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9月1日起實施,是否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2020-12-20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實習生 魏捷儀 金瑜

日前,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0年,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9月1日,《意見》便開始正式實施,在此之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前往商場、超市等地,看看限塑令是否對普通消費者們產生影響。

超市消費者多自備環保袋 較少使用塑膠袋

30日,記者來到天河又一城的永旺超市,超市內提供免費紙皮箱,供顧客在店內購買物品後打包使用,以取代塑膠袋的使用。記者在該超市的6號收銀臺觀察了20分鐘,發現這段時間內結帳的19名顧客中,有4人購買塑膠袋打包物品,5人購買超市環保袋打包,2人不用任何袋子或使用超市內的保鮮袋打包,4人自備環保袋打包,4人購物後使用紙箱打包,選擇使用環保袋購物的市民為多數。市民李奶奶告訴記者,雖然她不太了解限塑令,但表示日常出行都會自備環保袋,如果買的東西過多,也會選擇購買超市5元一個的大號環保袋。

而在廣百超市,記者在收銀臺觀察了15分鐘,發現這段時間內結帳的7名顧客中,有2人購買塑膠袋打包物品,5人自備環保袋打包,選擇使用環保袋購物的市民為多數。市民徐女士告訴記者,一般出門都會自備環保袋或者是一個手提小推車,很少使用塑膠袋,並告訴記者希望早點取締塑膠袋。

那麼普通民眾是否了解《意見》的相關信息?又了解多少呢?在廣東生活四年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我並不了解,但是感覺最近幾年國家對於塑料的限制力度還是挺大的」另一位來自湛江的銀先生則說:「我是在瀏覽器推送中看到過什麼限塑令,但是沒有深入了解。我還記得當時超市塑膠袋要單獨收費時,還挺詫異的。」

記者也在採訪的過程中看到很多使用布袋的市民,布袋作為塑膠袋最好的替代品之一,既環保也時尚,那市民對於布袋的使用有什麼看法呢?「最開始使用布袋是因為覺得每次在收銀臺都要單獨付費塑膠袋,很麻煩,就買了一個布袋,用了這麼久挺方便的」剛剛購物完並自帶布袋的蘇先生向記者這樣說道,「限塑令這個是不了解的,沒怎麼關注這方面的消息」。記者在採訪市民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市民對於該最嚴限塑令的發布和實施並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基本都願意用比較環保的購物袋或者其他製品。

塑料吸管改成紙質吸管 有消費者表示「不習慣」

同日,記者來到廣州體育西路天河城的星巴克發現,這裡使用的杯蓋上,均標有塑料回收標誌,其中白色塑料杯蓋使用的材料是聚苯乙烯(PS),透明塑料杯蓋使用的材料為聚酯(PET),吸管使用的是可降解紙吸管。自星巴克在2019年4月宣布在上海深圳率先試行紙質吸管至今,全國範圍內星巴克門店都是用紙質吸管。一位正在等人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紙吸管一開始覺得很不習慣,而且時間久了質感不是很好,但是在了解了紙吸管是更為環保之後便也慢慢開始習慣使用紙吸管了,並會主動告知身邊朋友選用紙吸管更佳。

隨後記者來到廣州麥當勞今日廣場分店,發現無論是堂食還是外帶都已經開始使用「無吸管」杯蓋,店家提示將不再主動為可樂、雪碧等不含固形物的冷飲配備吸管,顧客可通過「無吸管」杯蓋直接飲用,珍珠奶茶、麥炫酷等含有固形物的冷飲,以及麥咖啡冷飲,暫時仍將配備吸管。

記者在商場,超市看到普通塑料製品和可降解產品的質感有較大的區別,市民是否願意使用或者是否習慣?記者採訪了一位星巴克的忠實顧客告訴記者「當時星巴克換成紙吸管那個時候,真的很不習慣,因為紙質很容易就變軟,就很難喝到。」「後面我也問過他們為什麼要換,說是環保,也理解,就沒什麼了。」大部分市民都願意接受這些環保產品並使用。

限塑令多針對生產者和經營者 消費者受影響較小

對於為何如此嚴格推行限塑令,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毛達博士認為是出於對景觀問題、資源浪費問題、對海洋陸地生物的直接傷害問題、以及對健康的直接影響等方面綜合考量後必須堅決執行的舉措。「相比於2007年的限塑政策,這次文件就有很多區別化的設置、區別化的安排。」

「目前大眾對塑料汙染以及如何從個人生活層面減少塑料汙染問題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教育。以廚餘垃圾袋這個場景舉例,目前各地限塑令並未規定居民是統一使用普通塑膠袋並且對廚餘做破袋投放,還是使用可堆肥的生物降解塑料垃圾袋從而無需破袋。」綠色和平組織塑料項目主任唐大旻則認為,限塑令目前實施仍有難點。

除此以外,他還認為如今新限塑令本身對消費者基本不造成新的不便,除了塑料購物袋收費的範圍有所擴大之外,其餘的措施都是針對生產者和經營者,比如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塑料微珠,是針對生產者;要求餐飲服務不再對堂食消費者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是針對經營者。因此消費者也不必過分擔憂。

持此觀念的還有毛達,「比如說像吸管這個產品,我們很多的飲料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個習慣,然後對吸管有依賴的一些消費者,很多的商家還可以提供紙質吸管或者可降解材料的吸管,所以光是吸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我們印象當中的不方便,只是說我們習慣的一種調整,其實並不是不方便,而是說這個習慣本身改變的一個障礙。」

號稱最嚴限塑令 嚴在哪?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7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膠袋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該《通知》明確提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並且為了引導群眾節約使用,《通知》規定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的治理意見》(以下稱《意見》),該《意見》被稱之為「最嚴」限塑令,甚至是被稱為「禁塑令」。8月20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記者仔細研究兩份文件發現,文件的更「嚴」之處在於,不僅是禁止限制塑料購物袋的使用,其範圍更廣更細,禁止目錄更加詳細。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並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包裝塑料都有明確的禁止限制指示。而文件所治理的塑料製品覆蓋面幾乎涵蓋了市面上所有較常使用的塑料製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稱為「禁令」。

記者看到,在文件中,「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這一板塊,是之前《通知》中較少提及的部分。文件提出,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在各交易場所推廣環保製品,強化企業綠色管理責任,推行綠色供應鏈,明確各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生產合格並不得添加危害人體安全的化學添加劑的塑料製品。

在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強化組織實施的要點上,更是細緻劃分,把治理塑料汙染的責任細分到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個人和每一個詳細的措施上,並嚴格指定法律法規,保證在治理期間的秩序問題。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棟賢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陳怡晴

相關焦點

  • 限塑令今起實施 對消費者影響幾何?
    限塑令今起實施 對消費者影響幾何?9月1日,《意見》便開始正式實施,在此之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商場、超市等地,了解限塑令是否對普通消費者產生影響。1、市民對限塑令了解多少?
  • 探訪上海「新限塑令」實施首日 消費者自備購物袋逛商超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明效 上海報導&nbsp&nbsp&nbsp&nbsp2021年1月1日起,上海市
  • 「限塑令」為何成了一紙空文?
    據報導,節假日期間是塑膠袋使用的高峰期,而「限塑令」在我國實施七年多以來,效果並不明顯。為減少使用塑膠袋產生的汙染,多地提倡使用「環保袋」「菜籃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試圖破解塑膠袋的難題。(2月15日澎湃新聞網)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 如何有效落實「限塑令」
    ◇整合監管機構,明確權責,並確定「限塑令」的主要負責部門,從而改變「限塑令」執行中的多頭監管狀況。  ◇可由政府出資設立促進「限塑令」執行的專項基金,通過在大型超市提供環保袋出租服務、獎勵自帶購物袋消費者現金等措施完善限塑機制。  據2017年9月5日《工人日報》報導,數據顯示,目前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家平臺日接單量達2000萬份。
  • 有「最強限塑令」更需最強替代品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該《方案》也被媒體解讀為成都版的「史上最強限塑令」(據12月18日《成都商報》)。  <br/><br/>  其實,早在2008年6月1日,我國的「國家版限塑令」就已經開始實行,按照「限塑令」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 廣州新版「限塑令」實施前夕:涉及行業多有對策,市面仍存限塑...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實施「限塑令」涉及的三大場所(酒店、餐飲、快遞)發現,多數企業在以往「限塑令」的要求下已經養成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習慣,然而個別經營者對新版「限塑令」不知情,仍處於限塑「盲點」的狀態。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本報實習記者 張錦 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導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地域執行禁塑限塑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地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被視作升級版「限塑令」。
  • 上海「限塑令」實施一周 大小超市落實不一
    超市收銀臺貼有「限塑令」的提示標語。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陳楓 張亨偉)2021年1月1日起,上海正式開啟了升級版「限塑令」,超市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實施一周後,對於「限塑令」超市的落實情況如何?7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大小超市了解情況。
  • 買9種商品送6個塑膠袋,實施4個月,「限塑令」還是一紙空文?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有4個多月,記者走訪部分菜市場、小菜店、便利店發現,儘管店內按照新規張貼著「限塑令」的通知,但實際上,原本該收費提供的塑膠袋還在敞開免費供應。線下商超 塑膠袋免費供應5月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之初,記者曾在海澱區紫竹院南路的阿林生活超市發現,來購物的居民自取塑膠袋十分隨意,有時一個人就能撕走七八個,結帳時並沒有額外收費。時隔4個多月,記者再次來到阿林生活超市。「新核桃下來了,嘗嘗?」
  • 最嚴"限塑令"實施情況如何?農貿市場"照舊"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開始實施最嚴格的「限塑令」,目前使用情況怎麼樣?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餐飲企業卻仍然繼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1.5元一個塑膠袋!新限塑令下 超市新塑膠袋身價不再「親民」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和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已在9月1日起實施。在新限塑令下,記者巡城發現,可降解塑膠袋在一些超市已不是「贈送價」;有企業反映,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使用將使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有的企業則是綜合考慮,提前規劃了塑料製品的替代。有環保機構希望,廣東新版限塑令,真能起到全社會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作用。
  • 限塑令「升級」 紙吸管登場
    迎接升級版「限塑令」,你準備好了嗎?2021年全國多地實施升級版「限塑令」1月1日,記者在上海地區的一家盒馬鮮生門店看到,不少從店內走出的消費者,提著的不再是統一的盒馬鮮生白色塑料購物袋,而是各式各樣的布袋、重複利用的塑膠袋、店內購買的紙袋等。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中國寧波網丨新版「限塑令」實施在即 我們該怎麼做?
    9月底,市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印發《寧波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圍繞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新目標新定位,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如何解讀新版「禁塑令」?寧波又是如何排定限塑、禁塑時間表的?禁用後可以用什麼來替代?記者就此採訪了專家、職能部門及相關企業。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
  •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
    背景 各省市加快推進「限塑令」,長沙要求今年11月1日起實行 早在今年年初,「限塑令」在全國就引起了一波討論熱潮。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相關規定出臺後,各省市也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相關辦法,加快推進限塑令的腳步。
  •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大型商超及餐飲企業都在備戰新限塑令,做好了替換準備,不容忽視的是,受高成本掣肘,可降解塑膠袋的普及推廣仍需時日。 生產企業的新模式新限塑令實施在即,生產企業也卯足了勁布局市場,為搶佔市場想出了各種招數。家住現代逸城小區的劉女士近日發現,小區新上了一臺環保塑膠袋發放機,手機掃一掃機器上的二維碼,機器就會免費「吐」出一個環保塑膠袋。
  • 最強限塑令「京十條」實施情況參差不齊 餐飲業何時迎來吸管換代潮?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京十條」落地 塑料吸管替換情況參差不齊餐飲業何時迎來吸管換代潮?本報實習記者 楊天悅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建成區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鼓勵餐飲堂食服務採用可清洗消毒、重複使用的餐具……被業內稱作力度最強限塑令的「京十條」已經落地,但記者發現,在頭部企業率先取消一次性塑料吸管後,仍有不少餐廳對此默不作聲。
  • 一次性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集體「下崗」,「限塑令」
    原標題:一次性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集體「下崗」,「限塑令」全面開啟,落地情況如何?一百多年前,奧地利人舒施尼發明了塑膠袋,極大方便了當時人們的生活,但他們肯定想不到,在越來越重視環保的今天,塑膠袋會被評為二十世紀最糟糕的發明。而為了限制塑膠袋,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了不少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石家莊市各超市便利店要全面推出環保可降解購物袋。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最近的社交媒體上,時不時會有網友這麼吐槽。但其實,這真不是店員的失誤。麥當勞中國近日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