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人物誌]江西銅印象丁紅良:讓銅藝術品進入千家萬戶

2021-02-19 風景獨好天下行

走進江西銅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辦公區,呈現給來訪者的,是琳琅滿目的精美銅藝術品。2月3日立春,當我們來到這裡時,公司總經理丁紅良正在賞玩剛剛出爐的文創傑作《牛轉乾坤》。但見一尊黃燦燦的銅牛,昂首仰望著它的造就者丁先生,牛尾奮起、四蹄發力,大有疾不可擋、進取必達的雄心與力量!

這尊《牛轉乾坤》,是丁紅良先生歷時2年反覆思考、精心設計、傾力打造的新一代銅牛藝術品擺件定樣。它集孺子牛的服務情懷、拓荒牛的創新力量、老黃牛的奮鬥精神於一體,造型精準、工藝精緻、材質精細,是多款經典牛雕藝術品中的創新力作。為了銅作《牛轉乾坤》,丁先生不知熬了多少夜,最終玉汝於成,批量生產!

其實,凝聚丁紅良心血的這尊《牛轉乾坤》作品,不正是他本人及其江西銅印象公司「三牛精神」的生動寫照嗎?2月3日,中共鷹潭市委宣傳部公布首批鷹潭市文化名人工作室擬入選名單,「江西銅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丁紅良文化名人工作室」名列榜單,這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

丁紅良先生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全國「非遺」(銅雕)技藝傳承師。如今,他紮根家鄉,為鷹潭打造「世界銅都」、振興銅文化產業而不懈努力!說起他的經歷,本身也是一部成功轉型的奮鬥史。1977年7月25日,丁紅良出生於鷹潭貴溪市周坊鎮丁家坊村,199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當年在北京工作幾個月後,即南下深圳。

在北京期間,他從事的是專業繪畫工作。當年,同為美術領域的雕塑設計行業異軍突起,丁紅良感受到其中的前景,毅然南下深圳,在一家外資企業從事工藝品設計工作,並以此為橋梁,再進入香港迪士尼從事雕塑工作。美術是相通的,在此期間,丁先生潛心學習雕刻技藝,掌握了相關傳統與現代雕塑技藝。

自主創業的豪情始終激勵著丁紅良。後來,他在深圳創立工藝品廠,主要生產樹脂工藝品,常常往返於廣州深圳之間,並逐漸做出了影響。2009年,歷經「十年磨一劍」的丁紅良先生實現人生重大轉型,他應邀赴上海交大青銅鑄造公司任職,從此與銅雕藝術結下不解之緣。在此期間,丁先生精進技藝,逐步掌握了古法失臘等銅鑄銅雕高端技藝,奠定了再次創業的基石。

4年後的2013年,丁紅良再次迎來重大機緣。他應邀赴杭州創業,成為一家文化公司創始人之一,並以自身銅雕技藝與成績,榮獲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又一個4年後的2017年,丁先生「殺回」上海,創辦上海銅觀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同一年,家鄉鷹潭大力發展銅文化產業,面對歷史性機遇,他決然返鄉創業,與熊天壽等志同道合的創業家一起,創立江西銅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上海與鷹潭,兩地銅公司成為丁紅良先生的牽掛。為了更好發展江西銅印象,丁先生逐漸把事業重心傾向鷹潭。2018年9月,他被授予「鷹潭市文化名人」榮譽稱號,也在這一年,他妥善處理好上海公司事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江西銅印象,由此,他的銅藝術事業步入一個新發展階段!

丁紅良先生總結江西銅印象成就時指出,2017年3月公司組建以來,推動鷹潭銅文化產業實現了三項「第一次」: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銅文化產業,以前鷹潭只有銅工業產業,銅文化產業十分薄弱;第一次實現了產業升級,以前鷹潭銅文化產業只有初級工藝品,如今有了高端銅藝術品,款式達數百種;第一次擁有了銅雕技術創新,以前品種單一,銅印象公司通過熱著色等技改創意,實現了銅藝術的多元化。

2017年以來的4年,不僅是鷹潭市銅文化產業崛起的4年,也是銅印象公司高質量發展的4年,還是丁紅良先生本人藝術造詣進一步提升的4年。其作品《龍馬精神》獲中國鑄造協會金獎,作品《榮華富貴》在中國一帶一路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上獲精品獎等等。他的銅作也是各大收藏機構競相收藏的珍品,臺灣101大樓就收藏了他的《水月觀音》。

「江西銅印象立志打造中國銅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讓銅藝術品進入千家萬戶。」丁紅良總經理表示,銅藝術品在古代曾是國家重器,是皇族和官宦之家身份地位的象徵,後來普及民間,成為百姓家庭的財富象徵,也是社會興衰的標誌。身處社會主義新時代,躬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相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銅文化產業已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契機,同時,人們的美好生活也離不開銅藝術品,江西銅印象將全力以赴,奮發拼搏!(石木金)

國內遊,上饒周邊遊,自助遊,租車,門票,酒店,籤證,導遊,票務等業務······盡在風景獨好旅遊

上饒市風景獨好旅行社

地址:信州區帶湖路財富廣場2-1202

廣信營業部

地址:廣信區吾悅廣場高杆街18-205

旅遊諮詢:0793-8210730

          18070537858

微信:13707038436

相關焦點

  • 江西銅印象,以特色文創築魂「世界銅都」,助推「兩都一城」戰略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時,指出江西是個好地方,讚譽「龍虎天下絕」,更是讓龍虎山成為江西文旅的「金名片」。江西銅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天壽(左)與總經理丁紅良(右)鷹潭市,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城市之一,早在1957年,當年還是貴溪縣一個鎮的鷹潭,就因鷹廈鐵路建成通車而升級為縣級鎮。
  • 國士無雙:中國「銅王」朱炳仁驚豔世界的傳奇人生|行走的匠魂
    本次《行走的匠魂》系列節目,是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奇人匠心、華人頻道「曼遊日本」聯合出品的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節目以「技·憶」為主線,通過中日兩國相同領域的兩位非遺老師,以直播的形式向觀眾展現非遺技藝的製作過程、歷史文化、現代傳承等知識。7月27日起,每周兩期直播,讓觀眾在中日藝術家的友好交流中,感受中華博大精深與日本異國文化風情。
  • 銅擺件有沒有收藏價值?銅工藝品擺件有升值空間嗎?
    銅工藝品,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的悠久。古時候的富貴人家,往往會通過在公共區域擺放銅擺件,以此來突顯主人的社會地位。因此,銅擺件對於我們研究古代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藝術生活水平,是有莫大幫助的。那麼到了今天,銅擺件有沒有收藏價值?銅工藝品擺件有升值價值嗎?
  • 江西九江世界最高銅佛像即將完工
    江西九江世界最高銅佛像即將完工
  • 【SMM分析】再生銅大規模進口模式開啟! 能否滿足再生銅加工、冶煉...
    1月4日,江西第一批95.7噸進口再生銅運抵再生資源公司,這標誌著江西首票符合國家標準的再生銅完成通關,對江西銅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根據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五部委2020年第43號公告規定,自2020年11月1日起,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不屬於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
  • 江西銅業、雲南銅業、銅陵有色、金田銅業誰是下一隻銅資源妖股?
    先看江西銅業,江西銅業是A股的老牌銅礦企業,其主要是從事採礦、選礦、熔煉與精煉,生產陰銅及副產品,包括硫精礦、硫酸及電解金和銀。 2019年,公司自產銅金屬量超過20萬噸;陰極銅產量超過140萬噸,年加工產品超過100萬噸。另公司控股子公司恆邦股份具備年產黃金50噸、白銀700噸、電解 銅25萬噸的能力。
  • 2015-07-16《新快報》A24版整版報導銅撈銅煲工坊:打銅店裡設擂臺,兩年過去無人來會
    但解放後歷經抗美援朝、大躍進以及「文革」,「西關打銅」幾近絕跡。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恩寧路一帶開始出現了「賣銅店」,並在西關銅藝列入市級「非遺」後,於2010年以來逐漸形成規模,銅器鋪湧現了出來,從金聲電影院一直沿著恩寧路往多寶路方向走,恩寧路沿路的銅器店就有7家,另外加上荔枝灣湧邊的銅器經營店,恩寧路周邊的銅器店已經達8家之多,有的銅器店還打出「百年銅藝」的字樣。
  • 「銅鎏金佛像」,其市場價值如何?
    本公司是一家專業藝術品運營的企業公司,本公司擁有龐大客戶群體、最優質的服務!
  •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古董鑑定方法:每天早上8點更新】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為避免清代銅佛像投資失敗的陷阱,首先要自我充實,謹慎選擇投資的清代銅佛像並要了解其清代銅佛像投資的禁忌,才方能增加成功的機率。
  • 專家指出清代金銅佛像乏善可陳(圖)
    ,火熱的佛像拍場中有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明清金銅佛像頗受中國藏家青睞,如不久前紐約佳士得的春拍中,就有一尊明永樂金銅造像以四千多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因此,這一時期的佛造像,在人物的表現上濡染了漢式審美情趣和尼泊爾恬靜、肅穆的風格。   這段時間的藏傳佛像多用白琍瑪、紫琍瑪鑄成,偶有鎏金,銅胎非常厚重,幾乎不留裝髒空間。在人物的表現上,與早期的尼泊爾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面部略長,雙頰豐盈。人物塑造追求自然生動的和諧美感。而隨著文成公主的推動,唐代的豐腴特質與西藏本土的樣貌互相融合,使得佛造像的體態更顯雄渾偉岸。
  • 銅及銅材料知識匯總
    銅冶煉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但至今銅的冶煉仍以火法冶煉為主,其產量約佔世界銅總產量的85%。1)火法冶煉一般是先將含銅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的原礦石,通過選礦提高到20-30%,作為銅精礦,在密閉鼓風爐、反射爐、電爐或閃速爐進行造鋶熔煉,產出的熔鋶(冰銅)接著送入轉爐進行吹煉成粗銅,再在另一種反射爐內經過氧化精煉脫雜,或鑄成陽極板進行電解,獲得品位高達99.9%的電解銅。
  • 江西九江調查疑似「鎘大米」事件 汙染源直指當地銅硫礦
    11月初,一篇名為《臨近稻穀收割期,江西九江出現「鎘大米」》的公開舉報信讓九江鎘大米汙染一事進入公眾視線。舉報信稱,環保志願者在九江市九江縣港口街取樣送檢後發現,村民所產稻穀及其耕地中重金屬鎘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標。
  • 銅棕色染髮效果圖 銅棕色適合黃皮膚嗎
    銅棕色是什麼顏色 秋天了,棕色調發色開始流行,今年為大家介紹下銅棕色,所謂銅棕色到底是什麼顏色呢?網友給出答案,是有點偏紅的棕色,屬於深棕色系,暗光不起眼,陽光下才會明顯一點,一般日系麻豆的發色很多都是這個顏色。
  • 美麗銅話︱你絕對想不到,銅還有這樣的功效?!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吳山腳下,2017年11月11日,在中國唯一的銅雕大宅博物館——江南銅屋望山廳,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中國銅建築之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與中國匠二代領軍人物、朱府銅藝第五代傳人朱軍岷,特別邀請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楊柯、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任玲,為老百姓帶來了一場關於銅的科普盛宴。
  • 【知識】銅及銅材料知識匯總!
    銅冶煉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但至今銅的冶煉仍以火法冶煉為主,其產量約佔世界銅總產量的85%。1)火法冶煉一般是先將含銅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的原礦石,通過選礦提高到20-30%,作為銅精礦,在密閉鼓風爐、反射爐、電爐或閃速爐進行造鋶熔煉,產出的熔鋶(冰銅)接著送入轉爐進行吹煉成粗銅,再在另一種反射爐內經過氧化精煉脫雜,或鑄成陽極板進行電解,獲得品位高達99.9%的電解銅。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談論,調鳥女俑和人物銅燈
    有一件人物銅燈就是代表性作品,一個穿長袍的男子,兩手分張,右手握著一條螭,螭張口銜著燈柱,螭身繞在燈柱上,柱項端是一隻大燈盤,柱身還有一隻小猴子作爬樹的樣子。人的左手也握著一條螭,螭擺尾橫身舉頭,頭頂上也是一隻大燈盤。這隻燈盤下面又有一隻著地的燈盤,盤中還有一條曲臥的螭,舉頭和上面的螭身相接。這件作品的造型不可謂不新,結構不可謂不奇,清新輕靈的風格足見一端。
  • 漢代的銅燈
    戰國時期的青銅燈具多以人物或鳥獸為造型,工藝精湛,美輪美奐。例如,1974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戰國坐人漆繪銅燈,通高48.9釐米,由坐人、燈柄和燈盤三部分通過分鑄鉚接而成。坐人表情沉靜肅穆,偏髻束冠、身著長袍,腰系寬帶,兩臂平伸,手握「丫」形燈柄,上託圓環形燈盤;其表面原有漆繪,現只留下少量痕跡。2002年湖北棗陽九連墩出土的戰國立人銅擎燈,通高24.8釐米。
  • 浙江建德茶園裡有一家銅文化藝術館,把銅與木玩的出神入化
    前不久與朋友到建德,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匠心之人,他叫劉華,是一位專注於匠銅技藝的藝術家,他在建德市的乾潭鎮開了一家以銅藝術品和銅文化為主題的藝術館,即「劉華劉華銅文化藝術館」。知道這裡還是在乾潭鎮一家餐館吃飯時聽老闆提起的,說在這裡可以欣賞到造型精美的銅藝術品,並強烈推薦我來。走進院落之中,可以發現在院落中隨處可見以銅元素為造型的工藝品,尤其是這道大門格外的引人注目,雖然與白牆灰瓦看似有些不協調,卻讓人眼前一亮,也許這就是藝術的光輝吧,會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 銅鐵柏·凜凜魂
    近期翻閱往日舊照,看到望都縣帝堯廟銅鐵柏矯健不羈、堅韌挺拔的身姿,像極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精神,像極了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英勇無畏的品格,正是這種風雨無阻、堅毅前行的精神,使得疫情不再可怕!說到銅鐵柏,必然說到帝堯廟;說到堯帝,必然說到堯母慶都。
  • 天祝銅犛牛的鑄造出自誰手?
    過烏鞘嶺雪峰,西向即可進入祁連山南側草原,直通藏北草原。東向直抵陰山,可進入一馬平川的河套平原、內蒙古草原。北向穿過古浪峽,可進入河西走廊,直抵新疆。南向跨過黃河,可東入隴東黃土高原,也可西渡洮河進入青藏高原。此地是西北地區有名的「四控八爭」天險,歷史上是各民族交鋒爭奪的地帶。第二組:1.這類物件的功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