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農時不誤春」四時人勤地不懶,稻粱蔬果著春衫

2020-12-26 華聲在線

四時人勤地不懶,稻粱蔬果著春衫

——君山區綠色高效農業生產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王瓊 馬如蘭

4月15日,春和景明,生機盎然。嶽陽市君山區「列兵式」排列的大棚,阡陌縱橫的溝渠,家庭農場的興起,折射出現代農業的繁榮與發展、農業科技的創新與進步,更折射出農民不斷富起來的成功與喜悅。

「君山的農業在嶽陽是什麼位置?」走在君山區廣興洲鎮的鄉間小道上,記者問該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易俊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精緻農業!」

大戶+能手,百穀盈百室

「有了它,10多分鐘就完成一畝早稻的耕種,效率相當於人工拋秧的20餘倍。」當日,君山區錢糧湖鎮三角閘村種糧大戶馮燦,指著正在田間有序工作的拋秧機稱讚道。

「今年春耕以來,我們繼續推廣農業機械化,針對大面積連片田地,大力推廣機械拋秧技術,並對拋秧機實行以獎代投,像馮燦一樣,已有6個種糧大戶買了拋秧機,並服務周邊群眾。」易俊良說。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除了大戶,田間也不乏「種田能手」。廣興洲鎮殷家鋪社區的聶建渠今年流轉了70畝水田,56歲的他種了一輩子的田。即便高薪的子女屢次勸他放棄勞作,他仍然樂此不疲。

「拋秧有插秧穩當嗎?」

「拋秧秧苗小,固根返青快,比插秧收成高。」

「收成如何?」

「早稻1370斤一畝,晚稻收成也差不多。每年可獲純利7萬元。」

「他呀,是『小袁隆平』。」正在田裡幫忙的村民汪雲娥打趣道。每年農忙時,聶建渠會請10來人幫忙,也會免費教大家「種田經」。

易俊良告訴記者,該區落實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面積2.8萬畝,計劃種植糧食41萬畝,確保完成糧食總產16萬噸。

勤勞+智慧,先富帶後富

如果說水稻是君山區的拳頭產品,蔬菜是品牌產品,水果則是智慧產品。

在殷家鋪社區恆富果業家庭農場,大棚裡的黃油桃樹已坐果。67歲的果農龔光炎正忙著疏果、剪枝。

記者看到有的桃樹枝上吊了磚頭,便問龔光炎:「這樣樹不累嗎?」

「氣溫高,陽光足,果樹抽條有趨光性。吊上磚頭,能抑制它繼續上長,把營養集中留在桃子上。」龔光炎作出專業解釋。

2016年,龔光炎聽說山東的油桃種得好,便去壽光學技術,使用套袋的辦法,讓油桃變成黃色,成為市面上更受歡迎的黃油桃。

「好賣嗎?」

「好賣!黃油桃比普通桃子上市早,既有黃桃的口感,又有油桃的『耐存』,價格也很可觀。」龔光炎告訴記者,「豐收的時候,我還會在58同城發布信息,就會有人到園子裡來採,可以賣到10至15元一斤呢!我去年種了16畝,掙了15萬元;今年種了30畝,預計會有30萬元收入!」

「要提高複種指數,找大棚要效益。」聯點幫扶的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李力之叮囑道,「先富要帶後富,大戶帶動貧困戶。」

「目前老龔的基地已有2個貧困戶入股,擴種30多畝黃油桃。」鎮黨委書記龍世友介紹說,「去年,他套種了西瓜,今年改成套種辣椒,秋後還會種上大白菜,相當於一年『三連作』。」

易俊良告訴記者,全區像這樣的優質水果基地有200多個。

大棚+水管,土地不閒著

在春暉蔬菜合作社基地,成片土地已完成翻耕,數十名農民正在栽種南瓜藤;數名工人正忙著為大棚安裝水管。

「可別小看這些水管,有了它,灌水施肥就同步了。」督導工程進度的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英才說,「這叫『水肥一體化』。每畝投資2000元,不用農民掏錢,全由政府買單。這個工程節肥、節水、節人工。」

「我們基地,蔬菜是『三連作』,秋冬種蔬菜,春夏種瓜菜,反正不讓土地閒著。預計每畝可盈利7000元,增收1000元以上。」合作社負責人龔麗娟道破天機。有了合作社統一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如今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02戶,種植面積拓展到2200畝。

徐英才告訴記者,君山區是綠色蔬菜大區,嶽陽中心城區的「菜籃子」和華東華南的菜源地。近年來,君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蔬菜生產,蔬菜產品質量得到提升,蔬菜種植面積達8.63萬畝。

相關焦點

  • 不誤農時不誤春│寧鄉:一年好景看春耕
    紅網時刻3月27日訊(記者 吳思靜 通訊員範婷 鄔豔)徜徉嫩綠的辣椒苗地裡,農戶們在泥濘的田地裡勞作著,一如往常。正值春耕備耕時節,這樣的場景在楚溈大地上隨處可見。近日,陽光和煦,寧鄉市回龍鋪鎮的農民有的在耕田有的在護秧,田間地頭好不熱鬧。
  • 鴿隨主,人勤鴿不懶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勤勞能致富,人勤鴿不懶。好的結果都靠勤奮所得,養鴿同樣如此,今天我說說養鴿中的勤字。
  • 人勤喚得早春來! 遵化線上指導搶農時保豐收!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我市全力組織備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不誤農事。中國新聞網對我市這項工作進行了報導……↓↓↓《遵化:線上指導搶農時保豐收》中新網河北新聞3月2日電 人勤春來早。在中國板慄之鄉遵化,36萬畝板慄園到處都呈現出一派忙碌景象,慄農們搶抓農時給慄樹剪枝,為增產豐收打下基礎。 慄農紛紛給昌黎果樹研究所王廣鵬教授點讚。
  • 疫情不誤農時,中農控股備春耕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戰疫情、搶農時,農資行業「國家隊」果斷出手了。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做好內部防疫的基礎上,爭分奪秒備耕備肥。生產企業,復工!疫情之下,國內大部分進口港口提貨、發運效率大幅下降,為確保不誤農時,穩定春耕鉀肥供應,中農控股在原有進口鉀供應體系基礎上,開拓了進口歐化集團大顆粒氯化鉀業務,並持續加大籤約量,通過雙方高效、專業的配合,利用邊貿鐵路運輸方式及時向基層供應鉀肥,為東北地區春耕備肥補充了新的鉀肥供應渠道。
  • 唐一軍:不失時機抓生產 不誤農時備春耕
    唐一軍:不失時機抓生產 不誤農時備春耕 作者:明紹庚 2020-03-12 00:43  來源:遼寧日報
  • 安徽南陵縣工山鎮:不誤農時不負春
    做好疫情防控,抓住農時,後期打理好,今年的計劃肯定能完成。」據現場負責人吳長江介紹,在工山鎮派出的協調員的幫助下,對復工進行了充分準備,每天根據需要對園區適時消毒,為每一位工人準備了口罩,並將非必要集體勞作改為分散幹活,同時,給員工補貼餐費回家就餐,雖增加了一點用工成本,但降低了防控風險。
  • 抓兩手、戰兩「役」丨人勤春來早,戰疫不誤農
    「大夥幹活時,不要扎堆,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走進樟田村綠康種植合作社的蔬菜和藥材基地,一派繁忙的「春耕生產圖」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農戶們抓緊農時,育苗施肥,平田整地,幹得好不熱鬧。與往年春耕生產不同的是,村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時刻囑咐大家分散勞作,在努力做好生產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好疫情防控。
  • 無人機助陣、專家線上解答、自動化播種育苗……山東各地不誤農時
    無人機助陣、專家線上解答、自動化播種育苗……我省各地不誤農時戰「疫」不鬆勁春耕備耕忙一年之計在於春!在疫情防控關鍵期,各地迎來了春耕備耕的時節。春耕不能誤農時,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發展的兩不誤,我省各地紛紛推出不同的農業生產舉措,在做好疫情防控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投入到了春耕農忙的熱潮。曲阜:520臺農機上陣助春耕「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現在是最好的時節,可不能耽誤了農時。」
  • 防疫不誤農時 金鄉縣胡集鎮梨瓜大棚春耕忙
    防疫不誤農時 金鄉縣胡集鎮梨瓜大棚春耕忙 2020年02月28日10:59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相旺 濟寧新聞網訊
  • 防疫不鬆勁,春耕不誤時
    保障農業生產不受疫情嚴重影響,更能讓人民群眾對於打贏疫情防控戰和保障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信心倍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而要穩定糧食生產,同時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就必須要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春耕備耕也正處於關鍵時節。
  • 不誤農時!疫情防控下,陸川縣春耕蓬勃開展
    ▲請點擊觀看視頻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陸川縣及早謀劃、及時部署,把握好春耕備播的好時節,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
  • 儲忠明|「側鋒辨誤」之辨
    清劉熙載曾說:「中鋒畫圓、側鋒畫扁,舍鋒論畫,足外固有跡耶?」可見,中鋒側鋒也是古代筆法討論的一個內容,所以,側鋒偏鋒作為書法理論領域之中的一個問題,加以討論是頗有意義的。讀歐陽龍同志《側鋒辨誤》一文(載《書法》)頗有啟發,他在文章裡較為深刻地剖析了側鋒的形成與勢態,論證了中鋒、側鋒與偏鋒的關係和區別,據此而肯定了側鋒與偏鋒「是一種筆法的兩種名稱」。
  • 不誤農時 不失時機 加快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他強調,要把握疫情防控向好勢頭,在不誤農時抓緊春耕備耕生產同時,抓住社會生活品質提升帶來的消費升級機遇,特別是前段時間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逐漸回升的契機,不失時機加快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位於鹹祥鎮的市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基地,承擔開展漁業增殖放流苗種的培育重任。
  • 日語「勉強」「泥棒」意思跟你想的不一樣?5個讓人超意外的日文
    像是日文的「丈夫」的意思是結實,就跟中文不一樣。去日本旅遊時不注意的話,會產生許多誤會。「樂吃購!日本」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常用,但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日文單字「勉強」、「迷惑」、「検討」、「泥棒」、「看病」,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怕鬧笑話啦!▋為什麼漢字詞彙的日文,意思跟中文差這麼多?
  • 這款APP,讓你的「懶」成為過去式
    「我明天開始背單詞」 「我要堅持每天聽英語聽力」 「我要……」......多少人喊出這樣的豪言壯語,懷著破釜沉舟,視死如歸的決心,學好英語,然而卻躲不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慣性定律」。歸根結底,一個字「懶」,還有就是學習軟體的 App 沒辦法讓你養成習慣,所以今天我要安利的這款 App,相信能讓你的「lan」成為「laned」。
  • 山下智久自製抗氧化「蔬果水」,養顏美容靠這三種水果!
    「喝水」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事實上很多人每天還是沒有喝到足夠的水量。跟著男神一起製作這款養顏美容的「水果水」,養成不口渴也定時喝水的好習慣吧,有些人不喜歡喝水,可以先從自製水果水開始。山下智久的抗氧化法寶大揭密!
  • 通州航天育種企業春耕不誤時,確保種子種苗供應全國各地
    防疫不鬆勁,春耕不誤時。目前,神舟綠鵬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搶抓春耕農時,促使農業生產早日恢復正常節奏。春節至今,神舟綠鵬對全體員工進行摸查,無論是在京還是離京人員每天上下午兩次自測體溫,發布到公司微信群,及時反饋身體狀況。此外,公司還將員工信息形成臺帳上報給鄉政府。
  • 「 三餐四時 」|露營GLAMPING裝備清單
    很多小夥伴都對我們「三餐四時」很感興趣,想知道我們的GLAMPING是怎樣的,也非常好奇我們到底會有怎樣的裝備呢?現在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些基本必備品吧~三餐四時是區別於傳統露營的精緻露營Glamping,我們不需要你大費周章地安置自己的行程,就能享受到與星級酒店無異的設施與美食,並用最舒適、最頂級的的方式,體驗大自然所能賦予的靈感與恩惠。
  •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有琴不張弦,眾星列梧桐。須知澹泊聽,聲在無聲中。」梧桐木質綿密,叩之聲清,多為斫琴之良木。中國文人多有梧桐的意象詩,傳統文化思維中,古人對梧桐的觀感,除了秋之音信,更有優柔悽美、纏綿悱惻之情。缺月疏桐多有秋悲,但也有贊其高秀之姿,為俊雅之材,白居易有詩「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月季—不逐群芳更代謝 一生享用四時春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晚開春去後,獨秀院中央」的詩句,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常佔四時春」 。北宋韓琦對它更是讚譽有加:「牡丹殊絕委春風,露菊蕭疏怨晚叢。何以此花容豔足,四時長放淺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