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農業部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組織開展了打擊侵犯品種權和製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多措並舉,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無證生產、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據統計,全國各地查處種子案件6400多起,吊銷許可證31個,移送司法115起,懲處不法分子34名。通過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種子市場總體秩序明顯好轉,企業自主創新品種的銷售額同比明顯提高。為加強宣傳曝光,對違法行為形成震懾,農業部將陸續通報各地查處的種子違法案件,並將這些案件納入全國種子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平臺,全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 ——編者
1.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錢功武無證經營玉米種子案
2014年3月,石家莊市、行唐縣兩級農業執法人員聯合對行唐縣錢功武無證經營玉米種子行為進行了調查。經查,錢功武於2014年2月從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購進玉米種子共計5000斤,在未取得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經營玉米種子,已出售玉米種子760斤,尚有4240斤種子未銷售。
行唐縣農業局依法沒收錢功武違法種子4540斤和違法所得4600元,並處以罰款13800元。
2.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假玉米種子案
2013年12月,經山西省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抽檢,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豐5號玉米種子標籤標註品種名稱不真實。該品種實際生產加工數量為28000公斤。該公司收到鑑定結果後,及時收回已發出的種子,未進行銷售。2014年5月,太原市農委對該案件進行立案調查,當場登記保存大豐5號玉米種子28000公斤,認定該案件所涉及的大豐5號玉米種子屬於假種子。
太原市農委採用焚燒銷毀方式,現場監督銷毀大豐5號玉米種子28000公斤。
3.遼寧省錦州市李玉寶偽造註冊商標、經營
假玉米種子案
2014年3月,遼寧省錦州市種子管理站配合錦州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偵破一起偽造註冊商標加工銷售假玉米種子案,查扣假玉米種子15萬公斤,涉案金額6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李玉寶多次從外地購進大量來源不明的玉米種子,購置專用設備並僱傭多名工人,偽造遼寧丹東市某種子企業註冊商標,加工包裝成「超單21」、「連星(連試)50」玉米種子,銷往錦州、朝陽等鄉鎮農村。
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正在處理中。
4.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謝生財無證經營
假玉米種子案
2014年4月,瀋陽市蘇家屯區種子管理站會同蘇家屯區公安局食藥偵大隊,偵破一起無證經營假玉米種子案,當場查獲「國美338」玉米雜交種子1000餘袋,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經查,犯罪嫌疑人謝生財在未取得任何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在蘇家屯區白清鄉碾盤溝村設點,將從私人手中低價購進來路不明的玉米種子,包裝成名為「國美338」玉米雜交種子,以每袋65元的價格銷售給周邊農民。
該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正在處理中。
5.吉林省龍嘉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假玉
米種子案
2014年2月,吉林省種子執法人員在長春市新豐集團種子大市場,抽取了吉林省龍嘉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雷奧1號」玉米種子樣品,經檢驗系假種子。經長春市農委立案調查,該企業生產經營假「雷奧1號」玉米種子400袋,違法所得計6800元。
長春市農委責令吉林省龍嘉種業有限公司停止生產經營假種子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十倍罰款計74800元。吉林省農委依法吊銷了吉林省龍嘉種業有限公司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
6.吉林省幫農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假玉
米種子案
2014年2月,吉林省種子執法人員在長春市新豐集團種子大市場,抽取了吉林省幫農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吉農大302」、「吉農大678」玉米種子樣品,經檢驗系假種子。經長春市農委立案調查,該企業生產經營假「吉農大302」、「吉農大678」玉米種子480袋,違法所得計8640元。
長春市農委責令吉林省幫農種業有限公司停止生產經營假種子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十倍罰款計95040元。吉林省農委依法吊銷了吉林省幫農種業有限公司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