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所有人像候鳥一樣飛往波蘭

2021-01-11 旅行的信仰

文/江蕙 (旅遊刊)

﹛秋天,所有人像候鳥一樣飛往波蘭﹜

這句話是從我最喜歡的一個作者那裡聽來改編的。在微博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剛好從波蘭回來,經歷了一個很久沒有有過的秋季,仿佛一切即將重新開始。

此刻的波蘭都是金黃色,音樂和旅人。

來自英國的,匈牙利的,德國的,日本的,美國的,中國的旅人,在這個最美的季節相聚在了一起,每一個人都好像在表達:「啊,你也在這裡!」

說實話,我不願意把來波蘭旅遊的人稱為遊客,而更願意稱為旅人。大家的狀態都是差不多的,為這個國家的自然美景所吸引的同時也被它所經歷的世事所打動。在9天的時間裡,我未見過行色匆匆的旅人,所有人都是一邊聆聽一邊遊覽,一邊感受一邊沉思。

﹛旅行不會改變世界但會改變看世界的眼睛﹜

有人說,旅行是另外一種修行。當我們走過紅燈酒綠,嘗過食不知味,試過夜不能寐.......最後回到最初的出發點,開始認真仔細的生活,我們會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回首過往的旅行,其實每次享受的都是旅行本身,或是體驗了私人直升機,或是熱氣球,或是在更高級的酒店入住過,或是購買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禮物。但是這一次波蘭行,更多的是懷著敬畏之心去遊覽。

首先我們來聊聊華沙,我們所了解的華沙歷史讓其充滿了悲情色彩,位於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華沙,在二戰時期經歷了重創,85%以上的城市建築被炸毀,幾乎被夷為平地。而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華沙,是經歷過鳳凰涅槃重新修建的,據畢達(波蘭導遊)介紹,所有舊建築都按照戰前的文件和影像去還原了外觀和內部裝潢。1980年,華沙老城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能得到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認同,亦可以看出華沙的重建並不是簡單的復原堆砌,更多的是出於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建和精神文化的認同。

維斯瓦河西岸是華沙的主要遊覽目的地,老城、城堡、科學文化宮、夏宮等地常年遊人如織。今天的華沙是波蘭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市,有人認為華沙將是下一個柏林,是歐洲最新的創意和先鋒文化中心。此外,蕭邦公園、蕭邦博物館也是我們此行的重要場所,特別要提到的是華沙街頭的音樂長椅,全城有十多處,按一下按鈕就會有蕭邦音樂傳出。

華沙,從消亡到重建,背負著歷史的沉重和屈辱,卻能在被置之死地後重生,重新屹立於世界,不得不令人佩服。旅行其實是個很奇怪的事物,每到一處仿佛都有一把標尺,可能對於大多數的目的地和風景,每個人都是秉承喜新厭舊原則,然而在這裡,我們對越舊的越有感覺,越發充滿崇拜。

﹛在克拉科夫懷著敬畏之心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作為波蘭的舊都,曾經的皇家首都和中世紀最輝煌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歐洲國家中保留古城遺址最好的城市之一,克拉科夫有太多值得波蘭人驕傲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波蘭歷屆國王的宮殿——瓦維爾城堡,也可以登高眺望克拉科夫老城,像當地人一樣享受和品位這個有著古樸韻味卻又保留最完整的城市。

在克拉科夫的古城遊覽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學院之路;第二,皇家之路;第三,猶太之路。老城中心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廣場東側矗立著神聖的聖瑪麗大教堂,大教堂內部裝飾華麗以及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壁畫和雕刻。

除了老城遊覽,奧斯維辛集中營和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也是在克拉科夫不可錯過的風景和故事,我們此次的行程安排是參觀是位於克拉科夫東南方向的維利奇卡鹽礦,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從13世紀開始,鹽礦便開始作業,這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地下世界,在幾百米深的地下建有教堂、禮拜堂,還有錯綜複雜的通風、排水、照明和運輸系統以及以前開採鹽礦的工具和場景。鹽礦深327米,共有上下九層,一層層地走下去滿是讓人震驚的自然和文化景觀,這裡所有的物件都是由巖鹽手工雕刻而成,據據說這裡的結構能夠產生全歐洲最好的音響效果,有不少當代藝術家從維利奇卡鹽礦的鹽刻作品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不少著名作品。這座鹽礦與中世紀克拉科夫的富饒昌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此外,鹽礦最打動人的地方是這裡的嚮導均為之前的鹽礦工人,基於對鹽礦的熟悉和熱愛,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選擇在退休後繼續留在這個地方,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這裡。帶領我們參觀的嚮導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深深地感受到他對鹽礦的感情和能夠在這裡工作的自豪感,可以稱之為「匠人」。

旅行最幸福的地方就是能夠向當地人一樣生活和體會,然後對比自己的生活尋找一些新的感悟和改變,在這裡,我被深深地打動,不只是因為自然景觀,更多的是因為人和事,是來自這些礦工和嚮導的打動。據老嚮導介紹,隨著目前來鹽礦人數的增加,這裡也新增了一些新的嚮導,但是至少要經過2年的培訓,才可以正式上崗。

參觀鹽礦tips:

1.需要提前在線預訂,每天的個人散客團量是有上限的。

2.一定要選對語言。鹽礦是一定要有嚮導帶領才能參觀的,目前中文嚮導比較少,所以記得選對英文。

3.嚮導會給每個人發一個講解器,調節到他告訴你的頻道,這樣可以一邊走一邊聽他講。

4.維利奇卡鹽礦不同季節的接待時間不同,訂票的時候記得在官網上注意查詢一下。

5.預訂好一定記得列印訂單帶上,去鹽礦再換正式門票,換門票需要帶護照。

6.地下常年恆溫14——16攝氏度,夏季需帶薄外套。

﹛羅茲,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蹟的筆記﹜

只有在旅行時,你才能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你的人生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有一雙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同意就能飛。

這是在參觀完羅茲城市博物館、工廠博物館、熱電廠舊址、攝影博物館以及羅茲電影學院和城市木製建築露天博物館後的感受。2天的停留,能夠看出羅茲是一座活力十足的城市,雖然它的旅遊業沒有像華沙和克拉科夫完善,但是在這裡看到的東西和事物卻讓人非常難忘。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羅茲的主要產業是紡織業,整個城市看起來就像一座大工廠,到處都是紅磚樓的廠房。後來由於紡織業發展不景氣很多工廠倒閉,羅茲政府決定將其轉型為創新型城市,通過對老廠房的設計再造,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

首次去波蘭旅遊一般不會直接選擇羅茲市作為目的地,但隨著蓉歐快鐵的開通,未來作為終點站的羅茲一定會受到遊客的青睞。此外,羅茲絕對算得上是波蘭的「設計之都」,整個城市看起來都很有設計感。羅茲的電影和戲劇學校也培育了很多明星,比如羅曼·波蘭斯基、安德烈·瓦依達和克日什託夫·基斯洛夫斯基都從這裡走出。

沒有國內大城市的熙熙攘攘,羅茲的街頭又是另外一番風景,給人無限遐想和沉思的空間。歐洲的歷史好像被固化在建築外牆上,雕塑藝術和建築風格展示著城市的文化底蘊,這一刻對於旅人來說,都是幸福的吧。

﹛在「小矮人之城」——弗洛茨瓦夫,去當一個小人物吧﹜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成為英雄,但是偶爾做個小人物其實也挺幸福的。

幾乎每一個嚮往去波蘭的人都聽說過弗洛茨瓦夫的小矮人,那些分布在老城周圍形態各異的小矮人,讓整座城市都增加了神秘感。也因此被稱作「小矮人之城」,相傳在很久以前的歐洲森林處,有一批善良有愛的小矮人,他們正義勇敢,團結友愛並敢於與惡勢力做鬥爭,這些形象銘刻在當地人心上。

在1981年12月雅魯澤爾斯基戒嚴時期,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的學生對「軍管」表示抗議,就扮演成小矮人的造型,在城裡大街小巷塗鴉及街頭表演活報劇,以各種手段來諷刺、抗議軍政府的惡行,很受民眾的歡迎。但這樣的抵抗行為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只要有扮演小矮人形象的人出沒街頭,警察就會將其驅趕或抓捕、拘留,但這些小矮人正義形象,深深刻劃在人們心中。直到東歐劇變後,小矮人才可以光明正大出現在街頭巷尾,為了紀念他們在反抗暴政方面的功績,1991年政府首批用銅鑄造了11個小矮人,安放在弗羅茨瓦夫各個角落。此後民間對小矮人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自發陸陸續續在很多地方擺放了自製小矮人,現在弗羅茨瓦夫的小矮人數量已累計到300多個,已然成為弗羅茨瓦夫的標誌。

此外,弗洛茨瓦夫隱藏著許多教堂,每一座都十分漂亮和各有千秋。

於去年正式開館的 Hydropolis(「水」的博物館),成為了弗洛茨瓦夫的新寵,它由一個真正的地下水庫改造而來,變成了一個頗具現代感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佔地4000 平方米,內部由我們星球上的水,水的深度,海洋生物,人類和水,水利工程學的歷史,城市和水,水的狀態等8個主題區組成,同時它還配備了64個互動裝置,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小孩,一起去探索水的世界。

﹛際遇「三聯城」轉角遇到海﹜

格但斯克和索波特、格丁尼亞合成為「三聯城」,緯度比漠河還要高,格但斯克盛產琥珀,隨處都是風景,因此可以一邊遊覽一邊購物,非常愜意;格丁尼亞是波蘭北部一座十分年輕的濱海城市,一戰之後,格丁尼亞通過移山填海,把一個小漁村建造成集軍港、商港、漁港於一身的港口城市。城市的飛速發展也吸引波蘭故事片電影節、夏季爵士音樂節、莎士比亞戲劇節等文藝盛會每年在此舉辦。索波特緊臨波羅的海,是波蘭的度假勝地,有著歐洲最長的碼頭木棧橋(長515米)。這個長廊雖然就只是個長長的木棧道,但人氣很旺……

怎麼來形容波羅的海呢,就是如夢如幻如人生,向來對海沒什麼抵禦能力,只能閉著眼睛去呼吸了。這一次波蘭之行產生了很多我的旅遊之最,這一刻,最有趣和奇妙。

後記

好的目的地就像一首詩,或綿延悠長,或悵然所思,或激情澎湃,或神清氣爽......個人覺得去波蘭旅行,還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課,多去幾座波蘭的城市,從西向東,從南往北,每一站都會給你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感謝波蘭旅遊局安排的這場出行,讓我在夏末秋初的季節,經受了一場精神和人文的洗禮,也感謝環球漫遊對於此次出行WIFI的支持。

我在酒勁裡,一腳踏出了這場夢。

那麼我希望,所有的年輕人,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後依然來相會。

啊,波蘭!

相關焦點

  • 候鳥飛往越冬地,電車開過海山線,十一你去哪?
    ·放·假·啦·秋天,天氣變得涼爽十一小長假也來啦!你在去哪裡的路上呢?《森林報》裡寫道:秋天,俄羅斯的候鳥飛往越冬地去了。(往下拉進度條閱讀)從天上看秋天如果能從天上看看我們這無邊無際的祖國國土,該有多麼好!秋天,乘氣球升到高空裡—比屹立不動的森林還要高,比浮動的白雲還要高—離地面大約30公裡吧!就是升到那麼高,也看不見我國國土的邊緣。但是,只要天空晴朗無雲,沒有雲層把大地遮蔽,視野是非常開闊的。
  • 候鳥什麼時候出現?廣州看候鳥好去處大盤點
    廣州看候鳥好去處大盤點  候鳥南飛,是秋天的重要標誌,如今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廣東作為我國重要的候鳥中轉站、歇腳點和加油站,又到了一年中難得的觀鳥時節。廣州市區之中的溼地、公園,甚至校園樹林之中,都已經成為了鳥的樂園。不過,一方面,候鳥被觀鳥愛好者溫柔以待;另一方面,殘忍的捕鳥人讓它們陷入危險的境地,近段時間亂捕濫獵候鳥的新聞頻頻曝出。
  • 秋天的波蘭山脈。他們是這個季節最美麗的
    去波蘭山區旅行總會遇到有一些異常的天氣,但是不管怎麼樣的氣候變化,那裡的景色都是那麼的優美,因為現在是一年中最美的秋天。秋天的波蘭山脈:貝斯基德·伊維茨基貝斯基德森林茂密而溫和,在伊維茨地區只有巴比亞科拉和皮爾斯科的裸露山峰高大俊美,巍然屹立。
  • 像候鳥一樣飛往南方,躲避霧霾與寒冷,來一場「遷徙之旅」
    如果這時能像大雁一樣,指定一座美麗地城市,選擇適宜地氣候,帶上家裡地老人和小孩去往南邊,來一場有益於健康地「遷徙之旅」,那是該有多幸福哇~秋冬季節,南方地景色如何?不會也是樹葉枯黃,大地皆為草木殘枝吧。
  • 數十萬雁鴨類候鳥正經過遼寧飛往北方 未見非正常死亡
    候鳥經遼寧遷徙的線路有兩條  2012年6月,國際溼地公約大會發布的《水鳥種群估計》報告顯示,在全球8條候鳥遷徙通道中,有3條經過我國,分為東、中、西三條線。東部路線主要沿我國東部海岸線推進,是「溼地水鳥」最重要的遷徙路線。在這條路線,大批的候鳥經過目前發生禽流感的上海、江蘇、安徽和浙江四省市,正在或即將飛來遼寧。
  • 候鳥班車啟程:「大候鳥」護送「掉隊乘客」飛往洞庭湖
    負責護送的宋永濱一行覺得責任重大,車上的特殊「乘客」是210多隻滯留北方的候鳥,因不幸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它們被困在狹窄的獸籠裡,錯過了南下遷徙的季節;幸運的是,它們又被森林警察和志願者解救出來,成為國內首批乘房車遷徙的候鳥。 4位隊員輪替、晝夜兼程。
  • 多羅塔·肯傑爾扎沃斯卡用電影照見人生之「候鳥」
    多羅塔·肯捷爾扎沃斯卡是波蘭獨立電影人的代表,她的電影中的人物總是處在社會邊緣,她的鏡頭總是捕捉最細膩的情感困惑、道德選擇或生存意義。先後觀看了《我》、《生死邊緣》、《候鳥》等3部影片。ケンジェルザヴォスカ電影獨特的美,精確的結構,帶著柔和的光,她在人物的具體働作和角色的具體行為傾向對特別關心,從那裡創造一個特別的氣氛,她的電影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不能說的人物的肖像。視覺溝通是電影能夠與觀眾對話的重要原因。
  • 雁南飛 北部灣迎候鳥
    十月份以來,北海每天都迎來大批的候鳥。您要是現在到北部灣,除了可以看到南飛的大雁之外,還能見到黑鸛和白肩雕等珍稀候鳥呢。秋天是一個候鳥南遷的季節。北部灣處在西太平洋候鳥遷徙的路線上,每年9月開始到11月,北方大批大批的鳥兒就會往南遷飛,北部灣上空,過境的猛禽、水鳥是成群結隊,有的在這裡落腳休息然後繼續向南飛往大洋洲,還有一部分就此停下,留在這裡過冬。
  • 兩招,教你拍出美爆朋友圈的秋天人像照!
    拍秋天人像,多數情況下,小夥伴們會選擇極具秋天韻味的拍攝場景,如,楓葉林、銀杏林、蘆葦叢或是其他落葉滿地的場景。因此,黃、紅是場景的主色調。在這些拍攝場景下,被攝對象的服裝色彩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照片的視覺美感。
  • 秋天拍照,這9個拍照姿勢,幫你拍最美銀杏人像照
    秋天,秋高氣爽,很多人都喜歡出去拍拍照片,特別是到一些楓樹林、銀杏林拍美美的秋意照,但是切記不要一頓亂拍,不然可就浪費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9個拍照姿勢,讓大家去拍銀杏的時候,可以拍出最美的秋天銀杏人像照片,大家學起來哦!
  • 來吳城小鎮——赴一場候鳥之約
    「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片片黃葉從樹上落下來。一群大雁往南飛……「還記得小時候的課文嗎?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 拍攝技巧:教你如何拍出唯美的秋天銀杏人像大片
    秋天是個詩意到極致的季節,萬物飄零卻格外絢爛,秋天光線透徹強烈,色彩豐富,而銀杏更是成了攝影愛好者的寵兒;那麼,怎麼樣才能拍出唯美的銀杏美人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銀杏!是秋天讓銀杏樹著上豔妝,銀杏樹在秋天裡呈現出她的最美,如果你置身其中,那就更美不勝收了!
  • 二戰德國為何入侵波蘭?波蘭又為何潰不成軍?
    波蘭走廊是波蘭北部的一個狹長區域,這讓波蘭有了出海口,但也把德國祖先的龍興之地,條頓騎士團的故鄉東普魯士隔離開來。此外波蘭還強佔了百分之九十人口都是德國人的但澤市,因為這兩個原因1920年代的德國比起英法更加討厭波蘭,德國上下都有一種向「波蘭復仇」的心態。
  • 人像拍照:秋天樹林學會這樣拍人像照,照片驚豔整個朋友圈
    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到處可見黃燦燦的稻田和滿地的黃色楓葉的樹林,所以,秋天也是很適合拍照的季節,因為自帶好看的背景和濾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組秋天樹林的人像照,說說一些拍照姿勢,讓大家也能拍出驚豔整個朋友圈的人像照片,學習起來。
  • 生存海參崴:像候鳥一樣飛來飛去
    春天,他們像候鳥一樣飛過去,在中國老闆的工廠、公司打工。秋天,伴著飄零的落葉,他們回到自己的祖國。在俄羅斯的日子,基本被辛勤工作佔滿,他們甚至無暇留意海參崴春天的樣子。  小鞋匠的家庭帳單:馬馬虎虎的「高薪」  在海參崴謀生的中國人並不都是腰纏萬貫的商人,更多的是為了改變生活境遇靠手藝謀生的打工者。他們靠勞動賺取血汗錢。
  • 候鳥南飛來「歇腳」,觀鳥地圖請收好
    候鳥南飛——北方的天氣日漸寒冷,南方成為候鳥爭相前往的棲息地。不覺間,今年秋季,候鳥遷徙就開始了。隨著湖南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這裡「歇腳」。近段時間,在雪峰山脈、羅霄山脈的山谷隘口以及廣袤的洞庭湖區,萬鳥翔集,場面極為壯觀。(11月11日在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無人機照片)。
  • 燕子飛往南方後,會在南方繁殖小燕子嗎?其實它們是這樣過生活的
    燕子是人們都很喜歡的一種鳥,但是它也是一種典型的候鳥,每年春天它們從南方飛到北方,選擇人家開始築巢孵蛋育雛,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養出一窩小燕子,然後秋天來到,小燕子也長大了,待到天氣漸冷的時候,它們會飛向南方,當陪伴了大半年的燕子飛走後,人們就會懷念可愛的燕子,想念它們在溫暖的南國過得怎樣?
  • 【頭條】萬隻候鳥來了!
    每年候鳥遷徙季節,孟家段溼地公園內都呈現出百鳥翔集、鷗鷺齊飛、鶴舞雁棲的迷人景色。 每年秋天因其溫暖的氣候 明媚的陽光水生植物資源豐富孟家段溼地公園都會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兌現一個關於回歸的承諾孟家段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原本平靜的湖面因為它們的到來變得好不熱鬧。在溼地公園的實時監測畫面中,記者看到,遷徙至保護區的候鳥達到了上萬隻。包括天鵝、大雁、鸕鷀、鶴等多個種類。
  • 這裡的秋天不一樣……
    提到秋天,人們總會聯想到「落葉」「蕭瑟」等字眼,但是在天津濱海新區,秋天卻是另外一幅模樣。 秋天的北大港溼地還是觀鳥天堂。溼地處於亞洲東部鳥類遷徙的線路上,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
  • 8張好看秋景人像,學習攝影思路,參照拍出五彩斑斕的唯美人像
    那麼今天我要問的是,秋天在哪裡?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覺得大家的回答會是,秋天在哪裡?秋天在攝影師的鏡頭裡。春天是繁花似錦,萬紫千紅的,那麼秋天是橙黃橘綠,色彩斑斕的。那麼我們在這些美麗的秋景中拍攝的人像是什麼色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