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中國雲體系聯盟沈寓實:中國新基建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

2021-01-10 中國一帶一路網

在日前舉行的復旦大學第四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上,中國一帶一路網採訪了中國雲體系聯盟秘書長、清華智能網絡實驗室主任沈寓實博士,請他就「一帶一路」與新基建的關係發表看法。

▲ 沈寓實(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沈寓實認為,新基建是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主題,在中國國內適用一盤棋模式,這不能直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推廣,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具體的合作方式。插上數字翅膀的「一帶一路」建設,將會發生質的變化。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中國新基建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正式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三大領域: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在近日媒體發布的「2020中國經濟十大關鍵詞」中,「新基建」位列榜單。

中國一帶一路網:新基建具體指什麼?

沈寓實:新基建也就是新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將新一代網絡空間技術作為核心基礎設施來建設。新基建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所謂「新」是區別於傳統基建,即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的基礎設施,包括5G網絡、衛星網絡、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雲計算平臺、邊緣計算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等。

第二個層面,深度融合、賦能傳統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與道路、橋梁這種交通傳統行業,以及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和重構。

第三個層面,是指更底層的研發創新型的基礎設施。目前我們正面臨一個科技大變革的時代,所以研究院類型的更基礎的創新也屬於新基建的範疇。

中國一帶一路網:新基建與「一帶一路」有什麼關係?

沈寓實:建設新一代的信息基礎設施不僅是中國在解決核心技術突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也是全球的一個發展主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自然也具有重大和核心的意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肯定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力發展和推廣。

實際上,現在我們與有關國家在這方面的合作已經在探索之中。比如我們幫助當地建設新型的通訊網絡、通訊設施、大數據平臺等等,這些合作已經初步落地。

不過,「新基建」是中國國內的一個提法,它包括了從政策到投入到產業推動,甚至資本化運作,是一盤棋的模式。在國內我們可以做一盤棋的設計與推廣。但是,是否能用一盤棋的形式直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其他主權國家進行推廣,以及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真正的落地模式,這個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用新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來帶領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提升和升級,這是大勢所趨,只是需要因地制宜。

中國一帶一路網:新基建這種一盤棋的模式為什麼不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推廣?

沈寓實:10年、20年前,網際網路剛剛起步,是個人主導的消費網際網路。現在網絡空間已經是與國家主權、企業產權和個人隱私緊密結合的「第二空間」,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網際網路進入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階段。現在大家在這方面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了。

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網際網路技術、信息技術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治理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國家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資金和資源調度的能力不足,需要在發展網絡空間方面進行合作。雖然很多國家的需求很強烈,但同時也有顧慮。顧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一些國家擔心主權受到損害。新基建是咱們自己國內的建設,我們可以做一盤棋的統籌設計,它不涉及到主權的問題。但如果你去別的國家推進,或者幫助別的國家或者聯合別的國家去推進,這其中就會涉及到網絡空間的主權問題。

第二,可能會有來自美國等國家施加的壓力。針對這一點,很多國家都明確表示不希望選邊站。他們覺得我是主權國家,所以我希望能夠按照我自己的利益訴求來進行多邊合作。

中國一帶一路網:針對此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和應對?

沈寓實:我們需要針對此問題進行深度探討。因為網絡空間成為國家治理與經濟提升的核心力量,這個話題也是這幾年才逐漸被認識到的,所以沒有現成的規則可遵循。網絡空間具體應該怎麼合作,這個問題本身有很多可以探索和發揮的空間,也有很多要避免的潛在的陷阱要注意。

對此,中國提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概念,要建立網絡空間的共享共治共贏的機制,反對網絡霸權。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一個集體實踐場所,是最好的實踐基地。

新的事物沒有現成的直接經驗可以借鑑,但首先在理念上和認識上,中國就提出了高瞻遠矚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這個理念是非常先進的,代表了大的發展趨勢和各國真正的呼聲。

中國一帶一路網:具體來看,我們應該如何打消這些疑慮?

沈寓實:我覺得可以從多個層面著手。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我們可以提供技術,或者聯合當地進行這種新技術的開發,但是運營等工作可以交由當地來做,也就是從技術的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這些層面去著手。

其次是從機制層面。建立多邊共贏的機制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因為多邊參與,所以會涉及到不同的主權,我們要探索如何能夠在滿足不同主權訴求的情況下實現共贏。但這個共贏不是通過強權來推進,而是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下得到實現。

為「一帶一路」插上數字翅膀

2017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提出了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的概念,強調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中國一帶一路網:您怎麼理解數字絲綢之路?

沈寓實:「一帶一路」之前更多強調的是傳統合作,比如貿易、金融投資。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其實是看到了信息基礎設施,看到了信息流對傳統的貿易流、金融流、物質流的相輔相成甚至是反控的這種重大的作用而提出的,就是用數字流來引領這些傳統合作的發展。數位化建設本身對提升效率、打通壁壘、跨界融合,都起到了傳統模式無法實現的重大推動作用,甚至是質的提升的作用。

將數字基礎設施這個概念和這方面的實踐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等於是為「一帶一路」建設加上了數字的翅膀,如虎添翼。

中國一帶一路網:應該怎麼建設數字絲綢之路?

沈寓實: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主要可以從基礎設施、貿易、金融、民心、政策這五個切入點進行。其中,基礎設施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後續一切發展的基礎。

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我們要以積極開放的態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其他國家達成廣泛的合作。同時我們還需要具有前瞻性,準備好接受新技術、新經濟形態的出現,並且提前部署。此外我們還要有深入發展的決心,依託「一帶一路」探索新的經濟形態。

目前,國內的新基建浪潮滾滾而來,「一帶一路」建設應積極吸取國內新基建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內形成聯動之勢。尤其是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應該助力沿線國家共享網際網路發展紅利,推動傳統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升級。

獨家丨作為企業,我們是這樣乘借「一帶一路」發展東風的

海外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企業在泰投資分析

關注丨疫情之下利潤飆升10倍,這家外貿企業靠的是啥?

來源丨中國一帶一路網 作者丨劉婷 校對丨杜俊知

責編丨李曉紅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王志樂:共建「一帶一路」如何應對合規風險?

獨家丨何烈輝:我在非洲建經濟特區

相關焦點

  • 海外丨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圖源:中新社)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在曼谷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關注丨電池危險品搭乘中歐班列,吃螃蟹的人來了?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2020年12月,LG化學將在韓國和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等相關零部件通過火車運往歐洲。此前類似電池這種危險品因為可能發生爆炸大部分都是通過海上運輸。但隨著能調節溫度的鐵路貨運貨櫃的出現,LG化學最終選擇了中歐班列運輸。目前,從上海發往歐洲的海運貨櫃貨運價格達到史上最高,中歐班列雖然價格比海運高30%,但運輸時間更短。
  • 關注丨逆勢增長,2020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中歐班列安全順暢穩定運行,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有力服務了新發展格局和國際防疫合作。中歐班列開行規模持續擴大:全年開行中歐班列1.24萬列、發送11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達98.4%。
  • 【文萃】新基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研究
    潘素昆等研究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在通訊、運輸和能源三類基礎設施中,通訊基礎設施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影響程度最大。盧瀟瀟等認為,「一帶一路」沿線發達經濟體既有基礎設施過於陳舊老化,亟需更新換代,對更新基礎設施需求潛力大。同時提到要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現在看來,這些想法其實就是發展新基建的內容。
  • 獨家丨俄媒:「一帶一路」是歐亞繁榮的必由之路
    「一帶一路」尤其關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被西方評級機構判定為「高風險」地區,因而幾乎沒有可能獲得歐盟或美國的投資,即便有,也多被認為是基於新殖民主義的開發工程,或是使當地資源枯竭的非可持續項目。
  • 觀察丨新形勢下,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美國彭博社評論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康絲綢之路」體現出比「一帶一路」倡議更能獲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善意。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專家認為,中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醫療支持,疫情是中國展示領導能力和責任的黃金機會。新加坡《海峽時報》稱,「健康絲綢之路」將幫助北京在滿足其「一帶一路」倡議夥伴的長期需求的同時,緩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
  • 最新丨重大進展!中國與非盟籤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規劃
    近日,中方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以下簡稱《合作規劃》)。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這一規劃主要的內容有什麼?有何重要之處?中國企業積極通過多雙邊渠道,與非方分享利用數位技術支持「雲抗疫」、發展「雲經濟」的經驗。各類數字合作平臺、線上推介會、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合作蓬勃發展,有效服務中非企業對接,帶動非洲特色產品對華出口。非洲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形成合力在未來,非洲自貿區的建設與實際運行,將成為中非雙方深化合作又一重要砝碼。
  • 獨家丨社科院程煉:與時俱進的人民幣,如何助力「一帶一路」?
    中國一帶一路網:數字人民幣如何影響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化進程?程煉:當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時候,人民幣國際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熱點議題。當前在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幣現金使用已經非常普及了。
  •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原創 關注發展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柬埔寨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的參與者和踐行者之一。近年來,中柬兩國在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既為「一帶一路」合作樹立了樣板,也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鑄就了典範。
  • 圍觀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造」
    ▲ 中馬友誼大橋,請橫屏觀看(來源:攝影師陳立穩)我們不禁好奇,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在一帶一路上都創造了哪些奇蹟?這些道路將從北至南貫通巴基斯坦全境,北連中國新疆,南抵阿拉伯海岸,是「一帶一路」上至關重要的樞紐工程,合稱「中巴經濟走廊」。▲ 喀什往帕米爾高原進山前的中巴公路,近年翻修(來源:攝影師吳其平)當然,在「一帶一路」沿線,有中國參與的公路項目不僅於此,它們如雨後春筍、遍布各地。
  • 數字中國 · 雲領未來2020 數字新基建 · 中國雲體系產業年度評選...
    為推進5G、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公共服務與重點行業的典型應用示範,深化其在各行業領域產業化應用,帶動信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升全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發揮聯盟在產、學、研以及資源方面的優勢,同時彰顯聯盟成員單位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等經濟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中國雲體系聯盟開展了「數字中國·雲領未來」(第二屆)2020中國雲體系產業系列評選活動,同時編撰《數字中國建設高質量案例》(
  • 中國「校企聯盟」為印尼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人才
    中國「校企聯盟」為印尼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人才 2018-05-20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量身打造的中國校企聯盟「訂單式」人才培養,讓印尼學生心馳神往。  講座結束後,印尼學生和家長紛紛向主辦單位「留學中國預科教育聯盟」和雅加達智民學院的工作人員諮詢中國「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校企聯盟的詳情及留學中國的細節。
  • 徐工「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合作辦公室副主任智葵發表演講(央廣網記者 楊守華 攝)央廣網北京8月19日消息(記者楊明 楊守華)由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合作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40多家對外成套工程企業及基建項目上下遊產業鏈企業的130餘人參加了會議。
  •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自2013年開行第一列,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沿線往復奔馳,在推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的起飛。中歐班列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也讓國外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好消息~好消息!
  • 關注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與主要問題
    編者按:「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構建國家新戰略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推行國際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開始,中國就非常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一、「一帶一路」覆蓋的主要國家根據中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歷年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統計的國家共有63個,在和中國有投資貿易合作的全部國家與地區中,「一帶一路」國家佔比32.6%。
  • 香港搭建橋梁助力「一帶一路」基建投融資
    新華社香港10月29日電題:香港搭建橋梁助力「一帶一路」基建投融資新華社記者 張歡2018年,「一帶一路」倡議步入五周年。五年來,以「五通」為要義的倡議,搭設了國際合作的開放平臺,成為促進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其中設施聯通作為優先領域,發揮了拉動沿線投資、貿易及人文交流的突出效應,日益彰顯龐大的潛能。「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將更多資金引導到沿線的基建領域,將更多基建建設轉化為『可融資』和『可投資』的項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可以發揮橋梁作用。」
  •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央企如何共生共贏?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央企如何共生共贏? 原標題: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
  • 伊戈爾·魯諾夫:「一帶一路」要突出金融創新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依託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和研究力量,圍繞「一帶一路」核心問題,走訪俄羅斯、埃及、澳大利亞等沿線十餘個國家、地區智庫和國際組織,與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研究員開展智庫戰略對話,就凝聚「一帶一路」價值共識、構建「一帶一路」行動綱領、推動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倡導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話題展開討論和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形成一批富有真知灼見的對策建議。現陸續在新華網刊出。
  •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自2013年開行第一列,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沿線往復奔馳,在推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的起飛。中歐班列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也讓國外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好消息~好消息!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與歐洲國家有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帶一路」不斷拓展的貿易邊界與當下「逆全球化」的聲音如何協調?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我們該如何處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什麼?這些話題受到各國政府層面、學界、業界的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