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蕙 (旅遊刊)
﹛秋天,所有人像候鳥一樣飛往波蘭﹜
這句話是從我最喜歡的一個作者那裡聽來改編的。在微博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剛好從波蘭回來,經歷了一個很久沒有有過的秋季,仿佛一切即將重新開始。
此刻的波蘭都是金黃色,音樂和旅人。
來自英國的,匈牙利的,德國的,日本的,美國的,中國的旅人,在這個最美的季節相聚在了一起,每一個人都好像在表達:「啊,你也在這裡!」
說實話,我不願意把來波蘭旅遊的人稱為遊客,而更願意稱為旅人。大家的狀態都是差不多的,為這個國家的自然美景所吸引的同時也被它所經歷的世事所打動。在9天的時間裡,我未見過行色匆匆的旅人,所有人都是一邊聆聽一邊遊覽,一邊感受一邊沉思。
﹛旅行不會改變世界但會改變看世界的眼睛﹜
有人說,旅行是另外一種修行。當我們走過紅燈酒綠,嘗過食不知味,試過夜不能寐.......最後回到最初的出發點,開始認真仔細的生活,我們會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回首過往的旅行,其實每次享受的都是旅行本身,或是體驗了私人直升機,或是熱氣球,或是在更高級的酒店入住過,或是購買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禮物。但是這一次波蘭行,更多的是懷著敬畏之心去遊覽。
首先我們來聊聊華沙,我們所了解的華沙歷史讓其充滿了悲情色彩,位於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華沙,在二戰時期經歷了重創,85%以上的城市建築被炸毀,幾乎被夷為平地。而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華沙,是經歷過鳳凰涅槃重新修建的,據畢達(波蘭導遊)介紹,所有舊建築都按照戰前的文件和影像去還原了外觀和內部裝潢。1980年,華沙老城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能得到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認同,亦可以看出華沙的重建並不是簡單的復原堆砌,更多的是出於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建和精神文化的認同。
維斯瓦河西岸是華沙的主要遊覽目的地,老城、城堡、科學文化宮、夏宮等地常年遊人如織。今天的華沙是波蘭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市,有人認為華沙將是下一個柏林,是歐洲最新的創意和先鋒文化中心。此外,蕭邦公園、蕭邦博物館也是我們此行的重要場所,特別要提到的是華沙街頭的音樂長椅,全城有十多處,按一下按鈕就會有蕭邦音樂傳出。
華沙,從消亡到重建,背負著歷史的沉重和屈辱,卻能在被置之死地後重生,重新屹立於世界,不得不令人佩服。旅行其實是個很奇怪的事物,每到一處仿佛都有一把標尺,可能對於大多數的目的地和風景,每個人都是秉承喜新厭舊原則,然而在這裡,我們對越舊的越有感覺,越發充滿崇拜。
﹛在克拉科夫懷著敬畏之心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作為波蘭的舊都,曾經的皇家首都和中世紀最輝煌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歐洲國家中保留古城遺址最好的城市之一,克拉科夫有太多值得波蘭人驕傲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波蘭歷屆國王的宮殿——瓦維爾城堡,也可以登高眺望克拉科夫老城,像當地人一樣享受和品位這個有著古樸韻味卻又保留最完整的城市。
在克拉科夫的古城遊覽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學院之路;第二,皇家之路;第三,猶太之路。老城中心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廣場東側矗立著神聖的聖瑪麗大教堂,大教堂內部裝飾華麗以及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壁畫和雕刻。
除了老城遊覽,奧斯維辛集中營和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也是在克拉科夫不可錯過的風景和故事,我們此次的行程安排是參觀是位於克拉科夫東南方向的維利奇卡鹽礦,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從13世紀開始,鹽礦便開始作業,這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地下世界,在幾百米深的地下建有教堂、禮拜堂,還有錯綜複雜的通風、排水、照明和運輸系統以及以前開採鹽礦的工具和場景。鹽礦深327米,共有上下九層,一層層地走下去滿是讓人震驚的自然和文化景觀,這裡所有的物件都是由巖鹽手工雕刻而成,據據說這裡的結構能夠產生全歐洲最好的音響效果,有不少當代藝術家從維利奇卡鹽礦的鹽刻作品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不少著名作品。這座鹽礦與中世紀克拉科夫的富饒昌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此外,鹽礦最打動人的地方是這裡的嚮導均為之前的鹽礦工人,基於對鹽礦的熟悉和熱愛,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選擇在退休後繼續留在這個地方,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這裡。帶領我們參觀的嚮導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深深地感受到他對鹽礦的感情和能夠在這裡工作的自豪感,可以稱之為「匠人」。
旅行最幸福的地方就是能夠向當地人一樣生活和體會,然後對比自己的生活尋找一些新的感悟和改變,在這裡,我被深深地打動,不只是因為自然景觀,更多的是因為人和事,是來自這些礦工和嚮導的打動。據老嚮導介紹,隨著目前來鹽礦人數的增加,這裡也新增了一些新的嚮導,但是至少要經過2年的培訓,才可以正式上崗。
參觀鹽礦tips:
1.需要提前在線預訂,每天的個人散客團量是有上限的。
2.一定要選對語言。鹽礦是一定要有嚮導帶領才能參觀的,目前中文嚮導比較少,所以記得選對英文。
3.嚮導會給每個人發一個講解器,調節到他告訴你的頻道,這樣可以一邊走一邊聽他講。
4.維利奇卡鹽礦不同季節的接待時間不同,訂票的時候記得在官網上注意查詢一下。
5.預訂好一定記得列印訂單帶上,去鹽礦再換正式門票,換門票需要帶護照。
6.地下常年恆溫14——16攝氏度,夏季需帶薄外套。
﹛羅茲,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蹟的筆記﹜
只有在旅行時,你才能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你的人生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有一雙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同意就能飛。
這是在參觀完羅茲城市博物館、工廠博物館、熱電廠舊址、攝影博物館以及羅茲電影學院和城市木製建築露天博物館後的感受。2天的停留,能夠看出羅茲是一座活力十足的城市,雖然它的旅遊業沒有像華沙和克拉科夫完善,但是在這裡看到的東西和事物卻讓人非常難忘。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羅茲的主要產業是紡織業,整個城市看起來就像一座大工廠,到處都是紅磚樓的廠房。後來由於紡織業發展不景氣很多工廠倒閉,羅茲政府決定將其轉型為創新型城市,通過對老廠房的設計再造,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
首次去波蘭旅遊一般不會直接選擇羅茲市作為目的地,但隨著蓉歐快鐵的開通,未來作為終點站的羅茲一定會受到遊客的青睞。此外,羅茲絕對算得上是波蘭的「設計之都」,整個城市看起來都很有設計感。羅茲的電影和戲劇學校也培育了很多明星,比如羅曼·波蘭斯基、安德烈·瓦依達和克日什託夫·基斯洛夫斯基都從這裡走出。
沒有國內大城市的熙熙攘攘,羅茲的街頭又是另外一番風景,給人無限遐想和沉思的空間。歐洲的歷史好像被固化在建築外牆上,雕塑藝術和建築風格展示著城市的文化底蘊,這一刻對於旅人來說,都是幸福的吧。
﹛在「小矮人之城」——弗洛茨瓦夫,去當一個小人物吧﹜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成為英雄,但是偶爾做個小人物其實也挺幸福的。
幾乎每一個嚮往去波蘭的人都聽說過弗洛茨瓦夫的小矮人,那些分布在老城周圍形態各異的小矮人,讓整座城市都增加了神秘感。也因此被稱作「小矮人之城」,相傳在很久以前的歐洲森林處,有一批善良有愛的小矮人,他們正義勇敢,團結友愛並敢於與惡勢力做鬥爭,這些形象銘刻在當地人心上。
在1981年12月雅魯澤爾斯基戒嚴時期,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的學生對「軍管」表示抗議,就扮演成小矮人的造型,在城裡大街小巷塗鴉及街頭表演活報劇,以各種手段來諷刺、抗議軍政府的惡行,很受民眾的歡迎。但這樣的抵抗行為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只要有扮演小矮人形象的人出沒街頭,警察就會將其驅趕或抓捕、拘留,但這些小矮人正義形象,深深刻劃在人們心中。直到東歐劇變後,小矮人才可以光明正大出現在街頭巷尾,為了紀念他們在反抗暴政方面的功績,1991年政府首批用銅鑄造了11個小矮人,安放在弗羅茨瓦夫各個角落。此後民間對小矮人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自發陸陸續續在很多地方擺放了自製小矮人,現在弗羅茨瓦夫的小矮人數量已累計到300多個,已然成為弗羅茨瓦夫的標誌。
此外,弗洛茨瓦夫隱藏著許多教堂,每一座都十分漂亮和各有千秋。
於去年正式開館的 Hydropolis(「水」的博物館),成為了弗洛茨瓦夫的新寵,它由一個真正的地下水庫改造而來,變成了一個頗具現代感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佔地4000 平方米,內部由我們星球上的水,水的深度,海洋生物,人類和水,水利工程學的歷史,城市和水,水的狀態等8個主題區組成,同時它還配備了64個互動裝置,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小孩,一起去探索水的世界。
﹛際遇「三聯城」轉角遇到海﹜
格但斯克和索波特、格丁尼亞合成為「三聯城」,緯度比漠河還要高,格但斯克盛產琥珀,隨處都是風景,因此可以一邊遊覽一邊購物,非常愜意;格丁尼亞是波蘭北部一座十分年輕的濱海城市,一戰之後,格丁尼亞通過移山填海,把一個小漁村建造成集軍港、商港、漁港於一身的港口城市。城市的飛速發展也吸引波蘭故事片電影節、夏季爵士音樂節、莎士比亞戲劇節等文藝盛會每年在此舉辦。索波特緊臨波羅的海,是波蘭的度假勝地,有著歐洲最長的碼頭木棧橋(長515米)。這個長廊雖然就只是個長長的木棧道,但人氣很旺……
怎麼來形容波羅的海呢,就是如夢如幻如人生,向來對海沒什麼抵禦能力,只能閉著眼睛去呼吸了。這一次波蘭之行產生了很多我的旅遊之最,這一刻,最有趣和奇妙。
後記
好的目的地就像一首詩,或綿延悠長,或悵然所思,或激情澎湃,或神清氣爽......個人覺得去波蘭旅行,還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課,多去幾座波蘭的城市,從西向東,從南往北,每一站都會給你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感謝波蘭旅遊局安排的這場出行,讓我在夏末秋初的季節,經受了一場精神和人文的洗禮,也感謝環球漫遊對於此次出行WIFI的支持。
我在酒勁裡,一腳踏出了這場夢。
那麼我希望,所有的年輕人,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後依然來相會。
啊,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