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餐廳代表著香港的生活文化,相對於大陸上班族匆忙的早飯,香港茶餐廳裡的早茶是一頓豐盛的早宴,只要時間允許,很多香港人會在早上約上朋友,或陪同家人一起到茶餐廳裡,點上幾籠粵式餃子、一壺靚茶,大談家常閒話,好不愜意,身處這種情景你會體會到什麼才是生活。
聞名中外的「絲襪奶茶」是很多茶餐廳的主角,與蛋撻、菠蘿包齊名為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絲襪奶茶是在殖民地時期,香港慢慢吸收了英國的飲食文化,其中英式下午茶逐漸本地化的產物。絲襪奶茶以多種茶葉衝泡,用如絲的綿網過濾,再加入淡奶,又香又滑。
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牛油蛋撻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乾,有一陣牛油 雪鉿蛋撻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
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在香港,腸粉亦是傳統粥店中早餐常見的食品。通常早餐吃的腸粉是在表面加入蝦米的齋腸;亦有炸兩滑腸粉,是在腸粉內包上油條。以往經常由流動小販在街角出售齋腸,近年已轉為鋪位經營,一般會將腸粉切斷,吃時再加入芝麻、甜醬及辣醬調味。注意,豬腸粉與腸 粉並非同一類食物,但某些食客會將之混淆。豬腸粉雖然同是米漿製作,但是卻與腸粉不同,味淡的豬腸粉並無餡料,是由米漿捲成卷狀然後切粒,每粒的橫切面有如樹木的年輪般成不規則的圈狀,配以不同風味的醬油而成。
雲吞麵不僅深受港人的喜愛,就連許多香港的影視歌壇紅星對雲吞麵都情有獨鍾,如:周潤發、譚詠麟、成龍、周星馳、羅嘉良等眾多明星,翻開他們的個人資料你會發現他們的最愛都是雲吞麵。雲吞本身的味道、口感、外形、色澤之外,麵條和湯底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搭配得宜。麵條要有蛋香,爽滑而彈牙,更要色澤鮮明。湯底亦非常重要,用雞、豬骨和大地魚清燉,必須澄清透澈,鮮香撲鼻,才可突顯雲吞和麵條的色澤和口感。
香港菜是粵菜的一個發達分支,反過來也影響了粵菜。深井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的西北部,位置為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而深井出產的燒鵝,也在香港相當馳名。如今凡是提起廣式燒鵝,必然要說起深井燒鵝,因為深井系的燒鵝皮脆肉嫩,豐腴不膩,是廣式燒鵝中的佼佼者。
港式早茶即香港式的早餐茶點,在香港,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成。在中國廣東和香港地區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因此就誕生了港式早茶(與廣式早茶一脈相承)。港式早茶與廣式早茶一脈相承,在中國廣東省以及香港特區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早茶一般在早上5、6點開檔,直到11點結束。有興趣去香港的朋友們不妨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