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比什凱克6月28日電(記者趙宇 沙達提 張代蕾)吉爾吉斯斯坦27日就新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據吉中央選舉委員會28日公布的統計結果,超過90%的參選選民投了贊成票。吉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宣布,新憲法草案已獲通過,而她已正式成為吉過渡時期總統。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新憲法草案獲得廣泛支持表明民眾普遍厭倦了戰亂和動蕩,渴望恢復和平穩定的生活。然而,無論是從政治、安全還是經濟方面來看,吉爾吉斯斯坦恢復法治、建立新政府的進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嚴密組織全民公決27日,在8000多名警察、7500多名志願者和近2000名軍人的嚴密保護下,吉爾吉斯斯坦境內2300多個投票站順利舉行了投票。據奧通巴耶娃稱,僅首都比什凱克及其所在的楚河州就部署有2萬名士兵。
得益于吉臨時政府組織嚴密的安全保障和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廣大民眾紛紛走出家門參加投票,投票率近70%,遠遠超過各方預期。奧通巴耶娃27日在南部城市奧什發表聲明說,一些人聲稱國家已經崩潰,而全民公決順利舉行正是對這種論調的有力回擊。
據當地媒體分析,投贊成票的選民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人堅決支持奧通巴耶娃領導的臨時政府,相信她有能力帶領國家和人民走出困境;第二類人雖然並不支持或並不完全支持憲法改革和臨時政府,但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臨時政府推動的政治進程上;第三類人並不了解憲法改革的內容,他們只是要求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對新憲法草案投了贊成票。
吉政論家薩裡耶夫指出:「臨時政府贏得了全民公決並不等於贏得了民心。如果在下一階段重塑國家政體的過程中無甚建樹,局勢再度出現動蕩,投贊成票的人照樣會起來反對它。」
議會選舉形勢複雜根據吉臨時政府制訂的重建計劃,全民公決後,全國將舉行議會選舉,時間暫定為今年9月初。
由于吉法律規定,政府官員不得兼任議員,當地媒體此前預測,在全民公決後,臨時政府副總理捷克巴耶夫等一批高官將迅速辭職,以便率領各自黨派參加議會選舉。
果不其然,捷克巴耶夫27日投票後公開宣布,無論議會選舉何時舉行,他都將於7月10日辭去臨時政府副總理一職,全力備戰選舉。
目前,支撐臨時政府的三大黨派為「阿塔—梅肯」(祖國)黨、社會民主黨和「白鷹」黨,其領導人分別是三名副總理:捷克巴耶夫、阿坦巴耶夫和薩裡耶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中小型黨派圍繞在臨時政府核心圈周圍。這些政黨除了都反對前總統巴基耶夫外,其建黨綱領、執政理念都有較大差異,領導人的性格、主張和作風也大相逕庭。
吉知名政論家、資深媒體人塔阿巴爾季耶夫指出,上述黨派在臨時政府內「捆綁共事」期間,儘管分歧不斷,但尚能勉強保持「表麵團結」。而一旦「鬆綁」,開始各自為爭奪新議會席位而戰,它們之間積累的矛盾必將釋放,為本已飄搖不定的政局帶來更多變數。
重建進程舉步維艱當地媒體指出,全民公決順利通過並不意外,這是人心思定的急迫表現。然而,國家恢復合法政權體系和實現經濟復甦仍將面臨重重困難。
在安全方面,吉臨時政府面臨空前壓力。吉軍警力量長期積弱,訓練水平較低,武器裝備也較落後。分析人士注意到,在臨時政府宣稱南部局勢已趨於緩和的同時,奧通巴耶娃27日宣布,將南部地區的緊急狀態延長到8月10日。奧什市長梅爾佐克莫託夫承認,目前該市仍有一些極端組織蠢蠢欲動。一旦控制該地區的軍隊稍有鬆懈,當地極端勢力很可能故伎重施,再次挑起事端,引發新一輪衝突。
對於衝突地區的重建,奧通巴耶娃在緩和族際矛盾方面無良策可施,在恢復基礎設施和生產活動方面又資金匱乏。她在奧什參加全民公決投票後會見當地非政府組織代表時表示,臨時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民間外交」來化解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兩族的矛盾。奧通巴耶娃承諾,在冬季來臨前解決返鄉者的居住和兒童上學的問題。但在國庫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如何履行諾言將是嚴峻考驗。
在外交方面,新政權仍無法擺脫在俄美兩國利益漩渦中「掙扎」的命運。儘管4月初巴基耶夫政權瓦解後,美國方面有意淡化馬納斯美軍基地問題,而在最近俄總統訪美期間雙方也釋放出合作信號,但在阿富汗戰事依然吃緊的背景下,美國絕不會在基地問題上輕易退出。吉新政權要運作好平衡外交,顯然並非易事。
在經濟方面,吉爾吉斯斯坦可能需要十幾年或幾十年時間才會獲得長足發展。吉位於中亞腹地,資源比較貧乏,經濟基礎薄弱,是獨立國協地區最貧窮國家之一。經濟狀況欠佳和百姓生活水平低下是該國多次爆發動亂和政權更迭的根本原因。因此,無論哪派力量掌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將是新政權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責任編輯: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