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間照料」「候鳥式養老」……你知道這些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嗎?

2020-12-24 騰訊網

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關乎著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生活,近年來,養老問題成為了眾多市民關注的熱點。目前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我市養老服務事業有所發展

點擊播放 GIF 0.0M

我市是全省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山區城市。至2018年底,全市60歲以上戶籍人口約88萬人,佔比16%,而我市養老機構有178間(其中公辦122間,民辦56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523個,養老床位26778張。

近年來,我市養老服務業得到一定發展,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梅州市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實施辦法》以及《關於建立梅州市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津)貼制度的通知》、《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設立「客家壽星獎」的通知》等養老惠老政策文件。同時,我市加快養老服務機構發展,不斷加大公辦養老機構投入,加強民辦養老機構扶持,積極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致力健全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按省要求,目前我市已在省平臺完成錄入民政對象老年人的基礎信息,搭建了梅州市居家養老信息服務平臺(主要為民政對象購買居家養老信息化線上基礎服務),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養老。其中,梅江區和蕉嶺縣南磜鎮政府已為當地共500多戶特困、低保老人購買了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的需求,提供緊急呼援、定位服務、電話回訪等線上基礎服務。

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現有「星光老年之家」、農村老年人活動場所等為老服務設施,積極整合街道、社區服務等各種資源,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站)等的功能銜接,發揮綜合效益。梅江區江南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根據街道特點和居民服務需要,以社區為依託、以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針對社區長者開展健康倡導、琴棋書畫、照料技能培訓等服務,不斷提升長者的生活幸福指數。不過,目前我市社區養老服務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在功能設置上側重於老年人文體康樂、關愛巡訪等,還不能解決社區老人日間照料(養老機構在白天給老人提供休息室休息、餐飲、洗澡等有償照料服務)的養老服務需求。

養老服務新模式層出

點擊播放 GIF 0.0M

在走訪我市的一些養老機構中,記者發現我市養老機構普遍規模不大、設施環境簡陋、功能單一。然而,也有部分養老機構在逐漸轉型,積極探索新的養老模式,逐漸完善功能。目前,我市獲評廣東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的有13家,其中,一星級1家、二星級4家、三星級5家、四星級3家。

市福利院的老人在活動室娛樂。(王麗莉 攝)

坐落於百歲山下的梅州市福利院是一家四星級的公辦福利院。記者看到院內環境優美,老人公寓樓道上裝有木質扶手,老人生活的房間鋪設了橡膠防滑地板,何時對老人進行翻身、洗澡、餵水等都有詳細的記錄……據該院院長饒勇介紹,該院入住人員主要以政府兜底對象為主,即服務對象是需要社會保障的孤殘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不過,在承擔有需求的政府兜底供養城市特困人員的同時,該院還承擔著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積極向區域性社會養老服務中心轉型,拓寬服務對象,擴大服務範圍。「2018年4月,我們在保證政府兜底供養對象的100多張床位的基礎上,對社會開放了60張床位,不到一年就已經爆滿了。這兩種類型的老人享受的是同樣的養老服務。」饒勇表示,該院入住的老人多數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該院提供的養老服務也從傳統的靜養模式向醫養結合新模式轉變,2018年1月起該院還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更優質專業的護理團隊,為該院的服務對象提供更專業的護理服務。

近兩年,養老不離家的「日間照料」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也漸漸出現在我市的部分養老機構。位於梅城江南的梅新老年公寓不僅積極探索助餐配餐服務試點,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資源向社區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還提供日間照料服務,位於松口鎮的頤福善養老院除了「日間照料」,還向社區老人免費提供活動場所。此外,我市還出現了「候鳥式養老」的新型養老模式,五華縣萬福頤養院就有老人「候鳥式」入住,他們因季節變化等原因到養老院住2、3個月享受養老服務。「不過這種還比較少。」 五華縣萬福頤養院院長鄒少權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候鳥式養老」成老年人新寵,可惜對條件要求太高,滿足者無幾
    2、居家養老 指老人可以在家裡安享晚年,依託社區,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提供生活照料、醫療服務或精神慰藉的服務形式。 但這種養老模式只適合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對失能老人並不適用。
  • 「候鳥式養老」成老年人新寵,可惜對條件要求太高,滿足者無幾
    01目前中國的幾種主流養老方式:1、機構養老除了滿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外,還要保證老年人身體各方面的需求,只有機構才能做到。我們都知道,人上了年紀了後,身體難免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不再受自我控制。
  • 貴陽新天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探索「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
    老人多,服務人員少,這是當前養老服務面臨的普遍問題。  貴陽市烏當區新天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打造「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探索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  1月12日,「時間銀行」啟動儀式及貴州省《老年家園》活動在貴陽舉行,標誌著新天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時間銀行」正式成立。志願者可以「存儲」自己的志願服務時間,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兌換其他志願者提供的服務,也能兌換商品、醫療服務、養老助餐、旅遊產品等。
  • 學生走進12349助老公益服務中心感受新型養老助老模式
    日前,哈爾濱市德強中學2014級4班社會實踐小組的10多名同學,來到哈爾濱市12349助老公益服務中心開展假期社會實踐,實踐的過程中感受、體驗了哈市新型養老助老模式。  同學首先來到12349助老公益服務中心的呼叫中心,參觀「12349助老公益服務熱線」的工作環境,了解呼叫中心的職能就是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各項生活服務,同學們也通過撥打12349為自己點了一份午餐,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還親自當了一把客服人員,接聽老人的來電,為老年人服務。
  • 成都社區養老模式走出新路子 日間照料中心成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位於成都市光榮北路的「愛老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是撫琴街道探索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模式結合的一次全新嘗試。四川文明網成都訊(郭屹)近日,位於成都市金牛區撫琴街道光榮北路的「愛老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撫琴街道探索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模式結合的一次全新嘗試。在試運營的幾天內,日間照料中心受到了諸多老人的好評。
  • 陝西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讓老人養老不離家 留守不孤獨
    (記者:鄭茜茜)為了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近年來,臨渭區建造了多個養老服務機構,以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解放街道陝西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作為其中之一,一直致力發展「公建民營」的新型社區養老模式,讓老年人真正實現養老不離家,留守不孤獨。
  • 日間照料中心提供多樣化養老服務 空巢老人變身微信達人
    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為老人們義務理髮「微信到底有多好玩?看你們年輕人天天玩得挺帶勁的,我也想學學怎麼個玩法。」開發區文匯街道的呂大爺是位空巢老人,在外地的子女給他買了智慧型手機,可他拿著手機干著急,不知如何使用五花八門的手機軟體。
  • 義烏這些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你pick哪一家?|養老服務|義烏市|楊...
    這些「十佳」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將獲得一次性3萬元的獎勵。柳二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始終將老人的飲食健康與營養、環境的舒適擺在第一位,確保就餐衛生、活動環境舒適。每周有婦女志願者製作風味特色小吃,豐富老人夥食,定期有志願者為老人免費理髮……這些服務受到廣大老年人好評。福田街道九如堂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九如堂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總投資70餘萬元,佔地面積360平方米,可容納120人就餐。
  • 梁溪區首家養老綜合體開放 集日間照料助餐託老等多項服務
    據了解,這是梁溪區首個養老綜合體,也是該區結合區域特點打通日間照料中心、助餐中心、託老所、醫療服務、家政服務等多項養老服務的新嘗試。未來該區每個街道都將擁有一至數個此類養老綜合體,完善養老服務圈,為市民提供更接地氣的一站式養老服務。  走進翠雲新村79號旁的這家三層樓的綜合體,門口是一個書吧,老人們在此可閱讀各類書籍、報紙,一旁還有數臺電腦,方便喜歡上網的老人瀏覽天下事。
  • 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2013年,提出了兩個牌子、一個班子、一個法人的辦院方式,我們具備二級醫院實力,設置了日託、全託、喘息式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等多種養老選擇模式,滿足老人們不同的養老需求。」據川藍康復養老院院長鍾新聰介紹,今年7月,瀘州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安寧療護專家,對26家申報安寧療護試點單位進行評審,確定19家機構為瀘州市首批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就在其列。
  • 「候鳥式養老」絕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隨著氣候變化「南遷」「北漂」,冬去南、夏到北、東看海、西觀光,在不斷的「遷徙」中尋覓適宜自己的「安樂地」,「候鳥式養老」漸成新寵……醫養結合打造「候鳥式養老」模式「每天按時3頓飯、24小時有人照看、平時休閒娛樂也不少,住在這裡兒女們放心我開心!」
  • 社區養老 成都郫都區114個日間照料中心實現城區全覆蓋
    在社會加速進入老齡化的今天,如何養老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而社區作為最基層的組織,在養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成都市郫都區聚焦社區養老,建立日間照料中心,構建「建、管、用」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目前,郫都區共有日間照料中心114處,郫都區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已實現了全覆蓋。
  • 「候鳥式養老」興起,三個階段惹人羨慕,滿足條件的卻寥寥數人
    你是否在大腦中幻想過自己的老年生活?逛逛公園、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看看小孫子,但仔細一想,人生短短幾十年,就這樣單調地重複日子,是否真的如你所願?那晚年生活到底怎麼過?其實已經有多種養老方式悄然興起,其中有一種被稱為「候鳥式」養老,這種方式讓很多老人羨慕不已。
  • 讓「養老」變「享老」!鹽湖區又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成立
    △ 新聞視頻8月12日,席張鄉黃花峪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正式成立。區委副書記張悅為日間照料中心揭牌,並實地參觀各功能室布置情況。席張鄉黃花峪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位於黃花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樓,面積有220餘平方米,設有餐廳、廚房、休息室、文化活動中心等基礎功能室,主要為村裡70周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日間照料服務和保障。
  • 歷下模式打造養老服務標杆
    二樓以上開展全託、短期照料、日託等服務。像這樣能為轄區老人提供集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助急「六助」服務,集休閒娛樂、入託康復等醫養康護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歷下區已建成12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已建成39處。
  • 上海「候鳥式養老」悄然興起 老人愛度假式養老
    近年來,被視為老年人時尚生活方式的「候鳥式養老」正在悄然興起。根據不同季節,老人選擇度假式異地養老,住在異地養老院。異地養老的時間,根據老人需求,短則15天、長則兩三個月。  「候鳥式」養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鳥」一樣四處度假旅遊,冬天選擇去溫暖舒適的南方,夏天到清涼宜人的北方避暑,吃住在養老院,消費又比單純旅遊便宜許多。養老院按統一的標準,提供適宜老年人居住、生活、娛樂、保健的養老場所和服務設施,老人外出遊玩時,還會派醫務人員「保駕護航」。
  • 優化養老服務模式 自貢大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收到實效
    人民網成都7月4日電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優化養老服務模式,大力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使全區的五保老人、高齡老人實現了醫養結合融合發展,滿足了老年健康醫療養老需求。
  •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56個城市排名,有你關注的嗎?
    先前,由於候鳥式養老的專業化服務尚未形成,很多老人可能會因南方缺少自己的親友,感受到遠離家鄉的不便。但近些年來,候鳥式養老在某些區域已成潮流,一到冬天,北方越來越多的老人結隊到南方過冬,待春回大地再回到自己的家鄉。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橫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即使不計遙遠的南海諸島,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亞的直線距離也已經超過4000公裡。
  • 九江社區養老"新模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空殼"?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人口老齡化,正逐步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服務好老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市探索出多種形式的養老模式。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最為推崇,相比其它養老機構,這裡可以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裡享受專業服務。然而,最近有市民反映,開發區新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運營以來,其實只是一個空殼,這是真的嗎?
  • 「候鳥式」旅遊養老產業亟待突破瓶頸
    前往港澳、海南、廣西、雲南等南方熱門旅遊地過冬,是很多北京老年人青睞的「候鳥式旅遊」。但「候鳥式旅遊」正被不法分子盯上。北京市旅遊委執法大隊近日發布警示,不少旅遊活動以「零團費」吸引老年人參團,但多屬無證經營,行程中服務質量差、強制購物,老年人報名首先要看清旅行社是否有正規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