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七年前我和常哥包車去甘南的一段經歷,也是我第二次去甘南(第一次是03年),稍稍有點長,但值得你認真的讀完。
一,又見郎木寺!
郎木寺和川北高原的天氣不比成都,因為海拔相對較高的緣故,十月初的天氣就已比較寒冷。上一次我已經深有體會,這次依舊是這樣,住的地方比較冷,我不得不多壓了一床被子。郎木寺和原來比變化不是很大,由於地處四川和甘肅交界處,一條小河把郎木寺分成兩個不同省份的行政區,所以缺少整體規劃,私搭亂建現象比較嚴重,依然是道路泥濘,配套設施還跟不上遊人的需求。儘管這樣,我依然對郎木寺情有獨鍾,依然喜歡這個地方。
這次明顯的感覺到旅店和酒吧及特色餐廳多了起來,讓背包客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上次去過的麗莎酒吧已經找不到了,原本打算住在假周旅館的,因為喜歡他家一樓的小酒吧,但到二樓一看還是改變了主意,因為整棟小樓都是木板結構,一個人下樓上廁所,整個樓的人都能聽見腳步聲,所以不得不另選別處。但休閒時我和常哥還是喜歡到這裡坐坐,喜歡這裡的氛圍。在這裡你可以隨意的和陌生人說話,很快會認識一些新朋友,可以交流路上的感想,來這裡的沒有旅遊團,只要驢友和攝友。所以特別容易交流和溝通。
這是郎木寺境內兩省管轄區不同的狀況。
我們吃飯的餐廳,這裡大都是庭院式的那種,吃飯的是司機小奚和常哥,我們在這裡遇到了一個北京女孩麗麗,當時我們在另一個屋找位置,但位置已經滿了,後來只能在這個冷清和有些冷的屋子裡用餐,當她聽說我們要去九寨黃龍後次日和我們拼車一同去了九寨和黃龍,在以後的幾天裡我倆就又多了一個旅伴,也多了一份快樂!
假周旅館的老外們!
其實在郎木寺在國外比國內有名,記得10年前去郎木寺時就看到老外手裡拿的中國旅行手冊中就有郎木寺,上面介紹的很詳細,包括包車,住宿價格,還有酒吧的介紹等等,所以在郎木寺和陽朔一樣,老外很多。
這是這家店老闆全家福
老闆在和他的寶貝女兒秀親密!都是戲精啊!
幾張街拍的人文。
這裡的日暮時分,也是晚課時刻。晚風中傳來暮鍾悠揚的鐘聲和一片嗡嗡念經聲。家家戶戶屋頂上的青煙繚繞,空氣中有股淡淡的熟悉的炊煙味道。大小喇嘛圍坐在大殿前的廣場上辯經,深沉若牛鳴的梵唱聲,動人心魄。
郎木寺的黃昏最好到山坡上去坐著,在那裡能夠看到開闊的景色,其實,只要是在野外的黃昏都會很美,這裡的山,樹,草,廟子,都融在夕陽的金色裡,人離天很近,一切仿佛是接近天國的。從喧鬧的都市走出去,是尋找什麼?還是去發現什麼?郎木寺的黃昏是非常安靜的,風在這山谷裡輕輕地吹著,沒有一絲的牽掛,這風能吹到你的心裡。讓你內外通透,乾淨。
世界上很多地方有著令人震撼的美景,在吸引著我們的腳步和心靈,而在那些世界的角落裡,還有著比風景更加令人震撼的人性的光輝。就像生活在美景中的人們不以美景為奇一樣,他們只是在和平常一樣生活和待人的時候,就足以令我們這些城市中的人心靈震顫了。我們遠離自己生活的地方,來尋找的不只是純淨的空氣,純淨的藍天,更是純淨的心田。
生活在這樣的美景和信仰中的人們是幸福的!真羨慕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二,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甘肅省最大的佛學院,比郎木寺大不少,這裡也是了解藏傳佛教和拍攝人文的好去處,我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10月中旬,遊人很少,並且基本都是戶外和攝影人居多。和12前相比,這裡的變化依舊不大,感到有所改變的是這裡的衛生條件有所改善,尤其是很容易就能找到廁所了,並且很乾淨。還有就是這裡的喇嘛不太喜歡遊人給拍照,和上次來相比顯得不是那麼友好,或許是遊人來的多了,總是拍照把他們給惹煩了!
這裡的喇嘛有的歲數很小就到這裡,也就是城裡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到這裡後一切都得自理,這原本是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卻要遠離家鄉獨自生活。他們的父母能捨得把他們送到寺廟裡,主要是緣於信仰吧!有信仰的民族真的有些讓人敬畏。
寺廟前虔誠朝拜的人們!
拉卜楞寺的街道還是老樣子!
轉完整個寺廟群要1個多小時,我們也跟著轉了一圈,心裡肯定沒必要藏民那樣虔誠,就當鍛鍊身體了。
這是轉寺廟時遇到的畫唐卡的畫家達日傑一家,孩子還不到一歲,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轉經,畫家的媳婦很漂亮,閒聊中得知他的畫室就在街面上,於是留了電話說好第二天前去拜訪下,唐卡對於我們來說有點神秘。
小學生、學齡前兒童和中學生。
第二天我們去了畫家達日傑的畫室,就在街面上,比較容易找到。這是一座門市房,外間大些,做畫室,有兩個學徒在忙著畫唐卡,裡間做臥室兼廚房,也挺簡陋的。學習唐卡也是個苦差事,小小年紀就要遠離父母去學習,並且要學會生活自理。
裡間是達日傑他們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臥室和廚房都在一個屋子裡,有些簡陋的家。
達日傑今天正巧有事出去了,我只能給她漂亮的妻兒留下一張合影,全家幅正面臉的沒能照上,有點遺憾!
三,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離拉卜楞寺10多公裡,也是甘南比較有名的景點之一,只是我們去的有點不是時候,正趕上草原上青黃不接,沒有夏天的草原美麗。12年前也曾來過這裡,如今變化也不大,只是多了幾排房子而已,我想找上次做客的那戶人家卻再也找不到了,畢竟時過境遷,許多美好只能永遠的留給記憶了。
這些景色於我來說是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我又想起了12年前自己獨自一人背包孤獨的來到桑科草原的情景,那時候看什麼都新奇,眼裡的世界充滿了美好。
這是桑科鄉的街道。還是老樣子,只是比從前多了一排房子而已。
這個小女孩是跟爸爸一起放牧的,我們看到她時正躺在山坡上睡覺,也不怕涼,真有種地當床天當被的豪邁。後來她爸爸趕這羊群要走時才把她叫醒。或許她不經常看到生人來,不時回頭看就我們,很可愛的樣子!
在這個不知道名字的湖邊,我們拍了好半天,各種角度。看到遠處皚皚的雪山,有水鳥在湖裡悠然自得的樣子,讓人有些陶醉。在甘南可以說隨便找個地方都夠你拍半天玩半天的了,這或許就是我對甘南魂牽夢縈的緣由吧!
四,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離開郎木寺時我們車裡又多了一個人-----北京女孩麗麗,路上也就又多了些話題,少了些許寂寞。路上雖人煙稀少,卻沿途美景連連,我們不時的下車拍照。麗麗顯得很興奮,說跟你們攝影師走真是對了,不然怎麼能看到這麼多美景呢!
這是路上我用小DC玩拍的全景照片。
從郎木寺出來一路上的美景真的是讓人陶醉,又趕上兩場陣雨,仿佛老天也在照顧我們似的,雨後的高原牧場是如此的通透、乾淨、讓人流連忘返不時的按著快門。
對於攝影人來說,遇到這樣的美景是最幸福的事了,比吃任何大餐都開心!
這個是花湖,上次路過花湖時正趕上下雨,就沒有進去,這次我們到達花湖時已經天色將晚,沒想到進去前光線正好,但進去後車又開了20多分鐘,就有點來不及了,到地方時太陽已經落下,只能拍點落日後的花湖,不過也有特色。同樣令人欣喜!我們和常哥很快就各拍各的,走散了,花湖面積不小,只能到門口自行集合了,天將黑透時若是一個人走在棧橋上還真有點膽突的,看著前面的垃圾桶都感到有點像蹲著的狼。走到停車場時常哥早已等在那裡,於是我們發動車,去前面的住處。
在途中我們遇到一戶牧人一家三口,雖然天晴了,但山坡上還滿是積雪,他們一家人穿著冬裝在放牧,悠閒而自得的樣子,我們就下車和他們搭話。他們顯得很熱情,讓我們騎馬,我們沒有騎,也不太敢。山坡上有雪,人走在上面都滑,何況騎馬,心裡難免有點打怵。
我們和他們聊天,但又有些言語不通,倒是小女孩的話基本能聽懂,她說她上小學三年級,今天是放假,就陪爸爸媽媽來放牧。後來我給這個小女孩照了不少照片,小女孩顯得很開心,給我們擺各種姿勢,她的眼睛是那麼的清澈,內心是那麼的純真,讓人感到在這寒冷的高原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似乎並不僅僅是來自於身後的太陽!
小時候我也在奶奶家的鄉下和小夥伴們放過馬,那時候就是玩的心理,是初到鄉下的那種新奇感,當然主要是有小夥伴們在一起很開心!那是我童年的一份美好的記憶。看到這個小女孩那麼懂事,沒有小夥伴玩也一樣開心,這份簡單和純真的快樂誰能說不是童年的一種幸福和美好呢?
這張圖片是司機小奚和麗麗與小女孩的合影!為了能拍到後面的雪和犛牛隻能逆光了。
臨別時我管他們要地址,想把照片寄給他們,遺憾的是他們當時也說不清楚,但我記住了這淳樸的一家人,唯有祝福吧!
揮手甘南,真的有些不舍,不知道現在的甘南又變化了多少。
想念甘南,希望今年秋天,我能再度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