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網紅打卡地是與洶湧的人流、時尚高雅的設施設備聯繫在一起的,偏居鄉野的農莊能與網紅扯上關係嗎?「農莊不能因為有個農字,就捆綁了手腳。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莊產業鏈價值鏈,讓農莊在鄉間火起來,在網間紅起來。」5月7日,在農莊「掌門人」陳冠軍的介紹下,記者來到地處永和鎮項家橋村的四明湖黃浦嶺生態農莊一探究竟。
記者一走進農莊,就被歡聲笑語吸引,在田園生活之外,叢林穿越、索道滑行,騎馬、射箭、燒烤、真人CS、山地越野等項目,極具人氣。竹林樹影之中,初夏淡陽之下,一派自在愜意。「借依山傍水、四季鮮果的生態環境優勢,我們先後開闢了餐飲、住宿、會務、休閒、拓展等項目,打造集採摘、休閒、旅遊、會務等於一體的農旅綜合體。」陳冠軍告訴記者。
現年52歲的陳冠軍是餘姚人,當兵退伍後在老家經營著一家旅行社和一個車隊。2016年,因經營不善,四明湖黃浦嶺生態農莊面臨倒閉。「始建於2009年,投資了近2000萬元的農莊就這樣日漸凋敝,實在可惜!」陳冠軍回憶道,2016年年底,他從朋友那接手了農莊,將雜草叢生的700畝山地重新進行改良,並成功引種了櫻桃、楊梅、白枇杷、日本甜柿、獼猴桃、水蜜桃、橘子等10餘個水果品種。水果採摘時間從每年的4月中旬一直持續到12月底,可謂四季瓜果飄香,讓農莊重獲生機。
雖然採摘遊熱鬧,持續時間卻不暢。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多數遊客已經從山間地頭出來,等待著稱重量付費,然後各自返程。「採摘遊大部分內容單一,同質化嚴重,讓農莊陷入了只有『採摘』沒有『遊』的境地,很難留住遊客的心。」陳冠軍直言不諱,為打破瓶頸,他多次前往桐廬、千島湖等地考察。去年,他投入300餘萬元打造了四明明·九庭山莊,花4.8萬元引進了3匹馬,同步增設了水上皮划艇、滑草、土灶等拓展項目,推進農業與餐飲、住宿、教育、拓展等深度融合。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生態農莊所在的永和鎮積極整合更多的鄉村旅遊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作為該線路上的重要一環,四明湖黃浦嶺生態農莊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著力打造「童謠裡的鄉村」,讓生活在喧囂都市裡的市民享受田間自然樂趣,將農莊從過去單一的採摘遊模式擴展到親子遊、春秋遊、單位團建、露營等多種運作模式。2019年,農莊吸引了10000餘人次紛至沓來,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如今,陳冠軍將目光投向農莊周邊更廣闊的天地。「今年,我們打算修建環山公路,打造觀光平臺,引入高空索道,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豐富旅遊業態,激發農莊活力,吸引更多遊客前來休閒觀光體驗。」陳冠軍信心滿滿地說,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串珠成鏈,打造出更高質量的鄉村旅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