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陽宮,地處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創建於元代,因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呂洞賓而修建,又因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故得名,因此亦稱呂祖廟。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建斌攝
投資山西客戶端太原消息(祁曉峰)冬日的山西太原,有著典型的北方氣候特徵,寒風凜冽,寒意逼人。伴著呼嘯乾冷的西北風,一輪紅日奮力跳出地平線,喚醒了沉睡中的城市,重啟了大街小巷裡的生機與繁華。
▲ 入口處由青磚砌成的宮門,為明代建築,門楣上有正陽祖師漢鍾離題寫的 「道德之門」四個大字。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坐落於山西太原五一廣場西北隅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純陽宮,是這個城市最早探及朝陽的地方。從古代匠人們選址建造時,純陽宮就遵從著一番別致的匠心考究,絕佳的地理位置似乎讓這裡成為了并州城裡最早迎接陽光的地方。四柱三樓木牌坊上「呂洞仙祠」伴隨著朝夕間的日升日落,成為了留住大國工匠匠心、匠意的博物館,更是續寫文脈、點亮今日太原城的重要「標尺」。
▲ 坐落在純陽宮第一院落的牌坊正額書「呂天仙祠」,其背面題寫的是「蓬萊仙境」,該牌坊高8.8米,單簷歇山頂,簷下為九踩鬥拱。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一座牌坊標定一座城
純陽宮,又名呂祖廟,始建於元代,并州城地標之一,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純陽宮坐北朝南,佔地1萬平方米,紅牆環繞樓臺錯落,推開兩扇大門,一座集廟宇、園林風格為一體的五進院落赫然顯現。
▲ 第二院落已有近千年歷史,該院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築。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剛入院落,撰寫著「呂天仙祠」的四柱三樓木牌坊,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格外顯眼。據介紹,這座牌坊本是曾經老太原城內起鳳街中的牌樓之一,歷經時間推移,它終與純陽宮緊緊相伴。隨著純陽宮的修繕與保護工程的不斷延續,這座見證了太原城變遷的木牌坊被一同得到保護。
▲ 2020年4月13日,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山西古建築博物館)在太原掛牌,並將地址設於太原純陽宮。該博物館展廳數量20餘個,展出文物800多件。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2020年5月22日,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公示了《五一廣場改造設計方案》。方案顯示,為弘揚太原市歷史文化、發掘紅色資源,彰顯文化特色,太原市擬對五一廣場進行拆除全面改造,復建首義門,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增強太原市的吸引力、影響力。
▲ 涅槃變相碑位於山西省古建築博物館一進院左側碑廊內,所造年代為公元691年,為國家一級文物,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境的國寶級文物之一。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建斌攝
而在復建首義門具體建址的測繪中,這座位於純陽宮內的「呂天仙祠」木牌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據悉,首義門的復建地址以純陽宮入口處的四柱三樓「呂天仙祠」木牌坊為標定點,依據地方志中對兩處距離的記載數據為依準,精準測繪定位了首義門具體的復建地址。
沐風櫛雨的「呂天仙祠」木牌坊,向世人「回憶」著太原城的昔日,標定著太原城的容貌,喚醒了太原城的雋永與秀美。
▲ 純陽宮內珍藏著各時期石刻造像和石碑。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匠心技藝鑄就別具匠心
深入純陽宮院中,院內亭臺樓閣樣樣皆有。宮門、呂祖殿、方型單間迴廊停、靈寶洞、玉皇閣、殿堂左右各置配房,一院一景,別具風情。總體布局不僅考慮到獨立建築的個體美,而且達到了群體建築在平面和空間上的相互呼應,錯落有致,曲折迂迴,幽靜清雅。
而在純陽宮的建築群體中,極具代表性、價值性的第四院落為明代以後建築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是我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 第四院落中的雙層閣樓,下層呈正方形、上層八角攢尖亭,結構緊湊,被稱為「方形三間兩層亭」,並有飛橋通向北樓,這是純陽宮最具價值的院落,平面呈方形八角,八面均為磚券窯洞,俗稱「九宮八卦院」。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殿堂巍巍,按天上九星而布置,道院森森照地下八卦而排列。」據介紹,純陽宮第四院落平面呈方形八角,八面均為磚券窯洞,俗稱「九宮八卦院」。別致的建築布局按照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澤)的方位建造。洞上四周建有亭閣,而四角均為九角攢尖亭,與中間的「方形三間兩層亭」交相輝映,如天上九星一般。樓簷挑角凌空,錯落曲折。樓亭之間以走廊相通,風格獨特。
▲ 據介紹,「九宮八卦院」是按照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澤)的方位建造。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任重道遠 守護大國寶藏芳華再顯
山西既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又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寶庫」。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約53875處,其中古建築就有28027處,古建築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為全力開展山西全省地上不可移動文物的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2020年4月13日,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山西古建築博物館)在太原掛牌,並將地址設於太原純陽宮。至此,純陽宮又被賦予了新使命。
▲ 純陽宮保護利用部主任牛怡燕表示,山西古建博物館將通過展覽、科普等多種形式,探索古建築、彩塑、壁畫等文物的文化內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好山西古建築的發展脈絡。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建斌攝
「從最初來到純陽宮工作至今,它的『角色』從專題成列部到博物館,再到國家二級博物館,直到如今承載著山西古建博物館的重任,最明顯的能感受到純陽宮整體基礎建設水平、服務水平、展覽功能等均有很大的提高。」對於純陽宮保護利用部主任牛怡燕來說,15年的工作時間,她隨著純陽宮一起「成長」。
而如今,在機構改革的大背景下,純陽宮被賦予了更多時代重任。
▲ 第五院落為兩層樓閣式建築,正樓底層是 「潛真洞」為磚結構形式。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境的國寶級文物中,純陽宮珍藏著其中的兩件,一件是位於山西省古建築博物館一進院左側碑廊內的涅槃變相碑,另一件是位於第五進院潛真洞內的常陽天尊造像。」牛怡燕表示,山西古建博物館以九宮八卦院、涅槃變相碑、常陽天尊像「純陽三絕」和「純陽九景」「藝博八寶」而著稱,近年來純陽宮一直通過展覽、科普等多種形式,探索古建築、彩塑、壁畫等文物的文化內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好山西古建築的發展脈絡,讓更多的人飽覽到大國寶藏的芳華。
▲ 明代鎏金毗盧銅佛。投資山西客戶端照片,山西(太原),2020年9月8日 李如國攝
砥礪前行,任重道遠。為了向社會提供更高品質的歷史文化產品和公共服務,牛怡燕表示,山西古建博物館將同北大、清華等科研院校展開交流與探討,在基本陳列方面做足功課,更好地展示、挖掘山西古建築的藝術價值、歷史文化。此外,還將在文創方面發力,通過一系列文創產品的開發,講好山西故事,讓古建「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