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冰雪小鎮,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不禁想到跟冰雪同根同源的《冰雪奇緣2》,電影裡的艾倫戴爾王國(arendelle)承載著艾莎爸媽的愛情和姐妹倆快樂的童年,也承載著她們的愛和回憶。
如果這是個電影場景,藍裕文化也沒必要去向大家做過多介紹,但據說這樣一個童話中的王國,是從奧地利一個小鎮上獲得的靈感,我們不禁想要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世界最美小鎮
沒錯,這個靈感來源地就是那個不知道從什麼開始,一夜爆紅的哈爾施塔特!
哈爾施塔特位於奧地利中部,離維也納2.5小時車程,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群山環繞,是一座簇擁湖光山色的美麗小鎮。哈爾施塔特以鹽礦著稱,有「鹽礦寶地」之稱,如今在小鎮中心的博物館,依然能看到從原來的鹽礦挖掘出的衣服及採鹽工具、鐵器時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
Hallstatt被譽為全世界最美小鎮,依湖而建,群山環繞,隨便一拍,都像是童話故事中的景色。這個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的小鎮位於奧地利的西北部,坐落在Salzkammergut山脈旁,依山傍水,自帶仙氣。
如果你是自駕而往,那麼穿過一段黑暗的隧道,就能豁然開朗般發現藏在陡峭山坡和翠綠湖水中的它。
十年前,這裡只是小部分人才知道的避暑聖地,一天大概只有100個遊客,然而現在,小鎮一年需要接待超過100萬遊客,而小鎮的村民只有1000多人。
都有哪些美景
1
哈爾施塔特湖
最好的遊玩方式是花20歐租一條小船,蕩舟湖面,欣賞沿岸的古老建築群。
2
木屋建築
小鎮的居民偏愛木頭,牆壁、窗臺、陽臺,甚至連路牌都是採用的實木作為材料。
沿湖的住戶還會有自己的船庫,專門停靠自家的交通工具小木船和遊艇。
3
千年鹽礦
哈爾施塔特小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是鹽礦的開掘使得這裡開始有人居住。這裡有歷史上最古老的鹽坑,至今還有一個鹽礦對外開放,遊人可以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坐著軌道車進入鹽坑深處,最驚險的是乘坐木質滑車往下滑的一瞬間,一路聽導遊講究鹽礦的歷史,了解2000多年的採礦歷史。
在小鎮中心的集市廣場上,有一個背著木桶鹽礦的工人雕塑,似乎在向遊客講述著這裡關於鹽的歷史。
4
骸骨教堂
哈爾施塔特還有一個獨特的場景:骸骨教堂。
據說是因為當地土地資源有限,所以自古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風俗,當地人死後只能埋葬10年,到期後將骸骨移出墳墓給「新人」讓位,將移出的骸骨放到骸骨館,為了區別,還會在每個骸骨上貼上標籤。據說這種習俗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
5
千年冰川溶洞
想要了解阿爾卑斯山的傳奇,一定不能錯過千年冰川溶洞。
現今盛況
在這樣一個交通不便,連許多歐洲人都不曾知曉的小鎮上,生活著1000多個村民,他們世代繁衍於此,日子悠閒輕快。然而,這都是令人懷念的過往。如今的哈爾施塔特,早已不復往昔的悠閒。
每天清晨,小鎮就開始迎接一班又一班的旅行大巴,這些長方形的小怪物橫七豎八的停在村口,凌亂又有點煞風景;
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們,魚貫而出,擠進鎮裡窄小的街道,廣場,禮品店,一眼望去,人山人海……而在這些遊客中,以亞洲遊客居多。
火爆之路
它的偶然走紅還是因為一部2006年播出的韓國電視劇:《春日華爾茲》,當時Hallstatt是它的其中一個取景地,因為依山傍水,風景絕美,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亞洲遊客。
2011年,開發商在廣東惠州複製黏貼了哈爾斯塔特,中國版小鎮閃現,順帶也為原版小鎮帶去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但它最終爆火還是因為電影《冰雪奇緣》,很多人相信,冰雪奇緣中艾倫戴爾王國的創作靈感就來自Hallstatt小鎮。於是,世界各國的冰雪奇緣粉絲都想來這拍照打卡。
在ins照片的刺激下, 原來安靜的Hallstatt小鎮慢慢成了一個旅遊熱門景點。來這裡打卡登上了旅行者們的心願單,以「我來過,我最美」為主題的比美照,暗自較勁拉起了仇恨。
心情複雜的村民
遊客劇增讓小鎮突然富了起來。對於這樣的變化,小鎮居民的心情是複雜的。
原來,Hallstatt跟其他偏遠的小鎮一樣,村民越來越多的往外走,小鎮人口變少,經濟也不太行,面向遊客的店鋪通常只能開春夏兩個季節,其餘時間因為沒人光顧只能歇業。現在遊客多了,小鎮實現了經濟獨立,可以讓鎮子裡的學校和音樂廳保持運營,還能自己出錢建設一些小鎮需要的項目。面向遊客的商店可以全年運營,再也不用愁客源。
起初,旅遊業讓這個交通不便,幾乎快要破產的小鎮嘗到了甜頭,村民們荷包滿了,日子也好過了;然而,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這樣龐大的人流量,早已突破小鎮的極限,不堪重負。
現在,每天有超過10,000名遊客湧向小鎮,每晚有15萬人在此過夜,吸引的人均遊客量是威尼斯的6倍!
小鎮的居民有種自己家被侵佔的感覺,因為無人機滿天飛,自家房前天天都有人自拍,垃圾遍地,還有遊客不打招呼就跑進家裡來上廁所,一片混亂,讓人難以接受。
被逼無奈,大家都掛出了「保持安靜,請勿打擾」的牌子,想重回從前的神仙生活。
哈爾斯塔特的市長Scheutz對此也很無奈:
「你們知道嗎,2014年那會,還只有7917輛大巴,105000輛私家車來我們這兒玩;到了2018年,數字就飆到了19344輛和194613輛!我們一年接待了超過100萬遊客!媽呀,嚇死人了。」
「人真的太多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希望能夠將這個數字至少降低三分之一,畢竟,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環,而不是博物館。」
去年11月上映的《冰雪奇緣2》又再次讓小鎮衝上了風口浪尖,同時,小鎮還遭遇了一場大火,摧毀了16世紀臨湖建築的一部分。
然而,這些種種都沒能打消遊客的熱情,市長甚至關閉了數條道路,企圖阻止旅遊大巴的到來,都沒能獲得成效。
就此下去不是辦法,市長哭訴,求大家別來了!
開始限流
於是乎,在經過種種考量之後,哈爾斯塔特決定,我們必須要對大巴進行限制了!
每年進入小鎮的大巴數量限定了13000輛,大巴的停車區域從原來靠中心老城的右邊轉移到城市左側的南部郊區,提高停車費,並且對繳費窗口限時,窗口關閉後,就不能再進入哈爾斯塔特。
另外,對於熱門景點Lake Hallstatt設置限量的入場券,遊客需持票進入,且停留時間不超過2.5小時。
歐洲限流的城市並不少
話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個要限流的歐洲城市啦。
義大利威尼斯早就在哭爹喊娘的求遊客別去,各種規定多到眼花
西班牙巴塞隆納因為遊客太多,政府禁止在市中心開設新酒店;
荷蘭阿姆斯特丹不僅禁止開設新的酒店和旅遊商店,還增加了酒店稅,據說,還將結束吸引無數人的紅燈區遊覽;
比利時布魯日也在計劃限制允許在此停靠的遊輪數量,以限制遊客……
法國人做得好多了
其實,像哈爾斯塔特這樣因為電影電視而興起的小鎮,法國也不少,最為出名的就是《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原型——科爾馬了。
這個小鎮前陣子還因為《中餐廳》而再次大熱了一把,就連法媒也都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寫了科爾馬旅遊飛速發展的文章。
不過,不同於哈爾斯塔特的是,法國人貌似對此特別開心,紛紛研究各種方式來吸引中國遊客,為了讓自己的旅遊業更上一層樓。
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認為,限流並不是長效措施,中國許多小鎮還在愁客流量呢!面對遊客擠爆的情況,除了限流,還可以擴容,合理規劃設計,開發新的空間和景點分流。中國就有許多項目是靠抱大腿存活的,哈爾斯塔特如今已是一個超級大腿,完全可以進行分流,給遊客更好更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