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信念,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有一個在路上。所以這次的旅行,我便選擇了登封市的嵩山。早聽聞嵩山少林寺的美名,只想一睹為快,中國有那麼多大好山河,為何處於中原地帶的嵩山能被稱之為「中嶽」,成為五嶽之一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踏上了此次的嵩山之旅。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來被稱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
我想大家都知道少林寺最值得看的就是寺院和塔林,少林寺位於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我猶記得唐初的時候,少林寺十三棍僧曾救過秦王李世民。貞觀年間(627年~649年)重修少林寺,唐代以後僧徒在此講經習武,禪宗和少林寺名揚天下,千年來少林僧人潛心研究佛法與武學,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國廣為傳播,影響日漸深遠,少林武術更是中華武術的瑰寶,威聲海內外。
但當我親自來體驗後,我發現每一個景觀感覺都像被盛名所累,這裡給了你很多很多的遐想,看到的卻不是你想的那樣美好,那麼震撼。我想這或許和生活一樣,我們不斷地在思維裡製造想像。就算不斷有人給你圖片、視頻來刺激你,讓你想的更加美好,一直在幻想,而現實卻在一直打臉。
嵩山的人文景觀,我個人覺得值得進去一觀,也是一次就好,不需要第二次再來的。現存建築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千佛殿中有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壁畫約300多平方米。塔林是得道高僧的骨灰埋葬地的上面修建的塔的總稱,按照功績的不同,塔分不同的層級,功績越高層數越多,最高是七級,就是佛家說的「七級浮屠」是很大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