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講述紅磚古厝的文化味兒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不久前,「來去翔安住一晚 兩岸攝影師聚焦紅磚古厝」的主題拍攝活動在廈門翔安舉行。「透過鏡頭捕捉古厝景觀時,也發現古村落中民風淳樸,景美人更美。」 受邀的福州攝影師唐希說。

  古民居是閩南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主要建築材料就是紅磚,因而得名紅磚古厝。在翔安,不僅古村落多,且村落中的紅磚建築規模大、保護完整、歷史悠久。不管是古意悠悠的呂塘、綠意盎然的大帽山、古樸嫻靜的烏山還是充滿兩岸元素的大嶝、小嶝,每一地的紅磚古厝群,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吸引了不少遊客。極具閩南特色的紅磚古厝,已成為翔安的一張耀眼名片。

  一張鄉土名片

  十幾間古厝錯落有致,石階、林子上散落著斑駁的陽光,交融成一幅自然水墨畫。夕陽下,明豔的三角梅與老石牆相映成趣,古早氣息令人心醉。新圩烏山村裡,連片的「九十九門」形成壯觀的古厝群,更顯閩南人家生活氣息。

  走入宅厝內,埕、廳、院相通,屋屋相連,門門相對。九十九間厝的建築形式為六牆五間開,加上兩旁護厝,共6個房間,稱「大六規」或叫大六路,另外加上外埕、大門、內埕、天井、廳堂、回巷等,是廈門大六規標準的紅磚大厝,具有典型的閩南特色。

  新圩烏山只是閩南紅磚古厝的一隅,在翔安的許多村落,至今仍可看到紅磚、紅瓦、紅地板,裝點彩繪木雕石刻等。閩南紅磚古厝集中分布於閩臺兩地,代表性建築有大嶝鄭氏聚落、金門山後聚落等。其中,大嶝田墘社區紅磚古厝就有100多座。

  2012年,閩南紅磚建築群作為廈門和南安聯合申報的項目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廈門地區入選的申遺點是翔安區大嶝島上的田墘古建築群,包括金門縣政府舊址和五棟民居。大嶝鄭氏家廟,就是抗戰時期大嶝金門縣政府的會議室。

  活躍人文內涵

  紅瓦大坡屋頂、燕尾脊、鏤空雕花石窗……翔安的紅磚古厝,讓62歲建築工人魏淵樹心動了。他拿起畫筆,創作了《古屋一角》。這幅作品被選送參加華東農民畫畫展,受到一致好評。有了第一幅作品,魏淵樹又繼續創作了第二幅、第三幅……這些作品都是以古厝為主,聯繫生活實際,把民間味、鄉土味、裝飾味、現代味融為一體,將古厝風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魏淵樹看來,閩南古厝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失去了閩南特色建築,如何弘揚閩南文化?魏淵樹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永久「留」住閩南古厝。

  「子孝孫賢萬世尊」。一踏進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老人之家」,這些刻在古厝上的字顯得格外耀眼。

  當地企業家林良菽自己掏錢把祖厝修葺一新,開辦了「老人之家」,免費為70歲以上老人提供三餐。每到飯點,「老人之家」就熱鬧起來,村裡70多位老人準時到此免費用餐,還可以聊天、打牌、讀報,盡享晚年之樂。林良菽的善舉感動了村民,有人把自家種的蔬菜送過來,有人主動到「老人之家」做義工。

  閩南古厝融合了當地人民的智慧與文化,它濃縮了閩南人堅忍、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時至今日,在紅磚古厝仍然可以尋覓到這種精神。

  在當地還有一段佳話。有300年歷史傳承的新圩,各處遍布數不清的歷代古厝。村民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讓村裡曾經破敗不堪的閩南古厝群得到修整,重新煥發出古樸而典雅的風貌。

  留住鄉愁味道

  翔安區是大陸距離臺灣地區的金門島最近的地方,最短距離僅1800米。翔安的古厝,既是鄉親們自古以來的精神家園,也是海外遊子寄託鄉愁的地方。

  不久前,新店鎮呂唐社區董水前村一座一百多年歷史的祖厝被重新修葺,修建者是遠在美國的遊子柳水林。1937年日寇南侵,年僅6歲的柳水林隨父親泣別親人、告別古厝,遷居到美國,母親彭氏一人守護古厝,種田看家。這座翔安獨有的九架構古厝,還有祖厝大門口被彭氏雙腳磨光了的地磚,寄託了海外遊子的濃濃鄉愁。柳水林對這座帶著「搖籃血跡」的古厝念念不忘,一直希望靠自己的雙手重修古厝。

  除此之外,在翔安的眾多村落中至今仍可看到用紅磚、紅地板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且保存完整的閩南紅磚古厝。這些古厝,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是閩臺文緣的見證。在來自臺灣的攝影記者陳鬱文看來,兩岸的老房子「一脈相承」,有很多共通之處。正是這些共通之處,賦予了紅磚古厝獨特而濃鬱的鄉愁味道。(記者馬躍華 通訊員 林瑞聲)

相關焦點

  • 那些記憶裡最美的古厝時光の翔安紅磚古厝
    「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她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紅磚古厝。圖/楊保衛提供      翔安區是大陸距離臺灣地區的金門島最近的地方,最短距離僅1800米。翔安的古厝,既是鄉親們自古以來的精神家園,也是海外遊子寄託鄉愁的地方。
  • 廈門翔安的便民候車亭呈紅磚古厝造型,還有花窗樣式...
    (通訊員 陳秋美 攝)「紅磚古厝」候車亭頂部的人字形飛簷充滿閩南風情,也能為乘客遮陽擋雨。 (廈門日報記者 邵凌豐 攝)從遠處望過去,紅色的人字形飛簷下,有情侶坐在條石凳上竊竊私語,有穿校服的孩子抱著書埋頭苦讀,還有媽媽抱著孩子伸長脖子張望……一抹陽光灑過來,恍惚是在一座閩南農家小厝的門前。
  • 廈門翔安這些古厝「華麗變身」!速來圍觀
    2021-01-13 18:07:47 來源: 廈門老胡 舉報
  • 蘭琴古厝,廈門中山路鬧市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典型閩南紅磚古厝
    廈門蘭琴古厝位於廈門市中山路定安路大字酒巷25號,據傳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來真正的主人已無資料可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如今廈門地區保留完好的極少數古厝之一。1938年廈門淪陷,翁俊明攜帶妻兒離開廈門,祖屋就此荒廢。戰後,其孫女翁倩玉持房產證收回了古厝。
  • 雕梁畫棟燕尾脊 閩南古厝紅磚文化
    閩南紅磚古厝,紅磚紅瓦,豔麗恢弘,盡顯建築之張揚,而內在則質樸端莊。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在臺灣以金門最為集中。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 廈門新晉遊玩地!10000棵火龍果樹包圍,離臺灣最近の紅磚古厝!
    # 廈門新晉遊玩地+網紅廂語民宿 # 因為疫情在家蟄伏了一個冬季終於盼來了春天
  • 閩南紅磚古厝博物館,《西虹市首富》在此取景,廈門周邊好去處
    說起福建省內的城市,每個人都能列舉一二,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等,其中以廈門最為出名,甚至蓋過了省會福州,廈門,已經成為了全國人的廈門,但其實在廈門周邊,還藏著很多更有歷史的更值得去看的景點。而坐落在晉江老城區青陽鎮核心區的五店市,則是晉江城區的發源地,是其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從廈門北站坐動車,只需20分鐘就可以到晉江,交通非常方便,這裡也是許多廈門工作但買不起房子的人置業的地方之一,而令人驚奇的是這片傳統街區,這一片紅磚古厝就隱藏在繁華的高樓大廈間,它的旁邊便是晉江萬達廣場,現代與傳統,就這樣融合貫通在一起。
  • 「鄉約翔安」2020翔安文化旅遊節暨「農商銀行杯」廈門市首屆名優...
    「鄉約翔安」——2020翔安文化旅遊節暨「農商銀行杯」廈門市首屆名優村品節在這裡進行。  此次活動由廈門市委鄉村振興辦、中共翔安區委、翔安區人民政府和廈門日報社指導,主辦單位包括翔安區委宣傳部、翔安區文化和旅遊局、廈門農商銀行和廈門報業傳媒集團,由廈門華億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億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策劃執行。
  • 食古早味、紅磚古厝、免稅買買買……留廈過年就去這裡~
    出遊大嶝島 留廈過年暢玩翔安 大嶝島承載著老廈門古樸的漁村記憶 海風吹來牡蠣殼的鹹味 騎車而行自帶文藝氣質 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化氣息
  • 古厝新語——廈門創新傳承弘揚閩南文化剪影
    陳臻誠這次來到蘭琴古厝拍攝婚紗照,了解閩南文化,就愛上了這迷人的古厝。  事實上,蘭琴古厝只是廈門傾力傳承兩岸文脈,守護城市高顏值的一個縮影。今年,我市新認定了第四批歷史風貌建築——蘭琴古厝,就是其中之一。中山路一段曲徑通幽的小巷子,不過十餘米的迂迴,卻仿佛瞬間穿過時光荏苒,連接起古與今兩個時空。那頭,是廈門繁華商業街中山路的人潮洶湧與熱鬧繁華;這頭,蘭琴古厝的飛簷翹角就躍入了眼帘。
  • 閩韻翔安 彰顯生態旅遊新特色
    (文/廈門日報記者 葉鵬 通訊員 陳汀蘭 圖/翔安區風景旅遊管理中心) 山海田園,鄉約翔安!  地址:翔安環嶝北路88-100號  「金門縣政府」舊址 一抹紅兩岸情  紅磚牆、石基座、如燕尾一樣翹起的簷角,12幢典型的閩南紅磚古厝建築群歷經風雨滄桑,在一方蒼穹下散發出攝人心魄的力量。人們常言廈門和金門自古以來唇齒相依,這位於大嶝的「金門縣政府」總部舊址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 稱霸廈門的5家翔安大排檔,美食不止在島內才能吃到!
    生活在廈門,許多人對於美食的印象,似乎都在思明與湖裡兩大區,還有傳統的同安美食。但很少人知道,翔安的美食力量也是讓吃貨不容小覷。坐擁瓊頭、劉五店、澳頭、大嶝等沿海漁村,翔安的海鮮排擋文化其實更優於島內,一些島內吃不到的地產海鮮美味在翔安的排檔裡,不僅味美而且價廉。趁著周末來臨,不如來場同安海鮮自駕遊好了。
  • 紅磚古厝:那一抹閩南紅的風情
    ,而南安紅磚古厝作為泉州的代表為人所熟知。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包括大運河、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哈尼梯田等在內的45項文化遺產上榜,南安、廈門聯合申報的閩南紅磚建築群名列其中。這也意味著,南安紅磚建築朝著「世遺」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那麼,南安目前有多少紅磚建築?它們都有哪些動人的故事?本報記者帶您一起尋找和領略南安紅磚建築的魅力。
  • 食古早味、看紅磚古厝、還能免稅買買買……留廈過年去這個地方...
    出遊大嶝島  留廈過年 暢玩翔安  大嶝島承載著老廈門古樸的漁村記憶  海風吹來牡蠣殼的鹹味  騎車而行自帶文藝氣質  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化氣息  免稅公園處處透著臺灣小清新風格  栩栩如生的原住民石像  趣味橫生的塗鴉設計、彩繪浮雕  讓人忍不住駐足拍照留念  紅磚古厝
  • 廈門翔安十二道村味,道道地道好吃,你吃過了沒?
    廈門市首個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這個世外桃源就位於廈門的翔安寨仔尾村。從廈門島內往東北方向驅車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翔安區新圩鎮大帽山寨仔尾村。雖然一路都是山路十八彎,但是到了目的地,一下車,就被驚豔了!青山綠水圍繞著「紅磚白石燕尾脊」的閩南紅磚古厝,迎面而來的是油菜花田、竹林菜園。
  • 廈門十佳賞花線路出爐! 香山—英雄三島—澳頭成功入選
    金門縣政府舊址金門縣政府舊址位於翔安區大嶝島田墘社區,為典型的閩南紅磚古厝建築群。在翔安的眾多村落中,至今仍可看到紅磚、紅地板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且保存完整的閩南紅磚古厝。這些古厝散落在各村落中,講述著不同的故事。大嶝街道田墘社區的紅磚古厝聚落,建築規模大、保護完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紅磚古厝就有100多座。那些紅磚古厝、燕尾屋脊,承載了濃濃的鄉愁情愫。
  • 晉江|看五店市怎麼玩轉古典元素洋味兒
    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 「番仔樓」鼓浪嶼四落大厝晉江|看五店市怎麼玩轉古典元素洋味兒「厝」,閩南語意思是「房子」,其特色是「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故又稱「紅磚厝」,主要分布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和泉州等地,以泉州地區的南安、晉江一帶最為出名,臺灣則多集中在金門。
  • 抓住假期的尾巴,翔安這些地方等你來打卡~
    感受藝術與思想的碰撞「紅厝頂、紅牆磚、紅地板」走在大嶝田墘的紅磚古厝中你可以體驗原汁原味的漁村文化古厝、藝術、海鮮、音樂,一樣也不錯過還可以暢享翔安全城歡動消費季好享購物,樂趣無窮到翔安吃海鮮成為廈門人的休閒方式之一大嶝、澳頭、瓊頭等地海鮮尤受追捧蠔幹粥、芋餅、煎紫菜、白灼小管……澳頭地道海鮮美食推薦大厝宅、六合居、663等海鮮餐廳
  • 廈門市中心藏著一片紅磚古厝,被摩天大樓包圍,遊客稀少拍照超美
    如果要從閩南方言中選一個最能代表地方特色文化的字,那一定是「厝」字莫屬了。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 廈門這座百年紅磚古厝,蘊含濃濃閩南韻味!
    紅磚厝是用紅磚蓋的房子,是閩南最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今天,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敞開著一扇扇記憶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著、豁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