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奧伊米亞康的小學生踏著風雪堅持上課的新聞火了。根據當地規定,只有在氣溫低於52攝氏度的情況下,11歲以下的孩子才能因天氣原因停課。所以不論外面有多寒冷,只要室外氣溫在零下51度及以上,小學生們就得背著書包堅持上學。
新聞一出,一時間引發了網友熱議:
「很嚴謹,差一度都不行。」「想一想都覺得難受,那麼小的孩子,至於嗎?」「我們中國的孩子冬天早上連起都起不來,也應該像俄羅斯小學生學習!」「就應該讓我們的孩子也這樣吃吃苦!」……
支持並且想要效仿這種行為的聲音不在少數,但是這卻讓我陷入了思考:我們中國的孩子,是否也有必要像俄羅斯的小學生一樣,在冰天雪地裡踏雪上課,讓孩子們也吃吃「苦」。
我國的孩子有沒有必要吃這種「苦」?
深思熟慮之後,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我認為我們的孩子沒必要,也不需要像俄羅斯的孩子一樣頂著嚴寒上學吃「苦」。
究其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兩點。
首先,每個地域都有每個地域別樣的地理特徵、氣候氣溫,要了解清楚當地的地理情況才能下結論。
奧伊米亞康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薩哈共和國,這塊土地是世界上最冷的人類居住地。在1933年2月6日,在奧伊米亞康地區還曾出現過零下71.2攝氏度的超級低溫。
所以學生們為什麼在零下的氣溫條件下還依然堅持上課,是因為這裡的氣溫長此以來都是這麼低,天寒地凍已成為常態,在我們眼中踏著風雪去上課是吃「苦」是磨礪;但是在當地人的眼中其實只是「家常便飯」,氣溫低於零下52攝氏度時,他們也會出於保護個人安全採取停課等措施。
再加上我國很多地方常年不下雪,「小學生冒著風雪堅持上課」的新聞才更引起大家的熱議,讓家長們趨之若鶩。
再者說,我國的學生們已經有不小的學業壓力,貿然增加身體負擔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
很多家長提出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新聞中的「俄羅斯小學生零下51度堅持上學」,其目的也是想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不要吃一點苦頭就臨陣退縮。
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作為孩子,作為學生,每天面臨著大大小小的考試、這樣那樣的課業,這些繁忙的學業也一直在磨練他們的心性,鍛鍊他們的意志。家長看不見的地方,不代表孩子們就不具備這樣的精神。
不排除一些在家比較專制、強勢的家長,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一聲令下就要求孩子做一些難以完成的目標。像是「虎媽狼爸」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見過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這樣的教育,貿然施行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導致學習狀態一落千丈。
結語
因此,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按照別人的方式來培養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材施教才是正道。對於「俄羅斯小學生零下51度仍然堅持上課」,大家又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