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惡劣違法的,高限處罰!有嚴重汙染環境的,堅決取締!未按期完成提標改造的,一律停產!對於各類汙染環境違法犯罪,我們堅決『零容忍』!」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黨組書記武勝強雷厲風行。
「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保!各單位必須壓實壓死監管責任,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生產經營!」分管環保工作的汾陽市副市長白繼紅語氣強硬。
「治汙攻堅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我們的擔子還很重,難啃的骨頭還很多。在這緊要關頭,全體幹部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以決戰決勝的拼勁韌勁打好治汙攻堅戰!」汾陽市委書記郭紅波更是信念堅定。
三名幹部的強勢態度,代表了43萬汾陽人民鐵腕治汙的決心和行動。在全員發動的高壓態勢下,汾陽市以背水一戰的鬥爭決心,以動真碰硬的鬥爭態度,堅決向汙染宣戰、努力守護碧水藍天。
推進治汙攻堅,「管得住」是硬道理。汾陽市全面強化環保執法力度,按照違法行為高限處罰、嚴重汙染環境的土小企業堅決取締、未按期完成提標改造的一律停產整治的「史上最嚴」標準,對企業排汙達標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檢查,對焦化廠、電廠、垃圾發電廠等重點企業進行24小時駐廠監管。在此基礎上,汾陽全面整合執法隊伍,2020年共出動執法人員近萬人次,檢查企業近千家次,執法頻次和查處力度都是前所未有。
護航生態環境,「壓責任」是硬手段。汾陽堅持全市一盤棋,建立「縣處級領導包聯、主管部門負責、鄉鎮(街道)屬地落實」三層監督管理機制,書記、市長、副書記分別總牽頭大氣、水、農業農村面源3個方面的汙染防治工作;30名縣處級領導幹部包聯重點汙染企業;各鄉鎮(街道)具體負責本轄區內汙染防治工作,對發現的環保問題,整改一批、關停一批、曝光一批。
守護碧水藍天,「強投入」是硬措施。汾陽市充分運用「人防、技防、聯防」的綜合手段,通過「智慧環保」和雷射雷達設備等技術手段,每日報送大氣、汙水處理等環保監測數據;一個月內完成汾陽市汙水處理廠和杏花鎮汙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建設;推進14戶釀酒企業汙水管網建設,全面鋪開城區主要道路的截汙納管建設工程,對20餘條河流全面開展了入河排汙口排查分類整治。
今年1月1日至11月18日,汾陽二級以上優良天數為185天,同比增加10天,一舉摘掉了全省「空氣品質最差」的帽子;河流出境斷面逐月水質也穩定達標,退出劣V類,汾陽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彭斌 劉子璇)
呂梁日報
[編輯:張晶晶]
【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