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梅子水河畔有家民宿,四周被絕美景點包圍!

2021-02-13 柏楊在線

利川市柏楊壩鎮梅子水,位於利雲公路旁,梅子河從境內緩緩流過,這裡交通便利,風景秀美,空氣清新,生態良好,是休閒度假、避暑養生的好地方。

近日,浩強山莊在梅子水精彩亮相,這是一家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民宿,這裡海拔1000多米,氣候舒適、涼爽。在這裡,你可以讀書,打發淡淡的時光;也可以在梅子河垂釣,享受愜意的人生。

浩強山莊四周被景點包圍。這裡距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陽龍缸僅20分鐘車程,距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水井莊園僅25分鐘車程,浩強山莊方圓5公裡範圍內,有百畝月季園、千畝桃林、古河床、鹽道卡門、野人孔、梅子河瀑布、欄堰湖等眾多景點,是戶外旅遊徒步的好地方。

雲陽龍缸

大水井莊園

鵬程月季園

梅子水沿河村桃林

梅子水古河床

古鹽道卡門遺址——穿心店

古鹽道遺址——野人孔

梅子河瀑布

梅子水峽谷

欄堰湖

當地的美食更是一絕,柏楊豆乾炒臘肉,味道獨特,遠近聞名。

浩強山莊的農家菜,綠色生態,純天然食材。

朋友,你心動了嗎?來浩強山莊體驗民宿吧

電話:18694065537

19947849888

地址:利川市柏楊壩鎮沿河村

(利雲公路旁,距利川城區約50分鐘車程)

溫馨提示:浩強山莊可同時接待50人住宿,150人就餐,30臺車輛停靠,可接團,可長住,短期均可。

相關焦點

  • 利川有個梅子水大峽谷,美不美戳開就見分曉
    梅子水,柏楊壩集鎮裡的一個古老地名,前眺萬畝良田、背枕威武雄山。梅子水曾是川鄂鹽道重鎮,上演過無數挑夫的愛恨情仇。如今,老街已逝,挑夫遠去,但那些殘存的、長滿雜草與青苔的鹽大路仍然無聲地述說著如煙往事。發源於南坪的梅子河穿境而過,在老街盡頭止於平坦,縱身飛洩,流入絕美峽谷。
  • 柏楊壩梅子水,鄂渝邊界絕美深山峽谷,隱藏了億萬年……
    梅子水峽谷位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毗鄰雲陽邊界。這條峽谷有三級電站,其中,以一級電站和二級電站之間的風光最為秀美。走進梅子水峽谷,只見兩岸絕壁千仞,高不可攀,仿佛上帝用斧頭硬生生地闢出一條溪流通道。峽谷的旁邊,一條瀑布從天而降,吼聲如雷,大有「梅子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的氣勢。
  • 利川民宿/利川農家樂/利川旅遊
    聯繫人:孫先生聯繫電話:13510649352手機:13510649352地址:湖北省恩施利川佛寶山利川有個好地方,那就是佛寶山,佛寶山是旅遊景點。我們山莊就在佛寶山腳下,旅遊的半路上,提供吃住,山莊內有KTV,釣魚場,棋牌室,綠色草坪,涼亭。我們山莊名字是:御龍山莊。起於2017-12月,是一家最新民宿。
  • 利川民宿有自己的logo啦!
    中國利川網訊 (通訊員 楊義)為充分挖掘和展示利川民宿的文化內涵,提升利川民宿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利川市旅遊委於今年2月面向社會公開有獎徵集利川民宿logo,近日,經過專家評審會評審最終選出利川民宿logo
  • 初冬漸涼,來湖北這10家民宿小院,遇見最美的山野時光!
    等一個初冬的豔陽天,不妨來湖北這10家藏在山嶺村莊間的民宿小院,發呆、品茶、曬太陽,做一回「世外高人」!Tips:地址:恩施州利川市南坪鄉營上村利川龍船調·湖居龍船調·湖居先後被評為湖北省金宿級民宿和利川五星級民宿,可謂譽滿荊楚。
  • 鄉村振興 當民宿遇到民族|來我清江源 君住吊腳樓——湖北利川民宿走筆
    夫妻倆聊著,「去租下來搞民宿?」「交通好還可以!」「還是自己家搞出個樣板出來了再說吧!」「對呀,做好了輸出標準,條件好一點的村子可以模仿,有了民宿年輕人就慢慢回來了,村子就活起來了!」「其實夏天到利川避暑的多,有時候賓館滿了洗腳城晚上都住滿了人,利川私房多完全可以搞民宿。」「是啊,對失地農民來說這也是一條增收路子!」
  • 好消息:利川最美民宿對外招租,快來做民宿主人!
    這裡是逃脫塵世感受獨特文化的新出口,客棧附近有白鶴山書舍、燈歌口述博物館、水井集市和牛欄手作工坊,人與自然在此和諧相處,文化的氣息隨處可嗅。在這裡,有純甄的土家文化體驗,土家織錦的製作,手工製作趣味又別有風情。 利川市龍船調民宿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擬對龍船調·湖居精品民宿進行第三次公開競租。
  • 惠州愛樹白馬河畔民宿,依山伴水,田野環繞
    惠東有山有海有田園,不想去海邊玩,在這裡就坐落了一間絕美民宿——愛樹白馬河畔民宿田園內的無邊泳池、超大網紅書屋、全景玻璃落地窗餐廳、光影藝術牆在這裡,是現代居室與鄉野環境的結合。愛樹山居白馬河畔民宿佔地面積較大,
  • 利川民宿,一場詩意的棲居(三)
    馥景園瀕臨建南河畔,後依建南鎮中馳村千畝擁有20年樹齡的 李子園,且周圍還有秀美的楊東河峽谷風光。馥景園民宿集休閒娛樂於一體,遊客可在民宿地遊泳、划船、垂釣、賞花、摘果,還可以在河邊燒烤,或者舉辦篝火晚會,是個讓心靈棲息的好去處。
  • 利川涼霧鄉,,民宿選亭鄉
    利川涼霧鄉最近幾年大力開發旅遊民宿產業,在涼霧這個魚米之鄉,風景優美。著名風景旅遊區龍船水鄉所在地,是來自武漢,重慶遊客的避暑首選之地,房屋價錢便宜,買東西方便,空氣好,利川至涼霧的公交車站就在旁邊,離利川火車站近。下面是小編昨天在涼霧拍來的一組照片值得大家推薦給認識的外地來利川避暑朋友們。    兩匯塘渡口,如此仙境的地方。絕對是我們利川好多人沒來過,也沒聽說過的地方。
  • 利川與臺灣宜蘭民宿結盟
    恩施晚報訊(記者秦衛飛 牟聯文)6月4日,湖北利川·臺灣宜蘭民宿對話交流活動在利川市白鵲山民宿小鎮舉行,該活動同時也是2018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利川站「山馬七天樂、文旅嘉年華」的壓軸活動。活動中,臺灣宜蘭鄉村民宿協會與利川市旅遊商會結成了民宿產業聯盟,白鵲山民宿培訓基地還與宜蘭縣鄉村民宿協會籤訂了民宿培訓協議及一批項目合作協議。
  • 利川白鵲山村:群山腳下特色民宿小鎮
    6日的利川,氣溫不足10℃,沿著318國道向東行駛約10公裡,連綿群山下的白鵲山村映入眼帘。「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過巨石上雕刻的白鵲山民宿幾個大字,眼前是6600畝原始森林下,一排排韻十足的土家吊腳樓。沿著青磚小道拾級而上,一棟棟精緻小巧的屋舍錯落在綠樹叢中。
  • 微涼的初冬,湖北這幾家民宿小院,備好了詩情畫意、熱茶暖陽,就等你...
    微涼的初冬,湖北這幾家民宿小院,備好了詩情畫意、熱茶暖陽,就等你來!麗森度假村地址:恩施州利川市南坪鄉營上村麗森度假村位於利川市南坪鄉營上村,這裡有平川丘陵,田園村莊,炊煙升起的時候,會帶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遁世感。度假村內的民宿都很有特色,帶著濃鬱的土家族風情,讓人眼前一亮。住進麗森,不僅能領略利川的美麗山水,還能嘗到原汁原味的土家族地道菜哦。
  • 湖北利川與臺灣宜蘭民宿結盟!
    6月4日,湖北利川·臺灣宜蘭民宿對話交流活動在利川市白鵲山民宿小鎮舉行,該活動同時也是2018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利川站「山馬七天樂、文旅嘉年華」壓軸活動。臺灣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發展民宿,臺灣民宿在全球民宿佔有重要地位,宜蘭民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宜蘭縣有民宿3000餘家,全縣也從農業大縣華麗轉身為旅遊強縣。
  • 湖北利川民宿對話臺灣宜蘭民宿:互利合作 抱團發展
    湖北利川民宿對話臺灣宜蘭民宿:互利合作 抱團發展發布時間:2018年06月05日 10:22 來源:荊楚網   利川鄉村民宿自2015年起步,發展迅速。當年11月,該市出臺「十村百企萬戶」鄉村民宿旅遊實施方案,首批在有條件的鄉鎮選擇11個村作為民宿試點,同時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市場主體參與。
  • 推薦|利川民宿,一場詩意的棲居
    民宿不僅僅是休息,更是一種休憩,享受的是那種如同家的感覺。民宿主人改造老樓,從前臺大廳桌子、椅子到房間裡床、柜子、所有物件均是純手工打造,還從各地收集特色老物件來裝點房間,整體風格復古,牆壁上的裝飾展現出濃鬱的土家風情,入住體驗卻有現代房間的便利性。
  • 利川紅茶谷·胡家茶園開園 「四季利川春之旅」拉開序幕
    3月27日,利川紅茶谷·胡家茶園茶文化旅遊活動在利川市毛壩五一村正式開園,上千名遊客走進胡家茶園踏青,親身領略採茶、制茶的樂趣。這也標誌著「四季利川·春之旅」系列活動拉開序幕。近年來,毛壩結合美麗鄉村、傳統村落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扶持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等,建成了一批特色旅遊景點和旅遊扶貧村,全鎮旅遊產業穩定起航。  恩施州旅遊委副主任胡福先則表示,毛壩鎮按茶旅融合思路著力建設茶基地、培育茶文化、打造茶家樂,大力發展民宿遊,不斷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努力走出茶旅融合的精彩新篇,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 利川白鵲山「大地鄉居·龍船調」——令人流連忘返的精品民宿
    今年6月,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利川站)在白鵲山開賽,讓利川東城的白鵲山村一舉成名。恩施州首個土家文化民宿特色小鎮的建設也由此拉開了大幕。日前,利川民宿產業的高標準「頭雁」——白鵲山「大地鄉居·龍船調」精品民宿正式開放營業。
  • 湖北利川與臺灣宜蘭結成民宿產業聯盟
    華龍網6月4日20時訊(記者 姜力菘)今(4)日,湖北利川·臺灣宜蘭民宿對話交流活動在湖北省利川市白鵲山民宿小鎮舉行,該活動同時也是2018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利川站「山馬七天樂、文旅嘉年華」壓軸活動。
  • 利川市旅遊委萬元徵集利川民宿LOGO
    荊楚網消息(記者蔣成鳳)民宿開啟了旅遊經濟新模式,成為了精準扶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興增長點,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利川市立足實際,借力旅遊發展優勢,因地制宜,出臺政策,指導鼓勵各地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民宿旅遊改變了當地旅遊業態,成為地方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