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也是過中秋節的,基本都是和我們的陰曆八月十五同期,他們叫秋夕(),是一個慶祝豐收和感恩糧食的節日,在韓國,有很多地方的秋夕節日氣氛甚至比春節更隆重。
他們也會連續放假3天,在這一天韓國人喜歡互送禮物,當然,也包括上班族們送給上司的禮物,算是亞洲的「感恩節」吧。有意思的是,日本很多地方不過中秋節,只有很少一部分過,他們更多的是過依佛曆而來的盂蘭盆節(和依道教而來的中元節非常像)。
除了感恩豐收之外,在中秋節的早晨,每家人都要舉辦茶禮,換上傳統服飾,進行祭祀活動,追思逝去的親人,感恩神靈護佑,類似國內的清明節或者日本的盂蘭盆節。
韓國的秋夕節和我們的春節一樣,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一起跳舞、賞月。女孩子們穿上豔麗的傳統服飾,玩起古老的跳板遊戲。
韓國也有獨特的中秋食物——鬆餅。鬆餅各種形狀,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各類豆子等,以艾葉等植物汁液染色變得五顏六色,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比如上圖中間的是濟州島,南瓜形狀的是全羅南道的鬆餅。
其實說到中秋節又免不了起源的撓頭事了,我們的中秋節有記載的是在宋代,算是國內比較晚的節日記載了。唐朝時,更多是以高貴的文人雅客詠月形式來記錄,到了宋代,經濟繁榮,人民富足,慢慢地變成了民間的賞月習俗。關於宋神宗的「不要太破費,簡易賞月即可」的記載,已經能夠證明了中秋節成型的起始。
至於韓國的起源,在這裡就搞不不去探討了,但無論如何,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和你有著共同的習俗並非一件壞事。至於有些人經常說的起源於誰這麼狹隘的觀點,其實很沒有必要,否則蘇格蘭人乾脆收回萬聖節得了,其他人誰也不要過了,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太小氣了。
重要的是,我們如今中秋節日氣氛大不如前,和韓國重視程度相比,差得不是一丁半點了。尤其是城市裡的朝九晚五上班族或者一些服務行業的人員,在中秋節這個假期,還有很多人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沒有勇於捨棄那幾個加班費的念頭而回家團圓慶豐感恩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