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軍政軍民關係大寫真:雙擁情滿大別山

2020-12-25 中國軍網

新中國成立前,30多萬信陽兒女前赴後繼,在槍林彈雨中,用鮮血和生命寫就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傳奇。時代變遷,抹不掉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雙擁情滿大別山

——河南省信陽市軍政軍民關係大寫真

■洪坤星 魯 潔 孫明江

新中國成立前,30多萬信陽兒女前赴後繼,在槍林彈雨中,用鮮血和生命寫就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傳奇。

時代變遷,抹不掉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今年5月召開的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動員會上,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語重心長地說:信陽市有很多榮譽和光環,但「全國雙擁模範城」這塊牌子分量很重,我們一定要把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從「擴紅」有功到「招飛」有名,參軍報國的激情還是那樣濃

2019年空軍招飛,信陽市錄取飛行學員24人,錄取人數連續7年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消息傳來,信陽人一方面十分自豪,一方面又覺得很正常。

為啥?在信陽這片紅色熱土上,參軍報國的激情還是像革命戰爭年代那樣濃。

這些年,信陽大學生入伍比例一直走在河南省乃至全國的前列,湧現出大學生士兵王楠,維和英雄劉印迪、姚道祥等一批先進典型。

放眼歷史長河,條件艱苦,白色恐怖籠罩,參軍對個人和家庭來說都有生命之虞。然而紅軍何以能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青年參軍呢?

在信陽,馬草紙上的標語與山牆上的號角,給了人們答案。

「老鄉們,參加紅軍就可以分到土地!」在新縣鄂豫皖革命博物館裡,這張寫在非常粗糙的馬草紙上的標語,樸實得就像山野裡裸露的巖石,內容簡單直白卻直抵人心。

「為保障秋收秋耕,堅決擴大紅二十五軍,打破敵人新進攻」「十月革命指示中國工農群眾的一條出路!」 在新縣箭廠河鄉的方灣村閔氏宗祠,南面山牆上的激勵人心的標語,就像戰鬥的號角,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

革命戰爭年代,成千上萬信陽兒女轉戰南北,捨命報國,就在於這支軍隊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代表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決定重建紅二十五軍。年僅25歲的吳煥先臨危受命擔任軍長。全軍7000多人,隊伍中不少十二三歲的娃娃,軍部就設在閔氏宗祠。這支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童子軍,擔當起獨立堅持鄂豫皖根據地武裝鬥爭的重任。

從「擴紅」有功到「招飛」有名,信陽雙擁工作成效由此可見一斑。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2015年3月,海軍「信陽艦」正式命名入列,2017年12月,「信陽艦」全體官兵被授予「信陽市榮譽市民」稱號,每年特邀艦政委列席信陽市「兩會」。

從「後代」無憂到「後路」不愁,崇軍尚武的風尚還是那樣純

2017年底,剛隨部隊移防信陽市的士官王少俊沒想到,孩子還沒在信陽市落戶,自家也沒購買學區房,可孩子一來就到駐地溮河區最好的小學——勝利路小學上學了。像王少俊一樣幸運的,在移防到信陽的部隊官兵中還有不少。

在信陽,現役軍人有一個共同感受:官兵的「後代」無憂,自己的「後路」不愁,家庭的「後院」不費心。

「轉業幹部,不是包袱是財富,轉業就是轉崗,安置就是交流。」曾擔任息縣人武部政委的饒祖明,轉業時被任命為信陽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工作不到一年,就因為在規範戶外廣告設置、創建文明城市等方面成績顯著,今年初被提拔為信陽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只有平時真擁軍,戰時才能真拼命。」統計顯示,近4年來信陽市計劃分配的軍轉幹部、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傷病殘退役軍人以及軍休幹部全部妥善安置;軍轉幹部96%安置在公務員崗位,連續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退役士兵教育培訓率達91.4%。全市未就業隨軍家屬基本生活保障金明顯高於規定標準,4年累計發放近1100萬元。而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的「福彩擁軍」活動,投入70萬元福彩公益金,已經對171名駐信部隊和信陽籍特困現役軍人家庭成功實施救助。

進入新時代,信陽市委、市政府和信陽軍分區大力支持、引導和發展紅色旅遊,深度挖掘紅色資源,成功打造了「蘇區首府」「將軍故鄉」「江淮抗戰」「千裡躍進」四大紅色旅遊品牌,被確定為全國12個紅色經典旅遊區之一,吸引遊客體驗大別山紅色文化,感受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

件件擁軍事,事事暖軍心。「電力彩虹進軍營」為駐軍部隊送來「普惠」光明;「好米好面送軍營」讓官兵品嘗到「營養快線」;《涉軍維權法律服務聯繫卡》架起了軍地「連心橋」。

如今,政府積極引導、公眾主動參與的社會化擁軍大格局正在信陽形成。「全國愛國擁軍模範」趙海菊不圖回報,侍奉烈士父母20多年;「最美信陽人」張愛華50多年如一日,看管紅色文物;「中國好人榜」三闖火海的空降兵某部四級軍士長李道洲烈士犧牲後,光山縣幹部、群眾和學生自發捐款百萬元設立「軍人子女助困基金」。

從捨身救傷員到行業解難題,助力強軍的勁頭還是那樣足

信陽市羅山縣何家衝村是紅25軍長徵出發地。「為什麼紅25軍越打越強大,制勝密碼到底是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縣人武部政委郭輝說,血濃於水的軍民魚水情功不可沒。

當年,老百姓為了保護紅軍付出了很大代價。「何大媽刺瞎右眼救紅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何大媽」本名吳秀真,有一次敵人進村,一位在村裡養病的紅軍傷員被抓,何大媽上前說是自己兒子。敵人不信,為了證明他是自己親人,當場起了毒誓的何大媽,忍受劇痛刺瞎自己的右眼。

紅軍傷員得救了,何大媽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右眼。

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如今,信陽各級職能部門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全心全意為部隊官兵當好後盾。

國防和軍隊改革期間,軍隊「瘦身」任務艱巨,地方「消化」擔子不輕。「軍隊改革這場大考是一張試卷兩道考題,咱們既要做好支持部隊改革的必答題,同時也要做好地方保障改革的選擇題。」這早已成為信陽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共識和政治自覺。

在做好軍轉安置工作的同時,信陽市積極主動把部隊所需與地方所能結合起來,千方百計為駐軍解難題、搞保障。

炎炎夏日,一輛輛新型步戰車和坦克駛出營門,開赴野外訓練場……此情此景,令駐軍某部助理員張建林興奮不已:「柏油路修到營門口,重型裝備從營區直接開到野外訓練場,縮短了機動時間,提升了戰備能力。」4年來,全市先後整修通往部隊營區、野外訓練場的國防公路14條。

任務分解下去,行行挑起擔子。在信陽市,糧食部門在全省率先取消軍糧縣級自籌,緊貼部隊需求,實行統一配送;供電部門統一划定部隊營區為一級用電單位,還為部隊減免電力工程等費用450餘萬元。

從愛民工作隊到「迷彩」村幹部,回報老區的心意還是那樣真

「走上水泥路,想到人武部。」新縣人武部與田鋪鄉陶衝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後,援建八一愛民學校,幫助村民架起信號塔,引來自來水,修通道路,政委張安武還幫村裡引進了杭白菊深加工項目。提起這一樁樁感人的事,村支部書記程厚華感慨不已:「戰爭年代的『愛民工作隊』又回來啦!」

當年不足10萬人的新縣,為革命獻出了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新縣人武部前身是1945年9月成立的經光縣武裝大隊。當年,他們一邊打仗一邊幫助老百姓生產,被當地老百姓稱讚為「愛民工作隊」。如今,在信陽,各區、縣人武部幹部職工身穿迷彩服,腳蹬迷彩鞋,帶著民情日記、幫扶手冊、挎包水壺和乾糧袋「四件寶」,走村串戶,吃碰飯、住農家,成了名副其實的迷彩「村幹部」。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是當年鬧革命的初心,也是今天對先烈們的最好告慰。

「一身軍裝就是一身責任,兩邊肩章就是一副擔子。」軍分區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下發精準脫貧實施意見,組織本級和所屬縣區人武部與13個貧困村籤訂軍民共建幫扶協議,精準制定脫貧攻堅「作戰圖」,實行「掛圖作戰」,包村包戶量身定製扶貧項目。

淮濱縣人武部職工代培駐村擔任新裡鎮陳圍孜村「第一書記」後,鼓勵村民擴大種植養殖業,建立了400畝中草藥材基地,還建立獺兔養殖場,人均年收入提高780元。

信陽駐軍多,助力脫貧攻堅具有特殊優勢。經軍分區牽頭組織,駐軍部隊先後與13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

軍地還及時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反饋、情況通報、檢查督導等制度,跟人武部的官兵一樣,駐紮在這裡的某旅、某學校、某倉庫官兵,戰備、訓練之餘經常活躍在信陽的鄉村田頭。統計顯示,近年來累計出動兵力2700餘人次、出動各類工程車輛和設備800餘臺次參與脫貧攻堅,協調引進致富項目11個,援建八一愛民學校3所。對此,軍分區領導充滿深情地表示:「作為駐守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軍隊代表,有責任有義務組織好反哺老區人民的各項工作。」

相關焦點

  • 參觀福道雙擁公園 傳承軍民魚水之情
    參觀福道雙擁公園  傳承軍民魚水之情——中共福建省擁軍優屬協會黨支部和中共福建省盛世百家姓文化研究院黨支部舉行聯合主題黨日活動
  •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南山召開2019年春節軍政座談會
    為了在新的一年進一步做好雙擁工作,更好地服務部隊建設,1月29日下午,南山區2019年春節軍政座談會在荔香居召開,深圳警備區副司令喻曉,南山區委書記王強,區委副書記、區長曾湃,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麥林光,區政協主席陳軍,區委常委彭耀玖、胡芸,副區長謝炳文以及所有駐區部隊首長出席了座談會。會上,謝炳文介紹了南山區2018年雙擁工作開展情況。
  • 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 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吉安市舉行慶祝建軍93...
    吉安新聞網訊(記者謝炳華)7月30日下午,我市舉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軍政座談會,軍地歡聚一堂,共敘軍民魚水深情,共商軍民融合發展。市委書記胡世忠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少玄主持,軍地領導劉連根、劉蘭芳、江波、毛順茂、華小明、操建民出席,吉安軍分區政委鄒鐵平講話。
  • ...評比表彰︱宜賓市 舉辦「軍民攜手奮進 共鑄百年夢想」雙擁故事會
    近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和駐宜部隊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全市軍民攜手並肩、創新思路、狠抓落實,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雙擁工作新格局,開創了具有時代特色的雙擁工作新局面。宜賓雙擁工作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國防和雙擁宣傳更加深入紮實,擁政愛民成果顯著,軍警民共建活動富有成效,雙擁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加強了軍政軍民團結,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駐宜部隊各項建設。近日,宜賓市再次被命名表彰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實現「五連冠」。
  •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金蘭山風光
    新縣,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位於信陽市南部、大別山腹地、鄂豫兩省交接地帶。 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1個街道, 縣政府駐新集鎮。 2017年,新縣總人口37.07萬,常住人口28.36萬。 新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屬大陸性溼潤季風氣候。
  • 軍民魚水情深,四平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開滿雙擁之花
    軍民魚水情深,四平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開滿雙擁之花 2020-08-03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林國兵、郭峰2019年9月30日,黃岡市在黃麻起義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舉行公祭日活動。周偉 攝巍巍大別山,悠悠雙擁情。黃岡這片紅色聖土,曾爆發了著名黃麻起義。200多位將軍橫刀立馬,44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30年浴血奮戰譜寫英雄篇章,源自緊跟黨走的堅定信念;30年紅旗不倒鑄就不朽豐碑,孕育軍民一家的魚水情誼。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根植紅色沃土的雙擁情日久彌新。
  • 雙擁精神放光彩,不忘初心築九江!群眾文藝匯演歌頌軍民魚水情深
    謳歌光榮建軍歷史,歌頌軍民魚水情深。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7月27日晚,成都市雙流區九江街道舉行2020年「一鎮一特色百姓大舞臺」 群眾文化活動「雙擁精神放光彩不忘初心築九江——慶祝建軍93周年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群眾文藝匯演。
  • 浙江嵊泗加強軍民融合 海疆要塞雙擁潮湧
    近年來,嵊泗連續7次蟬聯浙江省「雙擁模範縣」,3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縣」,所轄鄉鎮多次評為舟山市「雙擁模範鄉鎮」,先後湧現2名全國愛國擁軍模範、1名全國愛民模範。  「軍民一家親」唱響雙擁新常態  元宵節,在嵊泗花鳥島大岙一戶漁家,滿桌海鮮飄香,歡聲笑語繞梁。島上「兵阿媽」黃霞球為從江蘇姜堰市遠道而來的「兵兒子」張偉接風。
  • 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
    李克強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和服務保障軍隊建設改革,進一步加大優撫安置保障,軍隊支援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有為,在參與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援和應對突發事件中當先鋒,今年面對疫情,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軍民攜手同心、共克時艱,取得了抗擊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彰顯了軍政軍民團結的強大力量。
  • 信陽市:大別山鄉村文旅創客大會在新縣舉行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信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別山鄉村文旅創客大會在新縣舉辦。此次大會主題為「匯聚創客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李磊,全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孫若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宋麗萍,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建軍,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徵等出席啟動儀式。
  • 「情系大別山」 ——走進河南信陽市平橋區
    採風團成員與觀眾見面16日晚,大別山文化採風團為信陽老區人民精心準備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在信陽市萬人廣場——世紀廣場盛大舉辦。     他表示,信陽市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發展史上,信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永遠也不應忘記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而付出了鮮血與生命的先輩。只有不忘過去,我們才能堅定地走向未來。因此,加強對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宣傳很有必要。大別山紅色文化採風團的行動值得充分肯定。
  • ...天津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授牌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
    李鴻忠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和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揚優良傳統,強化政治擔當,再接再厲紮實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廖國勳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順清就我市雙擁創建工作作總結部署,副市長王衛東宣讀全國命名表彰情況通報和我市表彰決定。
  • 吉林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
    吉林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12月24日,吉林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  12月24日,吉林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雙擁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共同開創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凝聚強大力量
  • 雙擁花盛開 魚水情愈濃
    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論述、關於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創新雙擁工作機制,深入開展雙擁模範城(縣)創建活動,著力鞏固發展「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
  • 「三走進」激發雙擁活力——山東省煙臺市多措並舉構建新型軍政...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50多萬膠東兒女參軍入伍,百餘萬「支前先鋒」奔赴前線,創造了雙擁奇蹟。繼1991年煙臺市被命名為首批「全國雙擁模範城」以來,今年第9次獲此殊榮,所轄龍口市首次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縣)。關愛在基層,雙擁添活力。
  • 碭山縣慶「八一」系列活動加深軍民「魚水情」
    連日來,碭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籌備開展慶「八一」系列活動,做細「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增強軍政、軍民團結,鞏固「雙擁模範縣」創建成果,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獻禮。
  • 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名單公布 赤峰榜上有名!
    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名單公布 赤峰榜上有名!》近年來,全區各級各部門和駐區部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各項決策部署,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雙擁工作,譜寫了軍政軍民團結的時代新篇。
  • 河南省信陽市八大著名景點,你去過河南省哪些著名景點?
    雞公山,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境內,桐柏山以東,大別山最西端,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全國八大景區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國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鯢、長尾雉、香果樹等,是河南農林、師範、醫藥等高校教學和科研基地。
  • 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
    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 雞公山風景區河南省 信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