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國手荔灣行 體驗嶺南文化 感受非遺魅力

2020-12-25 大洋網

12月16日,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組成的「技能國手訪問團」來到荔灣區白天鵝賓館、廣州酒家和永慶坊等地參觀交流,體驗嶺南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在廣州酒家,技能國手們被這款精緻的點心」泮塘五秀"所吸引。

廣州酒家的點心「泮塘五秀」曾獲得「亞洲地標美食」榮譽。

廣州酒家的大廚和參觀者進行麵塑造型教學交流。

技能國手們向廣州酒家的大廚學習面舒塑。

廣州酒家的大廚和參觀者進行麵塑造型教學交流。

參觀者手捧剛剛學習製作完成的麵塑作品和老師合影。

在永慶坊,參觀者被非遺文創產品所吸引。

醒獅非遺傳承人趙偉斌向參觀者介紹醒獅文化。

技能國手訪問團一行在永慶坊參觀趙家獅非遺生活館。

趙家獅文創產品小獅頭。

醒獅非遺傳承人趙偉斌(左一)向參觀者介紹醒獅文化。

技能國手訪問團一行在永慶坊參觀廣州琺瑯大師工作室。

技能國手訪問團一行在永慶坊參觀廣州餅印製作技藝大師工作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景榮

相關焦點

  • 這個星期,來荔灣感受嶺南文化
    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彰顯荔灣嶄新文化活力。兩年來,荔灣自覺擔負起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的重任,在廣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進程中,讓嶺南文化通過荔灣這個名片大放光彩。在其中,以粵劇粵曲藝術為代表的多種文化藝術展演已經形成了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 還原文化荔灣 留住西關「鄉愁」
    荔灣區文廣新局非遺中心負責人給記者列出這樣一組數字。廣州市迄今共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07項,傳承人約150名,荔灣現有31項非遺項目和50名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和傳承人數量居各區首位。傳承基地方面,現有區級非遺傳承基地10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全市5個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示範工作室全部在荔灣。近年來,荔灣積極開展一系列非遺保護工作。
  • 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一、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資源背景情況  「嶺南文化聚荔灣,西關風情最廣州」。荔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統城區,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街區匯聚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項目,建立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成為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城市更新示範項目,成為遊人品味廣州百年老街市井氣息、體驗嶺南文化藝術魅力的「新窗口」。
  • 遊覽上海「非遺」 感受文化魅力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非遺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產生「化合反應」,遊走上海「非遺」線路,可以近距離感受申城的文化魅力。圖說:國家級非遺項目「羅店龍船」 來源:IC寶山非遺遊線火爆上海非遺文化中心精心提煉上海非遺文化元素,與旅遊線路有機融合,發布了一系列的「非遺之旅」,其中包含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顧村公園和寶山寺的寶山遊線受到滬上遊客青睞。
  • 留住歷史印跡 深耕荔灣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顧問、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知名書畫家連登,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名譽館長、廣州十三行文化促進會會長王恆等40餘位知名學者和文化名人以及省市各大博物館館長出席書籍發行儀式及嶺南文化發展研討會,會上專家們就弘揚嶺南歷史文化和挖掘廣州十三行歷史文化展開了研討,並就致力於建立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館展開研討。
  • 縱覽荔灣歷史,三本書帶你領略嶺南文化
    、荔灣區國家檔案館、荔灣區文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書籍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40餘位知名學者和文化名人以及省市各大博物館館長出席書籍發行儀式及嶺南文化發展研討會。
  • 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非遺文化體驗踩線活動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提升永慶坊旅遊景區品牌影響力,促進廣州城市旅遊線路產品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以永慶坊旅遊區為焦點的精品旅遊線路,推動文化和旅遊消費升級,9月3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荔灣區文化商旅發展中心舉辦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非遺文化體驗踩線活動,三十多家一直從事地接旅遊業務的當地知名旅行社以及眾多媒體參與了本次活動。
  •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去年年底《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發布,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藍圖繪就。 近兩年來,以「一江兩岸」為紐帶,荔灣區著力挖掘維護嶺南文化資源,培育構建現代文化產業和服務交流體系,打造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嶺南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嶺南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三大中心」,在推進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設的路上探索前行。
  • 魔術師進永慶坊,解鎖嶺南文化的魔幻魅力
    誰說遊歷文化景點,就只能跟隨導遊的步伐?這次,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帶我們換個方式「打開」傳統文化大門,用新的視角了解廣府文化。本次活動分別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以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的方式,將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在一起,讓市民可以更好地感受歷史文化街區裡的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粵味」。
  • 臺灣青年嶺南行走進江門 感受僑鄉獨特魅力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林希楠) 昨日(12月6日),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門市臺港澳事務局、韶關市臺港澳事務局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之廣東世界遺產探尋之旅走進江門,100位兩岸青年齊聚僑鄉開展交流活動。
  • 五月五·龍船鼓,今年荔灣端午就這麼過!
    節慶系列活動更是精彩繽紛,有南獅表演、嶺南武術、粵韻體操、水墨旗袍秀、龍船說唱、書畫揮毫、雞公攬走秀等節目,向市民遊客充分展現廣府民俗文化的魅力。旅遊小tips 荔枝灣是廣州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風景區,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關,傳統、自然、現代等等文化要素都濃縮在這景區中。
  • 「內含福利」這周日,在首屆直播節荔灣「嶺南文化+美食」專場等你...
    荔灣作為廣州市中心城區,老字號數量居全市前列,可以說是「西關味」最濃的地方,更是此次直播節的重要分會場之一。6月7日11:30即將開啟直播「最高潮」,副區長「進入」京東直播間講西關,親自帶「廣州貨」「探店」老字號,漫遊永慶坊、廣州酒家、婦兒百貨、華輝拉腸、第一福等企業經營場所,尋訪西關美食,領略西關風採,鑑賞廣彩、廣繡、木雕等嶺南傳統工藝品。
  • 永慶坊升級,非遺文化有新體驗!老廣州的你也未必知道
    大洋網訊 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藏著哪些特色的非遺文化體驗?水鄉古村、西關大屋、騎樓老街、美食老字號,還有粵劇粵曲等特色體驗,都集中在剛剛授牌的國家4A級景區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其中有不少體驗,連地道的廣州人都不知道。昨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荔灣區文化商旅發展中心舉辦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非遺文化體驗踩線活動。
  •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開市,體驗最具「老廣」風味的「花式」非遺
    另一邊,有遊客好奇地戴上VR眼鏡,化身醒獅高手,體驗醒獅魅力。生活館還提供咖啡等飲品食物,體驗之餘,也可在落地窗邊坐下來感受街區風情。  8月22日,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
  •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開市:體驗最具「老廣」風味的「花式」非遺
    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吳春燕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的趙家獅非遺生活館裡,通過工作人員的操作,醒獅裝扮的機器獅子打起了鼓,引來大小遊客齊齊圍觀。另一邊,有遊客好奇地戴上VR眼鏡,化身醒獅高手,體驗醒獅魅力。生活館還提供咖啡等飲品食物,體驗之餘,也可在落地窗邊坐下來感受街區風情。
  • 荔灣,是你記憶中的樣子嗎?
    非遺街區匯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項目的非遺大師工作室,是集體驗互動、展示和銷售於一體的主題街區。今後,非遺街區將成為遊人品味廣州百年老街市井氣息、體驗嶺南文化藝術魅力的「新窗口」。
  • 來十三行博物館過個有文化味的假期
    在即將到來的「雙節」假期期間,廣州文化公園與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聯合主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感興趣的市民遊客可以前往體驗。亮點一:看展覽 讓假期更有「文化味」廣府人在節日、慶典和日常民間娛樂中有很多傳承至今的習俗。
  • 廣州非遺街區開市迎客 邀你體驗非遺項目
    VR體驗醒獅,蕭笛館看展覽,沉浸式體驗廣繡……開門迎客的首日,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動靜皆宜的「花式」非遺項目體驗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前來打卡。跟隨大師「花式」體驗非遺項目據了解,作為將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城市更新示範項目,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匯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項目的非遺大師工作室,是集體驗互動、展示和銷售於一體的主題街區。
  • 荔灣舉辦「嶺南文化的創新和實踐」專家研討會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8月15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省社科聯,荔灣區委、區政府,廣州大學主辦、荔灣區委宣傳部、區文聯、廣州大學嶺南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的「嶺南文化的創新和實踐」專家研討會在沙面外事俱樂部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藝術家圍繞創新嶺南文化品牌、推動老城市新活力、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言獻策、交流討論。
  • 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印發,花卉市場將搬遷
    南都訊日前,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 年)》(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創新發展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以珠江為紐帶,北岸突出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南岸著重嶺南文化創新發展,構建「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總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