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牛謀士之一,成就忠孝兩全佳話,最後神秘失蹤

2020-12-20 龍都視覺

說道到謀士,可能很多人會想到諸葛亮、龐統、郭嘉等人,的確在三國演義中描述了太多太多的能人異士。

在《三國演義》中的徐庶,確實是個神人。雖然亮相的時間很短、參與的事件不多,卻人物形象清晰,更有幾分神秘色彩。他謀略高超,幫劉備以弱勝強戰勝曹仁帶領的強大敵人,自不待言。而且,還給後人留下幾個迷局,確是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範。

徐庶是潁川人,都說潁川出人才,徐庶就是個超級人才。他流傳最廣的故事便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少年時喜歡練劍行俠仗義,後來為人報仇被官府抓,逃脫後改名換姓前往儒家的學捨去學習儒學。但是同舍的學生們都嫌棄徐庶先前做賊,凡事都不肯與徐庶一起。徐庶於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別早,一個人打掃衛生,不管什麼事都先問問別人的意見,認真學習儒學,漸漸的,徐庶對於儒家的經義學問都非常精通,而且還結識了同郡的石韜,倆人膠漆相投 ,後來一起在魏國做官。

而在投身曹營之前,徐庶可以說是劉備身邊的重要謀士,劉備在沒有得到臥龍和鳳雛之前,徐庶就先行來到了劉備的身邊,只是,徐庶為了掩人耳目,化名單福出現在劉備面前。來到之後,就出謀劃策,替劉備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以少勝多,使得曹操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正因為如此,徐庶的才能也得的了曹操的賞識。只不過,徐庶也是有一個致命弱點的,那就是他的孝心。於是,在程昱的謀劃下,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請到了曹營。名為邀請,實為脅迫,這一點,聰明的徐庶自然也看出來了。但是,雖然看出來了,作為大孝子的徐庶,依然選擇離開劉備前往曹營。於是,便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傳說。而說到徐庶,作者不得不提下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因為劉備是在徐庶的推薦下才認識的諸葛亮,可以說,徐庶是諸葛亮的引薦人。在荊州,徐庶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劉備在見過諸葛亮後,經過談話,知道徐庶所言不虛,就將諸葛亮收至麾下。

徐庶才能過人。曹操營中有個謀士程昱,對徐庶頗為了解,曹操問他:「徐庶之才,比君如何?」程昱很坦率:「十倍於我。」後來赤壁之戰,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將曹操騙得團團轉,卻瞞不過徐庶。

也許很多人會問,既然你說他是三國中最厲害的謀士之一,那諸葛亮和徐庶之間,誰跟厲害呢?作者認為徐庶所表現出來的才幹,有些地方諸葛亮也比不過。

首先我們說說倆人戰績之比,徐庶在新野輔佐劉備,打了為數不多的幾仗百分之百是勝仗,而且令曹操非常嫉妒的是:這麼有才幹的謀士怎麼跑到劉備那兒去了!這樣的戰績在三國所有的謀士中都首屈一指,可跟郭嘉法正等相比。不可一世的曹魏大將曹仁不僅顧此失彼丟了樊城,而且敗得丟盔卸甲逃回許都。在看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敗多勝少。可見徐庶在軍事才能方面應該是超過諸葛亮的。

其次,我們說說徐庶的情商,在處理與關羽張飛趙雲的關係上,徐庶做的比較得法。和氣商量,彼此尊重,他講究平等相待,因而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與尊重。關於這一點在三國故事公眾號之前的文章關羽張飛為什麼近徐庶而遠諸葛 有詳細剖析。諸葛亮代替劉備執掌軍權後,居高臨下的姿態也讓同樣傲氣的二將軍很不受用。也就是在處理與將軍們的關係時,有些不夠和諧。看來諸葛亮不如徐庶更懂得中庸之道。

還有,我們對比下徐庶的為人,徐庶比較謙虛低調,他總是把自己擺在較低的位置上去仰視諸葛亮,從來沒有吹噓過個人的才能。在實際謀劃作戰之時,徐庶又審時度勢,用兵得法,舉重若輕,以一個個勝利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就讓關羽和張飛打心裡佩服這位單福軍師,認為人家果然會神機妙算,牛皮不是吹的!諸葛亮則不同,喜歡自我標榜,人在草廬之中,寸功未立就自比管仲樂毅。

最後,作者在誇讚下徐庶,他是文武雙全,練過武功,曾經行俠仗義,路見不平,出手傷過人。如果上陣衝殺,也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將軍。諸葛亮只是滿腹經綸的一介書生,雖然能騎馬,能用劍。但是沒練過拳腳功夫,只是一個智慧的化身。因為徐庶和諸葛亮同為水鏡先生的學生和好友,學識能力不可能相差那麼懸殊,只能在伯仲之間。所以作者妄下一個結論,徐庶是個不遜於甚至要厲害於諸葛亮的一個謀士。儘管二位各有千秋,雖然不能五五對開,打個平手。

最後我們來說說徐庶忠義兩全的事情,徐庶被人敬佩的原因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典故出自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徐庶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劉備的軍師,但被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曹營。徐庶在知道母親被抓後,去投奔曹營的事情,就體現了一個孝。在漢朝,一個人要想做官,一靠門第,二靠孝道。漢朝以孝治天下,皇帝的諡號當中都有一個「孝」字,官吏的選拔也有孝廉一科。也就是說,在漢代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官,孝是最基本的條件和要求。反過來說,不孝是難以在社會上立足的,這就是徐庶母親被擄掠要離開的直接原因。

但有人會說,他投奔敵人了,為何還說他忠誠呢,他的忠表現到了一言不發上,劉備自始至終都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恥笑,又以劉備有諸葛亮輔佐為由拒絕,並告訴劉備,自己雖然身在曹操營,但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徐庶進曹營」後與「關羽降曹」事件演化為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點體現了一個忠字,儘管這樣的情況下,徐庶做到了忠孝兩全,但我們在三國後面的故事裡,卻再也看不到徐庶的身影,很多人都在問徐庶去哪了?

關於徐庶的結局,《三國演義》是這樣交待的:在赤壁大戰前夕,龐統過江巧獻連環計,為躲避戰火的硝煙和曹操的迫害,徐庶聽從鳳雛之計,在曹營散布西涼馬騰、韓遂造反兵犯長安的謠言,主動討令,與大將臧霸一起,脫離了戰場西去長安,從此,在風雲變幻的三國史詩中,徐庶就像一條見首不見尾的神龍,永遠地消失了蹤影。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徐庶的去處也眾說紛紜,在膠南近年整理校注的編纂於清乾隆年間的《靈山衛志》中找到了徐庶在青島膠南隱居傳說的記載。

據說徐庶遠離曹操隱居後,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過人的智慧幫助鄉民。他知天文,曉地理,為漁民出海打魚選擇適當的氣候時令。躲惡風,除蛟害,用他的岐黃之術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教農人採桑養蠶,耕種五穀,鄉人有難無不傾心相助。他為當地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同時也留下了很多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在膠南還有「徐庶不離帽子峰」之諺語。在《靈山衛志》中就記載有徐庶在膠南活動的傳說。他被鄉人奉為神仙,傳頌方圓數百裡。若干年後,人們在大珠山帽子峰建起了徐庶廟,從此香火不斷,供奉達到了狂熱的程度,無事不求。過往漁民和膠南、膠州、諸城、高密等地的群眾都來進香,十分敬重。像南方人出海前拜祭媽祖一樣,此地人出海則是到徐庶廟叩拜。

對於歷史上的三國中,大部分人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但是其他英雄人物也在某些方面令人敬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和作用,各位網友,您有什麼有意思的話題,歡迎留言給我們,讓我們一起聊聊歷史上的這些人和事。

相關焦點

  • 三國頂級謀士成就排行,諸葛亮排第三,第一名當之無愧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那個朝代最讓人感到興奮,就只有三國莫屬了,因為這個朝代不僅出現了很多武力高強的戰將,還出現了許多的智多星謀將,說到武將大家都知道呂布跟典韋,還有關羽跟張遼,更出名的是識曹營萬人如草芥橫衝直撞的趙子龍,也出現了像諸葛亮這樣的謀士,不過人們稱諸葛亮是第一謀士,那麼諸葛亮究竟是不是第一謀士呢?
  • 探索之最:三國中最厲害的十大謀士,諸葛亮只排第二
    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曹操徵伐呂布的時候荀攸跟曹操說不要退兵,然後利用水淹下邳城,活捉到了呂布。官渡之戰中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可謂是在曹操這邊的地位相當高了。他行事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荀攸也在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NO.7 郭嘉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 三國五大謀士排行榜,三國時期最強的五位軍師
    最終以曹操、孫權、劉備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也是這些謀士智慧的交集。閱讀《三國演義》,我們無不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他們一方面各位其主,一方面為了展現自己的謀略,無不窮盡之智慧。排第五名 龐統 劉備的謀士龐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權威謀士排名,孔明只能排到第三!
    但是咱們今天非要評一下這三國時期的謀士到底哪個厲害,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少見的武將謀士輩出的年代。武將民間有流傳甚廣的俗語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那麼關於謀士的排名卻一直沒有定調,咱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謀士的排名。第六: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排在第六位的就是荀彧,荀彧被稱為「王佐之才」。
  • 三國中十大謀士,看看你認識幾人,諸葛亮並不是第一!
    三國中十大謀士,看看你認識幾人,諸葛亮並不是第一!東漢末年因為皇帝沒有了任何的實權,各路諸侯都在瘋狂的搶奪地盤,導致了百姓的民不聊生,又是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但是亂世出英雄,這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一段歷史!
  • 三國:臥龍、鳳雛、冢虎、鬼才四大謀士,誰才是三國第一?
    三國:臥龍、鳳雛、冢虎、鬼才四大謀士,誰才是三國第一?三國:臥龍、鳳雛、冢虎、鬼才四大謀士,誰才是三國第一?,最後因為勞累過度和一些身體上的疾病,讓才51歲的諸葛亮就這樣在五丈原病逝了。後來曹操當上魏王以後就讓司馬懿去當曹丕的老師,幫助曹丕繼承了王位,曹丕死前有託孤給司馬懿,可以說三國中魏國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司馬懿的功勞,在司馬懿去世之後他的子孫司馬炎當上了皇帝,於是就把司馬懿封為了宣皇帝,當謀士當到最後變成了皇帝也是千古奇聞了。
  • 歷史上「文武雙全」的名人,嶽飛上榜,最後一個是三國謀士
    【歷史上「文武雙全」的名人, 嶽飛上榜,最後一個是三國謀士】顏真卿;學過書法的,很少有人沒學過「顏體」的。但世人皆知顏真卿書法,卻很容易忽視顏真卿的「武功」。 唐朝「安史之亂」,在唐玄宗和一群人都六神無主的時候,第一批舉起「勤王」大旗的人裡就有顏真卿。
  • 三國謀士排名前十,看看都有誰
    三國蘊含著漢文化的精髓,它不僅有古代君臣禮儀制度,也有驍勇善戰的猛將,更有神鬼莫測、用兵如神的謀士。而本文要探討的正是三國的謀士們,俗話說怎能治國,武能安邦,在三國裡面,優秀的謀士有時要遠勝十萬精兵,諸葛亮的空城計、陸遜火燒連營、周瑜火燒赤壁,已經足以說明謀士的重要性,三國的諸侯們更是尋賢若渴,為了找到天下奇才也是費勁心思。然而三國中,如果給謀士們排名,前十名都應該有誰?
  • 三國謀士出潁川,潁川最厲害謀士是誰?郭嘉第三,第一沒有人不服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不缺少優秀的戰略指揮家,從有了戰爭開始,有了基礎的士兵,就需要有能夠指揮士兵的謀士,各朝各代的謀士都大放異彩,但是要真正說起謀士相鬥的時代,還應該屬於群雄爭鬥的三國時代。三國時代魏國,蜀國,吳國相互爭鬥,除去在前線廝殺的將士之外,在後方的謀士之間的鬥爭也格外精彩,問題就出現了,三國時期謀士如雲,其中很多謀士都出自潁川地區,如果給出身潁川的謀士排個名次,排行第一的謀士究竟是誰呢?
  • 三國十大著名謀士排名,臥龍鳳雛上榜,第一是他
    九、龐統,劉備重要謀士之一,與諸葛亮為同門師兄弟,並稱臥龍鳳雛,無奈出身未捷身先死。 八、荀彧,三國中最有紳士風度的謀士,先為袁紹謀士,後投效曹操,參與其軍國的決策,貢獻頗大。
  • 三國中被低估的3大謀士:個個才華橫溢,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在漢末三國時期,有許多領導將領和顧問在各路諸侯的指揮下。今天,讓我們來談談三國時期被低估的三位謀士,他們都才華橫溢。 陳宮的策略是突出的,但遺憾的是呂布既不佔優勢也不剛愎自用,浪費了陳宮這位頂級謀士。如果陳宮一直追隨曹操,他一定會成為曹操最信任的心腹謀士之一。
  • 以史為據 代號三國公布謀士造型與獸化設計依據
    在錯綜複雜的三國棋盤上,戰局的扭轉可以藉助一陣東風,或是一次奇計,而傳聞中借東風的人和獻奇計的人正是三國群星中的謀士們。為此,《代號:三國》在人物個性的塑造上特意給謀士與武將進行風格區分。 為了設計出最適合的獸化,《代號:三國》美術團隊下了極大的功夫。 羽扇綸巾,神算天機。《代號:三國》謀士諸葛亮的獸化為「丹頂鶴」。他有治世之能,且有忠臣之義,諸葛孔明的存在猶如蜀漢星空中最明亮的北鬥七星,為蜀國的何去何從指明方向。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未進前三,榜首當之無愧
    不論在什麼朝代想要奪取天下,必定要有勇猛的將領和老謀深算的謀士。將領以武力開疆擴土,謀士以計謀安天下。在三國時期謀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遠要勝過優秀將領的,他們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扭轉戰局。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國十大謀士。 第十名:陳宮
  • 三國時期謀士按史料最新排名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軍閥蟻聚,奸雄鷹揚,每個勢力都有各自的參謀班底,大量「謀士」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當然,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的畢竟還是少數。就有名有姓的「謀士」就有數十人之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文主要就三國時期(李傕郭汜亂天下開始到孫權去世為止)主要的一些謀士做一個分析排名。
  • 三國最強十大謀士權威排名,不黑不吹不偏愛,這才是最正確的所在
    三國是一段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歷史時期,而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很多人都會被其中的文臣武將魅力所折服,今天暫且不談武將英雄,為大家盤點三國最強十大謀士權威排名,不黑不吹不偏愛,這才是最正確的所在:第十位:徐庶徐庶,字元直。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誰是第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都說時勢造英雄,所謂英雄,並不僅僅就是指上馬打仗的名將,還有智計百出的謀士,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在前十的謀士。 第十:陳宮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謀士:龐統第二,郭嘉第三,第一你們都猜不到
    在金戈鐵馬,風雲激蕩的三國時代,謀士數量之多,令人無不稱奇,然而有些謀士的死亡卻使人可惜的程度。首先,對於剛從赤壁之戰的硝煙中走出來的劉備,深深的懂得人才對於自己實現願望有多重要,對於統一三國,儘早將分崩離析的國家納入正軌,讓多年苦於戰爭和深受災害影響的勞苦大眾過上正常的太平日子,顯得迫在眉睫。然後,只有諸葛亮一人很明顯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政權的需要,畢竟龐統是整個三國不可多得的人才。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三國中最牛的十位軍師,司馬懿竟排在此人之後,最後兩位當之無愧
    三國中最厲害的十位軍師,司馬懿竟然排在這個人之後,最後兩位當之無愧電視劇《軍師聯盟》在前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爆,司馬懿又重新回到了觀眾的視線之中,裡面的故事也是非常的精彩,雖然其中與歷史有很多出入,但是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了。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這篇介紹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第10位)第10位:賈詡(147-223)善終洛陽,終年77歲。曾任董卓、張繡、曹操謀士。賈詡之所以能坐上:十大謀士末班車,其實智慧不容小覷,排位再升幾名亦不過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