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報 2021-01-17 07:44
夜遊錦江 成都文旅集團供圖
成都猛追灣夜景 本報記者 呂甲 攝
夜間到成都的錦裡逛逛、九眼橋坐坐、339聽聽、綠道走走,感受煙火成都生活美學的視覺渲染、聽覺共鳴、味覺享受……越夜越熱鬧的夜間經濟正成為城市經濟發展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1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數字文化與傳媒研究中心,成都日報社,曹操出行大數據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夜光經濟圓桌會」在成都舉行,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和景區代表共同探討中國夜光經濟發展之路。
專家論見 成都夜經濟迎來全面升級
「沒有夜間經濟的經濟發展是不完整的,沒有夜間經濟,就沒有城市的活力!」論壇上,四川省委省政府決諮委副主任、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教授發表題名為《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的主旨演講,他創新性地提出:如果把人們在夜間活動的總量看作牛頓力,夜間經濟就是改變城市狀態的重要動力。李後強提出可以參考牛頓定律建立夜光經濟學定律:夜光經濟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夜光經濟第二定律(加速定律)、夜光經濟第三定律(作用力定律)、夜光經濟第四定律(生命定律)、夜光經濟第五定律(數據定律)、夜光經濟第六定律(色彩定律),並指出潮流夜市、文創集市、微演藝、行浸式夜遊正在成為城市夜光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李後強認為,當前成都夜光經濟正迎來全面升級,深度結合了文創、文博、藝術、商業等新興業態,讓古蜀文化傳承與現代時尚潮流在「夜成都」中相融共生。
提到對成都發展夜間經濟的建議,李後強表示,成都發展夜間經濟也堪稱國內城市的標杆,如「夜遊錦江」項目貫穿了天府熊貓塔、太古裡、九眼橋等特色點位,打造成都夜間生活美學沉浸式體驗新場景。他建議,未來要像發展日間經濟一樣去重視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全時制的步行街、實施區域美化亮化、延長公共運輸時間和商家營業時間等。同時完善推動夜間經濟的相關配套協調機制。
電子科技大學數字文化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謝梅則提出了河流賦能,打造錦江文旅核心品牌的觀點,利用錦江與成都文化資源的相互賦能,打造獨具成都特色的文旅核心品牌。她表示,成都的錦江沿岸擁有凸顯天府品牌的文旅資源集群,可以通過彌補河流與河岸資源的不足、整合成都豐富的文博資源、深度挖掘錦江河畔的文化價值,喚醒沿岸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探索出文旅融合的夜間經濟新模式。謝梅在會上還進一步建議,依託錦江沿岸現有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以點帶面打造「大文博」產業模式、「大演藝」產業模式、「人文風情帶」的錦江「兩大一帶」文旅核心品牌。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CEO湯繼強教授指出,巴蜀自古就有良好的夜間經濟傳統,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加快,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和高品質消費空間將日臻完善,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將更加豐富多彩,「成渝打造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夜間經濟將為之增光添彩、大放光芒!」
全方位合作
助力夜間經濟新發展
為了推動出行大數據更科學、更具象、更有針對性地指導行業發展,曹操出行專門禮聘一批學者出任大數據院特聘專家。論壇上,曹操出行副總經理龐博代表曹操總部向四川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達捷研究員等頒發了大數據研究院特聘專家聘書。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所長蔡尚偉教授代表特聘專家表示,夜間經濟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經濟,它具有夜色景觀之美、夜間美食之美、商業繁榮之美、人間煙火之美,如何利用夜經濟助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正是當前餐飲業、旅遊業、出行業等與學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待解之題。
會上,成都日報社與曹操出行大數據研究院還共同籤署了全方位合作戰略協議,未來雙方將圍繞促進都市夜間經濟、文旅經濟、消費經濟等核心議題開展進一步合作,共同助力都市夜間消費經濟、觀光旅遊、綠色出行等長足發展。
新聞深一度
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跑者,長期致力於文旅經濟消費場景的打造及培育,形成了豐富的夜間文旅消費體系。特別在夜間經濟方面,成都不僅具有特色的文化基礎,還具備深厚的消費傳統、完善的服務體系,並通過文旅商等多業態的全面融合,進一步點燃夜間經濟活力。
2020年,成都夜間經濟迎來「提檔升級」,正闊步進入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科技與時尚交互共生的全新3.0時代。2020年1月19日,成都市商務局舉辦「解碼夜成都」成都市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成都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在隨後的5月,成都發布《成都市以新消費為引領提振內需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按照方案,成都將精心打造夜間旅遊景區、視聽劇苑、文鑑藝廊、親子樂園、醫美空間、樂動場館、學習時點、購物潮地、晚味去處、風情街區十類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培育發展100個品牌化、標誌性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增強示範帶動效應。2020年9月,成都市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工作暨《成都市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指引》發布,到2021年,成都市將打造特色商業街區161條,其中2020年底完成打造50條,2021年8月底完成打造111條。
當下,成都夜間經濟生態圈正在不斷擴大,並通過文、旅、商等多業態的全面融合,進一步點燃夜光經濟活力。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對夜光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正在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而言,「越夜越熱鬧」的夜間經濟也將為成都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新助力。
本報記者 餘力 郝思涵
原標題:解讀城市夜經濟發展的「活力因子」 「2020中國夜光經濟圓桌會」在蓉舉行
編輯:向橋責任編輯:馬蘭