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淼的朋友圈被「新契稅法」刷屏了!很多中介開始宣稱:首套房1%或1.5%的徵收標準要取消了,之後變成3%到5%,買房成本增加,所以今年趕緊買房!趕緊交稅!
很多沒買房的小夥伴焦慮得不行,跑來問小淼咋辦,小淼想說:「千萬別聽風就是雨。」
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我們把《契稅法》理一理,大家就明白了。
什麼是契稅?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買房、換房、贈與房產時交的一種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計稅依據一般為房屋總價)
假如我們購買首套房,契稅稅率為1%,房屋總價200萬。
那麼我們要繳納的稅費為:200*1%=2萬元。
假如購買二套房,房屋總價200萬,要徵收的契稅稅率是3%,那麼應繳納的稅費為200*3%=6萬元。 (計算僅作示意,各地標準不一樣,還和房屋面積有關,具體大家可以諮詢地方國土局。)
所以,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上百萬的房子,稅率上哪怕高一兩個點,就要多繳納幾萬塊錢的稅。
這也是很多人判斷新契稅法會增加購房成本的根本原因。
但事實上,我國的契稅稅率一直是3%-5%。這次調整,只是將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升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從暫行條例升級為法律,但稅率並沒有變化,還是3%-5%。
(現行契稅法)
看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會問:「那為啥現在各地契稅稅率,按照1%-2%來徵收呢?」
其實,這是因為財政部在2016年,頒布了減免契稅優惠的政策。
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按1%、1.5%的稅率徵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1%、2%的稅率徵收契稅。
也就是說你符合上述條件,買房時契稅稅率可以按1%-2%算,如果不符合,只能按3%-5%算。
所以有些中介說契稅漲至3%-5%是不準確的,因為之前也是3%-5%。而1%-2%的契稅稅率,是政府針對剛需人群給出的優惠,二者並不衝突。
至於新契稅法頒布後,可不可以繼續享受這項優惠政策,據小淼了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文件,表示契稅優惠政策會取消。
所以,小淼認為之前的優惠政策基本還會延續下來,大家購房時還會按1%-2%的契稅稅率交稅。
我們的購買成本並沒有增加,大家也不必為此而憂心。
《契稅法》帶來哪些好信息?
這次《契稅法》發布後,帶來了2個好消息:
1、明確了部分契稅免徵政策
新出臺的《契稅法》按照稅制平移的原則,將現行有效的契稅免徵政策予以明確,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也就是說將來我們的孩子繼承我們的土地、房子是不用交稅的,夫妻之間變更房屋、土地的所有權也是不需要交稅的。
這些法律條文都在這次新稅法中明確了下來,具有法律效力。
(來自百度百科)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其他稅收優惠政策。
對非營利性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等等免徵契稅,加大了對公益事業的支持,讓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輕鬆、便利。
2、增加了退稅規定
《契稅法》的第12條明確規定: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來自百度百科)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買房時,合同中途撤銷、無效或內容有問題,沒有完成實際買賣,但契稅已經交了,這時候是可以辦理退稅的,進一步保護了我們的權益。
可以說,這次契稅法的出臺對我們來說是個利好消息,絕不是外面傳的提高稅率增加買房成本。
所以大家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也可以轉發這篇文章讓身邊的親人朋友明白這條法規的真相,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