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初秋時節的微涼怡人
期待已久的新學期已經開啟
浙江多所高校的學子們
紛紛回歸校園
一起來直擊現場
看看熱鬧的開學現場吧
點擊播放 GIF 0.0M
浙江大學
9月13日晚,浙江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新一批求是學子將帶著師長、親友的祝福以昂揚奮鬥的青春姿態,共同開啟在求是園的新篇章。
典禮現場,還有一群浙大「朗讀者」,他們當中有教授、高年級學長、留學生,還有新生代表,通過音樂詩朗誦的形式,講述浙江大學123載悠悠歲月中的故事,抒發矢志奮鬥的青春宣言。
中國美術學院
9月15日,是中國美術學院2020-2021學年秋季學期報到的日子。走出了考場,等待了一整個暑假,從全國藝考生中千挑萬選的2662名新生(本科生+研究生),終於加入了中國美術學院這片人文家園。萌新們即將在這裡,寫下精彩的未來。
為了新生們的健康與便利,學校推出一系列貼心服務,確保學子安全、順利報到,讓家長安心、放心。
浙江師範大學
久別重逢,浙江師範大學的校園依舊如初見般美麗,一句親切的「再見到你真好」,抵消了返程旅途的所有疲憊。
新生們抵達車站,醒目的指示牌和志願者們早已就緒,測溫、刷卡、核查條形碼……坐在經過嚴格消毒的校車上令人安心。
被子大軍已就緒,等待著「汲取」陽光,開始新生活。
學校各大食堂均已開放,叔叔阿姨們帶上了「光碟行動」的圍裙,希望每個同學將每一頓飯都吃好吃光。
浙江理工大學
9月13日,是浙理工2020級新生報到日,校園內的路邊、廣場,迎新氛圍濃厚。來自33個省級行政區26個民族的4000餘名本科新生、2000餘名研究生和31名來自新疆的預科生來到「浙理」開啟新一段求學之旅,其中90%為「00後」,最小年齡新生出生於2006年,今年才14周歲。
因疫情影響,今年新生的家長不能陪同入校。為保證新生順利報到,學校在教學區和生活區分別設置了21個迎新諮詢服務站,增設6個檢測點和校內專用通道,6輛環線接駁車全天候運營,並鼓勵老生積極參與志願迎新工作,做到志願者一對一接待。
在人員密集的食堂,每張餐桌上都貼有二維碼,學生掃碼就餐以便信息精準跟蹤。學院在給新生準備的禮包中,除了新生手冊等物品外,還配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杭電站,到了!」新生們懷揣著美好的憧憬。今年學校共錄取本科生4884人、碩士研究生2184人、博士研究生74人、留學生600人,共計7000餘人。
指尖邁「雲步」報到,是今年新生入學的一大特色。新生從健康打卡、刷臉核驗身份、申請學生報到碼、查詢寢室,到自助報到,所有入學手續都在網上完成。學生入校後直接入住寢室。需要發放到新生的物品全部提前在寢室放好,不需要另外領取。「自動報到系統實在太方便了。」來自甘肅的機械學院新生徐婉禎激動地說。
據了解,杭電的自助「入學報到」系統已經使用多年,去年嵌入了「易班」刷臉報到系統,今年對其進行了全面升級,並增加了一些疫情防控相關的內容。抗疫答題、14天健康打卡、杭州健康碼核驗、高風險人員上傳核酸檢測報告……自助報到系統用一系列的措施,為師生搭建出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浙江農林大學
9月12、13日,浙江農林大學的學生分批返校報到。彼時靜謐的校園,被青春朝氣的臉龐明媚著,又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同學們有序排隊,出示「校園通行碼」綠碼,接受行李消毒、體溫檢測、掃碼登記進入校園。學校還設置了臨時隔離點,從容應對特殊情況。120餘名學生志願者為返校學生進行報到引導、行李搬運等服務,提升報到效率,報到現場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報到入校後,同學們也回歸了充實忙碌的大學生活:公寓樓前,經過二次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後,同學們進入溫馨熟悉的寢室;食堂在提供美味可口餐點的同時,倡導學生分區固定就餐和分時錯峰就餐,通過限流傳感裝置來限制食堂就餐學生的流量,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用餐效率;校內圖書館、體育館、菜鳥驛站等在消毒通風后也恢復開放;學校各部門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熱情服務,為師生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保駕護航。
杭州師範大學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經歷過疫情下高考的「小萌新」們陸續走進大學。9月15日,杭州師範大學迎來6100餘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
考慮到車站和機場與學校相距較遠,也為了更好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迎接新生,報到當天,94名黨員和99名師生志願者,奔赴杭州東站、蕭山國際機場、城站火車站、九堡客運中心等4個站點,為學生接站。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所有家長都不得送新生進校。考慮到新生來校行李多,校門口離學生公寓還有不小的距離,學校安排了10輛接駁車、90個小推車和500餘名志願者,幫助新生運送行李。
迎新當天,杭師大在子淵廣場,搭起了一面長達8米的「笑臉牆」。6100餘名新生的笑臉,不是隨意擺放,而是共同組成了杭師大精神:「包容開放、學與俱進、追求卓越」12個字。
浙江傳媒學院
為了讓2020級這批帶有「抗疫」基因的準大學生們順利報到,浙江傳媒學院創新了多項迎新舉措,衝淡了「小別離」,收穫了「大歡喜」。
為確保新生報到前後的信息對稱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安全保障,浙傳利用信息化、網格化、清單化的手段,推出「公眾號教育、企業號應用、釘釘號聯繫」的入學前疫情排摸鏈條;設計「自助服務、報到申請、掃臉報到」的無接觸式報到信息化流程;構建「網絡打卡、數字申報、紙質承諾」的健康排摸體系。通過一系列「安全」舉措確保了迎新工作的「穩」。
與往年報到時在新生報到點完成報到、繳費等一系列流程不同的是,今年為了避免大規模聚集,浙傳通過提前採集新生人像的形式簡化了「報到流程」,推出了無接觸式入學報到。通過開發人臉識別面板、報到登記程序、報到碼掃描等三項措施保障最小接觸式報到,真正實現了「上車即入校,掃臉即報到」,簡化流程的同時也讓整個迎新工作「提速」不少。
浙江音樂學院
9月11日,浙音迎來了800餘名2020級「萌新」,這些青春洋溢的少年懷揣著美好的夢想,走進了理想的藝術殿堂,開啟了嶄新的人生旅程。
報到當天,每位新生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核查信息,掃臉排隊、保持間距進入校園。在家長不能陪同進校的情況下,學校還設計安排了「一站式」貼心志願服務,周到的安排、熱情的服務得到了新生及家長的高度肯定。由於疫情防控,家長不能陪同入校。有些家長還在門外駐足張望,雖然有些遺憾,但「一切為了學生」,家長們表示十分理解。
為了「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學校提早謀劃,精心籌備製作了新生笑臉拼成的「2020」字樣的照片牆等具有正能量、主旋律的展板,還專門準備了新生禮包,用實際行動熱情歡迎莘莘學子的到來。
浙大城市學院
9月15日下午,浙大城市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拉開帷幕,2800餘名新生相聚於此,以青春之名,整裝待發,站在了人生新的起點上。
站在嶄新的啟航點,老師們為新生們送上了誠摯祝福和殷切期盼。面對師長們的期許,同學們用激昂的吶喊熱情回應,此起彼伏的浪潮將典禮氣氛推至高潮。雛鷹班新生代表帶領全體新生進行了誠信宣誓儀式,胸前的校徽熠熠生輝,從今起,為夢想奮鬥,讓青春無悔。
來源:浙江教育政務新媒體聯盟成員單位
本期責任編輯:徐夢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