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2021-02-14 君來訪書畫苑

英國國家博物館(俗稱: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目前,大英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的藏品大約有5萬件。據館方介紹這裡有56000平方米,連地上帶地下共有8層,100多個展廳被分為了古近東館、埃及館、希臘羅馬等10個展館,絕大多數展廳位於主層和上層。

——西洋篇——

1.鎮館之寶——埃及木乃伊

62號和63號展廳是許多遊客進入博物館後的參觀首選,因為這裡展出著來自埃及的木乃伊,而且據說數量遠超過埃及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種類豐富,絕大部分被包裹完整並施以彩繪,但也有的被打開了包裹,完全暴露在空氣之中。除了成人的木乃伊外,這裡還藏有兒童和貓的木乃伊。

2.草紙上的畫——《亞尼的死者之書》

《亞尼的死者之書》,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這是距今3200年前畫在草紙上的畫。亞尼是個真實存在的人物,他是新王國第十九王朝時代的。

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的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收藏家佛裡斯班士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遊克索西岸的墓室中發現,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稱為古埃及美術中極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觀的明白表現。

3.三種文字的國王詔書——羅塞塔碑

4號展廳中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Stone)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時任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的詔書。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石碑由隨拿破崙佔領埃及的法國軍隊於1799年在羅塞塔獲得並因此得名,在英法之間的戰爭中易手英國。

4.劫後餘生——羅馬時代的寶石玻璃器皿

70號展廳的波特蘭花瓶絕對不容錯過,你能想像在兩千年前就能製造出如此精美的寶石玻璃器皿嗎?值得一提得是,這個被認為是羅馬時代留存下來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在1845年的2月7日被一個瘋子打碎了。化為200多塊碎片,後來雖然被修復,仔細觀察後,瓶身上的裂縫還是依稀可見。

5.英國最老公民——林道人

50號展廳中的「林道人」可能是英國最老的公民之一了。1984年人們在林道沼澤地中的泥炭沼裡發現了這具2000年前的木乃伊,並從此為他起名為彼得馬什。林道人很可能是當時被用作活人祭祀的貢品!

——中國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位列33號廳的中國館是參觀大英博物館必到之地。

6.中國陶瓷——China china

最不能錯過的是瓷器,上自漢唐,下至明清,青花、鈞瓷、唐三彩、景泰藍按年代與產地排列,應有盡有,大概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陶瓷館。展廳內有超過1700件陶瓷器物,既有實用器,也有供人賞玩之物,它們的美麗令人驚嘆。

大維德花瓶(The David Vases),可能是現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其頂部附近的銘文表明它們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爾·大維德爵士分別從兩個收藏家手中買下它們,令這對花瓶重聚。

7.遺失的「明珠」——敦煌壁畫

在中國廳中央牆上有幾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除了這幅壁畫,其他藏品在中國廳內卻難覓蹤跡。

敦煌藏經洞的4萬多件經書書稿中大英博物館就藏得1.3萬件,中國現存僅三分之一,此外,國寶級的中國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漢三彩像、宋明名畫、45卷《永樂大典》等都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據說如果加上1973年併入大英圖書館的部分,該館收藏的中國書刊有6萬多種。

8.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國國家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

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被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

——這些寶物在上海也能看——

9.新晉表情包——路易斯西洋棋

路易斯西洋棋由82枚雕刻精美的棋子組成,據說可能出自於12世紀的挪威,它們是在蘇格蘭的外赫布裡底群島中的路易斯島被發現的。其中的棋子「皇后」因為神似漫畫「媽媽再打我一次」而爆紅。而這次巡展也讓上海觀眾有幸見到這些「網紅」棋子,不知看完這套棋子,還能好好的直視它們嗎?

實際上西洋棋的體積很小,但製作還算得上精緻。大英博物館復刻了一尊巨大的皇后,在冬天到來時甚至還為皇后披上了圍巾。另外整套的大理石雕刻的西洋棋出售,但價格不菲。

10.神之右手——阿拉伯銅手

初見這隻手,小編被它超寫實的構造所震驚。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關節褶皺刻畫精細,連同手背凸起的神經都分布的那樣合理。

這隻銅手同樣是此次百物展的重點關注項目,它的手背上刻著古老的銘文,是由能工巧匠以手為模使用失蠟法用銅鑄成供奉給神。然而,人們爭論的焦點在,這隻手如果是死後奉上,那麼它的主人是否希望能借自己的右手,請神明為靈魂指引正確的方向,如果是生前奉上,這樣慘烈的供奉又是向神祈求什麼?

館長推薦:《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這本書的作者用100件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串聯起人類文明史,因此本書不僅是對博物館的介紹,也是很好的歷史科普讀物。

內容出自轉載,我們致力於精彩內容推送,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址: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華山南路116號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英國國家博物館(俗稱: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目前,大英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的藏品大約有5萬件。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產生「十大鎮館之寶」。活動還走進多所高校。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梅瓶的故事。
  • 一塊灰色石頭,憑什麼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NO.1?
    大英博物館面積之大,收藏之多,讓每一個來此參觀的人都必須有所取捨。要想不虛此行,遊客必須選擇參觀珍品中的珍品,國寶中的國寶。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之首,竟然是一塊灰色的,行李箱大小的石頭!
  • 逛大英博物館必看的30件鎮館之寶
    往往大家去博物館的時候,會有一種時間很緊迫,找不著頭緒的感覺。
  •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都是來自中國
    英國博物館是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說「國際」,大家就應該猜到了,除了博物館中的英國文物外,還有許多外國文物,其中一半是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入到英國,最後存放在博物館裡。該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那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名收藏家,在他去世前將過去幾十年的藏品超過71000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如果要集中管理這麼多的文物,他們只能建一個博物館,所以英國博物館就誕生了,在整個英國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藏品中,根據文物來源,分成了三個文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一說到鎮館就肯定是價值連城,在這十件寶物中,中國的有三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中國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遺留的文物不計其數,如今這些珍貴回憶都保留在博物館中,那我們來看看中國最大保存文物最多的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鎮館之寶: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 逛大英博物館必看的30件鎮館之寶
    往往大家去博物館的時候,會有一種時間很緊迫,找不著頭緒的感覺。
  •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都是來自中國
    英國博物館是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說「國際」,大家就應該猜到了,除了博物館中的英國文物外,還有許多外國文物,其中一半是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入到英國,最後存放在博物館裡。該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那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名收藏家,在他去世前將過去幾十年的藏品超過71000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如果要集中管理這麼多的文物,他們只能建一個博物館,所以英國博物館就誕生了,在整個英國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藏品中,根據文物來源,分成了三個文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一說到鎮館就肯定是價值連城,在這十件寶物中,中國的有三件。
  • 世界級藝術大師作品、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藝術風席捲十一黃金周
    圖說:靜安雕塑公園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新民網訊】去靜安國際雕塑展看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到《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看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復刻品。 圖說:《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 圖片來源:網友提供   《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大英博物館40件鎮館之寶的官方復刻珍品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近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確定。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瓷雕作品——觀音立像入選其中。     據悉,此次評選活動歷時3個月,先由文史專家在館藏17萬件展品中選出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最後由專家確定報政府部門審批通過。評判「鎮館之寶」的標準必須是一級珍貴文物,有重大考古影響,並為公眾所熟知。
  •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不過在大英博物館中,卻有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竟然也與神秘的埃及獅身人面像有關,甚至被稱為是埃及館的鎮館之寶。您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在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中,曾經有一塊形狀非常奇怪的石頭。
  •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中國博物館的國寶,你更喜歡哪個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中國博物館的國寶,你更喜歡哪個。文|老馬談收藏我們知道世界上流傳著很多文物,大多都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其中被西方媒體公認的世界四大著名的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和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由於是西方媒體評論出來的,中國的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院沒有上榜也情有可原。今天就有老馬帶領大家認識一下世界四大博物館麗麗的鎮館之寶是什麼,相比於中國故宮的國寶,你更喜歡哪一個?
  • 百物展逛不夠 跟著小編認識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英國國家博物館(俗稱: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三種文字的國王詔書——羅塞塔碑  4號展廳中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Stone)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時任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的詔書。
  •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中國博物館的國寶,你更喜歡哪個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中國博物館的國寶,你更喜歡哪個。文|老馬談收藏我們知道世界上流傳著很多文物,大多都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其中被西方媒體公認的世界四大著名的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和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由於是西方媒體評論出來的,中國的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院沒有上榜也情有可原。今天就有老馬帶領大家認識一下世界四大博物館麗麗的鎮館之寶是什麼,相比於中國故宮的國寶,你更喜歡哪一個?
  • 世界四大博物館及鎮館之寶
    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末的希臘作品,作者為普拉克西特,取材於帕裡安大理石。埃及文物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館之一,這裡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五首飾,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7萬多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鎮館之寶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藝術品多達百萬件。而該館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歐美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