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忙不閒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應該放棄自己。
最近,北京大學的一名保安小哥火了。
在北大舉辦的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中,年輕的保安小哥許文龍成功奪得頭彩。
而他之所以能在眾多實力雄厚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靠得就是1.5萬個英語詞彙量。
當許文龍在評選會上講出自己的經歷時,臺下的學生紛紛感到不可思議:
「曾參加成人高考,並成功考上本科,在上專業課之餘還堅持背英語單詞,三年下來累計詞彙量超一萬五千個。」
今年8月,許文龍在執勤時,一名留學生因身體不適而向他尋求幫助,但該名學生卻不會說中文,在這樣的情況下,許文龍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和他交流,順利解決這件事情。
儘管身為普通的保安,但許文龍卻從未放棄自己,單從知識掌握方面,就足以「吊打」很多大學生。
這件事在傳到網上後,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保安小哥好厲害,1.5萬個詞彙量,英語四六級都輕鬆過了。」
「雖然只是保安,但卻從來沒有忘記提升自己,這樣的人走到哪都不會太差。」
同樣一份工作,有人沉迷於現狀,有的人保持著前進的動力。
看著保安小哥的事情,阿柒突然想到一個詞:「降維打擊」。
這個詞指的是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打擊,因為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導致後者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就像愛因斯坦和小學生比數學,米其林廚師和普通人比廚藝,雙方差得十萬八千裡,絲毫沒有可比性。
儘管許文龍現在還是個保安,但憑著他那1.5萬個英語詞彙量,競爭力遠比其他同行要來得強大,對絕大多數保安而已,他的存在就是一個「降維打擊」。
這個時代的各個行業,類似這種情況的「降維打擊」現象越來越多,不按常理出牌。
那些還沉浸在舒適區的普通人,如果沒有持續精進自己的能力,最後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逆天」保姆,驚呆了多少人
並不是所有的壞事在到來之前都有預兆,有些時候,現實就是如此突然,打得我們猝不及防。
事實上,保安小哥的事情並非個例。
前幾個月,網上流傳著一張保姆的簡歷,讓無數「社畜」感到目瞪口呆。
32歲的劉阿姨,碩士學歷,精通英、法語言,甚至可以跟外籍客戶溝通。
而她所求職的工作居然是保姆?
看著這份簡歷,不知道有多少同行人士自愧不如,在劉阿姨的光環下,其他人連競爭的勇氣都沒有。
不僅學歷極高,劉阿姨的工作經驗更是精彩紛呈:
曾在中興通訊工作,外派到其他國家做客戶經理;
做過早教中心的指導師,開發各個月齡寶寶的智力和體力。
如今轉行做保姆,不但擅長保潔和收納,還精通幼教和早教,炒菜做飯這種事更是不在話下。
儘管有人質疑劉阿姨這般高學歷者做保姆是浪費人才,但現實卻是殘酷的:越來越多優秀的人開始往底層行業下沉。
這是一種時代的趨勢,當上層行業競爭過於激烈時,很多高端的人才就會開始考慮往下層行業發展。
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也有的人開始考慮如何抵擋這種危機,而對於這種「降維打擊」,除了努力提升自己之外,別無他法。
在自然界,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身軀最龐大,體力最強壯的,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毫不自知的絕望
每一次拿著暫時領先當藉口的偷懶,背後卻有著無數人的悄然超越。
有人說這個時代的競爭很殘酷,特別是今年疫情下,多少人想都沒想過的失業,一幕幕重演:
日本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其在美國的子公司,悄然申請破產;
昔日號稱鞋業巨頭的貴人鳥,負債42億,宣布停牌。
在這個變化日新月異、迅速更迭的時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大潤發在被收購的時候,創始人曾含淚哭訴道:我們贏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那些破產的巨頭,很多並不是因為做錯了某件事,而是在時代變化之中沒有反應過來,沉迷於行業第一的榮譽,最終被淘汰。
歷史永遠在向前走,只有不斷往前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企業尚且如此,更何況個人。
此前某街道辦招聘工作人員,應聘者絡繹不絕,最終幾名來自名校的年輕人被錄用,他們之中不乏清華北大的高材生。
望著人家的簡歷,同為競爭者的其他人深感絕望。
也許他們上一刻還在為自己是211、985的學生感到無與倫比的欣喜,但當人家把清華北大的簡歷放在面前時,一切都是那麼蒼白無力。
人對於自己現有的條件可以暫時滿足,但不能長期滿足,一旦形成依賴,所能得到的結果就是失去動力,直至被淘汰。
之前有人問:「現在的競爭是什麼樣子的?」
在評論下方有人用一個比喻回答:
「就像烏鴉喝水,一隻烏鴉經過長年累積的探索,終於摸出了往瓶子裡丟石子的方法;
它因此順利喝倒了水,還被寫進教科書裡,成為了經典的成功例子;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飛來了另一群烏鴉,它們沒用丟石子的方式,卻都喝到了水;
因為人家嘴裡都叼著一根吸管。」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比喻過於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比起拼盡全力後的無能為力,更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在毫不自知之間,別人就把你遠遠甩在後面。
居安思危的安全感
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優秀,平庸的人會越來越平庸,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優秀的人不管身處何地,都保持著一顆奮勇向上的心。
我們深知這個時代的殘酷,一個白領位置的背後,有著數十個人在默默盯著,他們就像餓壞的狼,就等著獵物放鬆警惕,趁機行動。
古人常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很多人能熬過人生前半段的苦,卻無法享受到後半生的福,之所以如此,都是因為過於沉迷在安樂的日子中。
比起自欺欺人的藉口,居安思危所帶來的安全感顯得更加牢靠。
同樣在職場打拼,有的人十年如一日蹲在同一個位置上,也有的人以火箭般的速度晉升。
拉開距離的從來不是看得見的時間,而是下班後無法看見的個人時間,有人下班後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刷著手機打發時間,也有的人默默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
抵抗「降維打擊」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升維」。
就像北大保安小哥許文龍,在空餘的時間不斷學習,把自己從一個僅有高中學歷的人變成本科生,甚至在英語方面遠超許多大學生。
許文龍成功讓自己「升維」了,就算以後有比他更優秀的人競爭保安這份工作,他也能以獨有的英語優勢保住飯碗。
又或是他想在其他行業發展,憑藉著本科學歷和流利的英語,也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危機哪個先到。
只有逼著自己進步,才能在危機來臨之時,風雨不動安如山。
#北大保安小哥英語詞彙量一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