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持終端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vlog這種個性化的自我表達方式。短視頻的盛行,又將普通人的表達欲再度放大,vlog在內容行業已成為大勢所趨。去年抖音、微博掀起的vlog風潮,以及近兩年湧現的vlog內容平臺,都是這一內容趨勢的體現。
雖然vlog已經普及大眾,但還是有很多入門級的vlogger小白被卡在門口,雖然也在盡力拍好vlog,但總是出現對著鏡頭說話表現不自然、畫面不穩、剪輯不當、視頻生澀等諸多問題……
針對這些常見問題,小編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整理了vlog的拍攝技巧,希望會對熱衷於拍攝vlog的人群有所幫助。
周於斯建議多拍就好,現在很多有名的 Vlogger 早期的視頻也相當生澀。剪輯時把自己代入成觀眾,思考這個 Vlog 是否足夠有趣和吸引觀眾,再適當刪減不需要的片段。
主題擬定
明確拍攝視頻的主題,這個很重要,vlog本質是記錄,簡而言之就是記錄你的生活日常,所見所得、所感所悟都可以當做素材。
但並不意味著你的拍攝就是雜亂無章的。你所拍攝的視頻內容一定是要突出主題並為自己的主題所服務,例如你要旅拍,則會提前定好計劃,每天都按照計劃去執行,每日計劃去做什麼、看什麼風景、見什麼人即為你的vlog主題。
點擊播放 GIF 0.0M
風光,美食,生活,兒童,特色的建築,動物,日出日落,城市夜景等等。
一個主題一個故事一段過往,好的vlog一定會有明確的主題、也會講好一個故事。時間明晰、銜接得當、內容連貫能夠讓你的 vlog 視頻變得更形象和立體,讓觀眾更想看下去。
初次接觸並拍攝vlog,視頻生澀是難免的,請不要灰心。孰能生巧,多看多學習,多去拍攝和實踐。做個生活的觀察者,認真的去發現生活中的美,並且及時記錄。
此外一定要記得多看別人的優秀作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在生活中進行實踐,落實到自己每一次的拍攝當中企業,千萬不要忽視練習的力量,多多實踐你的進步會很快,加油!
拍攝手法
提起拍攝,必不可少的便是設備,考慮到vlog一般都要即時、及快速編輯和發布,所以隨身攜帶的手機無疑是最好的設備,鑑於之前詳細介紹過vlog必備設備,這裡便不做詳細介紹。
點擊播放 GIF 0.0M
(vlog其他拍攝設備介紹)
此外,拍攝時一定要穩,畫面不要進行太大的晃動,以免影響觀感,保持固定姿勢不變、正確的手持方法以及使用專業三腳架便可以輕鬆解決該問題。
學會基本構圖,關於構圖很多攝影網站都有,一般三分構圖法、對稱構圖法都比較常見,也易於操作,拍攝vlog視頻過程中建議橫屏拍攝。
好的拍攝技巧是視頻成敗的關鍵之所在,常用的拍攝方法有:
1.慢動作,延時攝影,移動延時攝影;
2.運鏡頭方式有向前,向後,從下到上,從下到上,左右平移;
3.環繞主體拍攝;
4.單個畫面進行多角度的拍攝;
5.人物或動作用特寫的方式拍攝;
6.多利用前景拍攝,長焦端遠距離拍攝人物等。
最後,注意多拍但不要一直拍:對於新手來說,視頻開錄後就停不下來了,幾十秒,一分鐘甚至更長,除非你是對著鏡頭說話,否則不要一鍵拍這麼久,後期會很麻煩,沒有重點的亂找,一般鏡頭幾秒到十幾秒足夠了。所以多拍指的是多拍點素材,累積有效素材。
後期剪輯
經常聽到有人說「拍照一分鐘,修圖兩小時」,可見後期是有多麼的重要。一個好的vlog後期必不可少。
運用方便快捷的編輯和剪輯的軟體,可以簡單、快速的製作出理想的視頻。電腦端剪輯,一般用PR、Ae、EDIUS等。現在市場上關於手機移動端的後期剪輯軟體也可以說是非常之多,比如說【大視VLOG】、【VUE】、【貓餅】等,大家可以自行發掘。
有了方便的剪輯軟體助力,也不能小覷剪輯思路!音樂的選擇、素材的拼接、素材本身的修改、素材間的轉場過渡、視頻調色,加字幕、加音效……都不可或缺。
至於音樂和視頻的節奏,最好是視頻配合音樂的節奏鼓點進行剪輯,以符合vlog整體視頻效果為準。
關於轉場過渡,有些人會使用大量的特效轉場,其實轉場越少越好,儘量用無縫轉場、自然的過渡,這就需要前期的準備和後期熟練的剪輯,還是需要多看多學。
拍攝vlog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記錄你在那一時刻、那一環境下的心境。所以,有趣且好看的vlog必定是極富感染力的,就像一個好作家的文字就像一幅幅畫面一樣。
怎麼樣,學到了麼?趕快動手拍攝你的vlog吧!
愛我請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