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遊花城」海報(央廣網發 廣州大劇院供圖)
央廣網廣州8月20日消息(記者陳越)近日,記者從廣州大劇院獲悉,本屆廣州藝術季將於8月23日至9月12日期間邀請歐凱明、于魁智、李勝素、何克寧、楊雪霏、謝東笑、董惠蘭、梁秀玲和梁皓明九位藝術名家,前往花城地標性建築陳家祠、沙灣古鎮、廣州大劇院、廣州塔和永慶坊舉辦「戲·遊花城」名家分享會,外地藝術大咖與本地非遺傳承人強強對話,共探嶺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廣府文化與舞臺藝術「跨圈」碰撞,激發文化新活力。
傳承嶺南優秀傳統,藝術季聯動多方弘揚廣府文化
歷屆廣州藝術節在推廣和普及高雅藝術,提高市民戲劇文化素養的同時,亦致力於通過舞臺藝術的平臺傳承和弘揚廣府文化,三度於廣州藝術節上演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西關小姐》融合了廣東音樂、廣府建築等嶺南文化符號,通過舞臺畫卷展現濃鬱廣府風情;大型粵劇《嶺南人家》作為2018年廣州藝術節展演劇目之一,將粵劇和傳統中藥文化有機結合,展現廣州城市風貌和廣府人奮發向上的精神;於今年廣州藝術季上演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堪稱廣府文化符號的集大成者,展現了南獅、南拳、蔡李佛拳、大頭佛、英歌舞、木魚說唱等諸多南粵非遺項目,講廣州故事,塑廣州精神。
為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堅定文化自信,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保護、宣傳、利用好灣區內的文物古蹟、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弘揚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彰顯獨特文化魅力」的號召,本屆廣州藝術季除了展演國內和本地藝術精品演出外,還將邀請九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名家舉辦「戲·遊花城」名家分享會活動,通過藝術大咖強強對話和跨圈碰撞等形式,聯合花城地標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展現廣府文化的非凡魅力,傳遞開拓奮鬥、包容共濟、敢為人先的廣府精神,用藝術來溫潤城市、惠及市民、傳承文脈,以新擔當新作為煥發老城市新活力。同時還將通過廣州大劇院雲劇院、官方微博、嗶哩嗶哩直播間、一直播對活動現場進行同步直播,讓廣大群眾足不出門即可「雲賞」廣府文化,「雲遊」廣州地標,線上線下聯動「戲·遊花城」。
藝術大咖強強對話,「跨圈碰撞」激發文化新活力
據了解,8月23日,廣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梁秀玲將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的陳家祠講解廣繡的前世今生與繡法工藝,並將在現場支起繡架展示針法多變的廣繡技法。8月29日,廣州藝術季將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國家級傳承人、著名高胡演奏家何克寧與世界頂尖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在廣東音樂的發祥地——沙灣古鎮的沙灣廣東音樂館齊組「私夥局」,探究不同樂器演繹下的廣東音樂創作與改編,並用高胡和古典吉他同臺即興合奏廣東音樂代表作《彩雲追月》,聆聽廣東民樂與西洋樂器碰撞出的「弦外之音」。9月6日,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嶺南派)」代表性傳承人謝東笑將帶領樂迷穿梭古今,剖析嶺南古琴藝術的歷史傳承,在其精湛技藝和嫻熟指法中感受純粹的嶺南清音。
與此同時,據廣州大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國家級傳承人歐凱明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于魁智和李勝素將於9月10日在廣州城市地標建築——廣州塔「以戲會友」,三位「國寶級」戲曲大師共聚一堂探討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廣州粵劇院和國家京劇院的青年演員亦將同臺獻藝,帶領觀眾在唱念做打間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風採,傳統戲曲在廣州城市新地標碰撞出別樣火花,激發文化新活力。9月12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戲服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董惠蘭將在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鍾書閣三樓暢談她的戲服人生,解構戲服裡的乾坤,細談穿針引線間的嶺南美學意蘊。9月12日,廣州藝術季將邀請金庸武俠小說官方授權播講者、新派粵語講古演播者梁皓明在凝聚濃鬱嶺南風情的永慶坊古樹廣場,復刻老廣州在榕樹頭「擔凳仔、霸頭位、聽古仔」的民間風俗。
文旅融合全面提升,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本屆藝術季「戲·遊花城」名家分享會將帶領市民走出劇場,走入廣府傳統和現代標誌性建築,在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的陳家祠中一覽廣繡芳華,在古色古香底蘊濃厚的沙灣古鎮品嶺南悠揚樂韻,在珠江邊上的「圓潤雙礫」廣州大劇院裡聆聽太古之音,在新中軸線上的廣州塔內欣賞中國兩大戲曲的獨特唱腔,在延續廣州千年文脈的永慶坊走近戲服製作的針線世界、感受「講古大師」爐火純青的語言藝術,引領市民走近傳統技藝,感受廣府文化無窮魅力,領悟傳承人世代堅守的匠心精神。
舞臺藝術與嶺南文化在花城地標中相互融合交相輝映,深化文旅結合,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帶領藝術家、廣府文化愛好者和觀眾在休閒旅遊中認識、體驗、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廣府文化在旅遊行業以及國際上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為市民開拓優質文化生活圈,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為地標註入藝術新潮,讓老城市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