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午,在滿洲裡吃午飯後,我們沿著G301國道(滿洲裡——綏芬河)向海拉爾駛去,行程大約200公裡,這條國道,從牙克石到綏芬河已是G10高速路了,海拉爾到滿洲裡這段正在修高速。這一路上也是呼倫貝爾草原最漂亮的風景之處,我們邊行邊欣賞著草原的美麗,汽車向天邊駛去,藍天白雲伴隨著我們一路前行,播放器放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妙歌曲,這樣的旅行實在是太愜意了。
筆直的G301國道
途中,看見公路邊有一處漂亮的蒙古包組成的觀光區,我們將車開到景區前,不要門票,我們就進去參觀玩玩,在大門處,一群穿著漂亮蒙古族服飾的姑娘小夥端著盤子,盤子裡是裝滿了酒的酒杯,向我們敬酒,還給我們唱起祝福的蒙古族民歌。
漂亮的蒙古包和勒勒車
呼倫貝爾草原是眾多古代文明重要的發源地,是北方眾多遊牧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回鶻、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於此,被史學界譽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搖籃」,在世界史上佔據較高地位。
成吉思汗祭祀敖包
成吉思汗祭祀敖包——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皇帝(1206年—1227年在位),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蒙古包裡的各種祭祀擺設
蒙古族各個部落,各個時代的傑出首領畫像
置身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腹地,你一定會被這裡的地闊天寬所震撼或不知所措。彩緞一樣的雲霞和墨綠色的大地吻合得天衣無縫,在你的視線中那麼逼真而又無遮無攔地呈現著。可當你急切地向那裡奔去的時候,它又漸退漸遠,令人永遠無法企及。這時,你回頭環顧,啊!原來你的前後左右竟然都是靜謐而平滑無凸的地平線。此刻,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上,除了天與地,惟有你是一種最生動的存在——像一匹無韁的馬兒自由徜徉,像一棵樹兒那樣頂天立地。
牛骨做成的門帘
勒勒車承載著蒙古族的歷史
一場細雨過後,一覽草原風光,美麗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邊,藍天白雲、碧草綠浪、湖水漣漪、牛羊成群、點點氈房、嫋嫋炊煙,整個草原清新寧靜。茫茫無際的牧場,傳來悠揚的牧歌,一條彎彎的小河,靜靜地流向遠方。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遠遠望去,好像是白雲飄浮在山間,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
我們把車開進路旁的草原上,在草地上拿出我們在路上買的西瓜,大家興高採烈,一路上欣賞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景,一路上歡歌笑語。
呼倫貝爾的陳巴爾草原上的莫爾格勒河被當地人稱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遊牧部落為景觀的旅遊景點。這裡是呼倫貝爾的天然牧場,每到水草豐美的季節,這裡就會聚集很多遊牧的牧民,形成一個自然的遊牧部落。莫爾格勒河畔的金帳汗蒙古部落是依照當年成吉思汗的行帳建成的,再現了當年蒙古部落的風貌。每逢夏季,陳巴爾虎旗走敖特爾的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牧民們便在這山清水秀、水草豐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個遊牧部落群體。
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呼倫貝爾草原的美麗,蒙古包、羊群、牛群、馬群。草原上的天變化也快,一片烏雲襲來,瞬間,瓢潑大雨傾洩而下,太猛太急,車窗外什麼也看不清了,雨刮器都不起作用了,車速從100公裡降到20公裡,正不知所措時,大雨又嘎然而止,只見雲開日出,萬裡晴空,真少見,這就是呼倫貝爾草原的雨。
集中修建的牧民村莊
雨後的彩虹
忍不住下車與彩虹合影
草場上已經收割在一起,整理成草垛的草原,這是為牲畜過冬準備的糧草。
草垛也是一道風景線
我們駕車追逐著彩虹,跑了幾十公裡,彩虹還是在天邊掛著,就這樣走走停停,到快天黑時,我們才到達海拉爾(呼倫貝爾市)。
被稱為草原之都的海拉爾,建城歷史270年,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01年10月10日,呼倫貝爾撤(原呼倫貝爾盟)盟設(現呼倫貝爾市)市,海拉爾撤(原海拉爾市)市改(現海拉爾區)區,為呼倫貝爾市市轄區(呼倫貝爾市唯一一個市轄區),即呼倫貝爾市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