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重慶「榮昌萬靈古鎮」——最具魅力小城鎮
在最近對每一個城市的特色名稱的查找中,發現重慶這個美麗的直轄市地區被稱作是「山城」它的特色名稱的得來是由於城市的依山而建,重慶市的市區地段在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而且有嘉陵江和長江的流經,依山而建重慶因此就有了「山城」之稱,而在重慶市內又有一個地方被稱做是「小山城,」 它便是重慶市內的榮昌萬靈古鎮,它在西南方向臨著瀨溪河,東北面又靠著丘陵地區,街面道路都依山而建,便有「小山城」的稱呼。「山城」中的「小山城」從名字來看就給人帶來極大的好奇,想要看看它到底為什麼可以被成為小山城呢,帶著這樣的好奇,我便來到了萬靈古鎮,來一覽這裡的美景。
剛剛來到這裡,就聽到同行的遊客在談論這裡可有著極悠久的歷史奠基,我便湊了上去一同聽聞,導遊見我們對這裡的歷史概況有著這麼濃烈的興趣,就走過來給我們講解了起來他說這裡從南宋就開始了它的成長,南宋的時候,因為這裡可以通漕運並且能夠生產皇宮的貢品——蜂蜜,所以萬靈便成為了水碼頭與物資集散地區,朝廷的錢財、糧食、兵器都要從這裡運送,這裡也就建造了一些供來來往往的商人們住宿、休息所用的客棧,以及存放貨物的鋪子。宋、明這段時期內,在這裡建的那些供行人、商客休息、住宿和存放貨物的店鋪,都叫作水碼頭。清朝時期由於戰爭,生活等等的需要變化這裡又有了一大批的移民人口便更加多了,解放戰爭中也在這裡發生過戰爭。到了2000年以後這裡便被評為歷史文化民鎮,到2009年這裡被評為「最具魅力小城鎮」。在導遊的這般介紹下,我對這個擁有這麼悠久而且古色古香的小城鎮更加興趣濃厚了,我們一行人便跟隨著導遊的腳步一起進入了這個美麗的鎮子。
第一站我們便跟著導遊帶到了這裡的四大寨門之首的太平門,它是這個古鎮的東門,它的名字聽到導遊介紹說是取自「天下太平,萬物安寧」中的「太平」之意,而它被稱為四大寨門之首是由於之前剛剛走進它便是政治的中心地段,按它的逆時針方向其餘三個門分別為日月門、獅子門、恆升門。
進入這個古老韻味,雄奇壯觀的太平門之後我們先來到了爾雅書院,爾雅書院是由明朝刑部尚書喻茂堅建造的。喻茂堅辭官回歸故裡的時候,因喜愛瀨溪河畔的青山秀水,而選擇定居萬靈這個美麗的地方,並再次修建了這座「爾雅書院」,來教子弟們讀書,在這裡遊覽的時候我都心中總是想起那部儒家經典著作《爾雅》。走過這個學習的聖殿之後我們來到了沱灣碼頭,這個碼頭的歷史年代依然十分悠久,它建於公元998年,到現在已經有了千餘年歷史。這裡有過多次的損壞,也有過多次的修繕,但它的原本模樣卻未經改變。南宋的時候,萬靈生產的皇宮專用的貢品蜂蜜、蜂王漿以及後宮妃子們使用的美容花粉,這些都是在沱灣碼頭裝船運送的,最後直接送到都城臨安,用以貢奉朝廷使用。看著這裡的碼頭確實是布滿歷史的滄桑感,但在這滄桑之中也能看到它的蔚為壯觀,它的那份獨有的氣質。
遊覽完這個布滿滄桑感的碼頭之後,我們就一同來到了湖廣會館,這個會館由湖廣來到這裡移民一同集資修建的同鄉們集會活動地方,我們走進它的裡邊看到這裡分為神殿、議事廳、廂房、戲樓、院壩五部分。進一步走進正殿便可以看到這裡有的禹王神像;在這兩側耳房,是供會首們議事使用的;而戲樓那些又是供同鄉們聚會、進行文化娛樂的地方;廂房是供著大家讀書、吃飯、休息的地方。又因會館供奉大禹,在民間百姓們又稱它為「禹廟」。
一個古老的地方必定又有一個大的家族,也會有一個大的宗祠,我們便來到了這裡的趙氏宗祠,趙氏族人們在1804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這裡建造了宗祠,經過多次的修繕,它遊覽四進三重堂的規模。在觀賞這裡的景觀時,聽著熱心的當地居民說了這裡的供奉規則和房屋使用方法。例如在一重堂中是供族人聚會,和子弟們讀書等等這裡的房屋建造,雕飾的物品,牆體的繪畫這些都體現了清代移民的文化。
最後我們一同來到了影視文化基地,它建於2012年,電視劇《填四川》的大部分拍攝場景和主要的景象都是在這裡拍攝的。它的面積十分大大約有兩萬平方米那般,這裡的主要景點包括縣衙、趙家宅院、鄉約宅院、徽式家園、廣式家園、街道店鋪、城門樓、城牆、等等,而且每一個景觀都較完整地展示了清代徽派建築風格。
這裡的景觀還有好多我們都沒有細細的品讀,有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大榮橋,古老的十八梯,重慶市最美的小巷——煙雨街,白銀灘,古城牆,還有極其古香的小姐繡樓等等有著古韻味的景點。
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年代的古鎮,每一處景點都是具有著歷史特點的,它的每一個景點都是值得去觀賞的,用再美的語言去描述這個小城鎮都不能夠表達它的美,都無法闡發出它的韻味,要想去切身體會一下這個小城鎮還是得來這裡自己走一走,自己用心去感受一下,那麼我在這裡等你吧,等著你的到來一起去品品這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