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巷農村客運站站房效果圖
晨報訊(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吳道琪)馬巷農村客運站作為2016年翔安區重點場站建設工程和「惠民工程」備受關注。該工程於2015年12月4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內部主體工程的80%,外部基礎工程建設正在進行中。工程計劃在今年年底竣工,擬明年元旦開始使用。
[外觀]
採用嘉庚風格雙坡屋頂
記者從翔安公交有限公司了解到,馬巷農村客運站位於翔安馬巷鎮,其南面為翔安北路,東、西、北面為空地。該項目建設用地面積3444平方米,總投資額約850萬元,設計建設站房和綜合樓共兩棟單體建築,其中站房為2層,綜合樓為4層。「現在已完成投資600萬元,供電設備已在施工中,自來水、綠化工程完成招標。」項目建設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從效果圖上看,兩棟建築外立面設計均採用嘉庚風格雙坡屋頂。據設計方介紹,站房首層主要為候車亭及配套的服務用房,二層為辦公區域,設辦公室、會議室等功能。綜合樓底層為客車的維修車間,2—4層以辦公室為主,設有會議室。
[作用]
規範市場 服務廈漳泉
「期待新客運站的投用,馬巷現在這個小型客運站實在是超負荷運轉。」正在馬巷車站等車的黃先生告訴記者。正如市民所想,該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改善馬巷鎮客運汽車停靠散亂,停靠點周邊環境髒亂差、安全隱患多等現象,在規範客運市場的同時,還能服務翔安馬巷農村客車的管理,方便市民客運乘車。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馬巷農村客運站建成後,客車出入口將設於東南角,與翔安北路相接。屆時,車輛將經過站房東側進入停車區和發車區。從交通組織上看,該設計達到了人車分流,旅客和客車的流線有機合理。
此外,作為廈門市公路主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巷農村客運站投用後,將改善和提升廈門的交通網絡布局,促進翔安與廈門本島的聯結,促進廈門與周邊地區的聯結,服務於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同城化戰略部署。
(海西晨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