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此文,好想去柬埔寨觀鳥

2020-12-19 自然使者

文:董江天/麥茬

有人說:「觀鳥節並不是關於鳥,而是關於鳥人」。

大致上,是指觀鳥節這樣的大型集會提供了更好的機會把觀鳥者、觀鳥組織和關聯企業聯合起來舉辦一個更有影響力的盛會,從政府、媒體、青少年及公眾環境教育等多個層面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從而更好地推動觀鳥這項公民科學活動,最終達到促進環境保護的目的。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會議期間的環境論壇、同行交流以及會後的觀鳥行程,都深深吸引著與會鳥友。

柬埔寨雖然第一次舉辦觀鳥節,但有「寸草心」這個臺前幕後推手的幫助,早早準備下短至半日、長至5天的觀鳥行程,任君選擇。

我們一行25人選擇了5天(E行程),隊員大多來自湖北省和深圳市。

出行前不做功課、不列目標鳥種的,通常都被列入「偽鳥人」行列。作為一個自詡的鳥人,我當然少不了把柬方提供的行程和名錄細縷了一遍,列下目標清單:亞歷山大鸚鵡、南亞鴇、斑嘴鵜鶘、巨䴉、黑頭白䴉、白䴉鸛、瘤鴨、白翅棲鴨、大禿鸛、白腰侏隼、灰頭魚鷹(烏漁雕)、印度烏雕、慄鳶、點斑林鴞、紫林鴿、遠東葦鶯,共16個其中能收到5個就ok,別的沒敢多想。

做功課有個好處,你需要查對書籍或網絡資料,熟悉了它們的基本資料和圖像,在腦子裡建個圖庫,在野外遇到它們時有助於「對號入座」。柬埔寨還沒有出版鳥類圖鑑,我使用的是老版本的東南亞鳥類圖鑑,也夠用了。

D1:

起個大早退房行李裝車,在酒店吃完豐盛的早餐,6:30全隊出發往暹粒方向行駛。此時鳥導「瘦」出場,她是我們的全程嚮導,向大家介紹5天行程的要點,並預先告知嚮導的分配將按照不同區域大隊活動或分組行動配備不同的輔助領隊,同行中還有她的一位同事協助後勤。

上午的重點是柬埔寨縫葉鶯。What?不在我的目標清單裡?聽「瘦」詳細分解才明白,這個「柬埔寨縫葉鶯」原來是黑喉縫葉鶯中的一個亞種,但經長期觀察、研究,發現這個亞種只在柬埔寨分布,而且範圍非常狹窄,與黑喉縫葉鶯主要區分在於喉部的黑色板塊更大更黑,而頭部的棕紅色也比黑喉縫葉鶯的更寬更濃豔。因此,在柬埔寨可見的縫葉鶯有三種:柬埔寨、黑喉和長尾,其中長尾縫葉鶯是頸側有小黑斑的亞種,在會場塔子山公園已經收下。

柬埔寨縫葉鶯雄鳥,攝影:麥茬

離開金邊城區約45分鐘車程的一處鄉間,大巴停靠路邊,「瘦」和同事先下車不斷提醒大家留意車輛,帶一個大隊伍在野外,要操的心可不少。

這處生境大致為灌叢、乾枯的魚塘和稻田、荷塘以及大片荒廢的農田長滿雜草灌木,距離居民點比較遠。在大約一小時的觀察時段中,只有我們這群觀鳥者沒有遇到其他人。除了空中飛過的黑腹蛇鵜、停在樹梢的黑頸鸕鷀、池塘裡的白眉田雞,此處收穫的高光鳥種有:柬埔寨縫葉鶯、亞洲金織雀、盤尾樹鵲、黃腹麻雀,竟然都不在我的目標清單上,卻都是我的lifer,幸福來得有點猛烈啊!

柬埔寨縫葉鶯雄鳥,攝影:麥茬

柬埔寨縫葉鶯雌鳥,攝影:麥茬

亞洲金織雀雄鳥,攝影:麥茬

亞洲金織雀雌鳥,攝影:麥茬

盤尾樹鵲,攝影:麥茬

盤尾樹鵲,有奇特的藍眼睛,攝影:麥茬

中午在Kampong Thom 鎮第三代華人的餐廳午餐後,驅車往Phnom Kroam 一處鄉村。剛下車便見空中一大群二百多隻鉗嘴鸛在空中盤旋,之後是幾十隻彩鸛升空,遠遠望去荷塘深處停歇著難以估算的鸛、鷺和黑尾塍鷸,一隻須浮鷗在近處的池塘巡遊。

彩鸛,攝影:麥茬

彩鸛、黑頭白䴉混跡於大白鷺、牛背鷺中,攝影:麥茬

黑頸鸕鷀,攝影:麥茬

東方大葦鶯,攝影:麥茬

接近傍晚,鳥兒們都活躍起來,盤尾樹鵲落在大樹冠裡、斑嘴鵜鶘從遠山略過,銅翅水雉在荷葉中露出小臉,紫水雞在灌叢枝頭入定。一隻黑頭白䴉隱身在滿塘的白鷺群中……忽然,一群慄樹鴨騰空而起,目光放遠處,小巧靈動的短嘴金絲燕在空中飛舞,間或幾隻褐背針尾雨燕混雜其中便顯得體態豐滿圓滾了。

銅翅水雉很能藏,但仔細觀察還是能找到它。攝影:麥茬

斑嘴鵜鶘遠遠飄過,只有我一人看到的情況下,有圖有真相,攝影:麥茬

褐背針尾雨燕,注意腹面尾下覆羽的白色斑塊和尾形。攝影:麥茬

夕陽在棕櫚樹間漸漸隱去,我們在白眉田雞夫妻和三個煤球孩子的目送下收隊。第一天行程約300公裡,收穫70個鳥種,宿暹粒。

D2:

行程第二天,早餐後7:00出發,探尋吳哥窟。我們也是觀鳥觀景兩不誤,小吳哥內環城邊的樹林是很好的賞鳥點,收穫斑頭鵂鶹、黑枕黃鸝、斑頭綠擬啄木鳥、菲胸鸚鵡、大盤尾、中杜鵑、黑腹蛇鵜、黑冠鵑隼、蛇雕等等……

關於巴戎寺「高棉的微笑」這個稱謂,在地導遊也是華人的後代小麗——吳哥窟的中文導遊為我們講解了來由。原來,釋迦摩尼當年到達柬埔寨傳教時,尚未成佛,因此還不能稱為四面佛。然而,柬埔寨王國屢經戰火、宗教信仰數度變幻,大量佛龕浮雕被毀,「高棉的微笑」得以倖存至今,難道果真是佛教的「平和靜默,慈悲為懷」在此得以感召眾生?

亞歷山大鸚鵡在吳哥窟王城裡的大樹上,攝影:麥茬

變色樹蜥在古老的石雕上曬太陽,攝影:麥茬

大量棕雨燕在小吳哥城內開闊的廣場上穿行,攝影:麥茬

黑冠鵑隼從高空略過,攝影:麥茬

緋胸鸚鵡偏愛高大的樹木,攝影:麥茬

下午吳哥王城新增亞歷山大鸚鵡、中南壽帶等……傍晚時分,大家繽紛兩路,一路再次進入小吳哥城內、一路城外護城河邊,兩相守望吳哥窟日落。來自武漢的殷濤老師在護城河的蓮花倒影中,教授大家景觀攝影要訣,實踐攝影中的減法。

傍晚,嚮導與我們商議,三天團的團友反應:後兩日我們將要去的那個保護區收穫不佳,而且次日天氣預報有雷陣雨,徵求意見是否需要修改行程。我們全隊大多數人認為原計劃的行程是經典路線,也是此行的主要目標,我們選擇維持原行程不變。

D3:

第三天,4:30起床收拾行李,窗外下著大雨。退房、裝車,雨停了,5:30準時出發。

行程進入另一種狀態:保護區觀鳥=觀鳥生態旅行+支持保護行動。我們每人的團費中,$45美元交給保護區,不僅娛樂自己也為鳥類保護工作出一份力。(編者註:此舉甚好,國內可以借鑑)

在Tbeng周邊及Tmatbeoy 觀鳥,在田野中享受蛋炒飯早餐和咖啡,巨䴉和白頸鸛遠遠地觀望我們。這片區域是䴉、鸛保護區,林間道路崎嶇,非四驅車不能。我們到達時天蒙蒙亮,從大巴換乘7輛越野車進入保護區。

中午在保護站午餐。午餐由鳥導公司提前培訓廚師怎麼炒中式菜,而且在鎮上採購了蔬菜、雞蛋加餐,這得益於先行的三天團告知餐食不適應所做的調整,溝通多重要!(編者:也為本地負責餐飲方能根據需要迅速調整,點讚!)

這一天,我們收穫的高光鳥種有巨䴉、黑頭白䴉、白腰侏隼、棕翅鷹、橫斑腹小鴞、棕胸佛法僧、黑頭綠啄木鳥、大金背啄木鳥、棕腹樹鵲、灰鵑鶪、小山椒鳥、褐山鷦鶯等…… 還有柬埔寨版的中華鷓鴣。

嚮導「瘦」向大家介紹保護區管理概況

觀鳥路途中常有小意外,比如4號車在保護區內陷車三次,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導致的後果是隊員曉敏拍到驚豔版鸛嘴翡翠,團結友愛的其他車輛雖然也耐心等候了但都沒看到,完全是一出「此情只為你等待」。

起早摸黑是常態,此情此景便是最好的安排。4號車的屢次陷車導致大隊走走停停,加上7號車出了點小毛病,伸手不見五指時,我們緩慢行進在回大巴的路上。今天的行程結束,設備裝袋準備換車。

1號車停下了,2號車也停下了,一群人蹲在車輪邊忙活,難道又出故障了?對講機裡傳來信息:貓頭鷹!我們在3號車,田雨在副駕駛位驚呼:快!快!貓頭鷹在地上!

好傢夥!考驗功夫的時候來了:開包-取相機-開機-取鏡頭蓋-下車-就著車燈調高ISO-扎穩馬步-舉鏡頭-咔咔咔-回放檢查-有一張清楚的-OK-倉鴞飛了。

老鳥人常說,功課平時做、口訣常操練,當一個機會來臨時,可能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平時多練多累積經驗很重要。

黑夜中攔路的倉鴞,攝影:麥茬

D4:

昨天太激動,今天更考驗。4:30出發,踩著要最後一搏的節奏,因為明天第5天就要回程往金邊的路上了,目標鳥種在此一天。

仍然是摸著微弱的晨光換上吉普車,穿過保護區裡的Tmatbeoy村,一片寂靜。

這一天,我們在保護區的另外兩個片區活動。中午仍然回到Tmatbeoy lodge修整,一隻三天前從樹上掉下來的點斑林鴞小鳥與我們一起午餐午休,它在一邊自顧自睡覺。這裡可以為少量遊客提供簡易的食宿,也是保護區工作人員的休息站。

被救助的點斑林鴞,攝影:麥茬

怕對繁殖中期的白肩黑䴉造成幹擾,我們遠遠地觀察。攝影:麥茬

黃額啄木鳥像星頭啄木鳥大小,在密集的叢林中很考眼力。攝影:麥茬

小山椒鳥雄鳥,攝影:麥茬

林鵙,樣貌實在太不起眼了,到處都有,就是每次等你在差不多顏色的枝條上找到它,就飛了。不過,好歹也是lifer呀! 攝影:麥茬

野外的點斑林鴞,沒有嚮導想找到它?不是不可能,挺難! 攝影:麥茬

大金背三趾啄木鳥,總能聽到它張狂的叫聲,鳥類中的先聲奪人。攝影:麥茬

要不是嚮導低呼了一聲 Indochiness Bushlark,就錯過它了。要知道,叫「印緬」或「印支」啥的,可都是好鳥啊……果真是(印緬歌)百靈,站也要站在高高的藍天下。攝影:麥茬

大金背啄木鳥,和金背三趾啄木鳥的區別,除了嘴的比例稍大一些、黑色的貫眼紋更寬一些,重點還有下巴頦兩側的斑紋,一個是兩條細線,一個是一條線。攝影:麥茬

鳳頭樹燕,這回讓我們看了個夠。攝影:麥茬

鳳頭樹燕,攝影:麥茬

柬埔寨開展生態旅遊時間不長,每年到這個保護區參觀的客人大約1000人左右,保護區門票的收入部分用於保護幾個瀕危物種的日常工作,部分用於補貼保護區內為約300戶居民建立的學校。

在深圳時,以為深圳很熱,沒想到柬埔寨的暹粒更像火爐,而且是悶燒型。吳哥窟的中文導遊小麗說過3月還好,最熱的季節是4、5月,真是有點難以想像。想著下次要考慮選擇11-2月去吳哥窟才好。

這一天,大家都卯足了勁,跟著「瘦」一起穿行於林間灌叢,還好前兩日下過雨地面比較溼潤,不然定會塵土飛揚。今天收穫高光鳥種有白頸鸛、白肩黑䴉、巨䴉、綠皇鳩、黃腳綠鳩、褐林鴞、點斑林鴞、黃額啄木鳥、金背三趾啄木鳥、白眉扇尾鶲、印支歌百靈等……

紫色花蜜鳥,大多數情況下是這種深藍近黑的顏色,只有在陽光下的特殊角度,羽毛的結構色才能顯現出紫色輝光。攝影:麥茬

金背三趾啄木鳥,在一片白花花的樹幹中很驚豔。攝影:麥茬

一隻蓄謀穿越公路的中華鷓鴣。攝影:麥茬

雖然我們很小心,兩百米開外的兩隻白頸鸛還是逃跑了。雖然只是因為清理倒下的路障臨時下車,我們卻收穫這個意外驚喜。任何時候望遠鏡和相機都不能離身,上廁所也不例外。觀鳥鐵律之一,切記!切記!攝影:麥茬

棕胸佛法僧在柬埔寨是常見鳥,為森林和田野增添不少絢麗色彩。關於鳥類中佛法僧名稱的由來,比較有據可查的是源於古時日本高僧將夜晚山林中角鴞類叫聲誤認為白天出現的彩色鳥兒,由此鳥綱中出現「佛法僧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搜相關信息。攝影:麥茬

常常有人問我,觀鳥這麼多年不厭嗎?有那麼好玩兒嗎?通常,我會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觀鳥活動的執著不得、無心插柳、以及時不時的自虐考驗,它又是多麼的讓人充滿期待。

昨天夜晚攔路的倉鴞能說明什麼是意外驚喜。拿這第5天的經歷來說,就能體會到另一種心靈衝擊。

殷老師扛著大炮和腳架超過30斤的重量,到下午徹底跟不上大部隊的節奏,便在停車處與新收的兩枚攝影小徒弟一邊休息一邊切磋攝影。當大部隊在叢林中尋找棕腹啄木鳥和林夜鷹的時候,短尾鸚鵡出現在他們眼前。短尾鸚鵡啊!在國內沒有幾個人見過的,是最近十年的中國鳥種新記錄,可惜我與它的緣分未到,不得一見。

不過,每一次觀鳥行程,都會有遺憾,也正是因為這些小小的遺憾,讓你有了下一次再來的理由,也讓人更豐富地體會行走中尋尋覓覓的樂趣與隨遇而安的淡定。觀鳥,本就是一種心境的修煉。

D5:

上午在Tbeng 鎮往金邊回程路上的一個湖區觀鳥,收穫大量慄樹鴨和銅翅水雉、慄鳶、慄斑杜鵑、鸛嘴翡翠、黑頭黃鸝、棕腹樹鵲、黑喉縫葉鶯、黃腹麻雀等……

回程路上,我與遊俠、「瘦」擔綱整理全隊鳥種清單,結果全隊記錄191種。我個人記錄177種,目標清單中拿下7個,外加目標以外收穫16個lifer。

黃腹麻雀雌鳥,攝影:麥茬

灰燕鵙,在湖中大樹上歇息,攝影:麥茬

慄斑杜鵑膽子挺大,攝影:麥茬

慄鳶在湖面盤旋捕魚,攝影:麥茬

鉗嘴鸛總能出現在美好的畫面中,攝影:麥茬

據說金腰燕在柬埔寨還有一個亞種,腹部的縱紋比這種還淡,攝影:麥茬

大群慄樹鴨躲在湖邊的荷塘中休息,要不是有個當地人下去勞作驚起它們,還真難以發現。攝影:麥茬

一顆倒地的巨大枯樹,為我們提供臨時休息的長椅,頭頂是白眉扇尾鶲的巢。攝影:麥茬

棕腹啄木鳥,從「家」中探出頭來問候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攝影:麥茬

斑扇尾鶲,看看與我們的白喉扇尾鶲有啥不同?攝影:麥茬

下午6點,大隊如期到達金邊機場,送走部分回國的隊員,其他隊員回酒店休息。眾人與柬埔寨嚮導依依惜別,愉快的行程結束。

我們的吳哥時光,攝影:劉峰鋼(老劉)

這是我最近十年來體驗最好的一次觀鳥行程,得益於「寸草心」前期的協調工作到位,對各方面都安排得很周到細緻,比如主力操手青草同學提前就告訴柬方「中國人愛吃」,所以我們五天行程中每個觀鳥小節結束,回到大巴上就有新鮮的芒果、菠蘿、菠蘿蜜等著我們,隨隊後勤安排得妥妥噹噹。

以「瘦」為主的三位鳥導非常敬業,不僅很勤快找鳥同時也精心關照每一個隊員的需求,經常性地與我們溝通各方面情況,柬埔寨方的服務當屬一流,完全超出預期。

再次回到金邊時代酒店,也是此次柬埔寨觀鳥節會務酒店,雖然三星級卻直達國內五星級標準。一夜好夢,夢中是明年的「中國(京山)國際觀鳥節——2019斯裡蘭卡」站。

野外早餐,攝影:劉峰鋼(老劉)

編者注

關於前文「偽鳥人」和「鳥人」的說法,是鳥友之間調侃、激勵的戲言,不必過度解讀。但一個行程之前,預先熟悉路線、鳥種,以及結束後的名錄整理和進一步討論、學習,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幫助我們迅速提升鳥功,我們稱之為做功課。

小提示

柬埔寨4-5月最熱,暹粒地面溫度可達45度,最舒適的是冬季,12-2月約20多度。行程安排可以考慮到達時選擇金邊機場。暹粒至金邊機場單程約310公裡,行程約6小時。回程可以選擇暹粒機場,效率更高。

快樂的柬埔寨觀鳥,我們的心情如鳥兒一樣飛揚。攝影:劉峰鋼(老劉)

全隊記錄191種。

關於作者

麥茬是自然名,實名董江天。2002年放棄金融業的工作,跳入觀鳥大坑。深圳觀鳥會創始人,也是該會的超級志願者。《兩岸三地50種柳鶯折頁》的手繪圖作者。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微信公號:ziranguancha

投稿郵箱:ziranguancha@163.com

相關焦點

  • 柬埔寨觀鳥節——會後觀鳥行記
    這個發生在東南亞國家柬埔寨的「一帶一路」事件性活動,給親歷者帶來了諸多的感受和故事。深圳市觀鳥協會秘書長董江天(網名:麥茬),通過會後觀鳥行記娓娓道來了她在參加觀鳥行程乃至觀鳥節中的觀察、評價和思考,那些真摯動人的鮮活記憶為大家了解柬埔寨提供了很好的視角和途徑。        這個季節的柬埔寨驕陽似火,平均氣溫35度,在野外觀鳥往往讓人汗流不止。
  • 今年京山的觀鳥節辦到國外去了 首站選在柬埔寨首都金邊
    &nbsp&nbsp&nbsp&nbsp2018年3月16日-19日,「2018中國(京山)國際觀鳥節柬埔寨站暨第一屆柬埔寨觀鳥節」 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此次觀鳥節由中國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政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柬埔寨環境保護部 (Ministey of Environment Of Cambodia ),柬埔寨自然生命組織 (NatureLife Cambodia),柬埔寨國際鳥盟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mbodia Programme),柬埔寨鳥導協會 (Cambodia Bird Guide
  • 柬埔寨副國務卿參加2018年中國(京山)國際觀鳥節
    柬埔寨王國環境部副國務卿SOU SOVOUTH致辭柬埔寨王國環境部副國務卿SOU SOVOUTH參觀三陽鎮小學5月27日下午4時,2018年中國(京山)國際觀鳥節暨「太力」杯中國(京山)第十一屆野生鳥類觀鳥攝鳥大賽閉幕
  • 走吧,一起到柬埔寨,感受蓬勃發展的柬埔寨旅遊業
    柬埔寨的旅遊業發展迅速,東埔寨現在可提供的活動種類比以往任何時候種類都多,在國內掀起一陣活動狂熱。下面,就讓小編領你們去看看吧。觀鳥觀鳥是最吸引人的活動之一,因為柬埔寨境內棲息著東南亞最珍稀的大型水禽,比如禿鸛、鸛和鵜鶘。
  • 去柬埔寨觀鳥,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有過觀鳥經驗的人都知道杜鵑往往是聞聲不見影,它們偏愛躲藏在濃密的樹叢中。但總是會有神經大條的,這隻杜鵑在我面前捉到一條毛蟲,毛蟲扎嘴扎喉嚨這可是認真要吃了它?第一步,樹枝上蹭蹭蹭;第二步,用力摔打;第三步,毛刺差不多折騰完了,一口吞。
  • 走向世界的京山觀鳥
    簡介:京山觀鳥始於2005年,由企業愛心環保人士詹從旭發起,同年6月組建了京山縣第一支觀鳥隊並舉辦了首屆京山觀鳥節。此後每年5月,中國(京山)觀鳥節如期舉辦,規模及影響不斷提高,觀鳥文化逐步深入人心且頗具影響。2013年3月,京山縣被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授予「觀鳥之鄉」稱號。2016年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亞洲賞鳥博覽會,備受好評。
  • 打卡「觀鳥秘境」冬季到黃河口來觀鳥
    遊客可以在觀測站裡邊休憩、就餐,購買觀鳥商品及租賃望遠鏡、觀鳥服、觀鳥帳篷等觀鳥設施。「觀鳥秘境」全長15公裡,建設了2處標誌性觀鳥屋和觀鳥廊道、觀鳥帳篷,涉及並投用新的生態觀鳥車,開展高端訂製化觀鳥攝影活動。目前,黃河口溼地觀鳥科普園(溼地觀鳥線路)已形成了「一路、兩屋、三站、三節點」的多角度生態觀鳥空間布局。
  • 走,觀鳥去!(圖)
    如此首尾夾擊,沒幾個回合,兇猛善戰的黑鳶只好悻悻而去,隨風展開的雙翼透出幾分狼狽。剛剛還同仇敵愾的兩個戰友,此刻卻形同陌路,各自東西分別落在乾枯的楊樹枝上。  「果然不出所料!」李海濤哈哈大笑起來。  這是初夏的一個周末,李海濤與幾名志同道合的觀鳥者,驅車五六個小時,從北京來到唐山樂亭縣一片不起眼的小樹林中,專為觀鳥。
  • 秀秀書院:讓我們把紅樓夢讀一百遍罷
    甚至有人讀了《紅樓夢》,由於酷愛書中人物以至痴狂的。」一部「大旨談情,實錄其事」,且將「真事隱去,假語村言」演繹之作,緣何成為「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 去柬埔寨,但不去吳哥窟
    知道我的計劃中並沒有吳哥窟,周圍朋友都驚掉下巴:「那你還能去哪兒?」吳哥窟是很美,但,吳哥之外的柬埔寨,難道就沒有看頭了嗎?我不信。從金邊坐了四個小時的巴士後,我見到了柬埔寨的大海。開旅館的華人老闆阿文告訴我們,柬埔寨天氣太熱,當地人度假從來不去吳哥窟,不是到西哈努克沙灘上躺著,就是去終年雲霧繚繞的波哥山消夏,而前者,更是當地年輕人度蜜月的首選。他開玩笑說:「吳哥的微笑在八百年前的廢墟裡,而柬埔寨人的微笑,則在吳哥之外。」
  • 廣州觀鳥去哪裡?秋冬季廣州十大觀鳥好去處推薦(圖)
    廣州觀鳥去哪裡?秋冬季廣州十大觀鳥好去處推薦(圖)  當北方雪花紛飛時,南方已是候鳥歡聚、齊聲合唱的熱鬧景象。目前,廣州漸入觀鳥佳境。小編採訪發現,不僅流花湖公園、南沙溼地、流溪河公園這些傳統遷徙點,就是海珠湖、大學城灣咀頭溼地、白雲湖公園這些新晉遷徙點,全都成了候鳥的天堂。
  • 好想再去一次柬埔寨
    春天裡一進4月,幾家朋友湊湊,遊蕩了一圈柬埔寨。這次既不是跟旅行社,也不是自由行,是朋友的朋友在柬工作,熟悉地形,在那邊安排招呼並親自三陪,貼心之至。所以這一趟,我們大開眼界,到了一般旅行團不到的地方,吃到了當地人自己享用的飯菜、各種小吃、水果,可以說是白皙偏瘦地去,曬得又紅又黑、吃得滾瓜溜圓地回。
  • 吳城候鳥小鎮進入最佳觀鳥季
    【吳城候鳥小鎮進入最佳觀鳥季】候鳥遷徙季,觀鳥正當時。日前,記者走進九江市永修縣吳城觀鳥小鎮,在大湖池觀鳥點遠眺冬季候鳥,傾聽「護鳥人」的故事。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冬季,吳城候鳥小鎮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候鳥小鎮變成「候鳥天堂」,吸引了遊客和候鳥愛好者紛至沓來,打造了江西觀鳥新名片。
  • 春天來了 快去觀鳥吧
    輕寒薄暖暮春天,又是一年觀鳥時。2月15日,市規劃局、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重慶觀鳥地圖》,帶領市民在高山、在草場、在水中,觀深澗黃鸝鳴、賞翠柳白鷺飛。根據《重慶觀鳥地圖》,市民可去黔江、酉陽阿蓬江溼地公園看紅腳隼、鴛鴦;去九龍坡彩雲湖看鸕鷀、磯鷸;去南岸廣陽島看秋沙鴨、鷸,南山植物園看畫眉、卷尾;去北碚麗灘看羅紋鴨、斑嘴鴨、赤膀鴨;去渝北照母山看黑鳶、紅隼;去巴南陽春溼地公園看白琵鷺等。
  • 秋風起 雁南歸 觀鳥去
    它們朝著溫暖溼潤的南國飛來,廣州及周邊地區等自然景區陸續出現各種鳥類的身影,又到一年最佳觀鳥季。乘船進入以無瓣海桑為主的紅樹林中,也許是泛起的漣漪擾了清夢,也許是不速之客到訪讓它們有些害怕,兩岸的鷺鳥在船頭陣陣飛起,絕塵飛去蒼穹。待它們發現遊人安靜且和平,則又飛回自己的安樂窩。 在繁殖區,能見到留下來的鷺鳥與蒼鷺,它們對遊人的到訪已經習以為常,因此專心地照顧自己的寶寶。頗有意思的是,鷺鳥與蒼鷺,黑白配,錯落在枝頭,如一幅水墨畫。
  • 又是一年觀鳥季,「熱鬧」的金海灣紅樹林等著你
    冬遊廣西【又是一年觀鳥季,「熱鬧」的金海灣紅樹林等著你!】北海是觀鳥界公認的國內最佳的觀鳥去處之一,在距離市區半小時車程的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內有一片2000多畝的海上「森林衛士」——紅樹林。金海灣紅樹林一帶的溼地灘涂面積廣,大片紅樹林孕育了眾多的底棲動物,食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是國內候鳥南遷的棲息地之一,成了北海觀鳥者的天堂。
  • 福建明溪:觀鳥特色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11月26日拍攝的以觀鳥旅遊而聞名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紫雲村生態景觀(無人機照片)。近年來,擁有著81.97%森林覆蓋率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在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中大力發展觀鳥特色旅遊,建成紫雲、旦上等16個觀鳥旅遊點,帶動10家觀鳥民宿發展,逐步走出一條以「觀鳥+森林康養」為主體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這是11月25日拍攝的以觀鳥旅遊而聞名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生態景觀(無人機照片)。
  • 觀鳥指南|四川不得不去的十大觀鳥勝地,西昌邛海位列其中
    這份指南由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包括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和四川十個最佳觀鳥地等信息。觀鳥愛好者們趕緊收藏吧!3、帕姆嶺大多數地方觀鳥都是人追鳥,在帕姆嶺卻是鳥追人,所以你可以輕易地接近甚至置身於血雉、四川雉鶉這樣的鳥群中去。帕姆嶺也是觀賞大紫胸鸚鵡的鳥點之一。擬大朱雀、花彩雀鶯、鳳頭雀鶯、棕背黑頭鶇等均不難找到。4、白塔湖白塔湖是一處修建於低山邊緣的人工水庫。冬季有一些雁鴨來此越冬,也有一些中高山區的鳥類垂直遷徙到此活動。
  • 2分鐘讀財報|好想你紅棗業務2019年虧損額超1億 大股東減持不停
    2分鐘讀財報|好想你紅棗業務2019年虧損額超1億 大股東減持不停
  • 現在西湖邊觀鳥好時機 帶著杭州觀鳥地圖去欣賞
    記者梳理了一份杭州觀鳥地圖,挑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趕緊出發看鳥去吧!  杭州植物園  ◆鳥種特點:杭州市鳥種最豐富地點之一,已記錄到的鳥類超過160種,以山林鳥為主。  ◆易見鳥種:小鸊鷉、白鷺、夜鷺、黑水雞、普通翠鳥、棕背伯勞、灰頭鵐  ◆最佳觀鳥季節:春秋季  花港觀魚  ◆易見鳥種:普通秋沙鴨、  珠頸斑鳩、紅嘴藍鵲、烏鶇  ◆最佳觀鳥季節:四季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  ◆鳥種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