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旅行邊工作 — 共享旅行辦公是完美休假方案嗎?

2021-02-07 高和資本

國慶長假已過,總覺得糟心的工作又要來了。然而更悲催的是,還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在休假期間還在加班幹活!!!


Jessica 就是如此,臨行前一周接了一個大開發商的的商業開發策劃案,於是扛著筆記本,她就上路了。


有意思的是,邊旅行邊工作,反倒讓她精力充沛。早上6點多就開始與國內團隊開會安排工作,然後一邊欣賞優美的湖景一邊在微信裡參與方案討論。


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移動4G網絡的普及,使得遠程工作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可行。


高和資本發現,移動旅行辦公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業務模式。


絕大多數人都需在旅行中處理工作,比如,64%的人需要通過手機處理工作,回復工作上的郵件和信息,甚至來幾場電話會議。41%的上班族甚至會攜帶電腦去旅遊,還會在旅途中隨時抽時間辦公。

 

不過,關於這種「遠程工作」理念有一個諷刺之處:因為要與外界保持不間斷的聯繫,最終你會沒法好好了解這個遠道而來的地方。有些遠程工作者需要和舊金山、奧斯丁以及紐約的同事同時在線,那就意味著當地人社交和開展日常生活的時候他們卻多是在工作和睡眠,而缺少睡眠會使得適應一種新文化變得愈發困難。


但還是有人不為此所困,稱「移動辦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他們的生產效率,也豐富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Co-workation(co+work+vacation)


經常出差的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端著一杯滾燙的咖啡穿梭在擁擠的店鋪內,好不容易找了個角落坐下,打開電腦卻又要跟渣網速鬥智鬥勇,簡直想跳起來砸電腦!其實,出差全然不必這麼悲壯,就有這樣的辦公室,讓你明明在工作,卻好像度假一樣。


這8間共享辦公室推薦給你,願你擁有像旅行一樣享受的出差體驗。


Agora Collective

德國,柏林



位於新克爾恩(Neuk lln)區的 Agora Collective,由一棟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廠房翻新改建而成。挑高設計以保證儘可能大的空間,一張桌子大約可容下5、6人,很適合小團隊隨時頭腦風暴。為了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在室內布置上也是一切從簡,潔白牆面上簡單的掛畫和角落幾盆綠植就是整間屋子的裝飾了。


這裡有一間會議室,當然大多數時候是用來舉辦各種活動的,咖啡店則提供當地工藝品,畢竟紀念品可是旅行的標配!此外,辦公室外自帶了一個夢幻後花園,作為日間休息場所。


同時提供:WIFI,列印服務,額外的顯示器,可供預訂的會議室。
費用:16歐元/天起。


Hubud

峇里島,烏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為世界各地的科技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或媒體機構打工,更多的是自由職業者。雖然職業各不相同,但他們每天都會聚集到一家名叫 HUBUD 的共享工作空間裡,在完成當天工作之後相約午飯和咖啡,下午一起去海邊衝浪。


HUBUD 是一間全竹結構的聯合辦公空間,聚在這兒的人可以購買會員身份和工位,適宜的氣候、親近自然的辦公環境和廉價的生活成本使得 HUBUD 特別適合長期駐留。這裡會經常舉辦各種社交和文化活動,幫助陌生人之間彼此熟悉,上午遠程工作完成後,下午就是 freetime,可以和鄰座的夥伴一起衝浪,他可能來自陌生的國度,也許無法與你順暢交流,但是在這裡你們就是最佳玩伴。即使是工作狂人,也一定不忍心拒絕同伴的邀約。


同時提供:WiFi、工作日24小時服務、空調、會議室(接受預定)、郵寄地址、儲物櫃、在峇里島當地的合作景點享有消費折扣。

費用:20美元/天起。


Ministry of New

孟買,印度



印度這間辦公室取名為 Ministry of New(創新部),倒也並不誇張。這的確是一間蠻有設計感的房間,由舊倉庫改造而成,佔地面積約 2200 平方英尺。兩個荷蘭老闆似乎特別鍾意植物,總能見縫插針地在桌上、沙發外圍堆上大大小小的植物。「綠色概念」從室內延伸到了室外,戶外庭院同樣擺滿了鬱鬱蔥蔥的植物。一切都是按照溫馨小家的布置標準來的。當然也少不了美味的廚房,在這裡有一間充滿藝術格調的咖啡館,裡面提供咖啡、麵食、沙拉和三明治。偶爾來了興致,你也可以親自烹調。



圖書館與咖啡廳相連,提供沙發、咖啡桌和幾張老式的桌子,當然還有各種雜誌可供閱讀。這裡同樣也是午餐會議的理想場所:有了鬆軟的沙發墊和冒著熱氣的卡布奇諾相伴,這樣的開會氛圍是不是比面對著冰冷的投影屏要來得輕鬆的多?


同時提供:WiFi、咖啡、茶、淋浴、印表機服務、技術支持、支持聯網會議等,以及郵箱和存儲(另付費)。
費用:五天期會員費 5500 盧比起。


AIS Camp

清邁,泰國



AIS Camp建在瑪雅生活購物中心5樓,這裡有泰國最快的無線網絡,因此也註定永遠是忙碌的節奏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兒有很多座位,錯落分布在各層臺階上,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社區。如果你並不追求環境的舒適,但對網速要求很高,那AIS營地可再合適不過了,越洋會議、遠程傳輸什麼的絕對不用擔心網卡或是掉線。不相信?來這打盤英雄聯盟試試唄!


同時提供:WiFi(AIS SIM卡持有者)。

費用:如果有AIS SIM卡,不再另行收費。如沒有AIS SIM卡,你就得在咖啡廳買點東西。買滿50泰銖(折合人民幣約10元)送2個小時的上網時間。


The Working Capitol

新加坡



The Working Capitol 的前身據說是當地唐人街的一家餅乾廠。翻修過後,The Working Capitol成了有多間辦公室(最多可容納200人)的辦公空間。當然,這麼「貴」的地皮可不能浪費了,這裡還設有咖啡館、酒吧、餐廳、空中花園和遊泳池,充分滿足你的放鬆需求。

包括:WiFi網、印刷服務、技術支持、儲存和儲物櫃、淋浴、電話亭和進入所有公共區域。


費用:900美元/人/月起(工作區)。


Selina:酒店式聯合辦公空間

拉丁美洲



在整個美國的中南部,通過網上配對,「遊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適的聯合辦公空間,同樣也是城中或海邊價格實惠的住所。快捷酒店+辦公室的設計,讓旅行和工作聯繫得更緊密。這類服務目前只限於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和哥倫比亞,但預計將逐步擴大。今後,註冊會員將有可能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一邊踩著 DEADLINE 完成工作,一邊在各大社交網站 PO 自己的旅行日記。


同時提供:WIFI,列印服務,茶,咖啡,瑜伽輔導課,酒會,研討會,不定期會議活動,以及現場的酒店設施(配套服務)。


費用:聯合辦公每天10美元起。住宿每晚25美元起。


Crew Collective

加拿大,蒙特婁



高高的天花板,數不清的大理石雕塑和青銅裝飾,Crew Collective 粗看給人感覺倒還真有一些教堂的禁慾風。其前身是銀行大廈,因此空間結構的劃分也十分細緻,改造之後一共有3間小單間(私人辦公室),17間辦公室和1間會客室。另外,還有2間自營酒吧和6間咖啡廳,如果是長期會員,還可以享受私人網絡、咖啡折扣、列印和禮賓服務等等。


同時提供:WIFI、社交和文化活動,專供設計師和開放商的私人社區。

費用:30美元/天起。


Ninety Two 13

日本東京,港區



乍一看,這間辦公室有髒又舊,和港區的繁華毫不相干。事實上,這間屋子的靈感來自於新式的工廠設計。設計師們從全世界各地回收舊家具並重新裝飾,還引來了一波國際上的跟風。工作區和生活區是相對分開的,辦公區域有一張大長桌,可容納12人。生活區就豐富多了,健身房、瑜伽館、廚房、洗衣房一個不少,樓上還有可供出租的房間。這應該可以算是公寓式辦公空間,比酒店式辦公空間更簡約一些,當然價格也更親民。


同時提供:WIFI,雙語前臺,禮賓部,儲物櫃,休息室,會議室,健身房和洗衣房。
費用:2000日元/天起。


來源:商業與地產

相關焦點

  • 邊旅行邊工作 — CoWorkation 共享旅行辦公是完美休假方案嗎?
    有意思的是,邊旅行邊工作,反倒讓她精力充沛。琉森時間早上6點多就開始與國內團隊開會安排工作,然後一邊欣賞優美的湖景一邊在微信裡參與方案討論。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移動4G網絡的普及,使得遠程工作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可行。對於很多知識型行業,真的沒有必要每天呆在辦公室裡,移動旅行辦公就成了一種新的業務模式。
  • 日本興起共享辦公室 探索辦公與旅行新方式
    日本各地旅遊設施開始嘗試結合遠程辦公和旅行的新型服務模式。「共享辦公室」進駐新幹線站內JR東日本鐵路公司計劃今年內在30個以上新幹線的樞紐車站設置「共享辦公室」,內部配備電腦辦公桌、液晶顯示器和Wi - Fi等服務。
  • 北海道滑雪勝地二世谷吸引「邊旅行邊工作」一族長期滯留
    人民網東京9月9日電 據日本《北海道新聞》的報導,在知名滑雪勝地北海道二世古地區,兼有工作與旅遊的「邊旅行邊工作」的旅遊業態正受到人們的關注。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去公司上班,而是開始居家辦公。
  • 邊旅行邊工作?日本政府提出「升級版遠程辦公」
    日本政府呼籲企業積極實施遠程辦公,疫情最嚴重的東京更是呼籲民眾減少外出。即便如此,政府仍於日前正式在東京以外的地區開始實施大型外出消費補貼活動「Go To Campaign」。報導稱,一邊呼籲民眾遠程辦公、避免感染,一邊鼓勵民眾外出消費。乍一聽很矛盾的兩種操作,日本政府卻將二者結合起來。當地時間7月19日,日本東京,日本大相撲7月賽事在東京兩國國技館正式鳴鑼開賽。
  • 邊工作邊旅行,適合遠程工作者旅行的城市
    雖然各有各的無奈,但邊工作邊旅行這樣的選擇,真是瀟灑得令人羨慕。說起旅遊,它也是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建議大家儘量把旅行時間定在淡季。旺季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到11月份,淡季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之前。
  • 小眾秘境遊成今冬新耍法 六成受訪者選擇邊工作邊旅行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2021年部分節假日放假安排公布,明年的旅遊計劃安排上了嗎?受全球疫情形勢仍不穩定影響,無法跨境旅行人群的內需潛力進一步得到釋放。多家旅遊平臺也在近期發布「2021年旅行洞察」指出,「國內遊」繼續成為主題,小眾秘境遊、避寒滑雪線受到熱捧,「舉家旅行」、「冬鳥南飛」和「數字遊民」成為關鍵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但「旅遊過年」依然受歡迎。
  • 快遞100「輕旅行」解決方案 讓你邊買邊寄「空手」旅行
    暑期是旅行最火熱的時期,七八兩個月,遊客人數和花費持續增長,據攜程旅行預測,今年暑期出遊人數預計將超10億人次,旅遊已逐漸成為大眾生活必需品。調查顯示,99%的人表示沉甸甸的行李箱是旅程中最大的累贅。旅行時購買當地的土特產和小飾品等禮物,留作紀念收藏或送給親朋好友,分享快樂和心意的同時,也是給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讓人苦惱的是,帶著繁重的行李會影響旅行質量,尤其是買了太重或體積較大的物品,不僅佔空間,還會加重旅途疲憊感,影響旅途趣味。
  • 想要邊旅行邊工作?讀完這篇文章,您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種!
    #旅遊#哪些職業,適合邊旅行邊工作呢下面我將給您分析4個,可以邊旅行邊賺錢的職業,希望能夠幫上忙!程式設計師首先,程式設計師就是一個適合邊旅行,邊工作的職業。聽到這裡,你可能會非常驚訝。程式設計師在我們的印象裡,都是996工作的狀態,每天在單位待到夜裡12點,都是家常便飯,怎麼會有機會一邊工作,一邊旅行呢?哪來的空餘時間呢?
  • 到底旅遊達人們如何邊旅行邊賺錢?
    >28歲的哈爾冰姑娘舒婷是一名神秘的旅行體驗師,她的工作就是到處旅行,給星級酒店挑刺,給各國美食打分。回來後,舒婷就辭了職,正式做起了旅行體驗師。「工作近5年,我去過15個國家,50餘個城市,100多個景點,所有的花銷都有經費支出。除了免費旅行,額外的工作報酬也不低,而且每到一個城市,住的酒店、吃的飯店、乘坐的航班,總是會送我們一些小禮品。」
  • 那些天天旅行的人,是如何邊旅行邊賺錢的?
    我在墨西哥遇到過一個德國男生是個視頻剪輯師,專門接一些商業廣告投放在youtube、ins、fb;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遇到過一個哥斯大黎加的男生在幫一家美國公司做network security,做marketing,做designer,做翻譯,寫手都是有可能實現這種邊旅行邊賺錢的生活的,這些例子太多了,不過目前數字遊民這種身份,做IT的技術男比較常見。
  • 邊工作邊旅行——首爾親子5日遊
    幾年前,我因工作原因出差,大兒子鬧著不離開媽媽,於是,邁出第一步,我帶著兩歲的燊兒出差,也因此我開始體驗到比獨自旅行更加幸福,比全家出行更加有趣的親子之旅,在這個過程裡,我和孩子一起長大。事實上,即使是單身或者還在戀愛的時期,也很難實現說走就走,我們並沒有因為有了寶寶就消磨殆盡曾經的瀟灑,這份灑脫需要我們自我克服。最初,家裡的老人也有這樣的觀點,覺得孩子太小,出去玩也記不住什麼,而我們的出發點其實並不僅僅是為了旅行而旅行,我們更希望孩子多些體驗,讓旅行中的各種突發情況來增加他的感受,即便不曾記住什麼,即便沒有留下什麼印象,他只要開心就夠了。
  • 日本興起共享辦公室
    2020-08-18 16:37:51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日本興起共享辦公室 探索辦公與旅行新方式人民網東京8月18日電(吳穎) 為振興受新冠疫情影響的旅遊產業,日本政府啟動了「Go To Travel」活動。日本各地旅遊設施開始嘗試結合遠程辦公和旅行的新型服務模式。
  • 邊旅行邊繪畫的卡斯丁多,將旅途時光完美記錄,值得稱道
    邊旅行邊繪畫的卡斯丁多,將旅途時光完美記錄,值得稱道 文/文涓 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非常喜歡旅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不過作為一位非常出名的繪畫家,卡斯丁多卻喜歡一邊旅行一邊繪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
  • 擺地攤新模式,旅行路上賺錢,拒絕窮遊,邊擺攤邊旅行
    #邊旅行邊擺地攤但看看餘額所剩無幾,多少次的夢想一次次隕落,多少有點失望,地攤來臨,旅行的想法會得到實現。不用擔心沒有錢旅行了,那是因為可以邊旅行邊賺錢。沒有不可能,只要敢踏出這一步,地攤經濟屬於你前有老鐵徒步直播,後有土豪駕車前,今有班瑪識途旅行。將為你開啟一段特別的旅行地攤經濟。經濟基礎好的朋友旅行是為了放鬆心情,找一個釋放自我的地方,盡情享受大自然。也有人旅行是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哪怕是沒有錢也要走到想要去的地方。每個人的初衷不一樣,出發點也截然不同。
  • 外國夫妻買校車造成小且舒適的家,邊工作邊旅行,詩和遠方齊擁有
    據6月28日的無聊熊貓網報導,外國一對夫妻,用了一年半時間,把校車打造成一個舒適的小房子,邊工作邊旅行,將詩和遠方一併擁有。羅比(Robbie)和普莉西拉(Priscilla)通過遠程辦公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於是二人突發奇想,打算搬進一個可以隨時讓他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家。羅比夫妻買下了一臺1998年託馬斯校車,把它改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在他們的努力和創意之下,一個舊校車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舒適又美好的家。
  • 邊旅行邊工作真香!2020一起來盤它
    對自己而言,今年最大的改變莫過於自己的工作模式,借著航空公司自救推出各種隨心飛套票,我開啟了半半工作的狀態。旅行要花很多錢嗎?經常旅行的人,有哪些經濟來源?或者一些適合遠程辦公的,可以靠通電話、發郵件或其應用程式完成的工作。但要說明的是,「旅行」和「出差」真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你去到另一個城市的主要目的是工作的時候,是很難深刻體驗身邊的風景和這個城市的人文。旅行中真的能把工作做好嗎?
  • 探索2年的邊旅行邊賺錢方法大全原創真實可用
    旅行2年,走遍10幾個國家,見到了各種神人把邊旅行邊賺錢玩的極致,認真總結了22條,都是他們正在執行的,真實可靠,絕非憑空想像,為了保護隱私沒有曬出他們的照片。除了設計師,還有很多類似的辦公地點不受限制的職業,例如作家,規劃師,視頻編輯師,翻譯都可以邊旅行邊賺錢。
  • 邊旅行邊賣三明治 阿根廷人實現窮遊世界
    但年輕又沒錢的阿根廷人佛朗哥·帕爾特裡涅裡正在將它變成現實,因為他想出了個絕妙主意——邊旅行邊賣三明治賺錢。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說,帕爾特裡涅裡曾任職於一家公司的市場部。2012年,當時只有20歲的他辭去工作,花6000美元(約合3.9萬元人民幣)買了一部舊大眾麵包車,計劃用兩年時間從家鄉一路開到美國阿拉斯加。至於路費,他打算像其他窮遊者那樣邊走邊賺,比如去餐館打工、修車之類。
  • 看自由職業「數字遊民」,如何實現邊工作邊週遊世界?
    本文TAG:數字遊民,週遊世界2020年被稱作中國遠程辦公的元年,上半年或許你在自我隔離的那段時間,在家開視頻會議、在線討論活動方案、線上分享和講座.....甚至是不用去辦公室就能隨時隨地完成相關任務。
  • 研學旅行到綿陽北川,邊走邊看邊學習!
    研學旅行到北川,邊走邊看邊學習!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要麼讀書,要麼旅行將學習融入旅行邊走邊看邊學↓↓↓>研學旅行成了很多學校和家長的選擇讓孩子在旅行中發現、學習有文化、有內涵有風景、有奧秘會讓你驚喜的北川「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