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鍇凱 通訊員 蔣佳敏
氣象意義上的秋天還沒到,但杭城已有秋意。這幾天夜裡,露出來的半截胳膊都是涼涼的。
9月19日零點剛過,玉泉派出所值班室報警臺響起:曙光新村有一大爺,在門口吵鬧不休,影響居民休息。
民警葉園華到達現場後,發現老人家只穿著單薄的短袖,看起來有點髒,神情也有些呆滯。
「大爺,您家在哪裡?」葉園華問。
老人只是茫然看著他。
原以為是附近居民,可通過系統查詢後卻發現不是。
葉園華便將老人帶回所裡先行照顧。
坐堂民警姜永濤也與老人聊了起來:「大爺,您幾歲啦?」
大爺毫不猶豫回答:「我25歲」
姜永濤笑說:「您25歲,大爺,我都35歲啦!」
大爺一臉正經:「噢,你好,大哥大哥!」
老人說的是杭州話,且含含糊糊。在不厭其煩的詢問中,老人終於含糊不清地報出了一個名字。
通過老人提供的姓名,姜永濤和葉園華分工合作,一人通過姓名信息進行人員篩選,另一個繼續陪老人說說話,穩定他的情緒。
篩選結果,同名同姓的有11人,排除女性及年輕人,還有9人。通過對比照片卻發現無一人相似,多番溝通也沒有獲取其他有效信息。
姜永濤根據這9人的信息一個個打電話詢問,葉園華則從老人被發現的地方開始視頻追蹤。最終,目標鎖定在一名上城區的老人身上。
隨後,姜永濤與這名老人的家人取得聯繫,接電話的正是這名走失老人的女兒。
原來,老人今年已是82歲高齡,患有老年痴呆,9月15日從上城區家中走出後一直未歸,16日家人已到望江派出所報案,但一直沒有消息。家屬和當地派出所連續找了4天,非常著急。
接到玉泉派出所的電話後,女兒連夜趕來接走了老人。
民警提醒,家中有老人,出行時最好有家人陪同,給老人的身上帶上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之類的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