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高三的老師交流,高三老師感嘆:學生越複習越糟糕,現在高三的學生考不過高二的了。我補充道:普通生最後考不過藝術生。
這是多年存在的一個現象!
當年,我們組織高二的尖子生參加高三的一模考試,結果高二的學生進入高三前幾名,大家都認為這部分學生以後會出幾個北大清華,而到了高三一模時,事實證明他們還真不不如高二時候考得好。
同樣的事情,發生的藝術生身上,這些藝術生高中三你基本就沒有學習,高三藝考結束後,就是第二年的三月份了,然後他們用三個月的時間學習文化課,結果在有些學科,比如歷史,比普通學生考得更好。
這是什麼原因呢?「贏在高三」老師分析,主要由以下原因導致的:
第一,背了長時間的書,基礎反而差了
高二的學生雖然還沒有進行複習,但是對於成績好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基礎知識並不差,而高三的學生,經過一輪輪複習後,雖然複習時間多了,做的題做了,但是知識方面並沒有提高多少,反而把之前的基礎「揮霍一空」,很多學生,哪怕是高三一輪複習後接著進行高考,也並不差,但是之後經過二輪、三輪複習,基礎就忘得差不多了。
其實,每科就那麼幾十個知識點,你很多努力,都是瞎努力。
第二,做了無數的題,但是卻不會做題了
高三的主旋律就是做題,每天坐做不完的題,自己都不知道做了多少題,題目越做越多,越來越古怪,自己錯的越來越離譜。
扎在題海中的學生,是很難提升的, 其實高考常考的題型就那麼幾種,你做了很多題都不知道題型,其實是亂做題。
第三,考了無數的試,卻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高二參加高三的考試,有點緊張,又不過度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是最能發揮出實際的水平的。高三考試多了,有的學生麻木了,興奮不起來,所以考得越來越差;有的學生,則過度緊張,擔心自己考不好,所以也發揮不好。
如果高三多次考試,還不能找到考試的感覺,這些考試就白考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於高三的學生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有三個:
1、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認識高考和人生的關係,你可以看看周圍的大人,沒有誰會把自己當年的高考和大學掛在嘴邊,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大學都是過去式了,現在混得怎麼樣,和大學沒有多大關係。高考很重要,但是不能決定人生。
2、回歸基礎:做了那麼多題目,你應該知道高考常考的知識點有哪些了吧,好的,拿出一張白紙,把各科的知識體系自己去畫一畫,如果實在畫不出來,也可以把課本的單元標題、各課的標題、各目的標題畫出來,如果畫不來,趕快去彌補,到這個時候知識還不能形成體系,你的基礎知識就出大問題了。畫完體系,把常考的知識點整理上去,每天看一遍,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3、回歸錯題本:把錯題本上的錯題,按照知識點整理一遍,給錯題本做個目錄,看看你常錯的知識點是哪些,然後重點突破;然後再按照題型整理一遍,看看哪些題型存在問題,這種題型的「模板」是什麼,哪怕能拿下一種題型,你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複習都算很成功。
對於高二的學生而言,已經開始一輪複習,一隻腳已經邁入高三的門檻,要吸取教訓,避免再犯這樣的錯誤,從一開始就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