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焱)昨天,蘇州市2020年二季度重大項目開工現場會在太倉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出席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六穩」「六保」部署要求,把重大項目、有效投入牢牢抓在手上,擼起袖子幹、邁開大步跑,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在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執行落實中奮勇爭先,為蘇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奠定堅實基礎。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主持現場會並作具體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市政協主席周偉強、市委副書記朱民出席現場會。昨天,總投資30億元的力合天鏡湖科技谷項目舉行了開工儀式,藍紹敏、李亞平等出席儀式並為項目奠基。
會上,市發展改革委通報了今年以來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太倉市、市商務局作了現場交流發言。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省重大項目開工率達87.5%、市重點項目開工率達93%;一半以上的板塊省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超過50%,一半以上的市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超過50%。全市錄入外資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實際使用外資總量和增幅持續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1月至6月,全市產業用地供地同比增長72.7%。
藍紹敏在講話時指出,在這個極其關鍵的時間節點,召開二季度重大項目開工現場會,就是要比一比「進度怎麼樣」,議一議「下來怎麼抓」,提一提「工作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全局工作要抓重點、重點工作要抓關鍵、關鍵工作要抓具體,國之大者落實到蘇州,抓招商引資、抓有效投入、抓科技創新就是重中之重。全市上下要思想上高度統一、高度認識,充分看到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正相關關係,把重大項目、有效投入牢牢抓在手上,作為工作的主旋律、生命線,不斷用有效投入、用高科技高技術構成要素的投入去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的動能切換。
藍紹敏強調,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招商引資刷出「新紀錄」,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服務保障展現「真功夫」,在空前複雜的形勢、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成績來之不易。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與中央關於「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問題和不足值得高度關注。每一個板塊、每一個部門的負責同志都要問一問自己:在項目推進上,有沒有拉後腿?在項目儲備上,後勁足不足?在項目招引上,衝勁夠不夠?要針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下猛藥、敲重錘、出硬招,在上半年逆勢前行的基礎上,下半年奮力衝刺、決戰決勝,不達目標決不收兵。
圍繞下半年項目推進,藍紹敏指出,謀劃項目既要抓當前又要利長遠,只有優質項目夠「數量」,高質量發展才有「分量」。必須牢牢牽住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用足夠多的高質量項目,去帶動存量、優化存量、改造存量,以此支撐起經濟的底盤、發展的大局,走積極進取型的轉型之路。要吃透吃準上級政策新趨勢抓項目,牢牢抓住政策紅利期和發展機遇期,找準蘇州市項目「契合點」,順應大勢實現重大項目持續突破。要牢牢把握區域發展新機遇抓項目,科學謀劃一批項目,吸納引進一批項目,形成在談一批、籤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特別是要提前謀劃、自主規劃,布局建設一批關係長遠、提升能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積極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的「大盤子」。要牢固樹立化危為機新思維抓項目,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疫情背景下中國對全球投資的吸引力,善於在危機中捕捉機遇、發現機遇、孕育機遇,善於在變局中革新思維、創新思路、打開新局,把推動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作為化危為機的關鍵,以更大力度抓實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等全流程各項工作,讓一個個重大項目成為我們逆勢而上的一塊塊厚重基石。
藍紹敏指出,招引項目既要思路清又要導向明,只有政策舉措夠「精準」,高質量招商才有「水準」。抓項目招引,必須在「前端」精準把控項目投資,以更加清晰明確的導向性政策,引進更多富有「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的高質量項目,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布局要更加突出集群化,向能夠補齊現有產業鏈條、凸顯產業特色、引導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項目上聚焦發力,重點圍繞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軟體和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新型顯示5條產業鏈,切實強化產業鏈招商、產業鏈引才,打造一批高質量產業集群。項目招引要更加突出專業化,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進一步用好用活「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提高實用性、實戰性。把自主可控作為重要取向,高度關注高科技含量的項目、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項目、具有行業標準制定能力的項目、能夠補鏈強鏈延鏈的項目,盯緊「高精尖」的好項目、潛力項目。產業政策要更加突出導向性,把生態環保、安全發展作為硬槓槓,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加強對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要堅持「畝產論英雄」「以投資額定用地量」,推動有限資源向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傾斜。
藍紹敏強調,服務項目既要最貼身又要最長情,只有營商環境夠「舒心」,高質量項目才有「真心」。讓投資者紮根蘇州、勇創大業,憑的就是「蘇州最舒心」的營商環境,就是要用服務的貼心,來換得投資者的真心。「一把手」要靠前指揮、緊盯不放,市領導帶頭落實掛鈎聯繫重點製造業項目制度要堅持下去、持續深化,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深入項目現場,掌握第一手情況,全面排查和有效解決影響項目推進的重點、難點問題。「優流程」要一減再減、能簡則簡,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和國內最新做法,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實施流程優化再造,著力強化前瞻服務、就近服務、精準服務,真正讓企業在蘇州花更少的時間、跑更少的路、交更少的材料、找更少的部門,就能把該辦的事辦妥、把想辦的事辦好。「指揮棒」要好用管用、真用敢用,進一步強化產業招商、有效投入、創新發展三項專項考核,以工作效果定考核結果,以項目體量定獎勵分量,讓更多有擔當、有辦法的能人「冒出來」「動起來」,發現確實存在作風效能問題的,要及時曝光、從嚴問責、無情扣分。要實施項目全流程考核跟蹤,推動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把嚴肅、嚴謹、嚴格的態度,求實、務實、紮實的作風,體現到項目服務的方方面面。
李亞平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全力以赴抓項目,創新思路破難題,持之以恆優服務,助力重點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牽引意識,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要進一步強化項目服務保障,著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傾力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要進一步強化重大項目儲備,著力形成新的增長點,為全市穩投資、穩增長提供支撐、積蓄後勁。
昨天開工的力合天鏡湖科技谷項目,集孵化器、創新基地、產業配套於一體,將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實驗室、3D列印材料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化中心等眾多產業載體。建成後,規劃引進100家科技企業,搭建20個研發平臺。
會前,與會同志還現場調研了太倉市科教創新區項目和滬工智能科技項目。
市領導黃愛軍、吳慶文、洪宗明、俞杏楠、陸春雲、楊知評,市政府秘書長周偉,各市、區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