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巨峰:世界第二高峰 K2(國際上又稱其為K2)
「K2困難首先在於它地理位置的偏僻。巴基斯坦居民從來都不曾稱呼過這座山峰。只有山上裸露的白骨有名字」——摘自《喀喇崑崙:加舒布魯姆IV峰》福斯克.馬瑞斯
從1954年人類首次登頂K2到今天,K2的攀登從一開始就和死亡相伴,K2的攀登歷史也是一本沉甸甸的死亡筆記。筆記的記載是如此的艱難,筆記所記載的內容也是那樣的悲涼。筆記本所載的每個名字背後都有一片傳說的光芒和一連串傳奇的故事,而每個名字的最後都被K2註上了一個悲劇的註腳……而筆記本身也不斷重複著輪迴的輓歌。
因為K2地區氣候的特殊性,每年適於攀登的時間僅有夏季中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因此每年夏季,世界各地最優秀的登山家就前往中國新疆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瑪巴德集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K2夏季攀登「大會」K2如同一列火車,載著這些世界上最優秀的登山家開向了未知,而有的人的終點就是死亡。
K2各營地海拔位置圖
最長的一天,2008年8月1日
2008年8月1日在K2就有11名攀登者永遠長眠於K2的冰川中,死亡人數已經接近1986年那個慘烈的夏天……通過巴基斯坦高山探險協會公布的資料以及BBC的新聞和倖存者的口述可以大概還原2008年8月1日前後的情況:從2008年6月開始就陸續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登山隊進駐K2BC,以等待好天氣。從7月中旬到下旬各隊離開BC開始攀登。在7月31日塞爾維亞隊隊員Dren Mandic滑墜身亡,在7月31日到8月1日間時,天氣狀況極好。山上共有22名攀登者,已有部分攀登者登頂成功並開始下撤。但在海拔8200米到海拔8400米某處地方也就是K2攀登線路上最臭名昭著的兩大鬼門關之一的「瓶頸地帶」的某處發生雪崩,崩裂的冰塊當場把巴基斯坦嚮導Jehan Baig和Meherban Karim以及挪威登山者Rolf Bae砸下山谷,然後狂暴的雪崩衝毀了登山隊在「瓶頸地帶」上鋪設的路繩。在下撤線路被切斷之後,義大利登山隊隊長Marco Confortola和另一名攀登者在沒有路繩的情況下開始下撤尋求救援,其餘攀登者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但因為救援隊伍遲遲不到一些攀登者開始恐慌也開始盲目冒險下撤,但先後有7名攀登者下撤時在「瓶頸地帶」喪身。在8月1日夜間的時候雪崩又一次襲擊了倖存者,愛爾蘭攀登者Gerard McDonnell不幸被冰塊擊中,掉下了懸崖。雪崩發生後,巴基斯坦軍方出動搜救直升飛機搜尋倖存者。
在短短的一天之內,一次雪崩就吞噬了11名攀登者,這恐怕也是K2攀登史上最悽慘的一天。而活下來的義大利登山隊隊長Marco Confortola的經歷更像是一個傳奇,Marco Confortola在下撤尋求救援的時在沒有路繩的情況下奇蹟般的通過了「瓶頸地帶」最後被救援直升飛機發現並救回。
K2山難倖存者之一 荷蘭人Wilco van Rooijen
K2山難倖存者—義大利人Marco Confortola
而事件本身所掀起的波瀾也極為轟動,荷蘭隊隊長Wilco van Rooijen批評在被困在「瓶頸地帶」上的攀登者開始貿然下撤時,他曾經呼籲倖存的攀登者聚集起來互相幫助合作下撤。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響應,倖存的攀登者都驚恐的四散盲目逃命,結果很多人走錯了路,以致丟掉了性命。Wilco van Rooijen還認為在瓶頸地帶上有些路段的路繩鋪設位置錯誤,結果導致太多人擠在一起攀登而耽誤了太多攀登時間。以致大量攀登人員擁堵在「瓶頸地帶」上。
有登山皇帝之稱的義大利傳奇登山家梅斯納爾則認為:過於商業化的登山活動吸引了經驗不夠豐富的攀登者參與是此次慘劇發生的直接原因。而此次慘劇也證明:再充足的氧氣、在先進的裝備、在經驗豐富的嚮導和協作在惡劣的環境下都不堪一擊,嚮導的經驗無論如何豐富也還是有疏忽和麻痺的時候,而K2不會放過這樣的疏忽和麻痺……
附:2008年K2山難遇難者名單
遇難者Kim Hyo - Gyeong 韓國隊員 Park Kyeong - Hyo韓國隊員 Hwang Dong - Jin韓國隊員 Jumic Bhote尼泊爾夏爾巴背夫Pasang Bhote尼泊爾夏爾巴背夫Jehan Baig巴基斯坦高山嚮導Meherban Karim巴基斯坦高山嚮導D'aubarede Hugues Jean法國法國隊隊長Gerard McDonnell愛爾蘭荷蘭隊隊員Dren Mandic 塞爾維亞塞爾維亞隊隊員Rolf Bae挪威挪威隊隊員受傷者Wilco van Rooijen 荷蘭荷蘭隊隊長Cas van de Gevel 荷蘭荷蘭隊隊員Marco Confortola 義大利義大利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