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燈介紹 泉州花燈分類來源(圖)

2020-12-18 閩南網

保護措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福建省泉州市的李珠琴、蔡炳漢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泉州花燈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建泉州吳氏花燈工藝有限公司(原泉州華祥花燈製作有限公司)是泉州唯一一家註冊的大規模花燈(彩燈)製作公司。目前擁有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吳祖贊先生(享受國務院津貼)在內的多名設計師團隊。 泉州吳氏花燈集燈會、景觀策劃、設計、製作、展出於一體,專業從事花燈、彩燈的設計、製作、展出和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公司聚集了全國各地花燈、彩燈製作的高級人才和工程技術專家,擁有百名技藝精湛的花燈、彩燈藝人,是目前全國較大規模的花燈、彩燈製作公司。

  泉州吳氏花燈製作的料絲燈、刻紙燈、紅綢宮燈、針刺燈、動物燈、人物燈、掛燈、電轉燈、座式燈、組合燈、彩車、廣告燈等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先後多次被邀到法國、德國、印尼、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燈展,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充分肯定和世界的高度評價,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轟動。

傳承意義

  泉州吳氏花燈將繼續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視花燈、彩燈藝術發展創新及產品的質量為生命,強化管理,積極創新、開發新產品,並抱以真誠的態度與各界朋友廣泛合作、互利互惠,為弘揚傳統文化、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作出更大的貢獻。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泉州吳氏花燈延攬英才、銳意進取,在挖掘福建泉州漢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公司本著「把精品獻給您,把服務交給我的宗旨,發揚光大。

花燈文化

  元宵節亦稱「燈節」、「燈夕」,家家張燈,戶戶結彩,鬧花燈。泉語「燈」、「丁」諧音,寓祈望人丁興旺、迎接光明之意。

  燈節最早的歷史記載從漢武帝開始。漢武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後稱帝,稱帝時剛好是農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當時信奉的顯赫神明)時漢武帝出宮遊玩,剛好碰上民間放燈。於是定正月十五為「燈節」,有與民同樂之意。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燈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動由於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和「元宵」的稱呼。節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燈」,因此又有「燈夕」之稱。

  泉州的「燈節」始於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將鬧花燈習俗帶到泉州。

  泉州的「燈節」在宋朝發展到頂峰,花燈之盛,冠絕天下,形成「上品花燈」,有「春光結勝百花芳,元夕分華盛泉唐」之說。特別是南宋,在泉州設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來泉州定居的皇室宗親。他們仿照臨安大放花燈,上元的活動熱鬧壯觀。宋·《五雜俎》譽稱:「天下上元,燈灼之盛,無逾閩中。」甚至連京城杭州點燈都委託泉州太守、南安知縣僱工精製。

  泉州花燈內容,以山水風景、歷史人物、飛禽走獸、亭臺樓閣為主。類別主要有走馬燈、蓮花燈、寶蓮燈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無骨燈」和「料絲燈」。其中「無骨燈」為泉州獨創,直接用硬紙連接而成,與一般燈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絲燈」則八面通透,採取鏤空的做法,點起燈後整燈通透。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市人制燈出沽,或以五色紙,或以料絲,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蟲魚,燃以寶炬,維妙維肖,俗名古燈。恆於府治西畔雙門前作燈市。……故桐蔭吟榭邱家樹《上元燈》詞云:一年元夕一回換,怪聽聲聲賣古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弄龍——各鋪好事者,是夜以青紗數丈,制為金龍燈,燃蠟炬,十數人執而舞之,曲伸盤旋,鱗甲畢動。前導一球,隨之上下。亦且敲鼓鳴金吹笛,與兒童竹馬,群履踢球,雜遊市上焉。」

  掛燈: 元宵前夕,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 或大紅燈,烘託喜慶氣氛。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粿敬祖。

  送燈: 有年內出嫁的女兒,娘家在節前要買繡球燈或蓮花燈一對 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對嫁後未生男孩的,娘家習慣贈予「觀音送子燈」,謂之「送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有新嫁女者,女家須買白芙蓉燈一雙,送於婿家,雲是宜男兆。……張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爭買白蓮燈。」 賞燈: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結隊上街賞燈。

  遊燈: 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結成遊燈隊伍,信步遊燈。

  出燈(搶燈): 泉語「燈」、「丁」同音,「出燈」即「出丁」,寓意人丁興旺。

  小孩遊燈時不慎把燈燒了,即「出燈」。如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

  燈被搶也是「出燈」。古時元宵節,富人組成「遊燈族」,沒錢買燈做燈的窮人就組成「搶燈族」。在遊燈的大街上,空手的窮人們用歌謠嘲笑提燈的富人:「梅花燈,點不香;官刀燈,攪茅房……」隨後一擁而上搶奪富人的燈,被搶的富人不僅不惱怒反倒興高採烈。

  猜燈謎: 猜燈謎是逛燈會的又一趣事。把謎語貼附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向主持人領取獎品。

責任編輯:任少傑

相關焦點

  • 泉州花燈:在創新中傳承
    泉州元宵燈會上,精美的花燈隨處可見。東南網2月18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文/圖)今年,泉州的元宵燈會格外熱鬧,由於加入了東亞文化之都的元素,今年的燈會成了歷年來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次盛會,一批來自韓國、日本的花燈也首次參展,但唱主角的,依然是泉州本地的傳統花燈。
  • 泉州古城Q版花燈歡鬧「不夜城」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3月3日晚,造型別致的《鄉愁》花燈亮相泉州街頭。 廖靜 攝3月3日晚,象徵新年吉祥的羊形花燈亮相泉州街頭。 廖靜 攝3月3日晚,泉州花燈首次亮起,吸引上萬市民上街提前鬧元宵。 廖靜 攝   中新網泉州3月3日電 (廖靜)「萬枝燈燭照花樓。」
  • 泉臺花燈「祥龍迎春」 70多盞泉州花燈亮相寶島
    泉州花燈展吸引了眾多臺灣同胞關注。(陳源源 攝)泉州網-泉州晚報訊(記者 陳智勇)日前,「祥龍迎春花燈展」在臺灣省臺南市老街神農街拉開序幕,70多盞各具特色的泉州傳統花燈爭奇鬥豔,讓老街重回百年前臺南府城與泉州貿易的歷史與節慶氛圍。此次展覽由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僑聯、市藝術館與臺南市文化局、臺南市文化協會聯合舉辦,將持續到2月13日結束。
  • 古城泉州花燈傳承人元宵忙
    (新春走基層)古城泉州花燈傳承人元宵忙  中新網泉州2月13日電 (孫虹 肖銘微)2月13日,臨近豬年元宵節,「泉州花燈」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曉萍的工作室裡,他和女兒正在加班加點製作花燈。  每逢元宵佳節,福建省泉州市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色花燈,照亮這座千年古城。
  • 2019泉州元宵節:古城花燈俏 獨具特色精美花燈獲點讚
    昨夜是元宵夜,泉州花燈璀璨,無論是鯉城的「四點、三門、三十二處」賞燈點,還是豐澤區的湖心街、商城廣場、田安路,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絲藝術公園等地,都瀰漫熱鬧的賞燈氛圍,多彩的花燈與熱情、有序的賞燈者相映成趣。在賞燈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外地遊客,他們有的慕名而來,有的應朋友之邀前來,泉州獨具特色的精美花燈,頻頻獲得外地朋友的點讚。
  • 泉州花燈藝人一家四代齊上陣 巧思妙作花燈俏
    元宵節臨近,泉州花燈藝人正加緊趕製花燈,記者採訪發現,今年不僅花燈呈現新特色,一家人攜手做花燈的場面更是喜人——豬光寶氣花燈俏 珠聯璧合共傳承昨日,早報記者探訪國家級非遺項目「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和曹淑貞的花燈傳習所,搶先了解這些即將亮相的花燈,帶您先睹為快。父女攜手合作 盞盞精緻有特色在市區西街爐下埕巷子深處,國家級非遺項目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的花燈傳習所裡彩燈高掛,色彩繽紛。
  • 福建泉州:在傳承中創新的花燈藝人
    新華社福州2月20日電(記者邰曉安)元宵節的傍晚,泉州老城區的水門巷裡仍顯寂靜。非遺(花燈)傳承人曹淑貞的工作室裡,不時還有客人上門,曹淑貞和弟弟曹志雄跑前跑後招呼著。「還好你們是現在來採訪,再早點我是完全騰不出時間來。」一位客人剛走,姐弟倆才終於有時間喘口氣。
  • 泉州花燈在臺南神農街展出 吸引大批遊客
    泉州花燈在臺南神農街展出 吸引大批遊客 2013年02月20日 11:19:00  來源:東南網
  • 2019元宵佳節 泉州古城匠人施巧手花燈寓意新
    每年元宵佳節,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色花燈。為了讓花燈如期呈現在市民面前,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正和女兒陳熙雅一起,加班加點製作花燈。陳曉萍與女兒共同製作花燈每年元宵佳節,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色花燈。為了讓花燈如期呈現在市民面前,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正和女兒陳熙雅一起,加班加點製作花燈。
  • 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南成功舉辦
    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南成功舉辦   中新網泉州2月27日電 (楊文靜 曾佳珩 蘇巧鳳)記者26日從福建泉州市僑聯獲悉,2月7日至24日,由泉州市僑聯、泉州藝術館、臺南市文化協會、臺南大億麗致酒店等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灣臺南市開展。
  • 泉州鯉城:花燈匠人創新多 「福相」花燈寓意深
    東南網2月12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何美嬌 李一龍)每年元宵佳節,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色花燈,照亮古城。為了讓花燈如期呈現在市民面前,最近一段時間,「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正和女兒加班加點製作花燈。
  • 泉州元宵花燈迷人眼 賞燈有什麼門道?如何賞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彩扎工藝師陳曉萍介紹,彩扎工藝用於製作花燈,歷史悠久。採用竹篾做骨架,通過工藝師的巧妙構思和嫻熟技藝,可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等,外形不受限制,因此既可做大,也可小巧玲瓏,有大型座燈、水燈、掛燈等。製作一盞彩扎燈需要七八道工序,如設計造型、扎骨架、制光裝燈、裱糊、鑲金線、上色、裝飾等。
  • 2019年泉州元宵節賞燈花燈布燈點介紹 全城賞燈多點呈現
    為營造喜慶元宵佳節的節日氛圍,方便群眾就近賞燈觀燈,今年元宵節賞燈活動將按照「全城賞燈、多點紛呈」的布燈形式,將精品花燈、創意花燈和喜慶紅燈籠等分點分線布置在鯉城區、豐澤區和泉州臺商投資區主要街道及公園廣場、標誌性建築、沿街商戶門面等公共場所,而不是像往年集中在新門街、中駿世界城和泉州臺商投資區海絲藝術公園亮相展示。與此同時,其他縣(市、區)也將有序開展系列觀燈活動。
  • 泉州豐澤區2017年元宵節花燈展落幕
    頒獎現場東南網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2月19日晚,泉州豐澤區2017年元宵節花燈展暨元宵燈會攝影大賽頒獎晚會在中駿世界城舉行,標誌著為期10天的2017年元宵燈會圓滿落幕。2月9日至12日(農曆正月十三至十六),豐澤區舉辦了以「海絲豐澤·時尚都市」為主題元宵燈會,設置傳統花燈展區、時尚花燈展區和「海絲之光」座燈展區三大展區。中駿世界城時尚花燈展區作為泉州豐澤區元宵燈會主會場,為了讓更多市民欣賞到繽紛多彩的時尚花燈,將花燈展延期至2月19日。
  • 泉州傳統花燈過海 臺南新春鬧元宵猜燈謎
    泉州花燈在臺南神農街展出,吸引大批遊客。  據中評社報導,在臺南神農街登場的大陸福建泉州花燈展,連續第三年在老街綻放美麗、古典的燈光,今年還擴大到舊市區五條港的廟埕、社區,讓臺南府城更有張結彩的年節氣氛。
  • 今晚,泉州各地花燈正式亮燈!現場高清圖來襲
    綜合閩南網、泉州晚報社等報導亮燈啦!就在今晚,泉州各地的花燈齊亮燈!昨天,鯉城區、豐澤區和臺商投資區主要街道及公園廣場、標誌性建築、沿街商戶門面等公共場所的花燈全部布設完成。今晚,各個地方將正式亮燈,家門口的千餘盞精美花燈一起扮亮「光明之城」,再現又是一年花燈明、處處花燈處處景的美妙景致。
  • 2018泉州元宵花燈俏 「狗燈」最受寵
    今晚,2018泉州元宵燈會的三大展區——鯉城新門街傳統花燈展區、豐澤時尚花燈展區和泉州臺商投資區海絲主題座燈展區將正式亮燈。傳統花燈、創意花燈、LED花燈等種類繁多的花燈串成長龍,它們或小巧精緻,或創意新穎,或莊嚴大氣,在春的街頭搖曳生姿。花燈點綴著泉州的元宵節,也裝飾了市民的新春夢。漫步在市區新門街,從芳草園一路向臨漳門走去,沿街一盞盞紅色燈籠掛滿了枝頭,騎樓的迴廊下,一排排花燈亮成元宵節最美的顏色。在這個傳統花燈展區中,今年的精品花燈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元素。
  • 元宵嬉遊記:泉州豐澤首亮燈 童趣花燈最受捧(圖)
    眾多的花燈,創意區駐足的人最多,豐澤區各個小學、幼兒園選送的花燈,充滿童趣,以孩子的視角,將小黃人、蟲尋埔風情、小蜜蜂、飛天仙女、猴哥等元素,表現得別有一番味道。  主辦方介紹,豐澤區花燈主展區中駿世界城昨晚的人流進出達六萬五千多人次。花燈展一直到農曆廿一,十八開始連續三個晚上都有文藝演出。精彩不能錯過。
  • 泉州花燈亮相臺中市燈會
    第31屆臺灣燈會於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2月23日在臺中市舉辦,由泉州市藝術館組織製作的泉州花燈參與了此次的臺灣燈會。 END 本文來源:泉州市藝術館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 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南舉行 規模持續擴大
    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南舉行 規模持續擴大 2013年02月26日 13:26:00來源:東南網   泉州市僑聯提供了200多盞形態各異,美輪美奐的花燈  2013年2月7日至24日,第三屆「泉州藝術花燈展」在臺灣臺南市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