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崩塌,商鋪租售價格重返2006年!

2020-12-15 經訊

疫情下的香港零售餐飲業持續低迷,香港商鋪市場空置率飆升。地產中介美聯工商鋪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四大商鋪核心區的空置率高達9.2%,當中銅鑼灣的空置率升至12.2%。該行認為,香港商鋪市場正進入「超大型調整期」,核心區的租售價格預計會重返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

香港四大商鋪核心區指的是銅鑼灣、尖沙咀、中環、旺角這四個區。美聯工商鋪在今年春節前後對四區共7503間商鋪統計後發現,目前有689間空置商鋪,較去年第三季度多207間,空置率達9.2%,是2016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報告指出,銅鑼灣的空置率為四個核心區之冠,因過去半年多時間,示威活動時常發生在銅鑼灣而產生直接影響;此外,銅鑼灣以遊客消費為主,社會事件期間訪港旅客急跌,商戶生意轉差,加上該區租金較貴,令不少商戶選擇結業,推高空置率。

空置率第二高的是中環地區,達11.8%,亦是有記錄以來新高。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分析員陳浩璋指出,經濟轉差導致不少在中環設立辦公室的公司縮減規模或者搬離中環,加上中資公司審慎擴充,未有大規模租用寫字樓,白領階層及跨國公司職員消費的消費力降低,從而導致該區的商戶生意減少,進而令空置率攀升。

截至2020年1月底,香港零售額已錄得連續12個月跌幅,且從2019年7月,即社會事件開始後,跌幅逐步擴大至雙位數字。新冠疫情在2020年1月底爆發並持續至今,香港零售業界預料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額跌幅可達30%-50%。

在當前零售寒冬中,不少業主已經開始對商戶減租。美聯旺鋪董事盧展豪表示,據他了解,目前有大約六、七成的業主開始減租,普遍傾向分階段進行,即減租三個月或半年,部分減租幅度高達50%;暫時未見到減租一年或以上的。

他還指出,目前商戶欠租的情況比較嚴重,許多商戶今年1月、2月的租金都未繳清;而此前香港出臺的多項扶持零售業的措施只是杯水車薪,如果商戶的收支持續不平衡,仍會選擇結業。港府於今年2月成立抗疫基金,當中包括向每家零售商戶發放8萬港元津貼;2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亦宣布向每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1萬港元現金,刺激消費。

至於續租情況,盧展豪坦言,從來沒有見過租客傾向以短租約續租,很多人表示無法看清疫情後經濟變化情況乃至社會運動會否捲土重來,對未來沒有信心。「大家都傾向先租半年,因為不知道半年後的情況會如何變化。」他說,甚至有商戶在業主提出減租五成的情況下都不願意續租。通常而言,當市道向好時,商戶會傾向與業主籤訂長期租約,以規避租金上升而導致營運成本增加的風險。

盧展豪表示,香港商鋪市場進入了一場「超大型調整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內地自由行政策叫停及部分關口關閉,令核心區的商鋪市場雪上加霜,疫情亦打擊本地消費者的信心。此外,今次疫情較非典的影響更廣泛,預計持續時間更長;加上即使疫情完結,社會事件是否會捲土重來,中美貿易爭端會否在今年下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後再現亦是未知數。他還指出,香港經濟正處於繁榮期的尾聲和衰退期的初段,失業率預計會繼續上升,市民的消費也會更加審慎。

「我們認為,今次疫情過後,商鋪市場未必可以複製2003年後的反彈大奇蹟。」

盧展豪表示,到今年底,前述四個核心區鋪位的租金及售價預計將較2013年的歷史高位下跌六至七成,相當於重返2006年、2007年的水平,目前水平大概與2010年相若。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非典過後,港澳自由行的開通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誘因,但此次疫情後,中國經濟恢復也比較困難,所以未必會有類似的政策出臺,令香港經濟「痊癒」。「商鋪市場隨時有可能回到2003年之前的水平,當時既沒有自由行,經濟狀況又差。」黃氏指出。

美聯工商鋪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空置鋪位的數量仍會繼續上升,預料將達到900間,空置率整體可高達12.5%,其中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地區可高達14%-15%,旺角區由於有較多民生消費,空置率料從當前的6.4%升至9%左右。

相關焦點

  • 租金跳水7成、投資客趁機抄底 香港商鋪空置率創新高
    位於佐敦白加士街的一家地鋪,從2002年起由翠華餐廳承租,當時每月租金約24萬元。 儘管今年還有幾個月才滿租約,但是擔心翠華不再續租,業主一口氣減租4成,誰能想到2020年的月租僅需23萬,比18年前還低。據報導,該商鋪在2011年月租已經是31.46萬元,到2017年漲到40萬,現在重返23萬,可以說完全抵銷自由行帶來的升幅。
  • 租金跳水7成、投資客趁機抄底……香港商鋪空置率創新高!
    據報導,該商鋪在2011年月租已經是31.46萬元,到2017年漲到40萬,現在重返23萬,可以說完全抵銷自由行帶來的升幅。 翠華餐廳租金的跌幅絕非個案,據了解,核心街區不少商鋪月租金跌幅都在「七字頭」。 業主減租為掙錢,部分租約期滿的商戶也嗅到了機會。
  • 香港零售業轉機之年下,莎莎、卓悅如何演繹它們的2018
    人民幣兌港元強勢,訪港人數再度升溫回顧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的歷史,從1997年至今經歷了五個階段,包括1997年到2002年的萌芽期;2003年到2005年的發展期;再到2006到2008的巔峰期;隨後的2009年至2014年,過熱的香港遊引發一系列問題,低價團泛濫導致香港旅遊體驗度下降;赴港遊在2015
  • 示威重創香港零售業 銅鑼灣商鋪虧損800萬港元賣出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近期香港的遊行示威直接衝擊零售業及鋪市,此前灣仔有小型店鋪錄得虧損500萬元港幣(下同)賣出。近日,銅鑼灣核心區一個商場鋪位以1800萬元賣出,也錄得大幅虧損800萬,貶值超過3成。資料圖:香港樓宇。
  • 服裝家具旅遊價格齊跳水 英國零售業整體降價幅度為2006年來最高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 郝倩 發自日內瓦當地時間6月3日消息,英國零售商聯盟(BRC)與調研公司尼爾森今日發布報告,稱英國零售價格平均在4月份跌落1.7%後,5月份再降2.4%,是該機構從2006年監控零售價格以來
  • 香港商業有多冷?核心街區商鋪空置近1成,創歷史新高!財爺陳茂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零售餐飲等行業持續低迷,面對「冰封」的經營環境,香港核心商區現空鋪潮。3月4日美聯工商鋪調查數據顯示,香港鋪市已經進入「超大型調整期」,今年1-2月四大核心商圈(尖沙咀、銅鑼灣、旺角、中環)鋪位空置率高達9.2%,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 2018年三季度香港市場總結與展望:商鋪篇
    作者 / 洪聖奇、錢美辰、盛馨月(博客,微博)  2018年7月香港零售商鋪租金指數為187.9,超過2015年租金指數下跌前的最高水平並維持了2017年底以來的高位,零售行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香港零售行業回暖一方面受惠於暑期的出行高峰,7月訪港旅客人數達到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情升溫;另一方面,近期中美貿易戰也給香港的零售業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但是長期來看風險仍舊存在。
  • 香港零售業遇「港囧」 購物天堂哪去了?
    香港不僅有「購物天堂」的美譽,當地的商鋪租金也以「天價」聞名。銅鑼灣羅素街曾連續幾年成為全球最貴零售地段,遠超美國紐約第五大道及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但這一排名恐怕不久後將會改變。隨著今年香港整體零售行業特別是奢侈品銷售額大幅下滑,商鋪租金也出現拐點。
  • 疫情之下,「冰封」的香港零售業:周大福、莎莎關店、裁員...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儘管2020年的農曆新年在一月底,去年則是二月初,對2020年1月份的零售業表現應有提振作用,但當月零售業銷售繼續錄得顯著跌幅。貝恩公司認為,中國內地遊客一向熱衷於光顧香港奢侈品市場,他們能在這裡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奢侈品,但2019年下半年的局勢令香港市場遭受重創。眾所周知的原因迫使奢侈品店鋪關門,遊客數量也大幅下降,很多遊客取消了到香港旅行的計劃。香港個人奢侈品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已經開始萎縮。
  • 疫情之下,"冰封"的香港零售業:周大福、莎莎關店、裁員...
    購物天堂:香港,正在遭遇困境。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為378億港元,同比下跌21.4%。按零售類別來分,珠寶、鐘錶等奢侈品銷貨價值同比下跌41.6%。  而,香港一直世界公認的奢侈品天堂,據貝恩諮詢公司數據顯示,2013年,香港的奢侈品銷售額達到了100億歐元的峰值。
  • 香港零售業遭受巨大衝擊,商鋪空置率攀升,租金近下跌七成
    作者| 邊際實驗室自去年以來開始的經濟下滑沉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目前,香港的四大購物區(銅鑼灣、旺角、中環和尖沙咀)的商鋪空置率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2.6%,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度攀升至14%。根據美聯工商鋪有限公司的一則報告表示,隨著香港商鋪空置率的上升,僅今年一年,核心地區的商鋪租金已經下降40%至50%,回到2006年和2007年的水平。
  • 暴亂未止 香港旅遊酒店零售業影響明顯
    該機構發言人認為,香港仍處在亞太區投資市場前列,但寫字樓投資已撤出傳統金融區中環,轉移向九龍東及港島郊區。據報告統計所得,香港第二季的商廈交易金額約6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46%;上半年整體成交金額約106億美元,同樣按年大幅下降46%。這次排在第一的澳大利亞,第二季成交額84億美元,比香港多28.5%,按年則上升13%。
  • 商鋪租售
    🏪 【旺鋪轉讓】共和新華書店對面艾米爾麻辣燙店轉讓,價格面議。聯繫電話18609741082🏪 【商鋪轉讓】共和香巴拉美食城有一檔口低價轉讓,有意私聊18809748308🏪 【旺鋪轉讓】共和共和縣貴德西路重慶小面飯館轉讓,本店位置特別好,設備齊全,接手即可營業,顧客穩定,價格低價轉讓,有想法的老闆請來電。
  • 香港:商鋪尋租隨處可見 購物天堂「冷風」頻吹
    新華社香港8月29日電(記者蘇萬明、陳昊佺)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等素以購物勝地聞名,曾頻現眾多商家搶租商鋪的火爆景象。然而,近日來,記者走訪這些商圈發現,窗玻璃上貼著「旺鋪招租」「xx(中介)旺鋪」的商鋪比比皆是。鋪內空空如也,路上人流稀疏。
  • 香港零售業跌勢難止 國際奢侈品巨頭紛紛打折
    雖然此次下跌幅度比起前兩個月有所改善,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一路滑落,在今年1月更是同比下降14.6%,創下自2003年「非典」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香港零售業如今正在遭受一場寒冬的考驗。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在日前表示,如果零售業持續低迷,可能會給香港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 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2020年1-2月香港四大核心購物區空置商鋪...
    3月3日,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發布了最新的香港核心區商戶調查報告,今年1、2月份香港四大核心購物區尖沙嘴、旺角、銅鑼灣及中環,空置商鋪數量由去年9月的482家,在半年後急升43%
  • 香港零售業狀況惡化 最貴鋪王空置多家店鋪關門
    暑假到香港出差旅遊的李艾(化名)對本報記者稱,隨著歐美及日韓遊的持續火熱,同事和朋友已經很少會選擇香港作為旅遊和購物的目的地。  隨著赴港購物的遊客越來越少,香港作為購物中心的地位也在隨之動搖,商鋪的租金必然受到影響。美聯工商鋪(00459.HK)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香港商鋪租金的調整將持續至少1至2年。
  • 香港疫情反撲!訪港旅客暴跌99%,餐飲、零售業日子更難了……
    要知道受此前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的餐飲行業已經掀起一波「關店潮」了:3月,經營超40年的「珍寶海鮮舫」亦宣布「停擺」,「翠華」「許留山」「蓮香樓」等餐飲品牌也先後宣布關閉部分門店。彼時,黃家和還表示,「自去年6月到今年3月,香港停業或結業的食肆約有750間,最壞情況將會有逾千家食肆結業」。現如今在疫情的反彈下,香港餐飲業「關店潮」現象恐怕會愈加嚴重。
  • 「香港商鋪之王」再出手英國 15億買進倫敦邦德街店鋪
    不過即便漲了租金,由於大樓寸土寸金的地段和高昂的售價,大樓年租金回報率僅為2.79%。   租售比這麼低,為什麼黎叔還要買?   另外據英倫投資客了解,邦德街大樓上個月才由中介正式接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馬上就找到了買家,這樣的出售速度在1億英鎊以上這個價格區間,和當前脫歐不確定性瀰漫的市場環境裡,非常難得。
  • 購物天堂風光不再,新加坡商鋪空置率創十年新高
    曾經的購物天堂風光不再,新加坡商鋪空置率達到十年來新高。三季度新加坡購物者消費疲軟,商鋪空置率進一步上升。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的3個月裡,購物中心(mall )的空置率從0.6%飆升到8.4%。這是2006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