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月25日訊 (通訊員 桑忠軍 見習記者 徐凱琪 )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作用,積極開展中醫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關工作。1月25日,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使用中醫藥做好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並組織專家討論擬定了《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建議處方》,現予公布。
處方一(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醫科主任鄒勇推薦):
防治處方
1.多食山藥、大棗、梨、蘋果等,以健脾益氣潤肺。
2.煎服人參、大棗益氣養陰以扶正。
3.煎服柴胡10g、黃連6g、天冬10g、桂枝10g以防邪氣。
4.鍛鍊身體,保養真氣,真氣存內,邪不可幹。
治療處方
人參10g(可用黨參20g代替),白朮10g,茯苓10g,炙甘草 10g,柴胡10g,桂枝10g,乾薑10g,生白芍15g,黃苓10g,黃 連10g,天冬10g。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舌苔白膩,溼象明顯的患者,加蒼朮20g。
處方二(煙臺市中醫醫院預防保健中心主任張金波推薦):
冬時應寒卻溫,即有非節之氣,應是溫病,此病以發熱、化燥傷陰為主證,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今年夏少雨,冬無雪,地氣失其固秘,精氣外洩,乃一陽之氣失束而妄為,三陰三陽失序所致。根據天人相應之理,治則應以中正固脾, 守攝納之職,和解少陽以復開闔、啟閉之功。流行季節,未發病,預防應中正固脾。方藥如下:黃茂10克,生白朮6克,防風3 克,桔梗6克,甘草6克,竹葉6克。老幼皆宜。
已發病,治療應和解少陽以透熱,兼清燥潤肺而保陰。方藥如下:北柴胡6克(高熱用18克),黃苓10克(高熱15克),姜半夏9克,人參1.5克(也可用黨參15代替人參),麥冬15克,魚腥草30克,浙貝母10克,梨三個(切片),水煎服。高熱不退可衝服羚羊角粉0.5克(也可用水牛角30克),高熱神昏,驚厥可衝服安宮牛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