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紀實」共赴小康之約 深圳南山扶貧樣本全國「開花結果」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從打響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到對口幫扶八地,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以先行示範標準,經過3年不懈努力,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交出一份共同富裕奔小康的精彩答卷。

南山區扶貧樣本全國「開花結果」--江西吉安(深圳)產業園南山示範園二期項目正穩步推進;幾千公裡之外的西藏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成為當地網紅打卡地;在黑龍江,南山區與哈爾濱南崗區在科技產業園戰略協作進展順利,與雙鴨山市共建的冰上運動中心,正成為當地冰雪運動愛好者的好去處;深喀科創中心,被譽為深圳援疆「五朵金花」之一……

蛇口街道南水股份公司結對的田陽區巴某村。資料圖

南山街道助力連平縣元善鎮新龍村脫貧出列

改革開放40多年,數億國人摘掉貧困的帽子。扶貧攻堅,就是要直面那些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

在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新龍村,2019年,嶄新的鄉村衛生站投入使用,並配有一名全科醫生。村民們頭疼腦熱再也不用跑到鎮上或縣城,診斷、開藥、打針基本在家門口都可以完成。今年初,村裡荒廢已久的茶園也重新修整種植,家家戶戶門前都修通了雙向兩車道的水泥路,村裡的危房改造重建,貧困戶住進了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的「放心樓」。

在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辦的對口幫扶下,截至2019年底,三年共投入幫扶資金669.14萬元,在南山速度、南山質量、南山精神的帶動下,新龍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出列。

沙河街道借產業建設帶動貧困村「自我造血」

一個月前,連平縣鷹嘴蜜桃核心產區上坪鎮傳來喜訊,今年生產的2000萬斤鷹嘴蜜桃基本售罄,每市斤的銷售價格比往年提升了2至3元,產業產值同比增加了近5000萬元。在深圳南山區沙河街道辦對口幫扶的連平縣上坪鎮東南村,村集體投資200萬元發展的鷹嘴蜜桃產業項目收益近50萬元,年初擔心銷路受疫情影響的桃農都樂開了花,鷹嘴蜜桃產區「一年桃價管三年」,總結出經驗的種桃戶這下終於安了心。

東南村是省定貧困村,4年來,在沙河街道辦的幫扶下,該村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顯改善,鷹嘴蜜桃產業基地逐步發展起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東南村貧困戶豐收鷹嘴蜜桃。資料圖

蛇口街道綠色產業扶貧精準幫扶石馬村

這是蛇口街道對口幫扶的河源市連平縣三角鎮石馬村交出的亮麗成績單--

全村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7元,實現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出列;在冊貧困戶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適齡貧困戶子女16人全部保障落實教育補助;達到條件參加養老保險的73人全部落實參保;自來水管網、電力網線實現「戶戶通」,電視信號、網絡信號實現全村100%覆蓋;危房改造全面完成;貧困人口「八有」要求全部得到保障。

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石馬村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根據扶貧工作要求,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嚴格落實各項幫扶政策措施,扶貧工作紮實推進、有序開展,矢志打贏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

如今的石馬村,因地制宜,抓住建設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的契機,打造現代綠色農業示範基地,通過產業扶貧、創業扶貧、消費扶貧等精準扶貧措施,不僅活躍了當地經濟,還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並實現穩定增收。村莊基礎設施完善了,村容村貌改變了,村民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齊奔小康的目標近在眼前。

招商街道幫扶連平羅經村探索產業扶貧脫貧新模式

夜幕降臨,盞盞路燈亮起,連平縣大湖鎮羅經村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靜謐美好。昔日的省定扶貧村,在招商街道幫扶下,不少貧困戶實現了自主創業,村民通過入股水電站分紅,實現了增收,藉助鄉村振興計劃,村裡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

截至目前,經過鎮、村、幫扶單位、扶貧企業和貧困戶的共同努力,羅經村貧困戶62戶192人已全部實現脫貧,貧困戶收入穩步增長,2019年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萬元,村集體收入由2018年的14萬元提高到2019年的22萬元。在2019年省、市、縣扶貧攻堅考核中,羅經村均獲評「優秀」,羅經村還先後被評選為河源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村、河源市級文明村。

羅經村新農村風貌。資料圖

桃源街道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村民內生動力

扶貧攻堅,任重道遠;造福百姓,時不我待。在河源市連平縣東升村,整潔筆直的柏油路邊,一望無際的葡萄園裡,一株株葡萄排列成畦;下個月,嶄新的文化廣場即將投入使用,村民在勞作之餘,可以聚集在這裡休閒娛樂。

對口幫扶結碩果。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辦共計投入幫扶資金約652.67萬元,用於修建基礎設施,發展產業和投資,以增加村集體、貧困戶收入。2019年,東升村全村全部脫貧,貧困人口脫貧率100%。

南山快速路。資料圖

幾年來,貧困戶的生活狀況、村裡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鍾軍鵬看來,更可貴的是這些變化背後村民思想上的轉變,大家在「抱團發展」中嘗到了甜頭,從集體經濟中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子。

點讚南山熱土,共赴小康之約!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2020-04-30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寶安 河池都安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決戰決勝走基層、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深圳寶安 河池都安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廣東廣西緊密協作,其中深圳市寶安區對口援助河池都安,雙方聚焦貧困村、貧困戶,共同發力,讓瑤山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 深圳跨區域扶貧的陸豐樣本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經過幾年奮戰,對口幫扶陸豐的貧困村已完成100%出列,貧困戶100%脫貧,讓一個個貧困村實現美麗嬗變,在陸豐這塊紅色土地上展示了「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的深圳精神,打造出深圳跨區域扶貧的陸豐樣本。
  • 「興農扶貧共赴小康」肥東縣十五月家庭農場與安徽省湖北商會籤約
    10月25日,肥東縣十五月家庭農場與安徽省湖北商會18家會員單位,在肥東縣古城鎮西任村稻田,舉行「興農扶貧 共赴小康」農產品消費電商扶貧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 「扶貧故事①」八年扶貧路:凝心聚力助都安,全面小康惠瑤山(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年。2013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定點扶貧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八年來,礦大人情系都安,助力瑤山,幫助都安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2020年6月9日,在第13個國際檔案日即將來臨之際,我校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為主題,開展雲端扶貧故事展,凝聚礦大力量,助力都安脫貧。
  • 南山區通過產業就業學業「三業引領」打造扶貧攻堅「南山樣板」
    10月24日,南山區榮獲「2020中國全面小康消費扶貧特別貢獻城市獎」。 南山區勇於擔當,對口幫扶廣東連平、廣西百色市田陽區和德保縣、西藏察隅、江西吉安、黑龍江雙鴨山、哈爾濱南崗區、新疆喀什等6省區8個地方脫貧攻堅。
  • 同心共築小康夢 碩果纍纍滿園香——延邊寧波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2016年10月,寧波與延邊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新動力「甬」入延邊。幾年來,寧波財政共安排8.55億元的援建資金,實施援建項目244個,直接受益貧困群眾超過8.6萬人次。產業幫扶、人才幫扶、全域幫扶……千裡相隔的延邊和寧波勠力同心謀發展,攜手共築小康夢,成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樣本。
  • 山海同心 共奔小康——天河區•大方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天河之水天上來,大方人民大機遇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天河區發揮優勢,盡其所能,結合大方縣實際與需求,傾入真情實意、注入真金白銀、踐行真抓實幹,以全區之力助大方脫貧,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才交流、產業推動、勞務協作、攜手小康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加快了大方脫貧攻堅步伐,為2020年大方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
  • 習近平精準扶貧在井岡山紀實
    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山,之所以名噪天下,為世人景仰,是因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這裡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燎原之火」,邁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鏗鏘步伐。90餘載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全面決勝小康社會豪邁徵程,並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中國發展網 朱雷、江華華、記者殷曉旭報導 青島市即墨區地處東海之濱,素有「領軍半島的藍色矽谷」「快速崛起的汽車之城」「享譽古今的商貿之都」「八方通衢的國際陸港」之美譽,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一。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位於秦巴山地,被譽為「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大熊貓的故鄉」,但因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被確定為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扶貧紀實」嶺下春來早
    通過微信向村民宣傳疫情信息、防控知識和務工信息,共發布防控信息33條、務工信息8條。電話詢問62戶建檔貧困戶的藥品、糧食、蔬菜儲備等情況,協調幫助貧困戶解決5個實際問題。組織一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幫助出行不便的村民購買糧油、藥品、液化氣等。
  • 綿陽:同心同向同行 共赴全面小康之約
    時間回溯到脫貧攻堅開局之年——2016年,綿陽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緊密部署,奠定全市「十三五」脫貧攻堅堅實基礎。2016年以來,綿陽市共對301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對象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圓了成千上萬人「新房夢」。
  • 深圳弘法寺赴貴州三都縣扶貧 捐贈110噸愛心大米
    扶貧公益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深圳弘法寺)中央統戰部十二局副巡視員吳國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圳愛心企業代表參加了這次公益活動。 由深圳市佛教協會、深圳弘法寺、深圳市智慧東方基金組織發起的愛心大米捐贈活動自今年初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向四川,雲南等地捐贈大米40多萬斤。
  • 麗水市龍泉市·廣元市昭化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仗劍走昭化 龍泉傾愛心 麗水市龍泉市·廣元市昭化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在浙江龍泉傾心幫扶下,2019年4月昭化區成功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2019年12月,昭化區代表浙川兩省高質量通過國家東西部扶貧考核,並連續兩年取得四川省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好」的最高等次。農村電商、組團式醫療、山區稻漁綜合種養等經驗在全國推廣。
  • 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聚焦「精準扶貧」
    劇照 中央民族樂團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央民族樂團創作出品的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於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完成首演。該劇以民族合唱隊和民族管弦樂隊為表演主體,「脫貧攻堅奔小康」工作中發生的感人故事為原型,戲劇化的表現手法為特色,通過音樂行者們的所見所聞,歌頌「精準扶貧」政策和「決勝小康」的目標,展現在黨的領導下各族人民脫貧致富的精氣神,以及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 「扶貧故事②」孫銘晗:兩赴都安,情惠瑤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年。2013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定點扶貧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八年來,礦大人情系都安,助力瑤山,幫助都安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2020年6月9日,在第13個國際檔案日即將來臨之際,我校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為主題,開展雲端扶貧故事展,凝聚礦大力量,助力都安脫貧。
  • 「扶貧故事」海子村扶貧詩歌
    得益於奮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扶貧幹部們,六盤水市盤州市石橋鎮海子村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寬,增收帳單越寫越長,闊步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在徐徐鋪開。我們聚焦扶貧幹部,記錄關於他們的扶貧故事,讓這份扶貧答卷有所展示。
  • 深圳南山派駐連平扶貧幹部鄭偉:讓扶貧成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我們種了12.3畝紫珠,現在每年的收入有4萬多元。」7月9日下午,河源市連平縣油溪鎮興中村村民何志恆自豪地說,在南山區對口幫扶以及駐村扶貧幹部的幫忙下,他家也摘掉了多年的貧困戶帽子。
  • 奮力書寫時代答卷 共赴全面小康之約——新田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黨建引領  攻堅之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2019年以來,新田縣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制,調整成立了縣委書記和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14個行業工作組,每個專業組由縣級領導負責,實行掛圖作戰。
  • 扶貧合作|「深」情厚意 「桂」花飄香——深圳派駐廣西扶貧協作...
    今年,百色、河池剩下的貧困縣也將全部摘去貧困帽子,全面奔向小康。這些成績,是粵桂兩省區和深圳、百色、河池三市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包含了1700餘名深圳扶貧協作幹部人才的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產業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貧困地區招商引資,往往受限於交通、政策、資金等因素。但是,曾經掛任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長的顧楠洲偏不信這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