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中學校園內新落成的國防園吸引了全校師生的目光,「我愛祖國的碧海藍天」航母造型雕塑、四枚蓄勢待發的運載火箭模型更是成為海中校園網紅打卡地。「快看,最高的那枚就是有神箭之稱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神舟一號到神州七號都是由它送入太空的。旁邊那枚長徵九號就是我國正在論證中的,未來將用於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的重型火箭。」學校裡的軍迷們對這幾枚火箭的故事如數家珍。國防園內用於飛行員體能訓練的神器固定滾輪、旋梯等訓練器械也吸引著師生去一展身手。據了解,學校國防園的建設主要服務於學校國防教育教學和實踐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學習航天知識,感悟航天情懷,踐行航天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以及投身國防事業的家國情懷。
用紅色基因塑造學校文化
今年是聯合抗日座談會召開80周年、「聯抗」部隊成立80周年、蘇北第一屆(臨時)參政會召開80周年、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80周年。這一切都跟海安中學的創始人、國民政府兩任省長韓國鈞先生密切相關。
長期以來,海安中學充分發揮革命老區紅色資源的優勢,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構建富有愛國主義情結和革命傳統教育為底色的校園文化。抗戰期間,粟裕將軍曾住在海安中學的小洋房裡,參與籌備成立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由於歷史原因,這座海安百姓共稱的「將軍樓」被拆除。近日,學校復建將軍樓的工作已在穩步推進中。「紅色精神最終還是要通過行動來傳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有用人才是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海安中學校長呂建說。
「將軍樓」效果圖
海安中學一直重視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堅持把國防教育融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了基礎教育與國防教育的協調發展。近5年來,海安中學報考國防科大等高端優秀軍校類院校國防生近200人,為國防後備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力量。2007年,學校入選南京軍區首批國防生基地,2014年被空軍工程大學授予「生源基地」,多次被評為省、市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2017年榮獲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
將國防教育納入課程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國防建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奮鬥,要不斷推進中國夢強軍夢,重點在於從源頭上抓好青少年的國防教育。而課程建設是青少年國防教育的主渠道。
海安中學學生入校的第一門必修課程就是國防教育,學校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學生軍訓工作。在軍訓內容安排上,緊跟時代熱點,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變傳統的單一隊列訓練為花樣隊形變換訓練、軍事技能訓練、內務整理、戰鬥歌曲演唱、戰傷救護、軍體拳擒敵拳學習、野外拉練、國防知識講座等多科目綜合課程,不斷拓寬軍訓科目範圍,科目設置科學化、人性化,激發學生訓練熱情,豐富軍訓文化生活,積極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軍訓氛圍,提升了軍訓質量和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堅韌品質,增強了學生的國防意識。憑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國防教育經驗,海安中學多次獲得南通市四星級高中學生軍訓會操比賽團體一等獎。
海安中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要求各學科教師發掘教材中的國防教育素材,有效整合學科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國防教育內容,創新國防教育形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國防教育。家國情懷的激發既是國防教育的助推劑,又是國防教育的永恆主題,老師們將語文課本中蘊含著社會責任感、革命英雄主義、民族精神等內涵的作品,如《五代史伶官傳序》《與妻書》《懷魯迅》《鄉愁》《把欄杆拍遍》等課文,通過文本解讀的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結合重大國防相關節日以及當下中國周邊國際形勢開展國防專題式寫作,激發學生對國防建設的思考。通過人與事的相互映照,滋潤學生的心田,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家國情懷。在歷史教學中結合中國古代疆域的變遷,講述統一中國和經略邊疆的歷史;結合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講述仁人志士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抵禦外來侵略、獻身革命和國防事業的歷史;結合兩次世界大戰及其戰後世界格局演變,講述中國國防安全形勢的變化。幫助學生掌握國防知識,培養國防意識。「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歷史學科中的國防教育激勵學生崇尚英雄氣概,傳承民族氣節,樹立民族利益觀,增強憂患意識,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老師們還在生物課上開展航天植物栽培實驗,在地理課上講清「領土」的立體空間概念、「專屬經濟區」的概念等。海安中學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國防教育校本選修課程,先後開發實施了《國防時空》《兵器知識》《資訊時代的航空航天技術》《航模製作》等多門拓展類選修課程,學校閱覽室徵訂了《國防》《戰爭史研究》《現代兵器》《世界軍事》等雜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國防和軍事的興趣。
將強軍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學校國防教育是一項利國強軍的世紀工程,海安中學立足實際,將強軍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將國防教育滲透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激勵學生奉獻國防,報效國家。
海安中學堅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強化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學校制定了《學生三大紀律、十項注意》《陽光高中生「三個三」》《學生品德修養細則》《衛生打掃規範》《學生就餐制度》《文明宿舍評比制度》等學習生活方面的管理常規,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學校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
海安中學還常態化舉辦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每年都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跟學生交流。南京理工大學李千目教授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明成教授的《克服萬有引力——飛行器引力漫談》、東南大學宋宇波教授的《信息安全——人類智力的競技場》等專題講座,不僅讓學生了解國防歷史、國際形勢、國防前沿科技,也讓學生在增強民族榮譽感的同時不斷激發自己的愛國熱情。
海安中學堅持將國防教育與重大節日及紀念活動緊密結合。利用清明節、建黨節、建軍節、抗戰勝利日、全民國防教育日、國慶節、國家公祭日等重大節日、紀念日,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學生祭掃革命烈士陵墓、參觀革命紀念館,組織開展國防教育黑板報評比、國防知識競賽、「崇尚英雄、精忠報國」徵文比賽、革命歌曲合唱比賽、紅色話劇展演等活動,讓學生自覺增強國防意識。
國防教育不僅要有國防理念和愛國精神,還要有國防的技能和本領。強健的身體、敏捷的反應能力、較強的生存適應能力也是國防教育的應有之義。海安中學的跑操聞名省內外,學生入校後一直跑到高考,從未間斷。學校還充分利用溫泉泳池的便捷條件,將遊泳作為學生的生存技能必修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學校每學期安排三周時間專門進行體育專題模塊教學。海安中學98%以上的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遊泳技能,身體素質也得到不斷提升。
多年來,海安中學始終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既崇文又尚武、既獲知又養德、涵養家國情懷,幫助學生努力成長為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