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2009年,青海民航曾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盛事——西寧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嶄新的七位數量級,給全體青海民航人打了一針「強心劑」,那一天所播撒的夢想,一直被青海民航人牢記至今。從那一天、那一年開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海機場公司和西寧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開始以每兩年一個百萬級的速度增長。2016年以後,更是實現了每一年一個百萬級的增長。青海民航實現第一個100萬,用了52年,而第二、三、四、五個百萬均只用了2年,第六、七個百萬隻用了1年。
整整10年後的今天,2019年12月,青海民航捷報再傳,青海機場公司和西寧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800萬和700萬人次,再次雙雙實現新突破。歷經10年,也許這樣的量級變化已成為常態,但實際上,其中任何一個百萬增長的背後,都包含著青海民航人不斷轉變思路的探索、敢於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對為人民服務初心的堅守。
「四個轉變」破題,開創青海航空市場新天地
2018年,青海機場公司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萬人次,超青海省總人口一百萬,僅僅依靠本地人口基數、經濟增長、旅遊產業促進航空運輸發展已開始顯得後勁不足。在行業內,公司也面對著民航局總量調控更加嚴格、波音737MAX機型停運、國內多個大型機場跑道維修、國家重要活動期間京津滬等機場調減航班量等諸多難題,發展形勢嚴峻。依靠以往一條一條地拉航線、一航季一航季地跑市場的做法已無法支撐青海民航市場的長久發展,青海機場公司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戰略來解決發展瓶頸。
由此,青海機場公司聚焦本地優勢、特色、差異化發展前景,提出了航空運輸發展要實現從重營銷向強戰略轉變,從建網絡向做通道轉變,從做市場向做平臺轉變,從抓本地向挖腹地轉變的「四個轉變」思路,重點藉助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周邊自治區的資源,開通疆蒙藏經西寧機場中轉航線,將三區客源聚集到青海,從而將青海航空的市場和腹地由省內拓展到整個大西北。這一戰略不僅可以為西寧乃至全青海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流量,還可以以此增量為基礎,拉動航線航班和加盟航空公司持續增加,為廣大民眾提供更加便利多樣的航空出行選擇。這「四個轉變」不但為破解青海民航發展難題、鞏固西寧機場青藏高原區域樞紐機場地位、增強青海民航事業發展後勁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以使西寧機場充分發揮聚集效應,為西寧打造絲路旅遊集散地和青海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提供支撐。
2018年12月,青海機場公司與民航西藏區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1月,公司再次與新疆機場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如此密集地開展戰略合作,是公司從重營銷向強戰略轉變的具體體現。兩個協議的籤訂,分別確定了將西寧機場打造成為進出新疆新門戶和鞏固西寧進藏通道兩大目標。此外,今年1月公司還與青藏鐵路公司、郵政青海分公司分別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強化「空鐵聯運」產品、共同推進青海旅遊發展,以及合作發展航空郵件運輸業務、藉助郵路宣傳推廣青海機場航線航班信息等事宜達成了合作意向。
為確保戰略合作切實落地,青海機場公司拿出了具體舉措。2019年,公司積極落實戰略合作內容,建設以西寧機場為中心,連接疆藏蒙甘和華東、中南熱點城市的東西貫通的航空大通道。青海以西以北,西寧機場至疆蒙藏甘四省區的通航點達到9個,航班量增長30.9%,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敦煌方向航班大幅加密,其中烏魯木齊、拉薩形成日均5班的準快線,各增加1家航空公司運營,新增庫爾勒、哈密兩個新航點。青海以東以南,北至大連,南至三亞,西寧機場打通了大多數中南和沿海重點城市的航線,至濟南、青島、武漢、南京、杭州、長沙、廣州等西北地區民眾需求較高的熱點城市航班日均增加2班,由西北各省經西寧機場中轉至中南、華東熱點城市的航空通道初步形成。
新的通道打開了新的腹地,西寧機場的腹地不再局限於青海省內,而是擴大到新疆、西藏、內蒙、河西走廊等地,各地的旅客均可通過西寧機場中轉航班前往目的地,更加廣闊的腹地亟待青海機場公司去挖掘。為此,公司積極提高西寧機場中轉保障能力,探索中轉旅客跨航空公司行李直掛服務,西寧機場最短中轉時間縮短至45分鐘,同比縮短5分鐘,快轉、急轉旅客及行李保障縮短至35分鐘,領先於國內同量級機場。與華夏航空合作開發新疆支線經西寧中轉的通程航班項目,與川航、藏航、東航合作開發拉薩經西寧中轉業務,常態化開展河西走廊地區空鐵聯運活動,並專程赴新疆、西藏、河西走廊地區開展異地營銷推廣,西寧機場腹地市場範圍持續擴大,全年共保障中轉旅客9.9萬人次,同比增長88%,拉薩、烏魯木齊成為西寧機場中轉旅客排名第一和第五的客源地。
新的通道和腹地,為青海機場創造了新的機遇,開始了從由做市場向做平臺轉變的嘗試。在內部,公司以空港基地、空港酒店群、空港房車營地、空港全球購、空港牧場、空港生態園六個產業為依託,深度融入青海旅遊自駕、酒店餐飲、休閒娛樂、消費零售等旅遊產業鏈條;在外部,與各航空公司、省內各大旅行社建立合作共促機制,積極挖掘旅遊客源,共同組織一年兩次的航空旅遊集市活動,合作推廣「航空+旅遊」產品,著力搭建以機場為客源組織方的全省航旅融合平臺。
夯實安全服務基礎,航空主業發展提質增效
1月25日,劉寧省長一行專程到北京拜會民航局馮正霖局長,雙方就加快青海機場建設、在青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實施、支持青海民航運輸發展等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
雙方會談為青海機場公司全年工作順利開展、實現量級新跨越創造了一個良好開局,但如何在具體工作上把「四個轉變」戰略落實好,打好全年主業硬仗,還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戰術。
為了保證安全、提高效率,民航局於2018年開始對全國各大機場航班時刻進行總量控制,對增長過快、保障能力不足的機場時刻資源進行「協調」,這就使部分安全記錄欠佳、航班延誤和服務投訴較多的機場時刻資源流失、航班增量受限,而其流失的時刻、縮減的增量,就會轉移給其所在地區其他安全記錄好、航班準點率高、旅客投訴少的機場。這一「總量調控」政策,今年執行更加嚴格,也成為西寧機場提高航班增量的主要挑戰。
一直以來,青海機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2019年,各機場有效投訴數量同比下降35%,公司加強與青海、甘肅空管分局的溝通,安排指揮員到塔臺參與協調,及時通知機場各保障單位提高保障效率,協調空管幫助申請正常的起飛時間,及時了解和掌握一段時期內航班放行工作重點,推動西寧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到88.97%,同比提升2.05%,在全國同量級機場中排名第二,全年無紙化便捷出行使用率達到82.69%,獲國際航協「白金機場」資格認證。安全、服務、保障保持高分成績,為公司爭取時刻資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在西部機場集團的支持下,青海機場公司準確判斷形勢、積極爭取資源、反覆溝通航司、大膽上報計劃,使西寧機場成為西北地區總量調控背景下分配時刻資源的獲利者。對青海航空市場貢獻最大的夏秋航季運力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7.5%,於航季初就預留了7、8月旺季5%的增量,這部分增量落實為16班增班,由公司分配給對青海航空市場貢獻較大的航空公司作為獎勵,充分調動航空公司積極性。
要想打贏主業硬仗,增量是前提,利用率也要提高。公司按照樞紐戰略、網絡貢獻等原則制定了換季航班增量三級分配的原則,將有限的航班增量分配給重點航線,極大地提高了使用效能。2019年,西寧機場夏秋新增航班90%以上連接全國1000萬級以上機場,與全國35個1000萬級以上機場實現通航,22個2000萬級以上機場中13個實現航班加密。運營航班座位數增長12%,均架貢獻增加3人次,駐場運力達12架,單日運營寬體機5架,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利用率提高之後,還要提高航線品質,在這方面,做好主動營銷非常關鍵。今年,格爾木機場航線實現新突破,由西部航空開通了鄭州-格爾木-拉薩航線,航線一經開通,客座率班班滿員,航班也得以加密,充分體現了格爾木的航空市場潛力。但這條紅火航線的背後,是格爾木機場分公司歷時8個月時間,3次由副市長帶隊營銷,共先後調研、營銷、談判6次的不懈努力。
受限於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基數、各機場飛行標準高等原因,各航空公司在青海投入運力的意願相比其他省份較低,僅憑青海機場公司和各支線機場分公司開展營銷,在部分難度較大的航線上依然存在一定困難。對此,公司和各支線機場分公司在主動營銷之外,積極主動向各級政府匯報訴求,開展高層會談。2019年,由省政府領導帶隊開展的會談有2次,海西、玉樹、果洛、海北等地政府帶領各支線機場共開展營銷溝通工作29次,主動走訪各區域管理局、各地航空公司和機場公司,為省內各機場新增、加密優質航線航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在此基礎上,機場公司充分利用7188萬元的民航發展基金和省市州各級政府所劃撥的1.24億元航線補貼,促使西寧機場全年共運營124條航線,同比增長17%,新開北京大興、運城、庫爾勒、大同、萬州、徐州、連雲港、瀘州、湛江、哈密、南陽、十堰12個國內新航點;累計運營東京、吉隆坡、曼谷、芽莊、暹粒5個國際航點及朝覲包機,其中芽莊為今年新開航點,吉隆坡航線實現了加密,運輸國際旅客2.9萬人次,同比增長27%。新增青島、桂林、九元、上海4家航空公司,西寧-西安全貨機由每周2班增加至每周3班。預計全年青海機場公司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811.96萬人次,航班起降7.10萬架次,貨郵吞吐量4.66萬噸,分別增長13.6%、10.7%、24.8%;其中西寧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722.28萬人次,航班起降6.07萬架次,貨郵吞吐量4.03萬噸,分別增長13.9%、11%、19%。
從業內比,西寧機場2019年在全國省會機場中增長排名第二,從省內比,民航也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增幅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
強化幹支協同,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更充實
2019年,民航局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在青海省試點進入第二年。今年,青海各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總和為89.3萬人次,同比增長10%,佔全省總量的11%,為西寧機場貢獻旅客吞吐量62.6萬人次,同比增長10.7%。其中,格爾木機場新開鄭州-格爾木-拉薩航線,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青海民航幹支協同更加成熟,基本航空服務在青海民航事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發凸顯。
結合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青海機場公司推出一系列舉措,推動該試點內容更加充實,發揮更大作用。2018年底,公司推出「全域惠民全程無憂」項目,該項目以改善民生為導向,以省內6個支線機場為載體,以基本航空服務計劃「通達性低票價」為基礎,聚焦省內村莊、牧委會中乘機較少的民眾需求,整合航空服務鏈條資源,推出信息精準推送、訂票專業協助、抵離全程陪伴、中轉定製服務四大類專享服務,採取50餘條服務措施,為民眾提供從家門到艙門的全流程全鏈條服務,讓基本航空服務惠及全域全民。項目啟動一年以來,6個支線機場幹部員工深入省內各州以及鄰省部分縣最基層的村莊、牧委會開展持續宣傳,共開展相關活動近100次,為100多個鄉鎮、行政村的1.6萬名基層民眾介紹了航線航班、票價信息、乘機常識等信息;共幫助近3000名對航空出行不了解的旅客順利成行,將基本航空服務深入推廣至社會結構最末梢,從而使居住在青海最偏遠地區的民眾也能有機會接觸到最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共享改革發展的偉大成果,感受到來自省委省政府和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
5月,一架造型獨特的「大鯊魚」飛機先後亮相西寧和玉樹機場,這就是巴西航空工業為高原飛行量身定做的新機型E190-E2。得知該機型的試飛計劃之後,青海機場公司積極爭取這次試飛機會並做好保障,最終使該機型順利完成西寧-玉樹航線演示飛行,成為青海機場公司破解基本航空服務在高原開展所受機型限制的又一次有力嘗試。
更具實效的嘗試,當屬海西三機場首次開通短途運輸雙向環飛航線,這也是短途運輸在全國高高原支線機場的首飛。這一航線的開通,使海西州德令哈、格爾木、花土溝三機場間每天均有2班往返直達航班,運輸時間較地面交通縮短15小時,且票價經濟實惠,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實現了載客量突破1萬人次的總運輸量,充分體現了民眾的需求和認可,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逐步推進低空開放,加快短途運輸等通航產業發展」工作要求的實際舉措,也是在青藏高原踐行民航局「運通互補、兩翼齊飛」理念的積極探索,是對全國民航基本航空服務試點工作的有力補充和完善。
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的顯著成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民航局、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先後赴青海調研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情況;中國商飛到訪公司,表達了加快高高原適航機型研發,支持高高原航空運輸發展的意願;西藏自治區政府帶隊赴青海調研計劃開展情況,希望將青海試點經驗在西藏應用。後期,試點相關經驗將極有可能獲得民航局更大範圍、更加深入的推廣。
2019年,不僅是青海民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10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回首70年的光輝發展歷程,青海民航有著三變與三不變:主業生產的量級在變,機場建設的布局在變,行業發展的品質在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民航強國的初心不變,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不變。
變與不變,都彰顯著青海民航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堅守,都彰顯著一代代青海民航人紮根高原、艱苦奮鬥,對當代民航精神的紮實踐行。未來,青海民航還將以不變的宗旨、初心和使命,持續推動量級、建設和品質的改變,向著千萬級大型機場邁進,向著「一主八輔」的機場布局邁進,向著為青海省「一優兩高」建設和「五四」戰略任務落實做出更大貢獻的目標邁進!
(本版撰稿/李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