜梨的主要生產基地,成功舉辦三屆鐘山「蜜梨節」和兩屆杭州桐廬「山花節」閉幕式,是個遠近聞名的村莊。
  • 寧波蜜梨迎來採摘季 首批翠玉梨每公斤批發價約6.5元
    今年端午節以來,這家農場已經向上海、嘉興等地銷售蜜梨5000餘公斤。「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翠玉、翠冠梨水分更足、肉質更細,上市時間早了5天左右。目前,翠玉梨每公斤批發價約6.5元,翠冠梨每公斤批發價約4元。」農場負責人曹青雲說。&nbsp&nbsp&nbsp&nbsp繼葡萄、楊梅等時令水果亮相後,我市早熟品種蜜梨也於近期「嶄露頭角」。
  • 有一種梨,叫水蜜梨,你聽說過嗎?
    他,正用水蜜梨書寫一段踏實創業的故事.水蜜梨,是梨中的晚熟品種,比崇明常見的翠冠梨生長周期長一個半月左右,施利平當時選擇種植這個品種,是有他自己的「心機」的,崇明大多種植翠冠梨,上市時間較為集中,如何做到錯峰「大部隊」,又能取得「好戰果」,施利平動了一番腦筋。經過多方考察,他選中了水蜜梨這個晚熟品種。
  • 慈谿蜜梨獲得了「國」字號證書...而且寧波居然有11種美味已上榜!
    為了繼承祖先遺產,弘揚傳統文化,慈谿市梨業協會在查閱歷史資料,了解傳統習俗等基礎上,經過長期努力,申報了「慈谿蜜梨」農產品地理標誌。「慈谿蜜梨」目前的主栽品種為翠冠梨、翠玉梨、玉冠梨、黃花梨和慈谿新世花梨,果實外觀端正,單果重250克以上,肉質細、汁多、脆甜可口,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以上。
  • 「中國砂梨之鄉」湖北枝江市百裡洲打造砂梨集群
    「中國砂梨之鄉」湖北枝江市百裡洲打造砂梨集群發布時間:2020年07月12日 22:30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12日電 (楊傑 席夢喬 周治斌)「我們計劃在政府幫助下,把目前5萬畝砂梨發展成砂梨集群,以實現產值10億元的目標。」
  • 上海最晚熟的水蜜梨—崇明水蜜梨登場了
    當然是梨啦!! 好消息,位於崇明的上海最晚熟的「純島牌」水蜜梨上市啦!! 大家有口福了!! 贏宇生態農莊坐落於祖國的第三大島--生態島崇明島上,農業基地主要種植崇明水蜜梨,贏宇脆蜜甜瓜,天然無核寒香蜜葡萄,砂糖桔等。
  • 餘杭鸕鳥蜜梨生活節開幕 深耕農文旅助推區域經濟復甦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特推出《鎮街頭條》專欄,對杭州鎮街的大事要事創新事,進行重點解讀。>鸕鳥鎮素有「浙江省蜜梨之鄉」美譽。蜜梨產業已成鸕鳥鎮重要的富民產業。眼下正是鸕鳥蜜梨豐收的時節,萬畝梨園放眼望去,翠綠枝葉下,一個個沉甸甸的蜜梨壓彎枝頭,成為了鸕鳥一道美麗的風景。「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往年,線下銷售是鸕鳥蜜梨銷售的主要方式。今年,除了線下銷售外,我們還拓展了線上直播帶貨的通道。」鸕鳥鎮鎮長郭健說。「直播經濟」是當下新消費風口。
  • 蘋果的鬆脆,蜜梨的多汁,蜜瓜的甜蜜,神仙水果「太秋」上市,哪裡有...
    咬起來像紅富士蘋果一樣鬆脆,還要有蜜梨一樣水嫩多汁和甜蜜,擁有這般品質的甜柿,名字叫「太秋」。在「太秋」成為高端水果市場新寵之前,甜柿家族的次郎、陽豐、富有等品種,已經在中國引種,現在的面積大約有30萬畝,而它們的口感都在「太秋」之下。
  • 中國雪梨之鄉做活做大梨文章(圖)
    蒼溪是中國雪梨之鄉,蒼溪因蒼溪雪梨而聞名全國,蒼溪雪梨已有1200年的栽培歷史,具有「外形美觀,果肉潔白,味甜如蜜,清香無渣,入口即化」的特點,被譽為「砂梨之王」。先後引種到日本、朝鮮及國內二十多個省市栽培,是四川省優良梨樹品種中分布範圍最廣、栽培數量最大、產量最高、適應性最強的一個品種。14日,記者隨同廣元市各大媒體,專赴蒼溪縣雪梨生產基地,一探中國「梨王」奧秘。
  • 旅遊消費券/夏季遊線/帶貨直播/蜜梨樂園……鸕鳥蜜梨生活節給你...
    7月是水果的狂歡時節,在高溫和陽光的雙重催化下,果肉裡的糖分倍增,帶來了甜蜜的鸕鳥蜜梨。「遇見鸕鳥·梨享生活」餘杭區第十七屆鸕鳥蜜梨生活節應運而生!帶來多重感官上的甜美,讓你甜蜜一夏!裝飾著滿滿梨小六元素的小火車,從蜜梨會客廳駛出。梨小六和小梨君還邀請了好多好朋友一起來玩!白雪公主、Elsa、愛麗絲、小丑……坐上這趟首發小火車,可以回憶一年!蜜梨樂園開園嗨翻天在鸕鳥蜜梨樂園門口下車,一進門就是各式各樣充滿梨小六小梨君元素的大型無動力設施,代表著翠玉梨和皇冠梨的黃綠色渲染了整座樂園。
  • 2018年 安寧「中國紅梨之鄉」紅梨文化節即將啟動,安寧紅梨要開園啦!
    2018年安寧「中國紅梨之鄉」紅梨文化節暨第六屆紅梨開園儀式將於2018年7月10日上午在昆明大彤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舉行,此活動將一直持續到
  • 種梨歷史可溯至楚漢,被譽為「中國砂梨之鄉」,這個小鎮的砂梨俏銷海外,產值達5.8億元
    這裡種梨歷史悠久,可上溯至楚漢。1968年,在百裡洲出土的青銅器中發現梨籽殘核,由此可見,早在楚漢年間,楚人就已經有了吃梨的習慣。在「古丹陽城」遺址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棠梨枝殘餘,看來,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了棠梨的栽培種植。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悠久的種梨歷史,孕育了這裡極具特色的優質砂梨,也讓百裡洲成為了「中國砂梨之鄉」。
  • 夏季遊線/蜜梨樂園/煙火夜市……快來鸕鳥蜜梨生活節甜蜜一夏!
    7月是水果的狂歡時節,在高溫和陽光的雙重催化下,果肉裡的糖分倍增,帶來了甜蜜的鸕鳥蜜梨。「遇見鸕鳥·梨享生活」餘杭區第十七屆鸕鳥蜜梨生活節應運而生!帶來多重感官上的甜美,讓你甜蜜一夏!蜜梨小火車甜蜜首發7月12日,好多小朋友探著腦袋等待著,就為坐上拉風的蜜梨小火車!裝飾著滿滿梨小六元素的小火車,從蜜梨會客廳駛出。梨小六和小梨君還邀請了好多好朋友一起來玩!白雪公主、Elsa、愛麗絲、小丑……坐上這趟首發小火車,可以回憶一年!
  • 民宿旅遊火了 梨鄉百姓樂了
    最近,在碭山縣良梨鎮魏寨村「聽荷書屋」民宿點,每天遊客絡繹不絕,遊客賞梨園美景、品農家飯菜、住梨鄉民宿、體驗民俗文化。 「去年碭山採梨節,我的一個朋友到碭山遊玩,無意間發現了這個民宿點,感覺很新奇,住了一天感覺也非常好。他拍了照片給我看,我從他的照片裡看到這個小院兒雖然很樸素,但是內涵很豐富,是地地道道的皖北農家小院的特色,就一直想過來住兩天,感受一下田園生活。這次趁周末,我們一家三口自駕到這住了兩天,覺得很舒服,感覺全身都放鬆了下來。」來自徐州的遊客李潔告訴記者。
  • 海寧蜜梨上市 地產小瓜下市 地產果品開始新陳交替
    浙江在線07月13日訊自5月初地產小瓜上市以來,葡萄、楊梅、西瓜和水蜜桃等地產水果陸續登陸嘉興,並逐漸佔據了水果市場的主導地位。昨天,記者從市水果批發市場了解到,最近地產水果「家族」又添新丁——來自海寧的蜜梨上市了。
  • 種梨歷史可溯至楚漢,被譽為「中國砂梨之鄉」,這個小鎮的砂梨俏銷海外,產值達5.8億元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悠久的種梨歷史,孕育了這裡極具特色的優質砂梨,也讓百裡洲成為了「中國砂梨之鄉」。梨園基地作為「中國砂梨之鄉」,百裡洲砂梨是湖北省枝江市百裡洲鎮特產,這裡出的砂梨個大、肉脆、味甜有「清六肺之熱,滋五臟之陰」的功效。擁有翠冠、圓黃、翠玉、黃金、鄂梨2號等眾多獨具特色的優質品種。翠冠果大,平均單果重230g,最大果重500 g;長圓形,黃綠色,果繡多,果點明顯,不套袋外觀較差;套袋可使果面光滑,外觀美。
  • 蘋果的鬆脆,蜜梨的多汁,蜜瓜的甜蜜,神仙水果「太秋」上市,哪裡有...
    咬起來像紅富士蘋果一樣鬆脆,還要有蜜梨一樣水嫩多汁和甜蜜,擁有這般品質的甜柿,名字叫「太秋」。在「太秋」成為高端水果市場新寵之前,甜柿家族的次郎、陽豐、富有等品種,已經在中國引種,現在的面積大約有30萬畝,而它們的口感都在「太秋」之下。
  • 奉賢區委書記化身「店小二」為豐產蜜梨、黃桃解難題-蜜梨 店小二...
    一起來看奉賢區在田間地頭開展的「大調研」  二十年一遇的大豐產,卻讓梨農犯了難  梨農戴老伯種了20多年蜜梨,頭一次遇到如此高產的年份。往年一斤重的梨個頭都算大的,今年一斤半以上的梨都比比皆是。他家28畝的梨園,每畝產量近4000斤,比去年接近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