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搖黃,淄博美成童話!這9處賞銀杏美境,周末帶娃去哪個好?

2020-12-14 騰訊網

- z i b o m a m a w a n g -

記下位置,備好相機

待到銀杏一片金黃時

一起去拍淄博最美的金秋吧!

...

· ZI BO YIN XING·

天一冷,銀杏葉也陸陸續續變黃了

走在淄博的路上

已經可以看到些許銀杏落葉

滿地的銀杏早已成為一道「風景」

趕緊收好這份淄博銀杏地推薦

周末帶著娃一起去賞銀杏!

PART 01

『市府東一街』

微博網友@木有魚排

這是一條不算太長的小街

但每到這個季節總會幻化成一道特殊的風景

微博網友@木有魚排

涼風一起,秋葉飄落

便鋪滿了整個街道的金黃

你說遠方太遠,那何不沉醉與身邊的美

微博網友@木有魚排

也許是下班,也許是放學

帶上家人與這金燦燦的街道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吧!

PART 02

『人民公園』

改造後的人民公園,你還沒來過?

那還不趁著這滿眼秋色

來欣賞一番被染料打翻的它?

PART 03

『原山林場良莊營林區』

這裡的銀杏樹雖然樹齡較短

但是足有上百畝

成片的銀杏樹林,眼前一片金黃

PART 04

『齊都文化城』

每到秋天,在臨淄齊都文化城內

樹枝上便掛滿金黃的樹葉

遠遠望去

卻成為遊人眼中最耀眼的那抹黃!

……

地址:淄博市臨淄區臨淄大道308號

PART 05

『牛郎織女景區』

秋葉變黃,也是牛郎織女景區美的另一個體現

那不是秋日肅殺的結果

而是秋日生機的顏色

地址:淄博市沂源縣燕崖鎮

PART 06

『棲真觀』

歷經千年風雨的至今依舊枝葉繁茂

每到秋天就「滿城盡帶黃金甲」

銀杏樹下,金黃的銀杏葉將地面覆蓋

猶如黃金鋪地,一片金黃

地址: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安平村

PART 07

『九頂蓮花山』

近來氣溫驟降,寒風凜冽

卻也吹黃了這裡的銀杏

很快將進入最佳觀賞期

快來蓮花山,邂逅這一場盛大的黃金盛宴吧!

地址:淄博市沂源縣東裡鎮

PART 08

『黃河安瀾灣風景區』

賞雄壯黃河,觀夢幻銀杏林

黃河大堤上一排排銀杏樹變成檸檬黃色

在陽光的映照下,一片金黃

裝點著醉美的高青秋色

地址:淄博市高青縣劉春黃河河務段附近

PART 09

『紅蓮湖』

在陽光下滿樹金黃,閃耀著點點金光

浪漫而唯美

等到樹葉全部泛黃

飄忽著墜落

滿地都是金黃的小扇子,一定很美

地址:淄博市桓臺縣果裡鎮柳泉北路4955號

-來源:SD一旅陽光、微博網友@木有魚排-

蕭瑟秋風中,一片金黃

這樣的畫面

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找個閒暇時間

和朋友與家人一起去賞秋吧!

相關焦點

  • 銀杏黃了,貴州這些地方即將美成童話世界!
    如果四季有顏色那秋天一定是黃色的秋天的貴州,最美莫過於銀杏黃貴州的銀杏葉黃了!它曾經獲得中國十大最美銀杏的稱號,還被載入了上海基尼斯紀錄,被稱為「世界上最粗大的銀杏樹」。攝/壩上客這棵樹的一代樹已經死去,樹木成中空狀態,而外圍是二代樹。每年這個時候,樹下一片金黃落葉,美得不可思議。攝/壩上客在離這棵古銀杏約 3 公裡處的大養馬村,還有兩棵漂亮的古銀杏樹。古樹傍農舍,風一吹,銀杏葉落在了屋頂、鋪滿了地面,美得別開生面。
  • 北京這些地方即將美成仙境!賞銀杏就去這!
    掐指一算,這周末 就能看到滿城金燦燦啦~ 賞銀杏的日子即將到來 那麼下面這些地方就該列入接下來的 遊玩計劃中啦!
  • 銀杏漸黃!這幾處周末就能去,最快成都1.5小時就到
    天天給大家推薦賞彩林,是不是都看累了!今天給你換個口味。四川的銀杏開始黃啦,不少小夥伴都已經搶先體驗了一波。如果周日不知道去哪兒耍,這幾個賞杏徒步的好去處了解一下~,但也可以去玩了。官方前兩天就已經發了可觀賞公告,路上的銀杏也黃了一大半了。
  • 九江這些地方即將美成仙境!賞銀杏就去這!
    前幾天小編親自探路和朋友推薦,整理了一下九江賞銀杏的去處,供您賞秋「打卡」參考。(小編攝於11月6日)廬山的銀杏本月上旬已進入最佳觀賞期,而山下銀杏還是剛剛泛黃,預計本月中下旬到12月初進入最佳觀賞期,都要去廬山腳下的劉家壟。
  • 賞銀杏 邂逅一場秋天的童話
    前些天,「故宮黃」在網絡刷屏。 被譽為植物王國「活化石」的銀杏,是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由於生長周期、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生長土壤、溫度氣候等方面的限制,銀杏的美,可遇不可求。 如果你無法跨越千山萬水去遙遠的北京、西安、雲南看銀杏,不用遺憾,如今在泉州也有好幾處可以欣賞銀杏的地方。
  • 北京這12個地方即將美成仙境!賞銀杏就去這!
    銀杏也即將披上金黃的鎧甲,正可謂滿城盡帶「黃金甲」!具體去哪裡賞銀杏呢?別急!小編現在就一一給您推薦!賞銀杏的同時,還可以暢遊古寺,參禪意,賞美景,這應是最空靈的賞秋之旅了吧!,盡情享受秋天的銀杏之美。
  • 銀杏黃了!昆明美到爆!這份新鮮出爐的銀杏地圖,速存
    >整個景區面積達1萬平方米大觀公園的銀杏一黃為昆明增添了幾分姿色周末去大觀公園走一圈盡情欣賞金燦燦的銀杏葉吹滇池風,遠眺>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稱翠湖的銀杏黃了,海鷗也來了每天前來看海鷗賞銀杏的人絡繹不絕,好不熱鬧翠湖公園內的銀杏高大挺拔
  • 樂山這些地方的銀杏都黃了,再不去又要等一年!
    黃啦!黃啦 樂山各地銀杏上新ing 成片成片的「黃金甲」保證美哭你 ▼
  • 南雄帽子峰銀杏黃了,遍地「黃金」的童話邀你打卡
    銀杏是秋天醉美的打開方式,而南雄帽子峰是秋天的童話裡,很讓人期待且濃墨重彩的一頁。圖源:帽子峰景區大芳坪大芳坪銀杏綠中帶黃,每當銀杏黃時,金黃的銀杏葉,與小河流水、山間古舍、林間秋景相映成趣。,黃金大道銀杏連綿成片,有綠的,有富於層次感黃綠相間的,也有少量有金黃的,整體上看片片略帶青綠的葉片間,泛著淡淡的微黃色。
  • 銀杏黃了!成都周邊第一波銀杏已上線!周末打卡去~
    因而被譽「銀杏之鄉」現在去白巖寺的千年銀杏也黃了,圖源:帕布熊先pick好成都市內這些銀杏觀賞地到時候去一覽美景最出名的就是這棵唐代銀杏,雅號「白果大仙」,如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高齡了。老銀杏掩映著青羊宮的紅牆綠瓦,不知這顆銀杏被幾世幾代的人共同觀賞過,別有一種古色古香的風韻~地址:青羊區一環路西二段9號
  • 湖北這處千年銀杏進入觀賞期,一年只美十幾天,現在正是顏值巔峰
    在我國就有這樣一棵與眾不同的銀杏樹,每年一到深秋,這處銀杏谷都會美上熱搜,吸引無數遊人和攝影師慕名前來。這裡就是位於隨州曾都區洛陽鎮的千年銀杏谷。如果在國內只能賞一次銀杏,那必須是去三千年的隨州千年銀杏谷了。
  • 湖北賞銀杏攻略新鮮出爐,這6個地方等你周末來打卡
    湖北其實有不少銀杏觀賞地,小編搜羅了不少資料與素材,一份超美超全的【湖北賞銀杏攻略】新鮮出爐,先收藏,周末帶上喜歡的人去打卡吧!這顆古銀杏由光武帝劉秀和他的皇后陰麗華親手栽種,在歷史的長河中見證了千年的歲月變遷和鬥轉星移。
  • 銀杏已黃,大杭州好一個「金色錢塘」!
    銀杏已黃,大杭州好一個「金色錢塘」! 碧雲天,黃葉滿地 大杭州悄悄的美成了懷舊的模樣 變成了錢塘 總是在抬眼的不經意間給人驚喜
  • 黃啦黃啦,千年古銀杏黃到驚豔!成都周邊銀杏已進入最佳觀賞期!
    黃啦黃啦,現在去剛好!成都及周邊銀杏已進入最佳!就下面這棵——這棵極具代表性的銀杏,高大挺拔,位於銀杏廣場,樹幹茂盛、長得很漂亮,就像一個妙齡少女,所以這棵唐代銀杏也有個極富詩意的名字:銀杏仙子。簡直太好!聽!了!出了公園,一路沿府河綠道全是銀杏!
  • 西安5處銀杏秋景實拍!看銀杏不只能去古觀音禪寺!
    銀杏葉最金黃燦爛的時段只在每年秋末初冬的這短短20天,這些名副其實的秋日童話絕對值得你專程來打卡!儘管連續兩年去百塔寺都沒趕上銀杏最黃最美的時候,我們還是強烈推薦大家來這裡看銀杏。▼攝於20年11月3日▼攝於19年12月20日因為百塔寺的海拔稍高一些,所以這裡的銀杏葉比其他地方黃得晚,前兩天匆匆趕去它才剛剛開始泛黃。
  • 又到一年銀杏黃!
    雖然已經入冬,但現在卻是外出賞銀杏的最佳時刻。南京的秋冬並不像北方那麼分明,11月底一場雨來,樹葉的顏色從綠色轉黃,將秋日的風韻融進一山一水一寺一林。下周天氣轉晴,不如跟著小布去南京這些網紅銀杏打卡地,在這裡再次開啟秋日幻想。
  • 銀杏一黃,這裡就美成了仙境
    一切都如同走進童話世界一般那麼美好、那麼愜意城市就美得像一幅純色的水彩畫滿目的金黃蔓延至遠方羨慕天天在這條路上行走的人們這個周末趁著天氣晴好約上好友帶上家人外出走走吧留言給我們哦~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 打卡必去!銀杏葉黃,太倉這裡可賞秋冬盛景
    秋末冬初 婁城盡穿「黃金甲」 太倉成了真正的「金」太倉 光滑、潔淨 絲毫不摻著其他雜色 即使有的樹葉還是青中泛黃 或者黃中帶青 這青與黃也銜接得十分順暢巧妙
  • 成都這條賞銀杏線路太巴適了,親測黃的剛剛好
    而這幾天正是市區一些銀杏的最佳觀賞期樹上金燦燦 地下黃橙橙可惜我的相機拍不出眼睛看到的美(手殘黨哭遼~)所以這周末,就帶上眼睛去康康吧!矗立在街道兩邊,綿延幾百米的銀杏樹,置身其中,仿佛穿越金色童話森林。高大排列整齊的銀杏樹,蜿蜒的老街道,偶爾穿行的車輛,特別好出片!
  • 滿地翻黃銀杏葉,浙江絕美五個「賞銀」地
    馬上就是銀杏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了,今天為大家介紹浙江五個賞銀杏的好地方,周末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探尋金色童話世界吧! 賞銀杏最佳日期:11月中-12月初每逢深秋,天童寺門口的放生池旁一排銀杏全部變黃,萬片黃葉在秋風中搖曳起伏,鋪滿石板路,令人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