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六卷膠捲,第三次衝洗。
一個人的旅行,我以為會孤獨,但其實那更像是自由。
卷五、卷六是在去重慶旅遊的時候拍攝的。三天的時間主要是在渝中區附近慢悠悠地轉了一圈。
一個人且不跟團旅遊,不需要別人負責安排,也不需要負責安排別人。去到不如意的目的地就可以直接走人,臨時看到感興趣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去不需要協調商量。你不認識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認識你。當我實際體驗之後才發現,這比我想像的還要自由。
這次沒有去歌樂山、渣滓洞、白公館這些地方。一方面是因為以前去過了,另一個方面就是越學習了近代史越覺得這些地方實在是太沉重了,沉重得我無法以一個追求愉快的旅人的身份去參觀、學習。
住的地方是在洪崖洞附近,靠近千廝門大橋,所以拍一些風景照十分方便。可惜那幾天天氣條件不是很好,因此也有一些想法最終未能實現。而且因為正好遇上漲水,最終也未能體驗懷舊渡輪。至於長江索道,那天運氣比較好,去的時候是下午3、4點,從渝中區出發的人不算太多,最終也佔到了一個靠窗的好位置。回來的時候人更加稀少,也爭取到了一個好位置去拍照。可惜個人技術有限,在纜車上是蠻有意思的,但沒拍出什麼有意思的照片。反而是在南岸區索道站下的取景點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構圖想法。
臨行的那天,特地背著大包提著行李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跑去了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可惜運氣不好,當時他們的畢業展已經結束了,在展出的只有一個新展和一個常駐的《收租院》展,但也是有所收穫的。
Olympus OM1
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
G.ZUIKO F50/1.4
H.ZUIKO F24/2.8
下面來談談膠捲和拍照吧。
這次用的膠捲是富士的SUPERIA PREMIUM 400,色彩上還是不錯的。可惜那幾天天氣不是很好,沒有拍出特別能體現這個膠捲風格的照片,這卷膠捲其實更適合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拍攝人像、花卉、綠植等。
最後一張其實看得出來它的質量不行,放出來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長曝光這種拍攝方式,算是一張實驗照。以後拍的實驗照不管好壞我都會放出來,說一下我自己拍攝時的想法或者出片的一些體會。
作為一個新手,長曝光、減光鏡、膠片倒易律失效這三個因素需要綜合起來考慮,對於我來說還是有些吃力的。幸好在這之前進行的學習是有效果的,我最終不是收穫了一片白or一片黑。但是膠片的倒易律律失效確實令人頭疼,找不到這個膠捲準確的倒易律失效換算數據最終導致了我的照片還是有些欠曝。而且SUPERIA PREMIUM 400確實不適合長曝光,這張照片相比於其它照片而言,顆粒度高到令人髮指。但我還是選擇放出來給大家看看,如果大家以後想用膠片or拍立得玩長曝光或者光繪也可以找我交流。
或者我以後有機會也許會出一篇推送和大家分享下我學習到的膠片長曝光的原理和操作?(不做承諾,所以以後如果沒寫也不算挖坑不填了吧)
至於鏡頭,全幅相機上的24mm定焦鏡頭的構圖我還是把握不太好,邊緣上的輕微畸變和廣闊的視角讓我在戶外環境下拍攝大範圍的風景時有些無所適從。但是24mm鏡頭的視角在室內拍攝建築時反而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室內空間有限,50mm定焦鏡頭往往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去完成構圖,而24mm視角廣的優勢這時就體現出來了。而且邊緣上的輕微拉伸畸變,也讓室內照片有更寬闊的空間感。
卷五、卷六其實也存在光圈的問題。因為之前光圈開得過大,現在往回調整的時候又有一些矯枉過正的感覺。有的時候光線不好也不願開大光圈,而是調整快門速度之後逼自己用鐵手穩住相機然後去按快門。對於光圈,估計我還是要在拍了足夠多的照片之後才能慢慢的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